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節
往后每個地方的隸卒分批前往學宮接受隸書培訓或者交流學習時,可以讓他們抄錄些書帶回去,反正學習隸書是要練習的,抄書正好當練習! 這些抄錄回去的書可以存在各地的府衙里,同樣允許當地的讀書人前去借閱抄錄。 這樣一來,大秦的讀書人再也不用發愁沒書可看了,他們到任何一個縣城、到任何一個府衙,都可以借到自己想要的書,甚至可以把格外喜愛的書抄回去細細品讀。 扶蘇娓娓將自己的想法說完,見嬴政沒回應,忍不住仰頭看向嬴政。 嬴政正好也審視著扶蘇。 扶蘇這個孩子他一直是滿意的,畢竟這小孩聰慧又乖巧,年紀輕輕就很有長子的模樣。 不過自從有了那所謂的“仙人授夢”后,扶蘇的許多做法和想法越發偏離他的掌控,他有時都看不透這小孩在想什么。 正是要頻繁打仗的時候,讀書人什么的有那么重要嗎? 百姓思想蒙昧之時,朝廷讓他們做什么他們便做什么,踏踏實實忙碌于田畝之間,安安分分應征入行伍之中。 若是所有人想法都多了、所有人心都野了,種田的不甘心種田,做工的不甘心做工,服役的不甘心服役,朝廷還能和過去一樣把他們管束好嗎? 父子倆對視片刻,嬴政才開口:“你覺得愚民好治,還是智民好治?” “父王,”扶蘇頓了頓,才斟酌著說道,“從來都沒有愚民。哪怕目不識丁,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想把日子過得更好,都想自己的兒女更有出息。所謂的愚民,不過是畏懼之下很多話都不敢去說、很多事都不敢去做,所以才顯得安分無知而已?!?/br> 至于畏懼什么,扶蘇沒有說。 嬴政懶懶倚坐在橫塌上,并不接話。 “孩兒認為如父王這般英明的君王,應該更喜歡聰明知禮的百姓才是?!狈鎏K仰起頭對上嬴政隱含審視意味的雙眼,認真說道,“愚民弱民,一時之計;立學樹德,功在千秋!” 嬴政起身走到輿圖前,背對著扶蘇淡淡說道:“你可讀過《商君書》?” 商鞅雖被車裂而死,許多舉措卻并未廢除,《商君書》自然也還在?!渡叹龝菲渲幸黄褪恰度趺瘛?,中心意思是“民弱則國強,民強則國弱;有道之國,務在弱民”。 按照商君的意思,只要收走百姓所有糧食只留下口糧,讓百姓全都家徒四壁、身無分文,不管爵位還是錢財都全靠朝廷賞賜才能獲取,他們自然會乖乖聽朝廷的話,讓他們種田就種田,讓他們去打仗就去打仗。 同時《商君書》還提出“民不貴學”,意思是只要普通百姓不識字不讀書,那他們就會在家里老老實實耕地,因為離了地他們沒辦法養活自己。 可以說,扶蘇稱之為一時之計的“愚民弱民”,正是商鞅改革過程中各種舉措的基礎,也是大秦百余年來國力大增、躍升為一方霸主的原因所在。 扶蘇自然看過《商君書》。他說道:“亂世應用重典,等天下大定自是要改的。立學樹德之事,一年兩年不可能看到成效,五年十年興許能才能真正起到些許效用?!狈鎏K娓娓而談,“到那時,父王必然已經平定天下,盡收天下之兵,天下百姓從此得以休養生息,不必再受征戰之苦——到那時,已經不再是亂世了!” 嬴政轉過身,對上扶蘇灼灼的目光。 觸及扶蘇眼底那明顯到難以忽視的景慕,嬴政只覺胸腔之中也騰起了一陣激蕩豪情。 他一直志在成為天下唯一的主人。 到那時候,確實該有點不一樣的東西。 他治下的百姓,確實該和以前所有國家的百姓都不一樣。 東方諸國的許多讀書人自詡學問了得,時常瞧不起大秦,覺得他們大秦全是粗人,出不了半個學者,那么到時就該讓他們好好瞧瞧大秦的變化:他們引以為傲的《詩》、《書》,在大秦不過是三歲小兒都會念的東西;他們等閑看不到的百家之書,在大秦任何一個縣衙都能借閱! 嬴政眉頭舒展開,朗聲說道:“好,就按你說的辦!” 在嬴政父子倆這番交談過后,入選的博士們很快被嬴政召見了。 嬴政給他們每一個人賜座賜酒,可謂是禮遇至極。 博士們見嬴政待他們如此和善,心中自是高興不已。