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北方造糖不容易,海外也不是每個地方都能產出如此細白的糖。 舒淺點頭算是明白了。 北青簡單說了下現在糖販賣的局勢。 江南這一片基本上已打開了局面,北青聯合著商會,將一部分白糖以低一層的價格讓商會拿出去賣。自己同時和商會以一樣高一層的價格賣外頭去。 每個人都有自己賣東西的渠道,有錢算是大家一塊兒賺了,也不會被隨意打擊。 周邊各國,北青靠著以往認識的走商,這段時間陸陸續續擴展著路子,發展到現在,確實賣了不少個國家,除了戰亂的一些地方不去,基本上其它地方也維持了白糖數量上的穩定。 就如北青最開始所說,量沒少,漲勢緩和了,若是舒淺想要來錢更快,只能考慮多賣點別的搭上這同一條路子,或者說走海外。 舒淺聽著明白,點了頭。 周圈一圈的孩子都看著北青和自家教主,一副很是乖巧好好聽話的模樣。 舒淺一低頭看他們這模樣,忍不住就笑了起來。 她揉了揉譚毅的頭:“今天的事情已經解決了?!?/br> 舒淺說得隱晦得很,但譚毅一聽就明白了,這說的是喬娘的事。能說成解決了,說明是不怎么留隱患得解決,讓他面上一亮,朝著舒淺少有拉扯出了一個笑,點點小腦袋。 其他人好奇看向舒淺。 在場的孩子們全都是喬曼教出來的,不過都年紀還小,不該知道就別知道了。舒淺笑了笑,沒有想滿足眾人的好奇心:“你們等會兒可要早點回去,別纏著北青問這個問那個的?!?/br> 北青在教中的時間不長,每回一回來,幾個孩子就麻溜跟在后頭,試圖以后幫北青算賬去。 一群孩子聽著教主的話,齊齊應聲:“是?!?/br> 聲音響亮又稚嫩。 舒淺說得話說完,和北青也聊過了,便再和眾教徒說了兩聲辛苦慰問的話,轉身回去了。 等他離開,而周邊的孩子們到了晚些時候一一散去,北青才頗為八卦,面上堆上了討好的笑:“譚毅啊,剛教主說的是什么事情呀?” 譚毅閉緊了嘴,不肯說。 北青一樣從暗街出來的,有什么不能說不好說的?在外頭混跡那么久,套話對他而言真是簡單極了。 他嘿笑一聲:“我幫你去說服你那朋友下回提交申請入崇明教啊,如今教內收人要求是高了些,不過這人幫了崇明教做那么多事情,姚旭那兒好說的?!?/br> 這是個陽謀! 譚毅承認自己心動了,他看了眼四周,小聲嘀咕了一句:“是喬娘以前家里頭的事情,爹找上門來了?!?/br> 喬曼的事情,知道的人真不多。 或者說教中上下,幾乎沒幾個知道實情具體的。 不過以北青等人的聰明勁,都很清楚,這世道女子最容易逃跑出來永不回家的事,一是家中父母的事,二是婚事。 喬曼識字懂理,一看不是窮苦人家出來的。 “這也就畢山不在?!北鼻喈攬鼍托﹂_了,“等畢山回來知道了事情,拿著刀就要砍人了?!?/br> 譚毅心想可不是么。 兩人對此也就沒細談。 等后來他們知道了萬良志的下場,不由還是頭皮麻了麻。 萬良志變成了啞巴,沒了舌頭,入了梁又鋒手中。 梁又鋒將人送到潘陽知縣那兒求個細查,結果一個細查,問題多了去了。 這人整日跟著走商跑,欠了債的地方可不止一處。當年嫁女兒就是為了那一份彩禮,女兒跑了也不肯還,還和薄家完全鬧翻了。 坑蒙拐騙,為了錢他干過的事一查還真嚇人一跳,牽連的受害者沒個二十來個,也有十幾個。 這些年可不是誰都像崇明教,說發財就發財的,很多被他欠了錢的人,心善又日子苦,催不著錢在家中就是蒙頭痛哭,半點沒辦法。 百姓下意識都沒想過找知縣,一來二去就拖到了今日查出來。 按照律法,私下人債務欠債不還的人五貫以上違三月,笞一十,每一月加一等,罪止笞四十。五十貫以上違三月笞三十,每一月加一等,罪止杖六十,并追本利給主。 通俗而言講,萬良志還不上的錢,怎么算都要打六十杖,還要還錢。 欠的人太多,情節太過惡劣,連潘陽知縣都看不過去,愣是給人又拉扯了幾個罪行,加了個三十杖以儆效尤。 九十杖上去,萬良志又沒錢疏通衙門讓打輕點,打完就半殘了,被人裹了席子就扔回去自生自滅。 潘陽縣的知縣還把萬良志手邊值錢的玩意都給賣了,“幫他”還了錢。 一時大家歡喜只有萬良志眼前一黑,整個人都不太好。 此事后續半點沒入喬曼耳中。 她在教中認真學著裹燒賣呢。 “教主這回要去京城談買火器的事,可不知道什么時候能回來?!彼团赃叺膹N娘說著,“我可不就是想多做點,路上熱一熱,這就好吃了?!?