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節
嬴政入戲很快,第二天就召集李斯和姚賈他們來商量這件事。 嬴政把主要訴求給李斯兩人講了。 首先,我們和他們好好講道理,說我們對他們的可恥行徑很痛心,要他們歸還原本該屬于韓國、現在該屬于秦國的土地。 其次,我們要告訴他們,我們是很講理的,不過要是講理你們不聽,回頭我們騰出手來就要和你動手了啊。 嬴政覺得自己真是個先禮后兵的真君子,有理有據,沒半點問題。 李斯和姚賈聽到嬴政要他們安排使者去問魏、齊、楚三國要韓國祖上的地,第一想法是“我怎么會投靠這么個不要臉的大王”,第二個想法是“韓國整個都沒了,居然還能這樣廢物利用”。 嬴政都這么交待了,他們也不能當沒聽到,只能捏著鼻子去組織人手,著重挑選身手好點、膽子大點、臉皮厚點的使者,免得他們在別人的地盤被打死。 總的來說,這段時間秦國暫時沒有大動干戈的計劃,百姓有了短暫的休養生息機會。 對于上頭的大計劃大安排,咸陽的百姓們沒有想太多,最近不少人只關心一件事:蠟燭在哪里可以買到。 自從扶蘇接管少府衙門,撈起錢來就理直氣壯多了,直接在東市弄了些少府衙門的直轄店—— 有官營紙鋪,里頭有軟硬不一、花樣不一、大小不一的各種紙,走進去的讀書人能看得眼花繚亂,恨不得每種紙都買回去試一試。 有官營米糧店,里面的特色產品是面粉,還有各種面粉衍生的大小面條粉絲,方便咸陽百姓自由選購。 有官方鹽油店,特色產品是價格低廉、品質上佳的新鹽,產品開發比前面兩個店鋪要落后一些,扶蘇正在拜托許、謝兩位老先生研究榨豆油的技術,這個他只知道豆子可以榨油,但沒有特地去觀摩過榨油過程,只能交給專業的人琢磨一下。 除此之外還有從原本的手工作坊挑揀出來的各種產量和品質相對穩定的產品,也都并排挨著紙鋪糧店開了一溜。 這些店不僅面向咸陽百姓搞零售,還按照律法規定統管全國分銷批發事宜,比如新鹽這樣的壟斷行業,別處想搞賣鹽生意得來這邊開批條拿貨。 反正,有錢朝廷先賺,誰都別想繞過朝廷自己干。 壟斷不賺錢誰賺錢,自從這排占據東市最佳位置的店鋪一開張,每天都門庭若市,客流量非常大,業務也十分繁忙,百姓時常流連忘返,經銷商們也天天來混臉熟。 多虧了學宮那邊現在已經能穩定輸出算術人才,要不然每天這么龐大的出賬入賬數額靠原有的賬房先生根本算不過來。 自從朝廷分了一次蠟燭,所有人的心都被這潔白可愛的新照明工具俘虜了,每天都有人來問什么時候開始賣蠟燭,價格高點也沒關系,他們愿意買,他們連新燭臺都讓人做好了,就等著把蠟燭請回家了! 扶蘇得知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一點都沒辜負大伙的期望,挑了個風和日麗的日子讓蠟燭上架發售了。 因為頭一年白蠟產量還不多,扶蘇還限定每人每天最多只能買兩根,盡量讓更多人能享受到蠟燭的好處,至于經銷商想拿貨去外地賣,倒也不是不可以,就是價格得高些,畢竟,得先照顧人民群眾的需求! 扶蘇這么一說,大伙感覺好像沒什么不對,自然是他說多少錢就掏多少錢。 貴點就貴點吧,反正蠟燭可是咸陽才有的稀罕玩意,稍微包裝一下到外地一轉手,價格翻幾番不成問題,這買賣絕對能賺錢! 經過開宵禁的那一夜,蠟燭在咸陽的市場算是徹底打開了,其他地方的市場大門也將會由商人們陸陸續續去敲開。 扶蘇每天看看入賬,心情很不錯,感覺未來的直道在一點點變長,長城倒是可以再緩緩,更北的地方雖然氣候冷了點,但是圈過來養養牛羊似乎還不錯,把目光限制在原來的長城之內未免太浪費了。 朝中沒什么大事,扶蘇的日子自然也過得輕松愜意,逢上休沐日便與張良、李由他們結伴出游,時不時還捎帶上幾個考核成績突出的小不點,惹得一群小蘿卜頭個個都沉迷學習,恨不得下一次被帶出去玩的是自己! 燕太子丹最近也沒閑著,他在韓王住進行館后就去對韓王進行了親切友好的問候。 