等他們喝得微醺,嬴政就把第一個任務交給了他們:組織人手把國子學藏書閣的書抄一份送去云陽學宮,他們自己也跟著書過去,接受關于基礎學科教學內容的短期培訓。 書不必他們抄,他們只要負責檢查一下底下人抄好的書有沒有錯漏就可以了。 博士們覺得這不是什么難事,全都一口答應。 等他們被領去國子學藏書閣一看,酒全醒了,只是人有些懵:大王上哪找這么多書???他們怎么不知道天底下有這么多書? 這事還得怪扶蘇看書快,嬴政一車車地給他送,他還真能一車車地看,甚至還覺得看不夠,屢次請求嬴政讓使者們出使各國時把人家的書給帶回來。 嬴政覺著這小子怎么這么煩,那么多書都不夠看,還盯上東方諸國的書了! 那么遠的路,非要人把書運回來,這不是為難人嗎? 真是不懂事! 嬴政當時毫不留情地教訓了扶蘇一頓,然后讓姚賈給要出使各國的外交官們傳個話,讓他們回來時走慢點也沒關系,務必要多搞點好書回來,免得他家兒子太閑了,整天想搞東搞西! 這些使者大多帶著重金去賄賂各國重臣,重臣代表什么? 代表他們家中很不一般! 東方諸國很不一般的人家,必然有不少從祖上開始陸陸續續收集起來的藏書。 換成以前學風大盛之時,這些書外人是花千金都看不到半眼的,現在世道大亂,各家難免會出幾個不把藏書不當回事的敗家子,聽人說想要書就來個賤價大甩賣,只要肯給錢,家里的書隨便搬! 隨著奉命攜金出使的使者前幾個月陸陸續續從各國歸來,一車車書也被拉了回來。 于是,博士們來到藏書閣后,一下子被書海給淹沒了。 工程量雖然大了點,博士們心里還是很高興的。若不是愛讀書,他們也不會選搞學問這條路,看到藏書閣里有這么多書,他們恨不得天天扎里面! 作者有話要說: 東方六國:你居然開始偷書了! 嬴政:讀書人的事,能算是偷嗎? 第37章 故交 扶蘇得知博士們已經去了國子學, 第二天午后便溜達過去拜見未來的老師們。 國子學還沒對外招收生員,扶蘇進門后冷冷清清,他徑直去了藏書閣那邊,才踏入院子,便聞到滿院墨香。 扶蘇定睛看去,只見院中屋里屋外都不少人在忙碌地抄書,至于那些做博士打扮的人有的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拿著手里的書激烈地討論著什么;有的獨自在某株樹下席地而坐,捧著手里的書埋首苦讀;還有些坐在魚池邊、坐在書架下、坐在走廊旁,不管在哪,博士們全都看書看得全神貫注,仿佛手捧著人間至寶,一刻都舍不得撒手。 扶蘇心中微微一熱。 當初他在師門之中也見過不少這樣的求道之人,他們一心撲在自己追求的大道上,每日廢寢忘食地苦學與修行。 古往今來,這樣的人都不會少。 他們有的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學識或地位,有的是為了實現心中的理想、成就心中的道義,可不管是因為什么,他們心里都像燒著一團永不熄滅的火焰,一往無前地做著自己認為該做的事。 扶蘇制止了懷德提醒博士們的打算,徑直走向幾個正熱烈討論著什么的博士身旁,沒有貿然插嘴,只靜靜地立在一側旁聽。 等那幾個博士注意到他,陸續停了下來,扶蘇才乖巧禮貌地問好:“小子扶蘇,聽人說先生們到了,貿然過來拜見,實在唐突了?!?/br> 眾博士這才知曉他是公子扶蘇,忙正身回禮。 都說公子扶蘇聰明靈秀,不僅容止出眾,性情也溫和有禮。以前他們還以為這都是底下的人在逢迎大王,如今親眼見了,竟覺得外頭的傳聞還不及事實的千萬分之一。 至少他們都感覺自己再沒有見過這樣好看的孩子了。 更難得的是,這孩子是大王長子,又有“仙人授夢”這種玄之又玄的天賜機緣,竟還能不驕不躁,不見絲毫驕橫跋扈之態,著實讓人喜愛。 一想到自己將來也有可能當這孩子的老師,博士們心中都十分歡喜,很快和有意和他們閑談的扶蘇熟稔起來,領著他去把其他博士一一認了個遍。 扶蘇表示很心疼他們要檢查這么多書,要叫人給他們送枸杞茶,聽說枸杞茶能提神醒腦、驅除疲勞,對眼睛也是極好的,看書多傷眼??! 