/br> 天還沒大熱,東西不容易壞的。 廚娘給喬曼做著示范:“那您瞧著了啊,這面皮要先用熱水下去和面,后頭每回再加的水,就要冷水。保證這皮子啊好看又好吃?!?/br> 喬曼應聲:“嗯?!?/br> “這日子桃花還沒開。否則就做那桃花燒賣,哪個姑娘能不喜歡呀!”廚娘打趣,“不過沒桃花也成,餡放什么都好吃,蘇州放三鮮,杭州放牛rou,再遠點還有放雞rou和腿rou的,咱們崇明這兒,放豬rou筍尖。加了rou皮,一蒸,有汁水?!?/br> 廚娘在邊上取了rou拿著刀就一陣“噠噠噠”。 拿了筍又是一陣“噠噠噠”。 rou皮“噠噠噠”。 回頭一混,拿了攤開分段搟好的面皮,一裹,沒一會兒就出來了一籠。 做起來并不難。 喬曼立刻跟著一道裹起來。 等上了蒸籠,沒過多久,香氣就溢出了。而等到這燒賣到了舒淺的面前,一個個胖乎乎極為可愛的上頭還點了幾顆豆。 她輕咬一口,湯汁就流了下來,燙了一舌頭。 喬曼看著自家教主吃得開心,跟著就開心:“教主路上多帶點,我和廚娘做了不少,路上能吃?!?/br> 舒淺這回嘴里塞滿了,不住呼氣給嘴里降溫,胡亂點頭:“唔,唔,嗯嗯?!?/br> 日子總該是越過越好的。 作者有話要說: 嚶,想吃了。 第78章 崇明教原先人就不足,出海走出大批后, 教中人著實更走不開了。 舒淺這回上京, 再度借用了蕭子鴻的人手, 二話不說直奔皇宮。 她這回是快馬加鞭趕路,到了京城只覺得顛得自己的臀都要成四塊兒了。 蕭子鴻見著她的時候, 就見她趴在床上揉自己的臀。 左揉一下,右揉一下, 還偶爾發出一兩聲哼哼。 他眼神頓時微妙了起來。 舒淺側頭看見蕭子鴻,許久不見很是誠懇的第一句話竟是:“要致富,先修路?!?/br> 蕭子鴻意外:“嗯?” “等有錢了, 這官道好好折騰折騰成不?你要知道路修好了,這走商才能夠走更遠的地方, 買賣流通越是方便, 人溝通越是簡便,那日子就會好過?!笔鏈\對快造成自己四瓣臀的路怨念很深。 她說得有理有據, 一本正經, 愣是讓蕭子鴻覺得…… 是該將這個事情放在前頭。 他失笑走上前,想要幫她揉兩下。 手一探出,又覺得好像太過失禮, 不太對, 又收了回來。 他像是剛才什么都不曾做過一樣,開口解釋:“這路是要各地自建的,京城里拿不出那么多錢?!?/br> 地方官其實很難當,要顧慮的事情多, 還容易斗不過本地人:“各地稅課不好收,有些地方一年到頭就種那么點地,能收上來些糧食已不錯?!?/br> 各地州府按照納糧的多少,還有打趣的別稱。那種一年到頭來收不上糧食的,叫地府。 有世家的州府還好些,普通地方只能指望跑出個人來出人頭地,等回頭衣錦還鄉能補貼點地方。 可真從這里頭出來出人頭地的人,衣錦還鄉也摸不出多少錢來的。 讀書求學是一碼事,求商是一碼事,能拿出錢來又是另一碼事。 舒淺換了個姿勢,起身坐在床上:“為什么不直接讓有錢人鋪地呢?” 蕭子鴻沒反應過來:“什么?” “朝廷給出鋪設道路的最低要求,分好一批批的官道,按這些道路分批請人鋪地,在路邊上每隔一段路程,建一個石樁子,在側面寫上捐贈錢財人的姓氏,用金粉題寫,等同榮耀加身。不限捐贈人是哪個州哪里人?!?/br> 蕭子鴻便也就著舒淺這話題說了下去:“不僅是錢沒有的事,人也不足。青壯年大多要種田,沒有足夠的糧食,百姓就吃不飽飯。往年官道都是各地勞役征來鋪設的,不是一時可以鋪完的?!?/br> 說實話,地廣人稀。 正是因為這一點,律法中明文規定了男女到了適婚年紀趕緊成婚。 不成婚,沒有孩子,哪里來的人種田做事? 一國要有民,才能叫國。 蕭子鴻知道舒淺一直在江南,算是過得很好的:“不論是哪一會兒,官道和驛站都是重中之重。不會有州府對此有所耽擱?!?/br> 江南到京城的這條路,算是好走了。 漕運,京杭運河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將淤泥鏟除,進行日常的修繕。有這條河在,不論是糧食還是布匹,總是能夠送達京城。 就像舒淺的崇明教,總是人手不夠用一樣,這天下對于帝王而言,一樣人手不夠用。 就連想要重新好好鋪設一下道路,都拉不出人來。 舒淺聽蕭子鴻那么一說,立刻是明白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