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睡了豪門大佬后我跑了[穿書]、可知深淺、(真人同人)陪達芬奇超神的日子、玄學少女的大佬日常、德妃攻略(清宮)、穿成男主白月光怎么破、養了個影帝、八零年代錦鯉美人、三萬行情書、下堂農婦養家日常
陸氏疑心她是因了謝母所提的納妾之事,負氣在心。 怕小姑多心,雖然沒在她面前提及半句,但陸氏心里,還是很為她擔憂,唯恐她因此見惡于謝家,乃至失了新婚丈夫的心。 等謝長庚回了家,萬一見怪,不來接她,到時,小姑恐怕有些難做了。 不回,自然不可能。若就這么自己回去,未免又有失臉面,且日后在謝家,情勢恐怕更加不利。 她正暗自愁煩,今天去拜謝君山大帝之時,還特意替小姑祈禱了一番。 沒想到心想事成。一回來,竟收到了這樣的好消息,怎不叫她為之歡欣? 她將謝長庚寫給慕宣卿的信遞了過來。 “蘭兒你看!” 扶蘭卻沒有接信,臉上也不見半點歡喜之色。 陸氏不解,問道:“你怎么了?妹夫就要來接你了,這不是好事嗎?” 扶蘭讓侍女都出去了,待屋里只剩自己和陸氏了,方道:“阿嫂,我不回去?!?/br> “我欲和離,與謝家斷了干系?!?/br> 陸氏震驚不已,起先還以為自己聽錯了,見小姑神色鄭重,不像是在信口胡言,方吃驚地道:“你怎的了?成親才半年多,竟要和離?你從前不是一心系于謝家郎嗎?何況你們成親后,恐怕連話都還沒說上一句,怎的突然就要斷了干系?” 扶蘭沉默間,陸氏忽想起侍女的話,急忙又勸:“蘭兒,先前阿嫂沒說,是怕你多心。我也聽你侍女提過幾句,道你婆母有意接戚氏女進門。你若不愿,等見了妹夫的面,和他好好說就是了。你們才成婚,你若不點頭,就算他和戚女淵源再深,想必也不能拂了我們長沙國的顏面,定要將人抬進門來?!?/br> 她執住了小姑的手,壓低聲:“蘭兒,你聽我說,你是謝家主母,此事,只要你不松口,人就不可能進的了門。憑著你的容貌,再用些手段,何愁收不住妹夫的心?何況,還有我們長沙國呢。國雖小,但你翁主地位就在那里!不過一個女子而已,何至于叫你心灰意冷至此地步!” 扶蘭道:“阿嫂,你說的,我都懂,但我要和謝家脫離干系,并非因為戚家女,而是我已改變想法,看不上那個姓謝的了,更不想再在謝家蹉跎我這一生?!?/br> “我這趟回來,就沒再打算回去了。我也不會再改變想法。懇請阿嫂見諒我的任性,成全于我,勿再勸我回去?!?/br> 她的語氣依然平靜,但態度,卻十分堅定。 陸氏吃驚地注視著慕扶蘭,恍惚之間,竟生出了一種陌生之感。 這不像是一個十六歲的少女該有的想法。 她印象中的小姑,溫柔而貞靜。 記得年初她出嫁的前夜,自己陪她同睡。她的緊張、期待和羞澀,至今歷歷在目。 陸氏實在不知,不過短短半年多的時間里,在她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么,竟讓她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她仿佛突然就長大了,不再是自己熟知的慕氏王女了。 “蘭兒……” 陸氏為難了,猶疑不決。 “你想和謝家脫離干系,本也無妨。若真不愿再留于謝家,阿嫂自然不會逼你回去。只是這并非小事,也沒那么容易。你婆母雖說提了納妾,但人并未進門。即便進了,這也不是咱們能提和離的借口。更何況,這是父王當年替你訂下的婚事,關乎長江水道和我洞庭的四方平安,好端端的,我們如何向他開口?” 