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衛添喜回到京城之后,給衛二丫檢查了一下身體狀況,確定衛二丫的病情已經得到了有效遏制,并且正在漸漸好轉,她便放下心來,在家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便直奔水木大學。 給高考命題的事情結束了,但水木大學還有一群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期末考試試卷沒有命制呢! 衛添喜回到水木大學數學系,把自己手下研究生的課題進度跟進了一下,然后便拿到那些學生交上來的作業,開始認真地檢查學生們暴露在作業中的問題。 每發現一個共性問題,衛添喜就會順手編寫出一道題目來,等她把學生們的作業全部翻完之后,兩份試卷已經命制好了。 大學中結課考試的試卷同高考題不一樣,高考題講究一個知識點的覆蓋程度,但大學結課考試試卷的主要作用是查漏補缺,發現學生哪個地方學的不扎實,就把那一塊兒的知識點單獨拎出來,設置一個考點,這樣才能有效提醒到學生,薄弱點應該復習了。 《應用數學》與《近代數學基礎》的題目命制好,衛添喜擔心學生們懈怠,將近半個學期沒有碰數學知識,掛科率太高難看,她還特意出具了一份‘考試重點提綱’,把自己會在考試題目中考到的知識點全都寫了進去,交給教務部。 學生們拿到‘考試重點提綱’時,總算松了口氣,對照著‘考試重點提綱’在復習一遍就好了,總比從頭到尾全部復習要省時省力。 有‘考試重點提綱’的指引、再加上這學期內不敢有絲毫懈怠的復習,這些考生們考出來的成績都不錯,鮮少有人掛科的,多數學生都考到了七十分以上,超過九十分的學生也不在少數。 隨著數學成績單的公布,那些學生皆是松了一口氣,這堪比刀山火海的數學課總算結束了。 漸漸的,那些研究生的導師發現了一些異常:上過《近代數學基礎》的研究生多數都開始反超他們的師兄師姐們,做出來的成果也比他們的師兄師姐要豐富,時不時用上一兩個數學公式或者數學模型,直接就把成果的逼格提升了好多個檔次。 如果僅僅是一兩個學生身上出現了這樣的反常,那還沒辦法說明什么,可好多研究生導師碰頭聚在一塊兒的時候,都說自己學生身上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那就不一般了……諸多證據指向一個真相→上《近代數學基礎》真的管用! 甭管是從事工科研究還是從事理科研究的教授,都將關注點放到了《近代數學基礎》上,并且他們明令要求學生,必須選修衛教授開設的《近代數學基礎》! 其它院系的老師都發現了衛添喜的課有這么多的妙用,數學系的老師們就更別提了。 上過衛添喜開設的那門《應用數學》的學生就仿佛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之后甭管學習數學分析、還是數理統計,亦或者是其他的高段數學課,都能夠很快地學會。 學生們不僅提升了數理計算能力與推理邏輯能力,還提升了數學研究所必須的直覺! 有不少人都這樣說,“衛教授開設的課程難歸難,但是真的賊有用??!” 真香! 第132章 遠離科研學術圈的半年,衛添喜一直都在接收從洛必達星球傳來的知識, 包括醫藥、天文、物理、化學等多個領域, 有養慧丸幫忙開發腦域,她還勉強能承受得住, 只不過疲憊感與饑餓感是一次比一次嚴重了。 衛添喜在年初的時候找了好多本道家的經典與佛家的經文給洛書文送去,洛書文便找到了事情做。 他已經從洛必達星球的首席科學家變成了封建迷信的狂熱擁護者,連量子望遠鏡都不管了, 大多數時間都在琢磨那些道家的經典與佛家的經文, 每次琢磨出一點東西來, 都會興致勃勃地找衛添喜談, 然而衛添喜對那些東西并不敢興趣。 將她一巴掌拍穿越的大神留給她不少傳承,但衛添喜并沒有對那些傳承寄予太高的期望, 她想像普通人一樣活著, 起碼在大多數時候不用傳承中的那些東西, 但當洛書文問起來的時候, 衛添喜還是會回答一些的。 