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節
書迷正在閱讀:為你千萬遍、五個老公發現了彼此的存在怎么辦?、恭喜您成功逃生、重生回到農村養錦鯉、女王的恩典、初戀是奶糖味兒的、嫁給仇敵之后、民國女配日常[穿書]、嫁給男主的植物人哥哥、反派他前女友重生了
放印子錢的規矩一般是九進十三出, 就是指借錢的人要借十兩銀子, 實際上只能拿到手九兩銀子,還的時候,卻要還十三兩, 利息相當之高。 借銀子錢的, 大半都是缺錢或者救急, 這樣人, 還不起錢就容易出事, 傾家蕩產鬧出人命一點都不稀奇古怪, 若是柳氏的錢是借給某些窮翰林或者任上的官員, 還不起錢, 恐怕還要牽扯到朝廷的事上,不可謂膽子不大。 沈清月一有這個猜測,頭皮都在發麻,可她手里沒有證據, 輕易不敢同長輩們揭發,而且這不是小事, 她要是說出去, 一則牽連名聲, 二則遭大房妒恨。 茲事體大, 沈清月還是要知道個究竟, 她托了羅mama出去查。 羅mama則又出府,去找胡掌柜,她剛出巷子,福臨就去稟了顧淮,道:“羅mama又去找胡掌柜了?!?/br> 顧淮擱下手里的書,他記得上次福臨回來說,胡掌柜的人出去跟幾個行錢打了交道,他道:“你再跟去看看?!?/br> 福臨去后,顧淮沒了心思看書,他一只胳膊撐在桌上,干凈修長的食指無意識地輕敲著桌面,冷峻面容上,眉頭輕輕皺起……沈清月平白讓羅mama接觸行錢做什么? 顧淮又想起昨兒福臨說,家中下人在討論沈家的大夫人動了沈清月嫁妝的事。 福順胡同就那么大,左鄰右舍的都相互認識,沈家仆人和隔壁宅子的下人也都私下里有來往,顧家浣洗院的粗使婆子很快也和周圍宅子里的下人們混了臉熟,七姑八姨有時候聚在一起去菜市買菜或是別的,就會議論起這些。 因事關沈清月,福臨聽到了便稟給了顧淮。 顧淮不禁猜測,沈清月難道因為拿回了嫁妝,所以想去放印子錢? 他擰了擰眉頭,沈清月膽子一貫大,又有手段,這倒像是她做的出來的事,可這事終究不好,她一個姑娘家的有一封豐厚嫁妝不就夠了,還弄那么多銀子做什么? 想到這里,顧淮手指也不敲桌子了,捏成了拳頭,他猛然察覺自己似乎是在關心她……他腦子滯了一會子,才反應過來,胡掌柜斷然不會準沈清月做這樣的事。 沈清月的事,還輪不到他來cao心。 半下午的時候,福臨回來了,他告訴顧淮:“胡掌柜的人派人去跟那幾個行錢套近乎,好像不是要跟他們做生意的樣子,是要問放印子的事兒。還有,小的這回看見沈家的一個小廝跟那些行錢很熟稔,上次沒看仔細沒敢稟給您?!?/br> “沈家的小廝?” 福臨道:“好像是叫旺兒,一個管事mama的兒子。胡掌股的人,好像就是跟著旺兒去接近的那幾個行錢?!?/br> 顧淮想起來了,旺兒是柳氏的人,從前他和沈正章一起住沈家前院的時候,旺兒給他送過好幾次東西,所以他有印象。 他也一下子明白過來了,是柳氏放印 子錢,沈清月想抓她的把柄! 就是說嘛,沈清月怎么會做雙手沾血的事。 她的手干凈又漂亮,不能做這些。 福臨見顧淮半天沒說話,就問:“爺,要小的找人去認識一下那幾個行錢嗎?” 顧家生意很大,黑白兩道通吃,要認識京城這一帶的行錢不是難事兒。 