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節
寧錦繡看過來,臉上依然維持著端雅的笑容:“這位嫂子理解錯了。錦繡的意思不是說‘繼母’不值得尊敬,而是‘妾侍’不值得尊敬。任何時候,嫡庶尊卑是不能亂了的。嫂子如今不知道規矩不要緊,以后跟著京城里的太太姑娘們慢慢學,總會明白的?!?/br> 她“教導”得十分認真,鄭嫻兒倒有些哭笑不得,好半天才控制住表情,煞有介事地說了句:“多謝寧大姑娘指點?!?/br> “好說,”寧錦繡依然高貴地笑著,“不知這位嫂子如何稱呼?” 第108章 給寧大姑娘斟茶 “如何稱呼”本是個最尋常的問題,偏偏鄭嫻兒的身份太尷尬,于是再尋常的問題也就變得不尋常了。 一時間,堂中眾人的笑容都有些僵,自然是無人來答這句話。 寧錦繡是何等冰雪聰明的一個人,見了眾人此刻的臉色,她心里便大致有了猜測。 于是,咱們寧大姑娘那個端雅高貴的笑容也漸漸地僵在了臉上。 唯有鄭嫻兒似乎全然沒有意識到堂中怪異的氣氛。 不急不慢地啜了一口茶水之后,她緩緩地抬起頭,粲然一笑:“這會兒沒人知道應該怎么稱呼我,連我自己也不知道。所以這稱呼也就免了吧,大家還能省些事呢!” 樓家妯娌們見她自己答了,不由得都松了一口氣。 樓夫人卻覺得十分沒臉,忍不住向鄭嫻兒投來一個不滿的眼神。 寧錦繡用帕子掩住口,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再放下帕子的時候笑容已恢復如常:“怎么會沒有稱呼呢?這位嫂子難道連自己是誰都不知道么?” 這兩個問句的語氣依舊溫婉和平,內容卻已經十分不客氣了。 鄭嫻兒笑容未變,神色十分坦然:“我當然知道自己是誰。我姓鄭,名嫻,別號桐君,目前正在東三街開一家綢緞首飾鋪子名喚‘綴錦閣’?!獙幋蠊媚锬约耗??您知道自己是誰嗎?” “我?”寧錦繡維持著笑容,“我是丞相府寧家長房嫡長女,閨名‘錦繡’?!?/br> 鄭嫻兒點點頭,微笑著贊了一句:“錦繡。果真是‘錦繡’?!?/br> 人家是先敬羅衣后敬人,可這錦繡堆里養成的姑娘,是只有“羅衣”沒有“人”。除掉家族的榮耀,沒了家族賜予的身份,那就什么都剩不下了。 錦繡其外,草包其中。鄭嫻兒平生最瞧不起的就是這種人。 寧錦繡聽到鄭嫻兒對她的贊譽,雖然隱隱覺得語氣不太對,卻只當是對方嫉妒她出身高貴的緣故,因此并未多想。 巧的是,寧錦繡平生最瞧不起的,恰恰也就是鄭嫻兒這種人。 兩個互相瞧不起的人自然沒什么話可聊,于是寧錦繡很快就忽略掉鄭嫻兒,把目光移回到樓夫人的身上去了。 這時候,樓夫人已經與寧夫人聊了幾句閑話,氣氛比先前熱烈不少了。 寧錦繡聽見她們聊的都是京城里誰家誰家如何如何的話題,心里不耐煩,忍不住又用帕子掩住口清咳了一聲。 寧夫人立刻截住了剛才的話頭,生硬地轉了話題:“早年我身份卑微,許多事情并沒有資格知道,如今見了昔年老爺夫人的故舊,不免便要露怯了?!秀庇浀卯斈旮吓e家離京的時候,四公子尚未出世?” 樓夫人搖搖頭,笑道:“陳年舊事,誰耐煩記得那么清楚?我倒恍惚記得是在這邊生的,卻是在鄉下過的百日?!?/br> 寧錦繡掩口笑道:“太太這是在說笑呢。