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節
有些事不是非要弄個清楚明白,所以沒有人問起太子為什么沒有去西北,只夸贊了太子運籌帷幄,將一場危及國本的動亂扼殺在了最開始的時候。 聽著朝臣對太子的夸贊,皇帝斜眼睨了了睨葉桓,心頭一嘆。 有些時候真不怪他寵愛太子,誰叫其他兒子太笨了,他敢肯定,這場逼宮若讓葉桓來做結果肯定不一樣。 “昨晚上的事全權交給太子處理,刑部尚書與大理寺卿從旁協助?!?/br> “是!” 一個官員想起一件事,遲疑著開口,“不知西北邊境?” 皇帝道,“那邊有端王處理,不必擔憂?!?/br> 端王不是在大理寺關著的嗎?眾人面面相覷,傳出端王派人行刺太子時是兩個多月前的事,那時候太子就開始布局了嗎? 皇帝沒有解釋端王的事,太子溫聲道,“端王不曾派殺手行刺過我?!?/br> 一句話便說清楚了前因后果,眾人心想,有這樣的太子在,安王慶王之流能逼宮成功就怪了。 不怪安王慶王作死,全怪太子太聰明。 議完政事,一個官員向皇帝提議立即回京城,出了逼宮這樣的大事,自然得先回京城比較好。 皇帝不假思索的道,“不用,京城太熱了,等進了八月再回京?!?/br> 聞言眾人心說難道去年來了行宮避暑? 他們一點也不驚訝,皇帝回來行宮避暑的原因他們都有所聽聞,現在才七月,至少還要一個來月天氣才會涼爽下來,以皇帝對太子妃的寵愛,會回京才怪了。 小朝散后,葉桓往行宮后宮走去。 早上為了趕來行宮沒有陪殷長歡用早膳,但他也實在是想殷長歡了,與殷長歡約好了午膳去鄭太后的宮里用。 “太子留步?!?/br> 葉桓轉身,是寧郡王和英郡王,寧郡王依然是一身的書生氣,和以前別無二樣,英郡王則不然,和以前的他相比,現在的他在面對葉桓時多了一分恭敬。 英郡王并不覺得有什么丟臉的,識時務者為俊杰,他算是看明白了,要想將葉桓拉下馬,除非太陽從西邊出來,既然如此,不如主動跟太子示好,就像端王那樣。 英郡王在心里罵了幾句端王心機深沉,面上卻笑呵呵的對葉桓道,“我們兄弟也有好久不見,不如去皇弟那喝一杯如何?” “今日不行,”葉桓容色沒有一絲變化,既沒有因為以前英郡王派人刺殺他而盛怒,也沒有因為現在英郡王主動示好而嘲諷,“我要陪慈寧太后和長歡用午膳?!?/br> 若是以前英郡王必然大怒,但今天他笑得非常真誠,“是皇弟想差了,你和太子妃也好久不見,是該好好陪一陪她,女子孕育子嗣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當男人的不能與之分擔,多陪陪她們關心關心她們也是好的?!?/br> 英郡王這個人沒有大智慧但卻有些小聰明,知道葉桓看重殷長歡便故意說這種話,果不其然,剛剛還冷冷淡淡的葉桓露出淺淺笑意,“七弟所言極是?!?/br> 目送葉桓走遠,寧郡王和英郡王一起出行宮。 英郡王扭頭看著寧郡王,語氣譏諷,“沒想到大哥倒是藏的深?!?/br> 幸好不是對付他,不然他墳頭的草怕是都要有一丈高了。 寧郡王淡淡一笑,微風拂過,吹起他鬢間的一縷碎發,氣質淡雅如菊,仿佛對安王慶王的事半點不在意。 英郡王心頭嗤了聲,誰不知道誰,他以前是不知道傅寧也有爭位的意思,但自從傅寧被封為寧郡王入朝做事,他要是還沒有察覺他就不配當個王爺了。 