顧淮忖量片刻,道:“你去打聽個大概就行了,別的不要插手?!?/br> 他知道,沈清月聰明,又有胡掌柜幫扶,能處理的好柳氏的事。上次若非正好吳鴻飛的事和舉業有關,他擔心沈清月不擅長,也不大會插手。當然最后也證明他的擔心是多余的,沈清月再不擅長,不也順利地將吳鴻飛趕走了么,說起來,他也沒有幫她很多。 福臨應諾去了。 顧淮無心讀書,往外看了一眼,天氣漸冷,院子里松柏郁郁蔥蔥,看著朝氣蓬勃,他突然對新年有了些期盼,他想快些過年,快點兒到二月,等過了會試、殿試,他才真的算一舉成名。 二十一歲的解元不算出奇,但二十一歲的狀元,足矣令他名震天下,他的身價也跟著大漲。 過了好幾日,福臨打聽了確切的消息回來,因他回來的時候天都黑了,顧淮正在用晚膳。他本想等著顧淮吃完了再說,哪知道顧淮咽下飯,同他道:“你說,我聽著?!?/br> 福臨便道:“沈家大夫人是在放印子錢,不過她只放給一些讀書人和小的京官,入京的讀書人開銷大,借的多,小 京官置辦衣裳,應付人情往來都要花費大筆銀子,經常會手頭緊,用錢的地方也多,沈家大夫人一個月有好幾百兩銀子借出去,據說一個月能賺近千兩。這些都是旺兒在幫她跑?!?/br> 顧淮筷子頓了一下,柳氏手筆夠大,京城很多鋪子一個月都掙不了一千兩,不過還算她有腦子,沒把錢放給一些缺錢救命的人。 福臨又道:“學生和京官都是要體面的人,借出去的錢好收。學生們借了印子錢,就沒心思讀書了,那些小官借了錢撐場面,也肯定會從別處搜刮回來?!?/br> 這些顧淮都想到了,他能想到的,他估計沈清月大概也會想到。 福臨繼續道:“小的還聽說,近來沈家大夫人這兩日急著放了一筆大錢出去,有一千五百兩,說是只借一個月,半月一期,還是九出十三歸,不論身份,要借便借?!?/br> 這是逼急了才會做的事,顧淮猜測,沈清月應該不止是從柳氏手上拿回嫁妝那么簡單。 狗急跳墻,最容易出事,顧淮想了想,還是道:“你悄悄跟下去,不要插手?!?/br> 這廂顧淮主仆二人說完了話,羅mama也趕在沈家落匙之前連夜回了沈家,去雁歸軒里同沈清月說了這些。 沈清月先前的震驚早就過去了,她眼下神色從容,道:“既是確有其事,就容易抓她把柄,正好她現在又發急借出去一大筆銀子,更好拿捏她?!?/br> 羅mama點了點頭,道:“那姑娘的意思是……” 沈清月道:“她這錢肯定不是自己拿 出來的,我估計是找我大堂姐或者大嫂借的,所以急著借出去,又急著還回來,她既不挑人地借,就找個無賴去借,然后把事情鬧到家門口來,不要鬧大了,叫家里人知道動靜就行了?!?/br> 常在河邊站哪有不濕鞋,柳氏這回本身就冒險,出了事估計也不會往別處想,即便她想了,一層層關系托下去,也很難追查到沈清月的頭上。 這樣一來,便揭露了柳氏的惡行,也不至于牽連到沈清月身上。 又過了好些日,沈清月一日早晨起來的時候,外邊下了一層小雪,白皚皚一片,白瓦灰墻,霧蒙蒙的天空,像橫了一條線在半空,她才恍然驚覺,臘月來了。 她回來都半年了。 春葉捧了個手爐進來,另外幾個丫鬟也都跟著進來,伺候沈清月洗漱,隨后又將箱籠打開,給羅漢床還有椅子都換了坐墊,又拿出一張毛氈出來,齊齊整整地疊放著。 沈清月冬日里會畏冷,在屋子里坐著不動的時候,手腳冰冷,非得蓋著毯子才行。 