嫡子降生、遷居回鄉,都是極要緊的事,豈有記不準的道理?連我這個外人都知道,府上是在四公子滿月之后不久便啟程還鄉了的?!?/br> “原來是這么回事!”樓夫人作恍然大悟狀,帶著眾人一同笑了起來。 寧錦繡卻微微蹙了眉心,有些苦惱似的:“只是錦繡有一件事鬧不明白——母親一直說樓家壬寅年秋天生的是四公子,怎的如今人人都稱樓夕郎作‘五公子’?樓家也不曾有另外一位四公子,莫非……” 樓夫人笑了一聲,打斷了她的話:“這也難怪你糊涂了。這是我們家自己鬧的一個笑話兒,外人不知道的,都弄不明白?!?/br> 說到此處,就連樓家的媳婦們也是一臉驚愕:“什么笑話???” 樓夫人笑道:“記得是闕兒還不滿周歲的時候,府里來了個游方的和尚,說他命里有些坎坷,忌諱方正圓滿。我這么一想,他行四,這個‘四’可不正是方方正正圓圓滿滿的嗎?仙家之言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因此府里就胡亂改口叫他‘五哥兒’了,誰知這一叫就是二十年?!?/br> 眾人聞言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寧錦繡便笑道:“這便是太太的一片拳拳愛子之心了。如今五公子順順當當地博了個狀元及第,又得了圣上賞識,可見這稱呼沒白改,想必五公子命里的坎坷,已經被太太未雨綢繆給避過去了!” 樓夫人指著寧錦繡向幾個兒媳笑道:“你們瞧瞧,這才是京城錦繡堆里養大的千金小姐呢!果真是錦心繡口,說出話來就是討人歡喜!你們可跟著漲漲學問吧!” 胡氏“哈哈”地干笑了兩聲,自嘲道:“叫我們跟著人家千金小姐學說話,那就是叫烏鴉跟著黃鶯兒學啾啾兒,太太這是成心為難我們吶!” 樓夫人聞言大笑:“你這句話說得也好聽,可見這才聽了寧大姑娘幾句話,你就已經有了進益了!” 寧錦繡謙遜地低頭連稱“不敢”,鄭嫻兒卻分明看到她的眼角飛快地斜挑了一下,不屑的神情一閃而逝。 “看來,這位大家閨秀的涵養也未必好?!编崑箖涸谛牡装蛋档刈鞒隽伺袛?。 這時,寧錦繡伸出手,借著衣袖的掩護,重重地在寧夫人的胳膊上擰了一把。 寧夫人忙坐直了身子,慌里慌張地開了口:“樓家多年不曾回京,也不曾跟我們通個音信,我們先頭夫人仙逝之前的那一陣子,天天念叨著呢!” 樓夫人斂了笑容,有些生硬地感慨道:“是啊,一別多年,先前的故舊都不來往了,難為楚jiejie還記得我,可惜我卻連她什么時候走的都不知道,更沒能見她最后一面……” 寧錦繡忙笑道:“太太不必傷感。雖然不能時時見面,可母親一直記著您呢。每年您的生辰、五公子的生辰,她老人家總是提前好多天就念叨著的?!?/br> 樓夫人聽她母女幾次提到樓闕,心中已經十分疑惑,面上只不動聲色:“唉,難為她有心。我也是時時記掛著她,只恨瑣事纏身,不能?;鼐﹣??!?/br> 寧夫人被女兒接連飛了幾次眼刀,只得硬著頭皮說道:“夫人臨終前囑咐了我一些什么話,我也聽不太明白,仿佛說是跟您府上說定了什么……” “說定了什么?”樓夫人有些摸不著頭腦。 錦香忽然在旁插了一句嘴:“莫非是婚姻之約?給咱們五公子和寧大姑娘的?” 鄭嫻兒聞言不屑地撇了撇嘴。 這真是異想天開。若有婚約,豈有二十年不來往之理?