第64節
就是當初和藺相如來了一出“將相和”的那個廉頗。 趙王沒繼位之前,廉頗很看不上郭開這個小人,曾經當眾斥罵過他。 有這樣的過節在前,郭開得勢以后自然在趙王面前拼命排擠廉頗,逼得廉頗只能外逃自保。 后來戰事頻起,趙王想起了這位老將,想派人去把他請回來,委婉地派人去看看廉頗身體如何。 郭開知道后又收買對方使了點小動作,讓人回稟趙王說:“老將軍飯量倒是挺大,不過腸胃已經不太好,一會的功夫就去了三趟茅廁?!?/br> 趙王一聽,廉頗這是身體不行了啊,肯定打不了仗了,因此沒再讓人去召回廉頗。 廉頗最終在楚國抑郁而終。 這樣一個人,一看就是實施離間計的最佳人選,因為他最看重的是他自己、最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絕不會追求什么家國天下、名留青史。 頓弱悄然派人接近郭開,在郭開耳邊散布“李牧揚言打完這一仗,第一個就要求大王砍了你”這種話,又制造了幾次驚險的“意外”,嚇得郭開夜不能寐,漸漸對李牧有了忌憚。 隨著李牧的威名越來越盛、勝利的消息越來越多,郭開徹底陷入恐慌之中。 沒辦法,李牧如今如日中天,連大王都要讓他三分,大王最寵愛的小舅子都要被大王打發去向李牧賠禮道歉,區區一個臣子的頭顱又算什么? 郭開越想越覺得自己不能坐以待斃。 這時候時機徹底成熟了。 頓弱攜重金與郭開秘密相見,慫恿郭開要么不干,要么干個大的。 頓弱還站在郭開的角度替他抱屈:“你為大王修直道,百姓怨聲載道,個個都恨你入骨,可大王要修,難道你還能不修不成?你為大王背了罵名,最后得到了什么?” 郭開聽了,覺得頓弱簡直是自己的知己,他雖然在中間撈了點錢,但是修直道可是趙王的意思,怎么能怪他呢? 現在戰事吃緊,李牧又對他有偏見,回頭軍用不足了,說不準大王會抄了他家補空缺,那他辛辛苦苦為誰忙? 郭開便問:“先生覺得我該如何是好?” 頓弱當即給郭開講了自己的建議,叫郭開整個叛國罪把軍中兩個主將調回來問罪,要是他們不肯回,直接說他們抗旨不遵把他們殺了;要是他們肯回,回來后按照罪名把他們殺了。 至于罪證什么的,這個很好糊弄,反正趙王相信你,你只管自由發揮就是。 到時李牧沒了,你就勸趙王投降,最好由你當代表去投降。這樣一來,你就等于給秦國送上了整個趙國,誰的功勞能比你大?以后你肯定會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趙國百姓再恨你,他們國都亡了,還能奈你如何? 郭開能因為私仇把廉頗逼走,個人品德自然不會有多高尚,他想想最近的心驚膽顫,想想趙王可能會惦記他的家財,再想想自己這些年挨的罵,越琢磨越覺得頓弱說得有理。 反正哪怕讓趙國亡了,也不能讓李牧繼續得意下去。 而且,由他去降秦確實是無人能比的大功一件! 郭開回去后立刻召集心腹秘密謀劃起來。 郭開一入場,秦國針對趙國安排的間諜計劃開始高速運轉起來。 這個時候的秦國也發生了一件大事。 華陽太王太后病逝。 華陽太王太后是楚國人,當初她十分受寵,但沒有兒女,所以在呂不韋的游說下將嬴政的父親記在自己名下。 這位太王太后在秦國經營多年,讓許多楚系官員在秦廷牢牢扎根,也讓兩國關系一度緩和。 嬴政不管于公于私,都得敬這位嫡祖母三分,對于朝中的楚系官員也十分寬和,連楚國公子昌平君都大方地委以重任。 現在,楚國在秦國王宮中扎著的定海神針倒了。 許多政治嗅覺敏銳的人都意識到,有些事要變了。 嬴政并沒有什么特別的動作,反而十分恭敬地親自cao辦了華陽太王太后的葬禮,看上去神色十分悲戚,接下來還開始吃素食避葷腥,停朝三日以后再上朝,他還穿著一身素服,看起來是忍著悲痛重新開始處理政務。 朝臣自然紛紛勸慰嬴政,讓嬴政不要太傷心,都說逝者已矣,大王千萬別熬壞了身體。 