博士們聽了扶蘇體貼的關懷,頓時感動萬分,連說這活自己干得樂在其中,腰一點不酸,腿一點不疼,眼睛也一點都不累。 當然,要是枸杞茶真有那樣的效果,他們也是想喝上一碗的,畢竟看書確實要用腦子。 于是藏書閣外很快有專人負責給博士們煮枸杞茶,博士們困了累了可以到外頭續一碗,順便走動走動,活動一下坐麻了的筋骨。 有了這份來自扶蘇的體貼關愛,博士們干活更起勁了,若不是怕走火把書給燒了,他們恨不得連晚上都泡在藏書閣里頭。 轉眼從春末轉到了初夏,藏書閣里頭的書以奇跡般的速度被抄錄了一份,由博士們護送著送往云陽縣。 扶蘇說得很理性化,實際cao作起來卻沒那么簡單,云陽學宮那邊早已由程邈督造一棟藏書樓,說是一棟也不準確,應該說劃分了整片院子來藏書。 書那么要緊的東西,當然也不是任人取放,學宮這邊不僅安排了專門的圖書管理員,還設置了一些勤工儉學職位,讓他們負責圖書的借還登記和整理歸位,算是給家里條件不好的孩子在課余時間幫工賺飯錢攢束脩的機會。 學宮的生員來借書只需要登記姓名和舍號,學宮外的人進來要登記的信息則多得多,也不能把書帶走。 每到隸書培訓課程開課時,程邈會組織前來參加培訓的隸卒抄書回去。 至于各地縣衙那邊怎么對外開放,程邈沒多強調,他相信這些常年搞基層工作的人參觀過學宮藏書樓之后會明白該怎么做的。 藏書閣分館對外開放的事情安排妥當以后,針對博士們的崗前培訓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博士們早已被告知自己要做什么,回想一下那一碗碗熱乎乎的枸杞茶,情緒十分穩定。 不就是學點基礎課程,能有多難?真學霸從來不怕學習,更不怕考試,甚至還隱隱有點期待! 扶蘇收到程邈寫回來的信,對博士們的敬業精神十分感動,特地去嬴政面前夸了他們一通。 嬴政對這些個讀書人興趣不大,不過聽扶蘇夸得真心實意,他對這批博士也非常滿意。 嬴政當即叫人備好賞賜,等他們參加完考試之后第一時間送去獎賞他們,算是慶賀他們正式上崗的額外福利。 在博士們狂補基礎課程知識之際,咸陽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 秦國與趙、韓兩國之間已經開始交戰了。 燕國那邊聽說秦國出兵后開始憂心忡忡。 這回趙國要是敗了,燕國就該多秦國這么個惡鄰了,燕王越想越擔心,生怕自己也被一口吞掉。 燕王琢磨了幾天,想起自家太子小時候去趙國當過質子,當時秦王嬴政還是個小倒霉蛋,他家太子據說還親切友好地幫助過他。 眼下趙國危在旦夕,燕王很有危機意識地決定趕早讓太子過去秦國住幾年,讓這兒子好好和嬴政聯絡感情。 說不定他們哥倆好了,燕國就能保住了! 燕王說干就干,馬上叫人把燕太子丹塞進馬車,馬不停蹄地把他送往秦國。 燕太子丹也是個倒霉催的,別人當太子都是錦衣玉食供著,他被送出去當質子卻不是一回兩回了,雖說送去的都算是交好的盟國,他還挺受禮遇,但到底是身在異國,日子著實過得不怎么舒心。 這次因為秦國出兵,他臨時被塞上馬車不說,一路還不能好好休息。 等燕太子丹抵達咸陽時,整個人瘦了一圈,眼底有了nongnong的黑眼圈。 作為一個愛好交友、注重儀表的美青年,燕太子丹著實不能忍受自己這副儀態,也沒急著去求見嬴政,而是先隨著前來接引他的人去行館洗沐更衣。 燕太子丹打理好自己,提出要見嬴政,行館派人去上報了,讓燕太子丹耐心等候回音。 燕太子丹想著自己和嬴政年少時交情很不錯,也沒想過嬴政會不見自己,因此安心地等著了。 回想當年,嬴政的處境可比他艱難多了,畢竟他本人是質子,嬴政卻只是質子的孩子,而且嬴政他爹還扔下他們娘倆跑了。 更慘的是,當時白起剛坑殺趙國大軍不久,趙人對秦國人恨之入骨,嬴政母子倆會有什么境遇可想而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