樓家離京之后,很明顯沒打算跟寧家有任何牽扯! 誰知樓夫人一怔之后,忽然笑了起來:“那自然是婚姻之約,不然還能是結義拜把子不成?一絲為定,萬金不移,楚jiejie何必千叮萬囑,難道還怕我虧待了咱們的孩子么?” 鄭嫻兒呆住了。 寧夫人自己也怔了一怔,隨后轉頭看向女兒,神色復雜。 寧錦繡低下頭,唇角卻不受控制地翹了起來。 樓夫人面露喜色,緊攥著佛珠笑道:“回京之前,我和老爺還在為此憂心呢。算算年頭,寧家姑娘也快滿二十歲了,不知是不是依舊等著我們。剛進京我便悄悄地叫人去打聽了,得知寧大姑娘尚未婚嫁,我們老爺高興得什么似的,直贊寧家高義——我原想著過些日子安頓了,便請個媒人正式去寧家商議婚事,誰知你們倒先來了!” 寧夫人聞言,不由得面紅耳赤。 婚姻之事歷來都是男方先提的,若是女方先開口便不免為人所笑。未嫁的姑娘家本該矜持莊重,若有婚約在身,便該刻意避嫌不見男方家人的面才對。今日這件事……從頭至尾都是寧家在倒貼,平白讓樓家人看了笑話。 先前有話憋在心里的時候還沒什么,此時該說的話都說了,寧夫人心里一松,便不免又替自家羞慚了起來。雖然樓夫人的態度讓她悄悄地松了一口氣,但這種羞慚的情緒卻不減反增。 堂堂寧家大小姐親自上門趕著人家的長輩,憑著昔年一句似是而非的玩笑話生造出什么“婚約”來,簡直把丞相府的臉都丟盡了! 這分明是倒貼,而且是死皮賴臉硬上門的倒貼! 樓家妯娌幾個和眾丫頭們都不知內情,自然也就不知道寧夫人在羞慚些什么。她們只是驚愕地看著樓夫人,疑惑地看看寧錦繡,順便再憐憫地看看鄭嫻兒。 鄭嫻兒醒過神來,慢慢地勾起唇角,笑了。 她又不傻。 先前的話題是怎么趕到這兒的,每個人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說話的時候是什么神情什么語氣……她不敢說百分百知道,但大致還是有數的。 寧家母女的深淺她不敢立刻下結論,樓夫人的心思卻已經瞞不了她。到了這份上,她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婚約?若是真有婚約那才叫見鬼了呢! 樓夫人裝作不經意地向鄭嫻兒看了一眼。 鄭嫻兒的脊背挺得筆直,唇角似笑非笑,并沒有露出半點兒失落痛苦之色。這樣的表現自然難免讓樓夫人大失所望。 這時寧錦繡已抬起了頭,唇角的笑意被她很好地隱藏了起來,只有腮邊的一抹紅暈,將她襯得格外嬌美可人。 樓夫人越看越喜歡,忙招手叫她上前,拉著她在身旁坐下,細問她的生辰、喜好等等諸多問題。 寧錦繡含羞帶怯地一一答了,順便向鄭嫻兒丟過來一個嘲諷的眼神。 鄭嫻兒微微一愣,隨后回贈她一個大大的笑容。 樓夫人看見了,放下佛珠兩手捧著寧錦繡的手,愛憐地撫摸著:“你放心,你母親雖不在了,你還有我們,樓家自會把你當親女兒待。闕兒的性子很好,今后他身邊也不會有什么亂七八糟的人給你氣受,你凡事只管照你自己的性子來就好?!?/br> 寧錦繡低頭笑著,柔柔地道:“太太多慮了。我們相府是最講究規矩的地方,嫡庶尊卑半點兒也錯不得的。錦繡雖然年小不知事,也不至于被那些卑賤之人欺了去?!?/br> “好,好!”樓夫人大加贊賞,“你以后是要做主母的,正是要立起這個規矩來,方能保得家中和睦安寧!