馬車停在行宮門口,分開前英郡王忽然笑了笑,意味深長的對寧郡王說,“知人知面不知心,這人啊,還是要有點自知之明,你說是不是,三哥?” 寧郡王皺眉,不解的問,“七弟什么意思?” 英郡王一笑,“沒什么意思,就感慨一下而已?!?/br> 言罷他便上了馬車,留下寧郡王一人,馬車嘚嘚的走遠,寧郡王眸光閃了閃,坐車離開。 皇帝在得知葉桓去了鄭太后的宮里用午膳后他也去了,半路上碰到了趙太后。 這條路是通往鄭太后的宮殿,皇帝疑惑的問趙太后,“母后這是去哪?” 天氣太熱,趙太后熱得心焦,朝皇帝翻了個白眼,沒好氣的道,“走這條路你說哀家能去哪?” 皇帝揉了揉鼻子,不就問一下嗎,這么大脾氣做什么。 兩人一起往鄭太后的宮殿走去,皇帝隨口道,“昨晚上的事驚到母后了吧?!?/br> “沒驚到,”趙太后扇著扇子,“就是一輛馬車有點擠,下次能不能多安排兩輛馬車?!?/br> “馬車?”皇帝茫然,“什么馬車?” 趙太后一聽這話也懵了,“不是你讓太子派人來接哀家的嗎?” “沒有啊,朕沒有讓太子來接您?!彼吞釉缬邪才?,自信不會波及到兩個太后以及長歡,所以皇帝并沒有將鄭太后等人送出行宮的打算。 皇帝這話剛一說完,趙太后的臉色就沉了下來,嘲諷道,“合著太子還比你更能想到哀家?!?/br> 皇帝:…… 他們明明說好讓她們待在宮里就行了,太子怎么能不告訴他就將她們送出了行宮。 皇帝有種被太子算計了的感覺,他終于能體會到昨晚上安王慶王看見太子時的心情了。 葉桓發現皇帝對他眉毛不是眉毛,眼睛不是眼睛的,言語間多有嘲諷,明顯得鄭太后幾人都看了出來。 殷長歡瞅瞅皇帝,“父皇,太子惹你啦?” 皇帝哼了一聲。 趙太后忽然對太子感謝,“還是你好,不像你們父皇,知道有逼宮這樣的事,竟然不想著將哀家送走,這樣的兒子生來……” 所有人齊齊看向趙太后,她一頓,反應過來剛才說的話好像有點不對。 干咳兩聲,她給殷長歡夾了一塊子爽口的涼拌黃瓜,硬生生的轉了話題,“天氣熱,你懷著孕辛苦,來,吃點這個,爽口開胃?!?/br> 殷長歡憋著笑點頭,余光去看皇帝,臉黑得不像話,可能怎么辦呢,他自己的母后,還不是只能受著。 傍晚,京城傳來消息,紀瑩瑩今早生了個兒子,母子均安。 趙太后急著回去看外孫女和曾外孫,殷長歡也想看紀瑩瑩的兒子,于是上午才說要再住一個月才回京的皇帝朝令夕改,下旨即日回京。 眾大臣:慶幸皇帝寵愛的是兩個小輩,不然怕是要成個昏君。 正文 第145章 殷長歡回到京城第一件事便是挑了禮物給紀瑩瑩送去。 紀瑩瑩生產的當日東宮便送了禮去,但殷長歡還是又送了一次?;鼐┑牡诙? 她和趙太后才一起去了南陽郡王府。 按理趙太后是不應該來的, 但她擔心紀瑩瑩, 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宮人先來傳過話, 她們到的時候顧家人站在郡王府大門處迎接她們, 下馬車后殷長歡看見顧如月也在其中 趙太后看見了顧如月, 招呼道, “端王妃也在啊?!?/br> 京城眾人都知道了端王并沒有派人行刺太子,還代替太子去了西北邊境, 顧如月也算是守得云開見月明,但是顧如月心中并沒有多輕松, 為了她之前對殷長歡言語不當的事。 她今日會來南陽郡王府也是因為她猜想殷長歡會來探望紀瑩瑩。 “回來看看嫂子和侄兒?!鳖櫲缭挛⑿Φ目粗箝L歡的肚子,“太子妃也快生了吧!” 殷長歡語氣疏淡的嗯了一聲。 