扶蘇也全程參與了這次葬禮,許是因為重活一世的原因,他小時候沒有與華陽太王太后有太多交集,后來又忙著外頭的事,與華陽太王太后見面的次數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前世他倒是曾養在華陽太王太后身邊一段時間,但也只是養著而已,他的衣食住行都有專人伺候,并不需要長輩經手,區別只在于他要時常去問安而已。 后來經歷了那么多變故,他對華陽太王太后的印象已不太深,如今乍然聽到華陽太王太后病故,他心中僅是有些悵然。 所有人都逃不過生老病死。 不過,連嬴政都要擺出悲痛萬分的姿態,扶蘇自然也老老實實跟著戒了葷腥,平日里還穿著嬴政的同款素衣。 消息傳到前線,王翦那邊也暫時停了動作,命士卒返城扎營養精蓄銳,準備等喪事結束再動兵戈。 這種情況下,李牧也暫且命人收兵,沒命人突襲秦國。 在別人治喪期間打上門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當初秦國在楚國國喪期間和另一個國家開戰,打到激烈處沒看仔細,不小心掃掉了楚國一座小城,惹得楚國舉國上下拿起武器上陣殺敵,直接把秦國幾個將軍都俘虜了。 戰事停了,最高興的自然是邊境百姓,他們自發地給李牧軍中送酒菜,讓他們也好好歇一歇。 李牧當然不會收,和氣地讓他們拿回去自己吃,要是他們需要酒菜會統一去采購。 周圍的百姓聽了,對李牧更加敬服,回去后逢人便夸李牧如何如何好。 李牧送走百姓,一時沒有睡意,帶著偏將登上一處高崗,只見天上明月皎皎,照得大地霜白一片。 李牧和偏將感慨:“許久沒見過這樣的月亮了?!?/br> 偏將應和道:“將軍天天打仗,還跑來跑去的,哪里有空看月亮?!彼⒃诶钅辽磉吀茨翘焐系膱A月,免不了有些思念家里的妻兒,“不知道我家那小兔崽子現在長多高了,上回見著時他還沒到我胸口,長得也忒慢了?!?/br> 李牧嘆了口氣,沒再說話。 王翦父子倆太難纏了,這一仗他也不知道會打到什么時候。 秦國那邊糧草源源不斷,兵卒也源源不斷,相比之下趙國難免有些抓襟見肘。他雖不怕吃苦,卻不知手底下的兵卒能不能一直這么苦戰下去。 前路茫茫。 李牧在高崗上遠眺了許久,領著偏將下了山。他還沒回到軍中,一個親衛急匆匆地跑了過來,滿臉焦急地說道:“將軍,大王派人過來了!” 李牧眉頭一跳,不知大王這時候為什么會派人到軍中。他領著人疾步回到軍中,卻見一個將領打扮的中年人大馬金刀地坐在那,神色隱隱透著幾分得意。 見李牧回來了,對方馬上先聲奪人地抓起一道詔令說道:“李牧,你可知罪!” 李牧認得這人,這人叫趙蔥,和他有點過節,以前曾因為戰事不利被他替換下去。 聽趙蔥劈頭蓋臉就質問他是否知罪,李牧怒從中來,卻不能立刻發作。 他認出了趙蔥手里拿著的是什么。 那是趙王的詔令。 李牧忍怒問道:“不知我何罪之有?” 趙蔥冷笑一聲:“這就要問你自己了。我說你這么了得,應該有余力反攻秦國才是,結果你一直沒動作?,F在我明白了,原來你早已勾連秦國!”他疾言厲色地表達自己對賣國求榮之人的痛恨,“大王待你不薄,你居然這樣回報大王,我真是為大王不值!大王命你立刻交出兵權回邯鄲,你若不從命可就休怪我不客氣了!” 帳中之人見趙蔥言語間滿是輕蔑,一時都怒火攻心,抬手就把劍拔了出來,要殺了這個得意便猖狂的小人。 他們將軍怎么可能勾連秦國?! 一直以來在與秦國作戰的難道不是他們將軍?! 反觀邯鄲那些酒囊飯袋,除了拖后腿之外他們還做了什么?現在,他們還要說他們將軍通敵叛國! 趙蔥絲毫不懼,反而厲聲喝道:“你們是不是要跟著李牧造反?!” 李牧示意其他人收起劍,上前接過趙王拿到詔令。 看到上面的話與趙蔥所說別無二致,李牧心中涌起一陣悲涼。