我只怕你性子太軟受人欺侮,既然你自己穩得住,我也就沒什么不放心了!” 胡氏坐在鄭嫻兒的身旁,見狀忍不住低聲說道:“那姑娘不像是個好惹的。等她嫁過來,恐怕要給你氣受?!?/br> 鄭嫻兒“嗤”地一笑:“那也得她先有本事嫁過來才行?!?/br> “鄭氏!”樓夫人那里忽然喚了一聲。 鄭嫻兒向胡氏笑了笑,之后才不慌不忙地抬起頭來:“太太說什么?” 樓夫人不滿地斜了她一眼:“你怎么那么沒眼色?寧大姑娘的茶碗已經空了,你看不見?” 鄭嫻兒向桌上瞅了一眼,漫不經心:“太太這話問得奇怪。我自己有茶,為什么要看別人的?無緣無故惦記別人東西的,不是小偷就是強盜,太太是希望我學誰呢?” 樓夫人從未想過鄭嫻兒會當著外人的面打她的臉。在她的記憶里,無論私底下怎么樣,有外人在場的時候,鄭嫻兒一向是表現得十分恭敬順從的。 因此,一向慣擺架子的樓夫人,此時竟有些無措。 寧錦繡轉過臉來,唇角維持著優雅的笑容:“看來樓家久別京城,確實有些舊規矩已經疏忽了。在我們寧家,一茶一飯都是屬于老太爺老太太的。孝悌之道,仁之本也。老祖尚在,做晚輩的就永不能說‘我的’,哪怕擺到了你的手邊、送進了你的嘴里,那也都是長輩的恩賜,若不知感恩,那是要挨打的?!?/br> 她悠悠然地說完了這番話,堂中眾人的臉色都有些尷尬。 這還沒進門呢,就當面教訓起樓家的人來了? 鄭嫻兒的性子,旁人不知,樓家眾人可都是見識過的。 ——該不會這就要打起來了吧?到時候幫誰好呢? 鄭嫻兒并不知旁人在想什么。她只是微微地皺了眉頭,一臉無奈:“讀過書的人說話就是麻煩,彎彎繞繞的,聽不明白。寧大姑娘的意思莫非是說,此刻我喝的這杯茶,其實不是我的?” 寧錦繡點了點頭,一臉認真:“自然不是你的。你把別人的恩賜當作理所當然,占據太久了,就沒有了感恩之心,這實在是大錯特錯了。真要講究起規矩來,你這種‘理所當然’的占有,才是真正的強盜行徑?!?/br> 這番話的語氣更重,分明已經是當面斥罵了。樓家的小丫頭們都有些興奮,暗暗地期待著一場大戰的來臨。 誰知鄭嫻兒歪著頭思忖了一陣之后,忽然笑出了聲:“原來這樣就是強盜了?真是多謝寧大姑娘點醒——我一直夢想著能占山為王落草為寇,當個江洋大盜為禍一方,沒想到這么容易就實現了我的夢想,還真是有點兒不敢置信呢!” “你!”寧大姑娘臉上的笑容終于維持不住了。 怎么會有人當眾說自己的夢想是當強盜呢?做人難道可以連一點廉恥之心都沒有嗎? 這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說不清! 樓夫人見寧錦繡受了委屈,忙呵斥鄭嫻兒道:“不許胡說!這太平盛世,你想做江洋大盜,是想叫官兵把你抓起來拉去砍頭嗎?” 鄭嫻兒微微欠身,謙恭地道:“太太息怒,我不是那個意思。我是聽見人說,那些滿口仁義道德孝悌忠信的人,肚子里裝的卻往往是男盜女娼;照這個道理反推一下,我若做些男盜女娼的事,說不定旁人會以為我肚子里裝著孝悌忠信呢!” 她是半點兒也沒有客氣,這“孝悌忠信”四個字,擺明了就是沖著寧錦繡來的。 寧錦繡徹底變了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