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楊修文頓時想起多年以前,他頭一次去辛家的時候。 辛歸農將他引至書房,不成想屋里有位少女正聚精會神地看書。見有生人來,少女連招呼都來不及打,慌慌張張地離開,卻在出門時回頭瞧了他一眼。 只是那一眼,楊修文的心里就裝了辛氏。 轉瞬間,已經二十多年過去了。 看著面前相貌幾乎不曾改變的辛氏,楊修文心中一動,忽地吹熄了蠟燭。 第二天辛氏便起得晚,直到楊芷與楊萱來請安才匆忙穿好衣裳。 三人一同用過早飯,辛氏留了楊萱單獨說話,“昨天范太太說要結親,我跟你爹都覺得不錯,想把這事定下來,你覺得呢?” 楊萱愣了下,腦海里驀地就閃現出蕭礪的身影。 原本是橫眉冷目的跟別人說話,卻在察覺到她目光地那刻,整個人立即柔和下來,眼中也帶了淺淺笑意。 就是那抹難得地笑,曾教她由衷地歡喜,也讓她至今無法忘懷。 可是不能忘又如何? 兩人相距太過遙遠,遲早也會變成陌路。 楊萱搖搖頭,用力揮去那道頎長挺拔的身影,垂眸,低聲道:“全憑爹跟娘做主?!?/br> 辛氏只當她是害羞,笑著道:“那就定下了,等過個七八天,不,等他們再來求兩回,我就答應下來?!?/br> 楊萱好笑,“娘何苦來?” 辛氏理所當然地道:“咱們是姑娘家,自然要矜貴些,不能一提就應,求三回才顯得心誠?!?/br> 楊萱忽而就想到前世,夏太太只來鬧過一次,辛氏就應了。 果真是到了絕境,但凡有一線生機,都要盡力去活著…… 第55章 過得三五日, 辛媛寫信給楊萱請她去玩。 楊萱正按照秦笙教的法子做東坡rou。選取肥瘦相間的五花rou,焯水去掉浮沫, 先放到砂鍋里加上一干調料燉, 再轉到蒸碗里蒸。 東坡rou不難作, 食材也簡單, 都是平常家中所用,就是費火候, 連燉帶蒸差不多要一個時辰。 所以冬天最適合學這道菜, 起碼守著灶臺不用怕熱得冒汗。 頭一次,王婆子掌勺,楊萱在旁邊打下手, 第二天她就獨自從頭到尾做下來,除去火候稍有欠缺外, 味道極是不錯。 楊桂非常給面子, 就著糯軟燜爛的rou,攪拌了rou湯足足吃了大半碗飯。 得知要去大舅母家, 楊萱連夜又蒸出來一鍋,用陶瓷罐子盛著帶了過去。 大舅母揭開蓋子聞了聞, 稀罕得不行, “阿萱真是能干,連灶上活計都會?!?/br> 楊萱得意地說:“我也會包包子,包餃子, 差不多能置辦一桌席面?!?/br> 辛媛立刻撇撇嘴, “吹牛, 我才不相信?!?/br> 楊芷道:“是真的,阿萱會做許多菜式,還會做點心?!?/br> 辛氏笑著解釋,“原本是秦家的長女阿笙喜歡下廚,就寫了點心方子教給阿萱做,一來二去阿萱也喜歡做菜了。我也沒多管,任由她在廚房里折騰,反正最多糟蹋點糧油,能學會了免得自己犯饞?!?/br> 辛媛道:“做菜沒什么難的,等我也學幾道亮出來給你們嘗嘗?!?/br> 大舅母瞪她一眼,“你先做出來再說,免得到時候打了自己的臉?!?/br> 辛媛不愛聽這話,拉著楊萱跟楊芷出去了。 大舅母無奈地搖搖頭,“愁死了,都十二了還是個小孩兒心性,連阿萱一半沉穩都沒有,什么時候能長大?” 辛氏臉上露出無法掩飾的得色,“嫂子,不是我夸口,阿萱真的是省心。小的時候挺嬌縱,脾氣也大,這兩年長大了許多,比阿芷都沉得住氣。嫂子不用急,說不定哪天突然就開了竅,一下子轉了性子?!?/br> “唉,”大舅母愁眉苦臉地嘆一聲,“馬上就該說親了,就這脾氣怎么帶出去走動,要是在外頭還這么不著調,我看親事要玄?!?/br> 辛氏想一想,開口道:“阿萱的親事差不多定下來了?!?/br> 大舅媽訝然道:“什么時候的事兒,沒聽你提起過?說的是哪家,阿萱還小,太早定下來別到時候有閃失?!?/br> “這個倒不怕,”辛氏笑笑,“我本也沒打算這么早,是前面榆樹胡同的范家相中了阿萱,上門來提親。范家跟我們家是世交,家世和人品都沒得說,師兄對范家孩子也滿意。我就想著等他們下次再來就應下來?!?/br> 隔著石青色的夾棉簾子,楊芷緊緊咬住下唇,眼眶不由自主地紅了。 她方才跟楊萱一道去了辛媛屋里。 辛媛雖然禁步一個月,可沒斷著添置東西。百寶架上多了對斗彩卷枝紋的梅瓶,四仙桌上換了套斗彩花蝶紋茶具。 斗彩是這三兩年才興起的制瓷技藝,色彩比青花鮮亮,價格也比青花昂貴。 楊桐有只斗彩的牧童短笛筆筒,小小的一只,聽說花了二十二兩銀子。 辛媛新添置的這些,至少也得值兩百兩。 更遑論,她又新做了許多衣裳,是要過年時出門做客穿的。 