洛書文問的有些問題,衛添喜根本沒有想過,傳承中也沒有提到,她自然給不出答案。 …… 七月中, 全國高考成績揭曉,衛添喜特意關注了一下江南省的總體水平。 江南省學生的數學成績還是相對不錯的,均分雖然比全國的均分低了七點四, 但如果按照題目的難度來折算, 讓全國卷的考生去做江南省學生考過的那份試卷, 怕是全國卷考生的分數會折半。 而經過那份試卷的區分,不同分數段的學生分界也相對明顯,接近滿分的學生有二十多個,數學天賦絕對非同尋常,高分段的學生也不少,當然,低分段的學生也很多,甚至還涌現出不少個位數成績的學生,那根本不是‘慘不忍睹’四個字能夠形容得了的。 相比起其它科目來,江南省高考生的數學成績已經十分不錯了,其它科目的均分要么是低于及格線、要么是略高于及格線,總分被全國卷的考生甩了不知道多么遠。 當然,這并不會影響江南省考生讀大學的事情。 江南省自主命題,學生成績也是在本省范圍內單獨排名,每個高校給江南省的名額又不會少,學生們要考得差都考得差,原本能考上水木大學、京華大學的學生并不會因為考試試卷太難,考試成績偏低而與理想的象牙塔失之交臂。 甚至于說,因為江南省走在了教育改革的前線,所以國內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在江南省的錄取名額,諸如水木大學數學系。 在衛添喜的建議下,水木大學特地向江南省的高考生開了后門,只要高考數學成績在優生分數段以上,并且達到國內重點本科分數線的學生,都可以被水木大學特殊錄取,京城的其它高校也有樣學樣,針對那些在難題的摧殘下依舊能考出單科漂亮分數的學生給出了一定的優待,諸如破格錄取政策、降分錄取政策、單科特招政策等。 一系列傾向性十分明顯的政策單獨在江南省出臺,江南省的高考生才意識到教育廳的良苦用心。 在保證學生相對全面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挖掘那些在某個領域有天分的孩子,讓他們去往更適合的地方。 就好比說江南省這次有個數學考了滿分的小姑娘,語文成績才剛剛及格,英語成績與理綜成績也勉勉強強,按照她的總分,頂多能上一個金陵師范,但水木大學就把她特招進入數學系去了。 全面發展固然重要,但越往后越知道,天分是一個人發展的天花板,一個人只有在切合自己天分的領域里做事,才有可能出人頭地。 就比如說,那數學成績考了滿分的小姑娘,語文成績與理綜成績不算理想,但如果她將來從事數學工作,那和語文、理綜成績的相關性并不大,這樣的人才就值得破格錄取。 但前提是,你能在一個領域做到特別優秀,而且你也不能存在明顯的短板。 江南省那一樁樁一件件政策公布出來,其它省的學生都酸了,有些人心里不平,就不斷地給相關部門的領導寫信,問為什么江南省有這樣的優待政策,他們就沒有。 領導們被這些信煩得厲害,就把這些信全都交給了秘書,讓秘書統一回復,“來年我們會盡量爭取與江南省的考題難度保持一致,屆時也會向上級申請,希望上級能夠批準我們的優待申請政策?!?/br> 不久后,江南省教育廳面向江南省高中學生印發了高考試題與答案解析,本意是給自己省份的學生提供一份最原汁原味的高考題,但沒想到別的省份都紛紛跑過來購買了。 這種能夠考察學生數學天賦的試卷,必須讓自家學生也試試。 當然,還存在另外一個目的→堵上那些冒酸 話的嘴。 那些自問沒有考上大學、準備復讀的學生以及準高三黨們都嘗試做了一遍江南省的高考題,做完之后,他們就都釋然了。 政策想怎么優待江南省的考生就怎么優待吧,他們一點都不羨慕了,寧肯沒有政策優待,也不想被這些題目給折磨。 參考答案看著都挺簡單,可要是不看參考答案,全靠自己的腦子想,估計一天都想不出解題思路來。 其他省的學生們知難而退,但全國卷命題組的命題人卻沒有就此放棄,他們仔細分析了江南省高考題,發現數學題出的特別好,他們還研究了江南省考生數學成績的分段水平,發現區分度也相當高,每個階段的學生人數都大致相仿,便向國家教育部提了建議申請上去。 