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達芬奇動作一頓,神情訝異又驚喜:“你真是個天才——居然能想到這種辦法!” 不……其實這不是我創造的…… 海蒂也不方便多解釋,只跟他描述如何通過擰動把手來讓彎鉤鉆入木塞之中,又怎樣通過按壓兩側的杠桿把中間的塞子給起出來。 達芬奇快速的調整著圖紙的設計,不斷跟她確認各種細節,當天就拜托鐵匠做出一個差不多的東西出來。 他們找來了一個玻璃酒瓶,又比對著瓶口去削了個差不多大小的橡木塞。 “好像不是很好塞進去……不是太松就是太緊?!边_芬奇研究了半天,有點懷疑自己對直徑的判斷:“再削細一點?” 海蒂去找附近的匠人借了些石蠟過來,把附近一圈涂好,成功地把那軟塞給壓了進去。 澄清的水在里頭晃來晃去,但不會漏出來一滴。 這樣就可以隔絕空氣和雜菌,也可以讓酒保存更長時間。 眼瞅著女工們這邊的木缸里已經釀造好了新酒,像是準備要放進那木桶里。 海蒂忙不迭喚了木匠現做了個橡木桶,又找了合適的鐵箍加固了兩圈,中間掏了個洞做了栓塞。 達芬奇在旁邊看得頗為好奇,問道:“為什么非要是橡木?” 因為桶內的單寧和香蘭素會溶解在酒中,可以使酒液口感順滑香味馥郁。 等那新做的橡木桶被洗刷干凈了,海蒂找了兩塊木炭過來,把它置入桶中點了火。 克希馬原本想問句什么,卻不由得吸了吸鼻子。 好香—— 有種橡子和蜂蜜般的奇異味道,哪怕只是悶著烘烤也能聞得出來。 海蒂加的炭并不多,在用煙烘烤之后才擦干凈了木桶,盛了一大罐的酒液。 她找了個差不多大小的玻璃栓,沒有完全把入口堵死,只吩咐說放進地窖里,要至少擱個兩年。 第二年再換成橡木塞堵死,讓酒香與木香充分混合。 釀造的工序她并不懂,但存酒還是有概念的。 “對了,”她看向已經一頭霧水的克希馬道:“天使會光臨酒窖,分走一大杯——到時候不要少見多怪?!?/br> 達芬奇微妙的揚起了眉毛。 “天使也會來嗎?”克希馬忽然露出惶恐的神色:“只喝這一桶里的酒?” 嗯,因為橡木透氣性好,酒液會自然揮發。 海蒂笑了起來,面不改色心不跳的編著故事:“因為橡木是上帝之樹啊?!?/br> 這事兒當然還是會被報告給領主大人。 “她還把那個顯微鏡的圖紙交給了達芬奇先生,拜托他改良出更好的結果來……”克希馬思忖了一下,有些忐忑地問道:“那天使不會真的來宮里喝酒吧……” “有什么不可能的?!甭鍌愖舴艘豁摃溃骸鞍逊鈼l貼好,門口看實了?!?/br> 沒等他們再交談幾句,門口響起了敲門聲。 海蒂帶著開瓶器和軟木塞走了進來,還附贈了一份簡單的使用說明。 “這樣一來,玻璃瓶也可以用來批量存儲,效果會比用布堵著好得多?!?/br> 洛倫佐見她演示著酒瓶的開關,忽然開口問道:“你今天早上說的那個鍋爐房,具體是怎么設計的?” “這個……恐怕還需要一段時間?!焙5傧肓讼氲溃骸拔疫€得再和達芬奇先生商量一下?!?/br> 她大概明白從靜置到過濾的流程,但整個輪轉的系統肯定還要他來幫忙改進。 領主的那雙黑眸凝視著她了一刻,半晌移開了視線。 “知道了,下去吧?!?/br> 修道院這邊的進展還算順利。 托狂歡節的福,達芬奇已經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對光線的理解也比從前增進許多。 他設計了一個漩渦般的場景,不僅有六十多個人物和動物,而且情感和氣氛的渲染也頗為到位。 漩渦的中心是嬰兒耶穌,階梯和庭院旁邊圍繞著智者和動物們,近遠景的層次清晰明確,顯然很考驗空間想象能力。 雖然平日里他對波提切利冷冰冰的,但到了這種創作的時候,達芬奇還是帶著筆記本去看波提切利曾經畫的兩幅舊作。 同樣的主題和神話,在他們兩人筆下,儼然是完全不同的全新世界。 海蒂親眼看著達芬奇畫了好些草圖,用羽毛筆和鐵筆來勾勒不同粗細硬度的線條。 眾人或站或坐,或拜或轉身遙望,不同的身體彎曲方式都被凝練抽象的表現了出來。 “我想了很久,決定還是先畫骨骼,再在這個基礎上去補充rou體和皮膚,”達芬奇往蛋彩里滴入牛膽汁,解釋著那畫面上網格狀草圖的由來:“其實這畫拖了這么久,是因為眾人的神態很難捕捉,有時候我覺得這些東西都是一團亂麻,倒不如全部重來才好?!?/br> 海蒂看著那八平方英尺大小的楊木畫板,伸手沾了些邊緣的白堊土,側身看向他道:“為什么這些宮殿,是坍塌崩毀的?” 畫面上,新生兒耶穌被圣母瑪利亞抱在那殘垣斷壁之中,似乎與其他的作品都大相徑庭。 “重生?!边_芬奇給她看極淡的刪改痕跡,隱約能瞧見有工人在修復這些宮殿。 “我總覺得這個時代里有很多東西……都在顛覆和迎接新生?!?/br> 古希臘曾擁有的輝煌文明,如今也應再次復興,如同眾神間的星辰一般。 他上色的時候,是先用細筆刷沾上了墨水來勾勒輪廓,然后開始用淡藍色去暈染陰影。 海蒂有認真的看過美第奇宮里的許多名畫—— 老派畫家都傾向于深棕來強調明暗,可只有達芬奇會這樣大膽而又聰明。 她見過晨曦中剛剛蘇醒的佛羅倫薩,地平線的邊緣被霧色暈染,灰藍的色彩便如這畫板上靜謐的暗部,一切都傳神的剛剛好。 達芬奇畫畫的時候,神情沉靜而溫和,動作也不疾不徐,如同一個精細又沉穩的匠人。 可是在他的筆下,所有的人物都有這明顯的情感。 這里諸多的畫作都是為了歌頌神明的光耀,更多的在強調著圣者和天使的光輝偉大。 可人性里復雜又明確的情緒,卻好像一直在被掩蓋和壓抑著。 在這漩渦般的畫面中,三博士向耶穌贈與著不同的禮物,人們的神情或敬畏或敬畏,幾十個人的姿態各為不同,連手指的屈張都應和著當時的動作。 戰馬們昂頭長嘶,旅行者們大聲談笑,只有圣母抱著圣子沉默不語。 海蒂如同在輔助一場手術的護士一般,不斷給他遞著刮刀細刷還有抹布,陪他整整畫了接近三個月。 在此期間,她在這修道院里構思完了一整部的專著,白天想完具體的內容,再在傍晚或者清晨把它們全都寫了下來。 牛rou湯里的青霉在活躍的繁衍發展著,越來越多的葡萄酒被裝進了玻璃酒瓶之中,而更新更好用的顯微鏡也被送進了佛羅倫薩學院里。 在圣母升天節到來之際,她的第一本專著《元素四論》也正式出版了。 這本書的誕生,猶如新時代的第一聲鐘鳴。 3 美第奇家族對文化的貢獻,簡直是劃時代的開明和先進。 他們不僅資助了大量的畫家和雕塑家進行創作,同時也利用了印刷術進行古籍的整理和修復。 當今的這位領主之所以被居民們充滿敬意的稱為‘偉大的洛倫佐’,就是因為他做出的實績實在是太多了。 哪怕單拎出一樣出來,都是對整個城市的巨大貢獻。 他為學者們收集著來自希臘和羅馬的古典作品,派遣文學家們去意大利各城市甚至是海外去購買書稿,甚至愿意抵押家產以購買孤本。 有些書已經無法復印,他便雇傭了書記員進行抄寫和整理,用活字印刷術印發了大量的書籍。 ——這來自東方的全新技術,完全打破了人們對文化傳承的固有認知。 伴隨著印刷館的建立,古比薩大學和佛羅倫薩學院也被進一步擴建,柏拉圖學院也重新被引導著煥發出新生。 按照海蒂的身份,她原本是無緣參與這些事情,更不可能公開刊發自己的論文。 女性的存在原本是受人尊敬和簇擁的,可這些年伴隨著教會的獨斷專行不斷發展,女性的地位也在不斷下降,已經完全被學院所排斥。 可她現在的身份,是美第奇家族從前因故離散的遠親,更是無可爭議的貴族。 在佛羅倫薩市民的眼中,這位藍眼睛的美人不僅博愛,善良,而且精通煉金術,能救人于水火之中。 洛倫佐的存在讓他們更快的接受了她,甚至會寫許多信來咨詢問題。 在《元素四論》的時候,海蒂表現的頗為謹慎。 她不敢貿然的把過于新銳的觀點拿出來放在明面上,更不敢否認上帝和各種教義的存在。 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把最基礎的常識,用盡可能通俗易懂的方式 這種寫法就有點像是教小孩兒學知識了。 舉例子要往神話和圣經上靠,論述的時候要再三表達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簡直是連哄帶騙。 不順應這個時代的某些陳腐之處,表露出太過新銳的一面,只會被當做靶子給抹殺掉。 這專著一共寫了五六萬字,實際核心內容可能只有五六千字,其他的都是在贊美上帝謳歌圣經,以及變著法子論證和解釋各種通俗的道理。 洛倫佐看完之后,忽然感覺有些好奇。 這姑娘是經歷過什么,才會謹慎到這種地步? 只要自己在,教廷必然不會發難去針對她。 為什么連寫論文的時候,也在變著法子去安撫所有人? ——因為人言可畏。 海蒂在前世的時候,已經受夠了這些教訓。 她原本以為絕大多數人都是通情理和講邏輯的,可事實卻恰恰相反。 她做出無數的設計和發明,可人們詆毀她是竊取丈夫的機密,沽名釣譽博取出位。 她原本與人為善,對國家也熱忱忠誠,可政府最后對她的貢獻不言一字,甚至不愿承認她本應擁有的成就和榮譽。 她看盡了世態冷暖,反而對人群有種釋然的疏遠。 大眾是蒙昧的,易擺布的,沖動而不理性的。 一意孤行的想要喚醒他們,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