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節
“姑娘, 咱們今日就去溫泉池?” 倚綠交代了幾個小宮女去替齊半靈打點行李, 又回到她身邊悄悄問她。 就算陛下昨兒就說了“過幾日”過去,可當真第二天就過去,是不是不大好? 齊半靈手里捧著瓷碗正在用早膳, 聞言點點頭:“雖然陛下昨晚可能說的是氣話, 可天子一言九鼎,句句都是口諭圣旨, 我們也不好抗旨不從?” 她想了想,又補了一句, “而且我也仔細思量過了, 如今我身處深宮,無論做什么都撒不開手。若是搬去北郊住上一陣子,可能有些事倒也更好著手了?!?/br> 倚綠想想也是:“姑娘如今在宮里, 消息閉塞。挑了那幾個采辦的小太監,雖然也算老實機靈,但是打探最近的消息可以, 若是想查點過去的事情卻也難。如果出了宮, 說不定還比現在更方便些呢?!?/br> 齊半靈莞爾。 其實還有另一層緣由,她沒有對倚綠明說。 那就是裴亦辭實在太喜怒不定了,齊半靈也不知他究竟怎么了, 好好說著話呢, 經常就無端端發怒了。 昨夜更是不可理喻,她身上不便,就讓他去宜妃那里, 反正宜妃本就是他的寵妃。 誰知她就提了那么一句,本來還看上去心情不錯的裴亦辭又氣急敗壞了。 她也是早上聽倚綠偶爾提起才知道今兒裴亦辭訓斥了宜妃,轉眼就忘了,裴亦辭也沒必要把對宜妃的氣撒在她頭上? 可能裴亦辭也是做了幾年皇帝頤指氣使慣了,稍有不順心就要發怒。否則,齊半靈也沒法想象當年哥哥怎么能在宮中做了他這么久的伴讀的。 不論如何,齊半靈可不想成天在裴亦辭的怒氣下擔驚受怕,還不如早點搬到北郊的溫泉池去,又方便又清凈。 馬上可以離開宮中了,齊半靈心情大好,又吩咐倚綠:“你去看看昌寧有沒有起,若是起了,告訴她我要去北郊的事情,問她要不要一起去玩玩?!?/br> 她一頓,想起鳳棲宮外的那幾個侍衛,“對了,還有馮許那幾個,也問問他們是否一起跟去?!?/br> 那些侍衛是裴亦辭派來駐守鳳棲宮的,而皇后出行有專門的儀衛。齊半靈估摸著,他們可能會留在鳳棲宮。 倚綠出去了沒多久便回來了:“姑娘,八公主一聽說要去北郊,便怎么也不肯去了。她說小時候去過那邊的行宮,天熱的時候蚊蟲特別多,她也不愛泡溫泉,去了沒意思?!?/br> 齊半靈說了聲知道了,又吩咐她,“昌寧現在雖說恢復得差不多了,可也要注意休息,你再去叮囑慶蓉一聲,叫她記得每天讓昌寧按著方子服藥,不要貪玩更不要勞累,免得影響病情了?!?/br> 倚綠應了一聲,想起另一樁事來:“姑娘,馮侍衛說,他會隨鳳駕一道去北郊的?!?/br> 齊半靈有些奇怪:“你有和他說,昌寧留在鳳棲宮不過去嗎?” 倚綠忙道:“說了,可馮侍衛說,陛下命他護衛皇后,他只奉陛下之命行事?!?/br> 齊半靈蹙了蹙眉,心里有點不大舒坦。 難道裴亦辭把馮許等人安排在鳳棲宮,不是為了八公主的安危,而是要管著她? 她實在想不明白,自己一個沒有娘家靠山的空殼皇后,裴亦辭到底有什么不放心的,還要派人看著她? 因為一早就打算好了要去北郊,齊半靈本就起得早,宮女們整理了兩個大箱籠裝著衣飾器物,她一看時間還早,便去魏太后處請安去了。 魏太后似乎一門心思在壽安宮念佛,聽齊半靈突然說要去北郊溫泉池,也只是睜眼看了她一眼:“皇后怎的去得這么急,如此,后宮雜務該如何處理?” “勞母后掛心,都是臣妾的不是?!?