郡王妃感覺出了殷長歡對待顧如月的態度有些不對,但現在不是說這個時候, 她招呼著趙太后與殷長歡去紀瑩瑩的院子。 紀瑩瑩生得很快, 沒到兩個時辰孩子就平安出生了, 所以紀瑩瑩也恢復得快,趙太后與殷長歡到的時候她已經站在門口等著她們了。 趙太后看見紀瑩瑩站在門口, 著急的沖了上去,埋怨道,“你起來干什么, 還不回去好好躺著?!?/br> 紀瑩瑩雖然當娘了但還是那個脾性,笑嘻嘻的道,“整天躺床上骨頭都躺軟了, 起來走一走還舒服一點,而且太醫也說適當動一動對身體好?!?/br> 聽到這是太醫的祝福,趙太后就不說話了。 殷長歡見紀瑩瑩臉色不錯,心里對生孩子的畏懼也少了點,她往里看了看,等不及的問,“孩子在哪?” 她正說著從西側間就走出來一個抱著孩子的嬤嬤。 “現在要好看一點了,你是沒看見,他剛出生的時候丑得不得了,我都不敢相信這是我的兒子?!?/br> 紀瑩瑩說得很嫌棄但看孩子的眼神卻充滿了愛意,殷長歡在心中感慨這當了娘的人就是不一樣。 她湊到孩子旁邊,剛出生的孩子一天一個樣,紀瑩瑩嘴里丑得不得了的孩子已經很可愛了。他正在睡覺,穿著一身大紅色的肚兜,不知夢到了什么,紅紅的小嘴兒一抿一抿的,可愛得讓殷長歡想抱回東宮。 見殷長歡眼珠子都不舍得移一下,紀瑩瑩調侃,“不要這么眼饞,你也沒兩個月就要生了?!?/br> “那也還有兩個月呢?!币箝L歡輕輕碰了碰孩子的臉蛋兒,語氣溫柔到不可思議,“要喜歡姨姨哦,以后姨姨給你好東西?!?/br> 郡王妃不打擾他們三個說話,拉著顧如月離開了,出了紀瑩瑩的院子她問顧如月,“你和太子妃怎么回事?” 顧如月也也不瞞著她娘,將事情說了,氣得郡王妃直戳她額頭,“你是不是傻啊,居然這么跟太子妃說話?!?/br> 顧如月垂著眼瞼說,“我當時也是急了?!?/br> 郡王妃道,“你說那些話的時候怎么不想想,要不是慈寧太后的人,你能保住康兒?” 郡王妃口中的康兒是傅懌和顧如月的兒子,意在希望孩子健康平安。 做得再錯也是自己的女兒,這可不是顧如韻那樣是庶出的,她淳淳叮囑,“端王是太子一系,你一會兒記得跟太子妃道個歉,她為人大度,不會和你計較?!?/br> “我也是這樣想的?!?/br> 見顧如月知道要道歉,郡王妃松口氣,她就怕顧如月像顧如韻那樣執拗過了頭,她語重心長的道,“娘不是不心疼你,只是她是太子妃,你和她交好,不管是對你和王爺,還是對康兒都比較好?!?/br> “娘放心,我明白?!?/br> 顧如月想找殷長歡道歉,然而直到殷長歡回宮她也沒找到機會,無可奈何之下,她只好在進宮給皇后娘娘請安后特意去了東宮一趟。 殷長歡聽到顧如月要見她沒驚訝,也沒為難她,很爽快的見了她。 顧如月有點訕訕,但她不得不走這一趟。 王妃和太子妃不是同一品級,但因為是妯娌的關系所以平時也大多行的是平輩禮,但今天顧如月一進來就福身,朝殷長歡行了個下向上行的禮。 “之前我言語無狀,特來向太子妃致歉?!?/br> 殷長歡已經不生顧如月的氣了,她示意若云將顧如韻扶起,淡淡道,“你不用在意,我沒有將那件事放在心上?!?/br> 殷長歡雖然不生氣但和顧如月也親近不起來了。 干坐著不說話,氣氛有點尷尬,可殷長歡不介意,悠悠閑的喝著蜜水吃著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