過了幾天,他見韓王精神好些了,又邀韓王去看鞠球賽,勸慰韓王要想開些,人生苦短,不要整天為已經失去的東西傷心,咱一起看看球賽多開心? 韓王早收到燕太子丹已經投靠秦國的消息,見燕太子丹這么熱情,他也不好拒絕,跟著一起去看了幾場球賽。 當初還在新鄭王宮里時,韓王也曾叫宮人們學著玩這種新式鞠球,當時只覺得美人嬌軟美麗,踢起球來更有一番獨特韻味。這會兒看到燕太子丹精心訓練出來的精英球隊,韓王還真有點驚為天人的感覺。 燕太子丹作為鞠球頭號代言人,見韓王逐漸發現鞠球之美,十分欣慰,抓著韓王的手殷殷囑托:“等你到了地方上,不要頹廢,不要難過,好好練一支鞠球隊,回頭我去找你打比賽??!” 韓王一陣默然之后,還是答應下來。 他都有點羨慕燕太子丹了,畢竟燕太子丹是以太子身份降秦的,秦王又與他有舊交,燕太子丹在秦國比他自由多了。 他不一樣,是曾和嬴政平起平坐的一國之君,哪怕國力遠不如秦國,哪怕現在已經降了,也改變不了他曾經同為“大王”的事實。 換成他是嬴政,他也不會容忍這么一個人整天在外面瞎晃悠,不找個由頭殺了就算不錯了。 等所有東西交接完,他馬上會被幽禁到地方上,到時候說不準一個外人都見不到,要是燕太子丹真能帶人來找他踢球,倒算是個盼頭。 燕太子丹是個實誠人,他和韓王約定好了,還真跑去求見嬴政。 嬴政覺得燕太子丹腦子不好使,不過看在燕太子丹用處挺大的份上還是見了他。 燕太子丹就把自己和韓王約好要打比賽的事告訴嬴政,問嬴政自己到時候能不能帶隊去找韓王。 嬴政聽后欣然表示可以,轉頭卻單獨留下扶蘇,告誡他別沉迷鞠球,那對腦子不好。你和誰玩不好,還和韓王這樣的亡國之君玩,明顯是踢球把腦子踢傻了! 扶蘇沉默了一下,說道:“讓他們湊個六隊平時踢踢球,感覺也還不錯?”燕太子丹這推廣能力太強了,韓王才來沒幾天,竟就被他拉進坑里,要是接下來再俘虜幾個過來,說不準真能讓燕太子丹湊齊六國一起踢球。 嬴政本來覺得燕太子丹實在很不著調,聽扶蘇這么一說,心情頓時也好了起來??磥砩迭c也有傻點的好處,至少能提供挺多樂子。 嬴政說道:“那就給韓安挑個近點的地方吧,以后其他人來了可以去和他作伴?!?/br> 不久之后,原來的韓王,如今的韓安就被送出咸陽,軟禁在離咸陽幾個時辰路途的縣城別宮之中。 那邊的別宮雖然條件不怎么好,但勝在寬敞,給趙王、魏王他們留足了位置。 因為嬴政答應了燕太子丹讓他以后過去跟韓王打比賽,扶蘇還貼心地叫人去把那別宮修繕一番,重點增加一個寬闊漂亮的鞠球場,給韓王枯燥乏味的軟禁生涯增添一個不錯的娛樂場所。 這一年天氣轉冷的時候,魏國的使者到了,他們恭恭敬敬地獻上一塊地,明顯是準備割地保平安。 嬴政欣然笑納,大方地給魏國回了不少禮物,其中包括咸陽百姓的新寵蠟燭以及一批精裝鞠球。 魏國使者有些受寵若驚,戰戰兢兢地帶著幾車禮物回國復命去。 轉眼又到了年底殺豬的時候,扶蘇很快收到不少云陽縣送來的臘味,他自己留了一部分,剩下都分送給各家當年貨。 因著云陽縣那邊的人來送東西張良正好在家,他與來人聊了聊,意外得知了李由被不少人家當殺豬祖師爺供奉著的事。 張良樂呵了好幾天,還寫了首詩送去給李由,猛夸他既能閹豬又能送子,當真是能者多勞。 李由:“……” 李由覺得張良這人果然很討厭。 作者有話要說: 扶小蘇:四舍五入,地該是我們的! 嬴政:很有道理 李斯:陷入沉默.jpg 第62章 柴火 對于小伙伴之間的暗潮涌動,扶蘇一無所察,他覺得兩個小伙伴都挺好的,一定可以好好相處。 到今年下起雪時,李由和王離都被從國子學分流出來,被安排到少府衙門那邊,負責保護扶蘇安全以及執行扶蘇手里的重要工作。 王離過來報到后沒幾天,很快和張良交好,他和張良的共同話題很簡單:這個李由真讓人看不順眼。 有了這一共識,他們的友誼升溫得很快,都能每天早起一塊練劍、時不時合伙埋汰李由幾句了。 