/br> 齊半靈連忙先告了罪,這才解釋道,“臣妾已經命專人每三日將后宮賬冊整理完畢送去北郊行宮,不會耽誤太多的?!?/br> 魏太后輕輕嗯了一聲,一只手一粒一粒撥弄著一串小葉紫檀佛珠:“皇后有安排,哀家也就放心了?!?/br> 反正齊半靈去北郊行宮是裴亦辭的意思,魏太后自然不會有什么意見。 齊半靈又和魏太后行了禮,這才由倚綠推著輪椅離開了壽安宮。 齊半靈一走,魏太后就恨恨嘆了口氣:“以蓮這個不爭氣的,現如今宜妃那小狐貍精被皇帝訓斥,皇后又去了北郊行宮,豫嬪……也罷,她不必提……” “她要是放聰明點,不瞎往禁苑跑,沒被禁足,現在不正是留住皇帝心的好時候?” 魏太后平生最遺憾自己沒有親生皇子,不然如今在帝位的怎么也不會是裴亦辭。所以她一直把魏家的希望托在子侄輩上,看到魏以蓮這么不爭氣,她真真是恨鐵不成鋼了。 畢嬤嬤見魏太后面色不善,忙不迭上前替她順著氣,一邊低聲說:“娘娘不必心急,依老奴看,陛下對皇后也不那么放心?!?/br> “老奴聽聞,前幾日,陛下還派了幾個侍衛駐守在鳳棲宮外。娘娘您想,鳳棲宮位處深宮,何必專程要侍衛駐守……” 畢嬤嬤特意把話留了一半,就見魏太后面色卻的確好了一些:“你是說,皇帝不放心皇后,派人專門盯著她?” 畢嬤嬤忙低頭道:“這老奴可不敢亂說?!?/br> 魏太后又問:“可知道那些侍衛的來歷?” 畢嬤嬤卻是搖頭:“這老奴就不知了,左不過是陛下身邊的近衛之類的,沒什么大來歷?!?/br> 魏太后敷衍地點點頭,這才叮囑畢嬤嬤:“反正皇后這便要去北郊行宮了,現如今宜妃也挨了訓斥在她宮里裝病呢。你記得讓以蓮開始用哀家給她準備的那個調養身子的方子?!?/br> “如今陛下膝下無子,她的肚子若是爭氣點,指不定第一個皇子還是出自咱們魏氏女?!?/br> ** 齊半靈回了鳳棲宮,八公主也已經起床了,跑到主殿去找她:“皇嫂,你真的要去北郊行宮了嗎?” 看到齊半靈身邊的宮女似乎連行裝都替她打點好了,她又補了一句,“這就要走了嗎?” 齊半靈摸摸她的頭:“是呀,如今這七月天,下午最是酷熱。我早點過去,應該還能到行宮用午膳呢,也不用曬下午那大太陽?!?/br> 再者說,現在順嬪被禁足,宜妃被訓斥之后裝病不出,也只有豫嬪一人需要天天來鳳棲宮請安。她也懶得只勞動豫嬪一人,干脆就暫免了豫嬪每日請安。 因此,既然已經跟魏太后請了安,她就沒什么事了,直接過去北郊溫泉池也無妨。 想到自己可能要在行宮呆一段時間,最放心不下的還是八公主,便拉著她的手又關照了她飲食宜忌不要勞累云云。 八公主早不知聽齊半靈嘮叨了多少遍,還是一一認真聽完,才笑著說:“皇嫂不必擔憂我,這些我都記著呢?!?/br> 齊半靈見八公主用心記著,便也安了心,又隨意指了個小宮女過來吩咐:“陛下應當是還沒下朝,你過去跟孫公公提一句,就說本宮已經按陛下口諭打點好東西去北郊行宮了?!?/br> 八公主見齊半靈派人知會了裴亦辭便要讓倚綠推著輪椅往外走,愣了愣:“皇嫂不等皇兄下朝嗎?” 齊半靈莞爾:“陛下昨夜已經同意了,也不知陛下今日何時才能退朝,我還是趁著日頭不熱早些出發為好?!?/br> “哦……” 八公主見齊半靈朝著自己擺手道別,忙也說了聲“皇嫂再見”,才喃喃道,“皇兄也真是的,我就去十一哥那里吃個飯,轉眼就讓皇嫂去北郊了?!?/br> 她現在無聊了,找誰一起下棋啊。 她的幾個宮女只會葉子牌,自家哥哥又忙得不可開交,皇兄的幾個后妃之中,她也只想和自家皇嫂一塊兒玩。 