春葉把手爐遞給沈清月,又笑著道:“奴婢給姑娘做的鞋在房里,姑娘稍坐,奴婢去拿?!?/br> 沈清月剛一笑,羅mama就打簾子進來了,她一見新的綢布簾子,多看了一眼,隨后進來,朝丫鬟們擺擺手,叫她們先出去,也坐在鋪了毛氈的羅漢床上,小聲道:“姑娘,事情辦妥了,今兒晚些等大老爺下了衙門,就有人過來鬧?!?/br> 羅mama辦事很快,而且穩妥,沈清月當然還是心中存疑,不過她也知道問不出什么,說多了恐惹羅mama生疑,便耐心地等沈世昌下衙門。 臘月的寒風已經像薄刀子一樣,刮在臉上有些發疼,沈家宅子里已經沒有幾個人在外邊走動。 日頭漸漸弱了,沈世昌終于下了衙門,他剛回家,就被人給撲倒了…… 無賴借印子錢不還,被旺兒的人催債,索性找上了門來,柳氏放印子錢的事兒,就這樣傳到了沈世昌的耳朵里,沈家其他的人,也都慢慢聽到了一些風聲。 沈清月叫廚房熬了暖身子的湯,她帶去萬勤軒。 正好沈世興剛從永寧堂回來,面色沉郁,低頭埋腦。 沈清月放下湯,隨口問了一句。 沈世興身邊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本身他就親近沈清月,便同她說了:“你大伯母做了糊涂事,你大伯父鬧著要休了她?!?/br> 沈清月愣了一下,倒是沒想到大伯父會這樣對柳氏……畢竟柳氏的孩子都那么大了。 沈世興嘆氣搖頭,道:“你大伯母真是糊涂,怎么能做那種事!” 放印子錢,沈家幾個爺們兒都沒敢做,柳氏一個內宅婦人竟然也敢做。 沈清月不予置評,柳氏太自私自利,不惜搭上整個沈家牟利,沈世昌要休她,也是合情合理。 不過柳氏和沈世昌這么多年的夫妻感情了,也許沈世昌只是一時氣惱而已,沈清月也很想知道,這件事最后會怎么處理。 ☆、第80章 第 80 章 第八十章 柳氏放印子錢的事, 沈家的幾個老爺、夫人都知道了, 小輩們沒聽到具體風聲,還不大清楚, 只知道沈世昌和柳氏兩個人吵架, 結果柳氏病了一場,在家中足不出戶,現在沈家的事現在都由方氏打理。 方氏現在一天要料理不少事, 沈清月也不去煩她, 自在家中看書。 羅mama梳著圓髻, 穿著中襖, 頂著小雪, 從外邊進來, 稟道:“姑娘, 鋪子給您看好了, 大時雍坊有一間絲綢鋪子,遠一些的還有兩間瓷器鋪子和酒樓,您若中意,我就叫我兒子去替您置辦下了?!?/br> 大時雍坊的鋪子地段都很好, 沈清月問道:“六千兩銀子可夠?” 羅mama點一點頭,道:“夠的, 正好是我家小子以前的熟人, 急著出手, 大時雍坊這兒的鋪子您真是撿便宜了, 另外兩處離家里遠些, 但生意好就行,反正也是交給外邊的人去跑?!?/br> 沈清月心里是有些不信人家正好急著出手的,不過六千兩銀子置辦三家鋪子,倒也還算正常,她放下書,起身往箱籠那邊去,笑道:“辛苦mama了,您的兒子我倒是從來沒見過,我也不便見,就勞煩您將我的心意帶給他?!?/br> 她要拿二十兩銀子謝羅mama的兒子。 羅mama連忙推拒道:“姑娘使不得,我替姑娘做事,這是應該的,他幫姑娘,他自己生意上也有便宜,怎么還能讓姑娘打賞他!” 沈清月硬要給,她道:“您不要推辭,這是我對您的心意?!?/br> 羅mama慈和地笑著,接了銀子,道:“我替我家小子謝過姑娘了?!?