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節
看來最近痛風并沒有發作。 德喬等在了門口,連換洗的衣服都準備好了。 “浴室剛放了熱水,還給您準備了新的毛巾?!?/br> 海蒂簡直想給她一個大大的擁抱,直接用最快的速度沖去那里泡了個澡。 這些天里都沒有什么特別大的事,雖然圣母升天節還有半個多月才到,但已經有很多學者和畫家放假休息了。 這兒是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 每當到了七八月,好些店鋪都會提前關門,阿爾諾河旁還有些農夫在游泳玩樂。 海蒂在波提切利那兒看了會兒他新畫的草稿,一出去就碰見了達芬奇。 后者剛好要出門去買各種新的材料,兩人便邊聊邊往外走。 在經過那座大衛雕像的時候,海蒂下意識地多打量了兩眼,被達芬奇看見了這個小動作。 “在看什么?” 她有些尷尬地收回了眼神,咳了一聲當做無事發生。 她其實在看……大衛的某些隱私部位。 為了彰顯財富和品位,很多貴族會在宮邸內外放置雕像,但大部分都是裸男。 明明會穿衣服或者披些布料,但重點部位一般都是裸露出來的。 ……為什么這些男人某個地方都這么??? 達芬奇見她下意識地又看了一眼,忽然反應了過來,笑的有些樂不可支。 “原來你在看這個?” “很奇怪嗎?”他也端詳了一刻,轉頭看向她:“在想什么?” 海蒂頗為誠實:“在懷疑這個尺寸?!?/br> “確實不是這樣?!边_芬奇帶著她繼續往前走,不過轉變了路線,似乎是要帶她去看別的東西。 海蒂在佛羅倫薩見過好些雕像,畢竟領主宮里就放了好一些。 基本上那塊的大小都類似小拇指的第一個指節。 既然不想承認它的存在,拿布蓋起來豈不是更好…… 他們繞過了金箔鋪,又往右走到了另一家畫坊附近,忽然就停了腳步。 “看這個?!彼χ?。 海蒂愣了一下,皺著眉頭沉默了一會兒。 這個怎么又雕的又粗又長? 不光高高地翹起來,而且還頂住了整個果籃,搞得跟舉重用的器具一樣…… 光目測這個尺寸……恐怕得有二三十厘米長吧?! 怎么雕刻的跟個棒槌一樣?? 她下意識地看了眼達芬奇,對方的神情依舊平靜如初。 如果是別的男性帶著她去看詭異的生殖器,她恐怕會有叫律師的想法。 “這是《普利阿普斯的豐收》,這個神靈是阿佛洛狄忒被赫拉詛咒后生出的孩子?!边_芬奇彎腰看了眼果籃下的粗長存在,跟她解釋這個異教的故事:“所以他出生以后就一直保持著這個狀態,永遠都不能恢復和縮回去?!?/br> “你是說……這實際上是一種,罪過?” “嗯?!边_芬奇帶著她往藥劑店的方向繼續走,解釋道:“我聽我的老師說,這大概是從古希臘那邊流傳下來的認知?!?/br> 飽滿的球狀物象征著強大的生殖能力。 棍狀物應微小而不起眼,這樣才能顯示智慧與美德。 藝術本身是與通俗觀念背道而馳的,這也與中世紀不斷膨脹的經濟發展狀態有關。 只有自我閹割,用道德進行束縛,才能夠讓財產被冒犯的可能降低到最小。 現代的人活在流行文化里,可能會擁有完全相反的觀念。 但可怕的不是物質上的閹割,而是精神上的完全扭曲。 “從雕塑的難度來說,這種長度沒有支撐物的話,很容易斷裂和損壞?!?/br> “從認知來說,越小,就等于越自律和聰慧?!?/br> 海蒂聽著他解釋著這些淵源,心里嘖了一聲。 人們也就只能在這個時代互相欺騙一下。 再過個幾百年……宗教和神話可就沒有這么管用了。 他們一塊在藥材店里買了些奇怪的東西。 除了再來幾塊飽滿的木乃伊之外,還為宮里的朋友們買了蝸牛、雀鳥的尾羽,以及奇怪的碎石子。 藥材店老板換了一位老婦人,笑瞇瞇地頗好說話,還多送了海蒂一根羽毛筆。 等一路邊走邊聊回到杜卡萊王宮,海蒂忽然看見德喬焦急地站在門口,顯然是準備出去找自己。 發生什么事了? 