楊萱性子好,耐心地看著她顯擺,還時不時給出意見,什么衣裳搭配什么首飾。 楊芷卻看不下去。 憑什么辛媛這種行事輕狂不知分寸的人會這么好命,幾乎要什么有什么? 而她處處忍讓,卻還得仰仗別人鼻息生活。 所以連借口也不尋,只說要回正房。 辛媛絲毫不在意,隨便指了個丫鬟將她帶過來。 誰知道剛走進廳堂,就聽到這么隱秘的事兒。 楊芷腦子“嗡”的一聲,頓時空茫一片,耳邊只回響著辛氏歡快的話語,“等范家三太太再上門就應下來?!?/br> 應下楊萱跟范誠的親事。 范誠要跟楊萱定親了,那她楊芷怎么辦? 楊萱才十一歲,可她馬上就十三了。 虧得她一直將辛氏將母親來看,時不時在她膝前伺候,辛氏卻這般對待她。 難怪姨娘說不是親生的,總歸是隔著層肚皮。 楊芷滿心都是苦澀。 正在愣神,只聽門外腳步聲響,有人撩簾而入。 是大舅母身邊的丫鬟。 丫鬟手里拎著水壺,壺嘴正“嘶嘶”往外冒著水汽。 很顯然,適才是去提水了。 丫鬟見到楊芷,笑問:“表姑娘幾時回來的?” 楊芷勉強擠出個笑容,“這才剛進門,”抬手掀起門簾走進東次間。 辛氏見她獨自回來,且臉色不太好,猜想她可能又跟辛媛起了別扭,遂問:“怎么你自己,那兩人呢?” 楊芷扯扯嘴角,“她們還在表妹屋里看衣裳,我聞不得屋里的熏香出來透口氣,順便就回來了?!?/br> 大舅母對辛氏解釋,“……初來乍到,身邊人手不足,怕臨近年根找不到合適的裁縫鋪子,先把過年的衣裳做出來,開春后,也得帶著阿媛出去認認人兒?!?/br> 辛氏問道:“大哥沒說幾時來京?” 大舅母無謂地道:“他走不開,肯定來不了。雖然書院里過了臘八節就散學,可他過年還得祭祖。倒是寫信讓我們回揚州過年,我是不打算來回折騰,反正你大哥身邊不缺人伺候,也有人膝下承歡。有我們沒我們差不了什么,我跟阿媛樂得清閑?!?/br> 辛農在揚州有兩個姨娘,還有辛康、辛順兩個嫡子,以及庶子辛安。 另外還有辛耕一家。 大舅母即便不回去,揚州也可以很熱鬧。 辛氏笑著換了話題,“我們過年衣裳也要做起來了,今年請了云裳閣的裁縫,約好明天到家量尺寸。云裳閣名氣不大,繡活兒還不錯,手又快,阿芷跟阿萱各做三身,阿桐做四身,臘八那天就能完工?!?/br> 大舅母問:“云裳閣聽著名字耳熟,是不是就在隆福寺附近,以后我也找她們?!?/br> 再隨意聊得片刻,已近正午。 廚房已做好飯,擺在飯廳里,共擺了四涼六熱十道菜,其中便有楊萱做得東坡rou。 大舅母嘗過兩口,少不得又將楊萱狠狠地夸了番,順道批評了辛媛幾句。 辛媛毫不著惱,樂呵呵地說:“術業有專攻,阿萱會做,我會吃?!?/br> 大舅母哭笑不得,往她盤子里夾了好幾筷子菜,“術業有專攻,趕緊堵著嘴,別再說話了?!?/br> 楊萱忍俊不禁。 而楊芷看著她們言笑晏晏,半點胃口都沒有。 吃罷飯,辛氏惦記著楊桂不欲多待,略坐了會兒就帶著楊萱兩人回去。 剛走進正房院,迎面瞧見王姨娘規規整整地跪在院子當間。 大冷的天,她身上連件斗篷都沒披,只穿了件丁香色的緞面夾襖。 辛氏皺眉,問道:“怎么回事,跪在這里干什么?” 王姨娘膝行兩步,跪在辛氏腿旁,“太太,您可得替大姑娘做主啊,她都十三了,親事還沒有著落,您不能不管她啊?!?/br> 楊芷本欲上前攙扶,聽見此話臉色瞬間漲得通紅,卻沒作聲“有話起來說,跪著像什么,”辛氏瞬間冷了臉,沉聲道:“十三歲沒說親的姑娘有得是,阿芷既不是身染沉疴又不是貌比嫫母,急什么?姨娘是巴不得她嫁不出去,特意跪在這里哭嚎?” 王姨娘身子愈發俯得低,“我自己身上掉下來的rou,怎么能不著急?剛才老爺說,榆樹胡同范家三太太前幾天上家里來提親,太太悄沒聲就定給二姑娘了。二姑娘才十一,大姑娘還大兩歲,怎么就不能按著序齒來?” “是老爺跟你說的?”辛氏臉色鐵青,回頭吩咐文竹,“去看看老爺在不在,不論他在做什么,勢必請老爺過來一趟,給姨娘和大姑娘做主?!?/br> 文竹應一聲,提起裙角就往二門跑。 楊修文今天休沐,正在考校楊桐功課,聽文竹這般說,面色一沉,大步往內宅走。 楊桐緊跟在后面。 見到楊修文,辛氏對王姨娘道:“把你的委屈說給老爺聽?!?/br> 王姨娘收住眼淚,聲音里仍帶著幾分泣意,聽起來可憐兮兮的,“回稟老爺,原本是我想著范家跟楊家世代交好,范家哥兒又跟老爺讀書,知根知底的,如果能結成兒女親家豈不是美事一樁。老爺說范太太來求親,太太定給二姑娘了,我就來問問太太可否有此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