朝廷這場已持續多年,至今還沒完全消停的藩王動亂,始于當年的劉后掌權。戰亂一起,各地便隨之動蕩不安,諸多藩國,或野心勃勃,或身不由己,相繼被卷入。最多之時,竟有十余國之眾。 長江兩岸,自古便出江洋大盜,而洞庭北納長江,西接湘、資、沅、澧四水以及汨羅,水路四通八達,更利養盜。外頭戰事一起,洞庭四方,便sao亂不斷。 三年之前,老長沙王預感自己或許不久于人世。他在之時,還能憑著往日威勢,震懾四方,但自己若是不在了,時局紛亂,恐怕終有一日要波及長沙國。兒子慕宣卿,一時恐怕無法獨力支撐局面。 那時,十九歲的謝長庚,已聚集人馬,蕩平大盜四起的長江,牢牢制住了上游水道,亦把控著朝廷漕糧的運輸。 老長沙王此前在剿接壤長沙國的一個為害地方多年的江洋大盜之時,曾得到過謝長庚的助力。兩人有過一面之緣。 這個出身低微,但能力卓絕、行事亦講究規矩的青年,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認定絕非池中之物。 他的目光,終于落在了謝長庚的身上。 仿佛心有靈犀,恰這時,謝也主動上門,前來求親。 婚事便這樣順理成章地訂了下來。 十三歲的長沙國慕氏王女,許給了十九歲的長江匪首謝長庚。 不久,謝就因了長沙王的保舉,被朝廷延攬,搖身一變,進階成了江陵刺史。 當年,長沙王病去,而謝長庚就此憑著戰功,一路晉升,短短三年時間,便做了本朝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節度使,令人側目。 不講別的,僅從這樁婚事本身而言,于謝,或者長沙國而言,都是一樁各自有所得的良緣。 謝長庚步入官場,而長沙國,也如老長沙王所期盼的那樣,就此太平,四境無虞。 阿嫂有這顧慮,扶蘭怎不理解? 她說:“阿嫂,不用你們開口,我會和他說的。倘若他自己同意了,也不影響我洞庭四方水域的平安,你們可否成全?” 就在這時,門被人一把推開。 扶蘭轉頭,見兄長慕宣卿坐于輦上,停在門口,滿臉的怒容。 “阿妹!謝家欺人太甚!這才多久,竟敢如此羞辱于你!姓謝的本就是個巨盜,怎配得上你!你不必擔心。阿兄再無用,也不會讓你受如此的欺辱!” 第6章 “宣卿……” 陸氏擔憂地叫了聲丈夫。 “阿妹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 慕宣卿厲聲喝道,沒有絲毫可商量的余地。 他夫婦感情一向很好。慕宣卿還是頭回,在人前用這樣的語氣和妻子說話。 王怒,近旁侍從,皆面露懼色,紛紛下跪,匍匐于地,不敢動彈。 陸氏知他應是知道了謝家意欲納妾之事,這才如此憤怒,不顧腿腳還沒痊愈,就這樣過來了。 她知丈夫的脾氣。 本就深恨自己無能,當初因為得不到父王的信任,才將王妹許給了一個江洋巨盜。 于王妹而言,本就是極大的委屈了。 現在謝家竟還敢這樣對待她,他怎可能忍得下去? 雖然憑了直覺,陸氏心里總覺這事不像小姑表面說的那么簡單,內中或許另有隱情。 但丈夫是長沙王。他已如此表態了,她怎能再表異議? 何況,小姑的態度,更是如此堅決。 她剛剛救了自己的丈夫。 即便最壞打算,這場突如其來的婚變,會致使長沙國和如今權勢如日中天的河西節度使謝長庚關系決裂,乃至交惡。 但還有什么事,后果會比長沙國險些失去王,繼而除國來得更要可怕? 倘若不是小姑得了神明的托夢,及時送來那封救命的信,現在自己恐怕已經沒了丈夫,長沙國沒了王,這個國,很快也將不存了。 