/br> 自強自立,又知恩圖報,羅mama真是越來越喜歡沈清月了,起初她來的時候,都沒料到會是這么好相處的主子。 沈清月倒是沒想那么多,她看著窗外飄著的小雪,心里惦記起了沈清舟的事兒,除夕的前幾天,京中舉辦了一場燈節,聽說還有蘇州等地過來的花燈,沈家兄弟姐妹們也都出去湊熱鬧,沈清舟就是在那個人山人海的夜晚,出了意外。 前一世沈清月聽說張軒德也會去,便跟了出去,結果當時張軒德并沒有去,她悶悶不樂地在樓上看過花燈,便匆匆坐了馬車回了府,至于沈清舟后來和沈正章、繁哥兒去了哪里,怎么出的意外,她并不是很清楚,只是后來聽說了兩耳朵。 天兒越發冷了,羅mama喊了外邊廊下的丫鬟關上窗戶,她這天夜里都不在,便坐下來絮絮叨叨地叮囑沈清月:“姑娘房里冷,明兒開始就要燒炭了,別凍著自己,一床褥子不夠,再添一床薄的搭在上面,晚上讓丫鬟睡熱了再進去……” 沈清月淺笑道:“您放心,這些小事丫鬟們都會上心,再過些天,您就放心回去過年吧?!?/br> 羅mama家里還有兒子媳婦,沈清月可沒打算留羅mama在沈家。 羅mama順手疊了旁邊的毯子,道:“不著急,我等除夕前夜陪姑娘吃過飯了再走?!?/br> 日子一天天的過,沈家的事也有慢慢有了新動向。 柳氏真病了,沈清月去看過一次,這樣要強的人病下來,整個人都瘦弱了許多,一屋子的藥罐子味兒。 柳氏的女兒沈清寧也正好回來探病,她沒給沈清月好臉色瞧。 沈清月也不在乎,沈清寧自己生了兩個女兒,在婆家日子不好過,還騰不出功夫對付旁人。 大太太好像也和沈寧清有些齟齬,沈清月只聽說是因為大太太嫁妝的事,沈清月方猜測,柳氏最后一次放印子錢,沒舍得用自己女兒的錢,借用的是大太太的錢,外邊的閑話就說的話就更難聽了,說柳氏不僅動用侄女的嫁妝,連自己兒媳婦的都不放過。 沈清月又一次去給老夫人請安的時候,也瞧見老夫人的臉色也不是很好。 蘇老夫人因為孫兒的親事快要定下了,想趕著回家過年,便動身回了府,沈清月姊妹幾個,還去給她踐了行。她臨走前,專門去看了吳氏一趟,兩人密談了許久。 沈清月沒沒興趣知道他們談了什么,她只知道吳氏的胎像不穩,已經開始吃保胎藥了,沈世興到底對無辜的孩子還是期盼的,吳氏的胎像不穩,他的心情也不大好。 沈清月去萬勤軒見沈世興的時候,他經常垂頭喪氣,不過他在女兒面前,總是會忍一忍。 沈清妍似乎也長大了許多,除了人瘦了些,下巴尖了,不像從前那樣說起話來綿里藏針,康哥兒也乖巧了很多,姐弟兩個看見沈清月的時候,再不敢露出什么不屑和譏諷之色。 這日早晨,夜里下了一場大雪,等沈清月起來的時候,院落都是銀裝素裹,白白凈凈的一片,她吃過粥,便帶著一碗粥,去了萬勤軒。 沈清月晚來了一步,她到的時 候,沈清妍已經來了,也是帶著粥來,沈世興都開始吃了。 沈世興見了沈清月也送粥來,還怕她不高興,便道:“月姐兒來了,我就說一碗粥不夠,兩碗正好?!?/br> 沈清月放下東西,笑著道:“一碗就夠了,沒得撐壞了肚子?!?/br> 沈世興呵呵一笑,沈清妍穿著一件淡青色的中襖,圓圓的眼睛,一眨一眨,倒是很乖巧,她站起身,給沈清月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