申請國家批準,將衛添喜教授也吸納進入高考全國卷數學科目命題人。 國家答應得很痛快,第二天,這個消息就發布在了《百姓日報》上。 全國準高三生齊齊傻眼。 除去江南省外其它地方的高中數學老師也都懵了。 上面的領導這是唱的哪一出? 江南省張羅著要教改,他們省又不教改,為什么全國卷也要請衛教授來命題? 不管別人怎么說,來年的全國卷高考命題任務就這樣落在了衛添喜肩上。 不過與江南省高考命題不同,衛添喜在江南省高考命題組擔任的是命題組組長,一個人統籌安排整份試卷的布局,但是在全國高考命題組中,她只是一個普通的組員,負責提供難題部分。 …… 歷經半年的時間,華國的“電力能源”系統在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刺激之下,連續多次完成了漸變性升級,大半火力發電站已經退出了華國的歷史舞臺,改由更清潔、更高效的可控核聚變發電站。 可控核聚變的突破,為華國帶來兩大益處,其一是環境污染的有效控制,其二便是發電成本的下降。 發電成本降下來之后,百姓生活、工廠生產用電也會變得更廉價,間接地,會有更多的人接受電器生活,更容易地走入用電時代。 由高新技術研究院所研發的那些技術專利全都交由新時代集團來孵化成產品,銷售往全國市場,衛添喜從新時代集團拿到的電器銷售數據從側面證實了華國的電氣化、現代化進度。 而別的國家拿出來的‘要挾’華國共享可控核聚變的手段,似乎并沒有收到理想中的效果,反倒是搬起石頭來砸了自己的腳。 與華國相鄰的呂國,為了表明自己的立場,老早就跳出來,揚言說拒絕把本國的香蕉、菠蘿出口給華國,華國沒有任何的回應,不譴責也不挽留,只是默默調高了國內香蕉與菠蘿的價格,老百姓們便自發地改買別的水果。 又不是不吃香蕉和菠蘿就活不下去,我們老百姓還可以吃小黃瓜、小西瓜、小西紅柿等各種各樣的本土水果,可是呂國的果農就遭殃了,積壓了那么多的水果該往哪里打發? 賣又賣不掉,自己吃都快把自己給吃吐了,水果依舊如山一樣積壓著,一天天腐爛下去。 在那些果農看來,腐爛的不僅僅是果子,還有錢。 這些水果如果賣給華國,那都是錢?。。。。?! 因此,一場反抗當權者智障行徑的游行就在呂國展開了,而且出現這種情況的國家并不止呂國一個。 再看華國,老百姓的生活確實過得稍微差了些,但錢都攢進了口袋里,更重要的是,因為其它國家限制進出口,給華夏的市場留下一片空白,本土企業便如同雨后春筍般崛起,以極快的速度填補上了海外企業留下的空缺,還為國家經濟增長作了貢獻。 …… 又是一年開學季,衛添喜把關于航空航天的材料捋得差不多了,便去找了一趟老領導。 老領導看著衛添喜提交上來的計劃書,眉頭擰成一疙瘩,“小衛同志,你怎么又突然想要做航空航天領域的研究了?上次我們聊的時候,你不是還同我說,想把可控核聚變做小,研發出可控核聚變電池來,為更多的大型裝備提供能源供應嗎?比如說,航母,潛艇,火箭,航天飛機?!?/br> 衛添喜的臉有些發燙,“我有做過這方面的計劃嗎?”好像有……她記不大清楚了。 老領導:“……”他突然覺得衛添喜貌似并沒有他想象中的那么靠譜。 第133章 衛添喜認真回憶了一下, 似乎自己當初真的提過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構思, 貌似連設計圖都做出來了,只不過因為當初暈了那么一下, 醒來之后就忙著給水木大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上課, 之后又跑去參與江南省的高考命題, 所以便把這件事情給暫時擱置了。 而在這半年里,她的大多數時間都用來梳理那些從洛必達星球傳來的知識, 主要研究領域為天文學、行星物理學等,可控核聚變對她而言,已經變成了科研這本書中翻過去的那一頁。 如今看來,這一頁得再翻回來。 