他收起詔令對其他人說道:“你們且留在這里,我親自回邯鄲一趟,只要我和大王說清楚就不會有問題了?!?/br>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這次這事真不是我干的…… * 注:郭開和李牧相關,參考百度百科,自古英雄常喪于小人之手(x 第66章 國亡 隨著趙蔥來接手兵權的人負責遣送李牧回邯鄲。 李牧到底是名震一時的大將軍,事情還沒有定論,沒有人敢給他戴上鐐銬,所以李牧一路上還是很自由的。不過他沒想著跑,而是一心回去和趙王解釋清楚,他若是要降秦,何必弄那么多彎彎繞繞,直接帶著底下的人投靠秦國不就成了? 想他戎馬一生,北破匈奴、西卻秦師,對趙國從無二心,如何能忍受這樣的污名扣到自己頭上?且不說他自己,他底下還有那么多兵,要是他們扣下來的罪名坐實了,他們怎么辦? 想到那夜偏將憨憨地說起家中幼子,李牧心中戚然。 李牧不是不懂時勢的人,正相反,他看得很清楚,這次是有人在背后對他下手,可是明知道這一趟很可能有去無回,他還是得回邯鄲,他還是要親自到趙王面前把一切說清楚,一走了之很簡單,走了以后呢? 李牧一行人走到邯鄲附近的縣城時,天快黑了,欽使們決定在縣城里歇一宿,便尋了處酒館去喝酒。 李牧是無心喝酒的,不過幾個欽使輪流給他倒酒,讓他多少喝點,這都什么時候了,還把自己當大將軍? 李牧聽了他們的冷言冷語,心中更為愁悶。都說虎落平陽遭犬欺,這話果真不假,平日里這些人在他面前大氣都不敢出,如今卻都敢對他冷嘲熱諷。 李牧一語不發地把自己面前的酒灌了下去。 其中一人馬上給他滿上,正要再讓李牧把酒灌下去,卻聽有人笑吟吟地喊:“喲,這不是李大將軍嗎?” 李牧抬頭看去,只見上回被自己下屬甩了一鞭子的小國舅進來了,小國舅穿著一身錦衣,看著很討喜,不過他從小被慣壞了,欺橫霸市的事沒少做,多虧他長著一張好看的臉,要不然活生生就是個人憎狗嫌的家伙。 說他是小國舅,其實也算不上,他姐只是趙王寵妃,要論國舅還輪不上他,妙只妙在他雖然挺能惹是生非,嘴巴卻格外甜,性情又極為活潑,平時經常闖點小禍,卻又不是真正的大jian大惡,活像只像只愛搗蛋的貓兒,趙王便對他格外寬縱。 小國舅見到李牧后驚訝了一下,驚訝完了便過去把那幾個遣送李牧回邯鄲的人趕到鄰桌去,喜滋滋地往李牧對面坐下,明顯是聽說李牧倒了霉,準備來落井下石了。他大咧咧地感慨:“哎呀,我聽說你投靠了秦國,你怎么還敢回來?” 李牧沒理他。 小國舅又說:“今晚你睡哪呢?叛國的人肯定沒床鋪可睡吧?我在這邊有處宅院,今晚我準備歇那,說起來那兒的馬廄還空著,要不我給你睡一宿???” 旁邊幾個欽使聽得直樂呵,有這位特別敢說的小國舅在,都不用他們動嘴皮子了。 雖然李牧一直不吭聲,但小國舅還是孜孜不倦地在那擠兌李牧。有樂子可以下酒,幾個欽使很快喝得爛醉,沒過多久便都喝趴下了。 小國舅說了半天,覺得有點渴,倒了杯酒往嘴里灌,灌完覺得這酒不好喝,立刻呸呸呸地吐了出來。 李牧擰著眉看他:“你到底想做什么?” 小國舅叫人送碗水上來,咕嚕咕嚕灌了一口,可算是解了渴。他說道:“沒想做什么,今天我在我家暖房附近打獵,發現有一群人鬼鬼祟祟地在商量著什么,叫人去看了看,沒想到他們偷聽完對方的對話,覺得很生氣,就把對方打暈了?,F在人還在我那宅子里捆著呢,要不你去幫我解決一下,我不敢殺人,又很怕他們以后找我麻煩!” 李牧霍然抬頭看著他,氣勢有些嚇人。 小國舅眼睛睜圓了,虛張聲勢地挺直腰桿,瞪著李牧說道:“我就是個只曉得吃喝玩樂的普通人,既不像你們這樣能上陣打仗,又不像那些文人一樣會舞文弄墨,青史留名肯定不會有我的份,從小到大也沒什么遠大理想,真不想摻和你們這些破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