陸陸續續被嬴政派遣過來的人讓扶蘇原本有些冷清的新宅逐漸熱鬧起來,扶蘇每天安靜乖巧地看書習武,少府衙門那邊也沒鬧出什么新動靜。 由于扶蘇前段時間動作不斷,最近扶蘇這么乖巧安靜,很多人還挺不習慣,覺得嬴政是不是沒有新招可以給扶蘇堆政績了? 嬴政動作頻繁的時候,他們還覺得嬴政真不是人,現在嬴政沒動作了,他們又渾身不舒坦。 不過最近天氣冷,大伙都不太想動彈,他們琢磨了一段時間也就放棄了。 扶蘇倒也不算閑著,少府衙門的事務他還是兢兢業業地在干著。 而且扶蘇這段時間也不是沒搗鼓新東西,入秋后他就給宮里整了個新式暖房,里頭在冬天也可以種出新鮮蔬菜。 可惜這玩意不管人力物力都耗費太大,他給嬴政一講,又挨了一頓訓,說他凈想些勞民傷財的主意。 百姓吃不飽穿不暖,冬天甚至還有人會凍死,你還去慫恿別人天天給那一撮青菜燒暖爐,你小子好意思嗎? 扶蘇一琢磨,好像是這個理,所以只在宮里搞了處暖房,別處都沒弄。 雖然教育了扶蘇一通,但圖紙都畫出來了,嬴政覺得白白放著太浪費。 這種勞民傷財又很新鮮的玩意,雖不能直接賣多少錢,卻未必沒有用處。 至少,他可以把圖紙送到東方諸國去,讓他們的貴族們可以在大冬天里盡情享用新鮮蔬菜。 勞別人的民,傷別人的財,這就和他們秦國沒關系了! 這事兒讓別人知道了,別人也不能說他們在使壞,畢竟他們是意外發現能在大冬天吃上蔬菜的法子,秉承著好東西不能只想著自己享用的無私想法派人送了出去,這樣做有什么錯呢? 嬴政沒耽擱,私底下叫上李斯商量此事,君臣倆一合計,把這圖紙抄了十份八份,悄然通過潛伏在各國的細作送出去。 李斯看到有這樣的好東西,其實也想給自己弄一個,不過他知道現在不能搞,只麻利地收下圖紙給間諜計劃添磚加瓦去了。 剛入冬時,宮中持續供應新鮮蔬菜也沒注意上,到過年時宮中給有功之臣賜下一籃籃翠油油的菜,才有人注意到宮中的新鮮蔬菜一直沒斷過。 只不過暖房歸少府衙門管,少府衙門歸扶蘇管,扶蘇在嬴政的指示下對此事下了封口令,一般人要么打探不到暖房的營造之法,要么打探到了也不敢偷學宮中秘法,免得嬴政勃然大怒把他們砍了。 于是收到賞賜的人都(表現得)對嬴政賜下的鮮菜感激涕零,紛紛寫了一篇篇聲情并茂的歌功頌德詩文向嬴政謝恩。 嬴政覺得這些人辦事能力一般般,話倒還挺好聽的,叫李斯挑揀了幾篇優秀作品讓人去東方諸國推廣這新式暖房,爭取讓東方諸國的貴族們都早些享受到暖房的好處。 這些事外人自然不得而知,所有人只知道扶蘇最近特別安分,一點事都沒搞。 相比秦國這邊的風平浪靜,趙國最近不太太平,主要是最近兩國戰況緩和下來,秦國大軍因為天氣轉冷而撤退了,和一舉拿下韓國那支秦師比氣勢要弱得多。 趙國百姓不太懂戰場的事,只知道李牧沒來,趙國屢戰屢敗,一換李牧上,秦人都被擊退了,邊境一片風平浪靜。 面對難得的喘息機會,百姓們都把李牧敬若神明。 不知是哪里先起的頭,百姓們自發傳唱起歌頌李牧的歌謠,還唱得格外真情實感。 這些歌謠很快傳到趙國王城周圍,有天趙王出去狩獵,意外聽到了有孩童在唱歌頌李牧英明神武、救趙國于水火之中的歌,回去的時候臉就黑了。 李牧是很厲害,可他是君,李牧是臣,臣子名聲如日中天,對君王來說可不是好事。 三家分晉是怎么發生的? 晉國世家一代代累積,強勢到可以左右國君廢立、朝政全由他們才決議,最終晉國諸世家之中又由趙、魏、韓將晉國一分為三,徹底將晉國土地瓜分干凈! 趙國自己有這樣的發家史擺在前面,現在舉國上下都在歌頌李牧,由不得趙王不心生警惕。 趙王心情不佳,不過想到秦國剛把韓國拿下了,趙國不能沒了李牧,所以還是親親熱熱地召李牧回來過年,準備和李牧聯絡一下感情,免得李牧在軍中太久把他這個大王給忘了。 李牧這一回來,又鬧了些波折。 原因是李牧回來后沒幾天,他手底下的人出門時碰到有人在欺負民女,暴脾氣一下子上來了,抄起鞭子就甩了過去。 這一甩,就甩出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