她加快了腳步,很快到了女仆的面前。 “您總算回來了——領主大人正在找您?!?/br> 德喬匆匆接過她手里的大小東西,一路把她帶回了辦公室。 領主大人已經離開了,只有侍從克希馬留下來代為轉達新的消息。 “我們從南部得到消息——” “奧斯曼帝國正在攻擊好幾個海灣城市,維斯特那兒已經死了八百多個人?!?/br> 克希馬憂心忡忡地看著她,顯然也焦急而又緊張。 “我們都在擔心教皇和羅馬公民的安危?!?/br> 因為距離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僅僅只過去了二十七年。 第33章 打起來了? 君士坦丁堡? 海蒂花了好幾秒鐘,才意識到他說的是什么。 土耳其——奧斯曼土耳其帝國。 克希馬顯然對這一段更熟一些,直接跟她解釋了幾句大概的情況。 奧斯曼土耳其自從消滅了東羅馬帝國之后,定都在了君士坦丁堡。 而那個帝國的君主,被人們稱呼為默罕穆德二世。 根據僅有的情報,他們派遣了大概七十余支船隊進攻了維斯特,而且主要屠殺的對象都是男性。 “領主大人去和米蘭、威尼斯的來使在商討對策,等一下就回來和您商談?!笨讼qR頓了一下,意有所指道:“交通網和通訊網確實起到了很大的作用?!?/br> 他們在多個城邦里以經商的名義建設了驛站,盡可能地實現最快程度的通訊。 如果米蘭那邊有什么動靜,佛羅倫薩這邊可能兩天內就能收到消息—— 從銀行到雜貨店,再到荒野郊區的普通農戶家,美第奇家族不動聲色地布下了如同蛛網一般的存在,讓附近多個城市的動態都能夠被及時匯報。 海蒂沒想到戰爭會來的這么快,也無法預知這場戰爭的結局—— 但意大利應該沒有被占領,否則也不會有文藝復興什么事了。 她作為一個在奧地利出生的異邦人,如今聽到這些訊息的時候,腦海里的歷史認知和地理聯想都有些不敏感。 但有一件事毋庸置疑——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轉機。 它意味著美第奇家族有正當的理由進行干預,而且可以加強和其他城邦的外交聯系。 洛倫佐走進辦公室的時候腳步匆匆表情嚴肅,顯然是聽到了更新的戰報。 他原本不打算把這些政治上的決策與她談論,但她所建議的信息網確實行之有效——非常的有效。 當戰爭爆發的時候,佛羅倫薩是第一批接受到求救和明確訊息的,米蘭和威尼斯那邊的來使甚至對戰爭規模都一無所知。 “您打算怎樣做呢?” “建立防御聯盟,帶動絕大部分的城邦一起抵抗外敵?!甭鍌愖舨患偎妓鞯溃骸爸辽僖淹炼淙蓑屩鸪鋈??!?/br> 海蒂低頭想了想,又開口問道:“然后呢?” 然后? 這場戰爭的發展動向都不夠明確,現在為什么要想然后? 她注視著他,語氣頗為堅定:“您難道就沒有考慮過發展軍事力量,擴張領土嗎?” 米蘭和威尼斯非常強大——威尼斯從財力到軍力都可以說數一數二,確實不容人小覷。 可在佛羅倫薩的周圍,還有各種小公國如同碎餅干渣一般分裂著。 甚至可以說,整個意大利都處在四分五裂的狀態里。 海蒂花了很長的時間來研究一個問題,那就是法國為什么要在十多年從米蘭一路打到佛羅倫薩。 貿易路線之類的當然是原因之一,利益是永恒不變的話題。 但更誘人的一點是,意大利,也就是現在的神圣羅馬帝國,實在是太分散了。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但凡有外交問題或者軍事問題,他們都會主動求助外國的援助,期待靠盟友來解決問題。 不僅如此,內部之間還矛盾重重,每隔幾年都有不同原因的沖突。 這件事用更形象的方式來說,等于法國旁邊有個富得流油又收藏了好些珠寶的鄰居,不光家里的兄弟姐妹們分開住,而且還總是互相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