衛添喜笑得有些尷尬,強行解釋說,“您放心,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事情一直都在我心里記著呢, 只不過在我的規劃中, 可控核聚變小型化的事情與航空航天的事情是同步交錯進行的,航空航天是一個十分廣闊的領域,供能問題便是串接可控核聚變小型化與航空航天的紐帶?!?/br> 老領導愣了一下, “你的意思是,航空航天的供能,也是由可控核聚變來完成?我雖然不太懂航空航天領域,但大致的東西還是有所了解的。比如說推動火箭上天的供能, 目前而言, 全世界通用的方法都是化學推進, 也就是烴類燃料供能,你要用可控核聚變電池來供能,那豈不是就變成了電能推進?” 老領導說出了自己的擔憂,“小衛同志,我問你一個十分外行的問題,據我所知,電推進的瞬間加速度是無法和化學燃料推進的瞬間加速度相媲美的,以電推進的方式供能,你如何保證我們的火箭能夠飛上天?” 衛添喜笑笑,“航空是一場長跑,并不是說誰最開始跑得快,就一定能贏,還要看耐力與持久性?!?/br> “電推進的瞬間加速度無法和化學燃料推進的加速度相比肩,但在耐力與持久性方面,化學燃料的推進是無法同電推進相比的,而且化學燃料的重量也是重要限制因素之一?!?/br> “剛開始的時候,化學燃料足量,質量也足夠大,所以加速度很難達到峰值,之后燃料變少,質量也減小,又是一種制約……直到燃料耗盡,化學推進的方法便走到了盡頭,電推進卻不存在這樣的問題?!?/br> 老領導聽了頭暈腦脹迷迷糊糊,他強迫自己聽完,同衛添喜說,“雖然我聽不大明白,但我相信你的專業性。你想要做,那就交上一份詳細的安排計劃來,給科技部審核,走一個流程,你就自己組隊搞吧!” “主要還是科工院那邊,你都熟悉了,以你的名聲,去其它高校找一些研究團隊合作,那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我就不替你cao心了,遇到什么問題,你直接同科技部溝通就好?!?/br> 衛添喜滿臉都是笑意,她問出了自己最關心的問題,“那科研經費的事情呢?國家總不會還是讓我自己墊付吧……” “就讓你墊付了一次,你還記上仇了?”老領導十分無奈,“你放手去做,科研經費的事情放心大膽地去申請。只要你們的預算做的詳細可信,再多的錢都能給你批下來。當初壓著科研經費舍不得給你,是因為國內百廢待興,處處都需要用錢,現在國內的工業、商業全都走上了正途,漸漸繁榮起來,國內沒那么缺錢了。更何況,就算是只用可控核聚變發電站的盈利,都足夠你搞科研了,拖誰也不會拖你的?!?/br> 衛添喜放下心來,起身準備告辭,老領導又提點了她一句,“新時代集團越做越大,也應當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不然的話,難免有些人把新時代集團當成財閥,到時候怕是有嘴也說不清。不需要你們出太多的錢,只需要表明你們永遠心系國家、心系社會,同人民站在一條戰線上就好。小衛同志,你懂我的意思了么?” 衛添喜愣了一下,想到新時代集團這幾年的斂財速度,想想她名下的個人資產,突然生出一背冷汗來。 “明白了,謝謝您的提點?!?/br> …… 回到四合院,衛添喜給衛大丫和衛東征打了電話,讓姑侄倆晚上務必回家吃飯,她很少用這么嚴肅的語氣,以至于衛東征和衛大丫還以為是發生了什么事,趕緊推開各種事情就回了四合院。 衛大丫聽衛添喜說了老領導對她的提點之后,也怔了一會兒,郁悶地撓著頭說,“我們本本分分地掙錢,從不偷稅漏稅,也不做任何違背良心的事情,怎么還得再出血呢?” 衛東征倒是看得很開,他問衛添喜,“喜丫頭,你有什么打算?反正就算要出錢,那也是你出的最多,哥和咱姑加一塊兒都沒你多,聽你的?!?/br> 衛添喜:“……”聽起來突然有些不高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