八公主百無聊賴地抬腳踢了踢鳳棲宮正殿外地上的一顆小石子,便回自己的寢殿去了。 孫祿得了齊半靈離開宮中去北郊行宮的消息,驚了一跳,可想起昨夜裴亦辭的確這么和齊半靈說過,便稍稍安了心。 反正這也是裴亦辭的意思。 近日大宴境內國泰民安,韃靼內亂未平,也騰不出手來侵擾北地,朝堂之上只有幾個言官為了些雞毛蒜皮的小事爭執不休。 裴亦辭將幾件大事拍了板,見沒官員再啟奏,便叫了退朝。 孫祿跟著裴亦辭回到了建章宮的書房。 通常而言,若是朝堂無事早早退朝了,裴亦辭心情都會不錯。 可今天孫祿卻隱隱覺得,裴亦辭似乎不是很高興。 盡管裴亦辭不管高不高興都冷著臉,但是孫祿伺候了他多年,明顯感覺到他心里埋著怒氣,連氣勢都比往常更可怕些。 孫祿心里默默嘆口氣,原本陛下雖然冷淡,卻也少有龍顏震怒的時候??蛇@幾月來不知為何,陛下一遇到與皇后有關的事,就老無緣無故生悶氣。 然而皇后離宮去北郊行宮是大事,孫祿可不敢拖延回稟,還是壯著膽子說了:“陛下,皇后娘娘奉您的口諭,今兒一早離宮朝北郊溫泉池去了?!?/br> 裴亦辭翻閱奏折的手一頓,抬頭看向孫祿。 “朕何時……” 他剛說出這三個字才想起,昨夜他的確一氣之下讓齊半靈“過幾日”去北郊的溫泉池,隨后就拂袖而去了,便改口道,“朕何時讓她今日便過去了?” 這他哪里知道? 孫祿尷尬笑笑,猜測道:“想來是皇后娘娘不敢耽擱您的口諭,這才早早過去了?” “隨她去?!?/br> 裴亦辭不語,拿起桌上的朱筆接著批起奏折來。 第三十四章 齊半靈出行帶了兩駕載著重物的馬車, 行起路來比往常慢了些, 因而她到達北郊行宮的時候已過了正午。 早有快馬將齊半靈要過來的消息傳到了北郊行宮。因為經常有宮中貴人會來北郊行宮,那里的掌事女官也習以為常,接到消息便收拾妥當等候鳳駕了。 北郊行宮距離大都都城僅十里地, 倚碧山而建, 臨山依水,風景極佳。 七月的碧山, 正是郁郁蔥蔥好風光的時候。 倚綠推著齊半靈的輪椅朝里走的時候,行宮的掌事女官吳姑姑就帶著一眾行宮宮女太監在行宮外跪迎鳳駕到來。 這位吳姑姑四十出頭的年紀, 穿著舉止都很精明利落, 人也不糊涂,對齊半靈這趟行宮之行絲毫不敢怠慢。 她熱絡地迎著齊半靈進了行宮。 齊半靈四處看看,行宮的規制自然比大內簡略幾分, 但也處處彰顯著皇家氣派。 飯廳的四周都放著冰盆驅散熱氣,而飯桌上,吳姑姑已經吩咐人備好了午膳。雖然時間倉促, 只有兩葷兩素, 還沒有主食,但她也算用心,齊半靈進去的時候, 桌上的幾道菜還冒著熱氣。 吳姑姑見齊半靈坐到桌邊美滋滋地開始用膳了, 就說要去廚房看著他們籌備點心,行了禮退下了。 剛出了飯廳,她就被一個穿首領太監衣服的公公拉到一邊了。 吳姑姑本嚇了一跳, 看清那人之后松了口氣,壓低聲音問他:“陳公公,皇后娘娘鳳駕蒞臨,你怎么都不來請安?” 那陳公公和吳姑姑差不多的年紀,人卻看上去jian滑不少。 聽吳姑姑這么問他,他也不慌亂,攏了攏袖子,散漫地答道:“吳姑姑,你也不想想,這今兒一早來了信,正午人便到了,怎么看也不像是所謂來行宮療養的?!?/br> 吳姑姑愣住了:“這話怎講?” 她本是尚宮局的宮女,前兩年因為行宮原本的掌事女官年老還鄉了,才被調來行宮做女官的,不比陳公公,自幼就在行宮伺候,是行宮的老人了。 陳公公“嗬”了聲:“咱家瞧著這皇后娘娘,倒像是文宗朝敏嬪的例兒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