陸氏本也是個心胸開闊之人,這樣一想,也就坦然了。 她沉吟了下,點頭。 “也好。倘若蘭兒你真的決意與謝家脫離干系,阿嫂與你王兄一樣,定會助你?!?/br> “國在,你便是我長沙國的王女!” 慕宣卿望了眼妻子,神色這才緩了些,命周圍侍從全部退下。 “阿妹,你可記得十年之前,你六歲時,姑姑薨于宮中一事?之前,我從沒告訴過你,那時父王分明得到過消息,姑姑之死,大有蹊蹺,或與當今之jian后脫不了干系。但姑姑臨終之前,卻又命心腹給父王帶了遺言?!?/br> “當年我十二歲,姑姑的遺言,我至今記得清清楚楚?!?/br> “姑姑說,生死有命,皆是劫數,她無半分怨恨。朝廷本就有意徹底剪除異姓王,她不希望長沙國因她而生出任何的動蕩。姑姑叫父王從今往后,務必加倍韜光養晦,以保長沙國的平安為第一要務?!?/br> “阿妹,你可知姑姑此話何意?當日我不懂,問父王,父王不說。后來我自己琢磨,直到最近兩年,才終于想明白了?!?/br> “阿妹,你道當初,朝廷為何擇我慕氏女為后?看似風光,實則毒餌!姑姑不明不白死于宮中,他們等的,或許就是我長沙國的憤怒與不平。一旦父王有了任何異動,就成了他們發難我慕氏的最好借口!” “父王為保我慕氏基業,忍了下去。還應了那個姓謝的求親,將你許給了他?!?/br> “父王當日將你許他,又保舉他入仕,是希望借他之力,保我長沙國四境平安。但這個姓謝的,如今卻受jian后的籠絡,與jian后走得極近。jian后又借鏟除亂王的借口,一直在孤立我長沙國,暗地打壓?!?/br> “父王能忍,我卻忍不下去。姑姑的仇,我遲早是要報的。方才我的話,也絕非一時沖動!” “這個姓謝的,當初為了洗脫巨盜身份,向我慕氏求親。如今為了飛黃騰達,又心甘情愿做了jian后的走狗。他是不可能和我慕氏一條心的。更不用說,如今竟就這般輕慢于你了!從前是你自己愿意嫁他,如今你既改了主意,我慕宣卿再無能,也不會強迫你委身如此一個不堪之人!” “阿妹你放心,等姓謝的一來,阿兄就替你把話和他說清楚!” “從今往后,阿兄必竭盡全力,壯我長沙國,護我阿妹,再不讓你受任何的委屈!” 年輕的王,神色激動,目光炯炯。鏗鏘的誓言,更是顯示了他無與倫比的決心和王族子弟所固有的驕傲與勇氣。 慕扶蘭的心里,涌出了一陣暖流。 謝長庚和她的王兄同齡,不過比王兄大了數月而已。但心機何等之深沉,為人何等之隱忍,性情何等之狡詐,這個世上,或許再沒有人比她更清楚了。 不管阿兄到時是否真的能幫自己打發掉他,兄嫂對她的這份愛護,便是她這輩子失去骨rou至愛之后,彌足珍貴的另一種擁有了。 往后,她必也將傾盡全力,來保護她所珍視的這種擁有。 “謝謝阿兄。謝謝阿嫂?!?/br> 她注視著面前的王兄和阿嫂,一字一字,說道。 …… 半個月后,十一月十二日,長沙國的禮官再次收到了消息。 河西節度使謝長庚,亦即翁主之夫婿,將于三日后抵達岳城。 禮官開始著手準備迎接上賓的禮儀之時,卻收到了一則王命。 王命令他們,什么都不必做。 不阻謝長庚的到來,但也不做任何的迎接準備。 禮官大惑。 遑論謝長庚如今的官職已極是顯要。河西節度使,駐涼州,受命時得賜旌節,軍事專殺,府樹六纛,威儀極盛。 就算他是個普通人,身為翁主的夫婿,來長沙國拜祭先王,這樣的“禮遇”,未免也是說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