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119節
袁氏流著淚,絮絮叨叨地回憶起往事來,“和周從小就尤其懂事,占了大江的族學名額,他心里過不去,就教會大江一門造紙的手藝。 后來大江憑這門造紙手藝,讓幾個弟弟也上了學,不然哪里有如今的大河和大湖,哪里能是秀才和童生?讀上書了,可我們這些長輩又都沒用,還得他自己去抄書掙錢,攢趕考費用…… 你們自己想一想!那時我們家里有什么進項?家中大頭的銀錢,都是小池子掙來的,可他卻也不說什么,都拿在公中一起用。 之后他下場科舉了,然后家里兄弟的房屋起了、宅院買了,也娶親了,還有大河和大湖他們幾次趕考,這些錢說是家里公中出的,可公中的大多都是小池子掙來的。他成親收的禮錢,都只拿走了一千兩銀子,剩下三四千兩都留在家里,不然我們現在的日子,能過得這樣悠閑? 和周不但將他自己供出去了,考了一個六元及第,他還將家里的幾個兄弟也拉拔出去了,他懂事啊,能干??! 可我們呢?不但幫不上忙,還給他惹禍,連累了他停了官職。以后能不能官復原職,也不知道……” “索性你早死了!老婆子我也早死了,也還罷了!和周也就沒有今日這樁禍事了,他是禍從天上來,被我們連累的??!”袁氏現在也很愧疚。 袁氏在知道二兒媳趙氏,要給孫子黎湖納妾時,勸她說先不忙納妾,再等個一兩年,或許就懷上了呢。結果趙氏就說了一些話,說袁氏偏心三房,偏愛黎池一個孫子,不喜歡黎湖。趙氏又說,她的兒子和兒媳,她也能管。聽了趙氏陰陽怪氣的話之后,袁氏也就不管了。 沒曾想這一個不管,就出了這樣的事情!袁氏真是恨不得,她與二兒媳兩個,若真是早死了也就好了! 在京城里官運亨通的兒子,因為趙氏母子兩惹出來的事情,被停職在家。若說蘇氏不怨他們,那是不可能的,事實上所有黎家人都怨怪趙氏母子二人。但蘇氏作為一個弟媳,此時這屋里公婆、丈夫和哥嫂俱在,她若像個潑婦似的,上去撕打趙氏一番,也不好看。 蘇氏扶住婆母袁氏,為她拍撫胸背順氣,“娘,您穩一穩,先去坐下,我們慢慢說?!?/br> 王氏也趕緊上前,一起將袁氏扶到上首位坐下了。 趙氏懵了。京城的侄子,因為她被停了職,以后能不能官復原職還不知道…… 其實,黎湖在知道張明他們是從京城來,還是大理寺官員和都察院御史時,他就已經有所預料了。 黎湖如今真知道了,事情比他預料的還要嚴重時,他心里的悔恨、自責和愧疚,又更添了一重。 母親決意要為他納妾,他夾在母親與妻子之間,左右不是人,最后妻子投井自盡了,他失了妻子。此事又還影響了京城中的堂弟,或許就此斷了堂弟的仕途,也絕了黎家的前程…… 事情既已發生,再如何悔恨自責、責打怒罵都無用了。只能祈禱這事盡快過去,在京城里的黎池能夠官復原職。 不過,責打訓斥犯錯的人,也還是有用的,至少出了胸中的一口氣,也讓犯錯的人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讓他們記住、也讓別人看了引以為誡,不敢再犯。 以前族長黎欽三令五申,要求族人踏實過日子,不要張揚惹事,有的族人聽了。有的族人依舊不以為意,想著那可是六元及第的奇才,一年之內就官升兩級的人,世人誰不高看他們黎家一眼?何苦如此小心翼翼? 如今經歷了這事,許多族人們才發現,禍患是說來就來的,手里的免賦田也不穩,一不小心就會被收了回去。 世人啊,只等摔倒了才知道疼。黎家族人這次不僅摔疼了、記住了教訓,還早晚兩柱香地向神佛祈禱,希望京城中的黎池能渡過難關。 …… 時間進入六月份時,張明與涂遠成返回了京城。 按照欽差回京的規矩,兩人立即去向貞文帝復命了。 “……因此,此案乃因孫氏善妒,無子無后,卻還不允婆母為夫納妾以繁衍子嗣,又因被診出她或許不能生育,無法接受,這才投井自盡?!庇覂L都御史涂遠成,回稟道。 站在一旁的張明聽了涂遠成的話,暗暗納罕:案情總結得倒也沒錯,只是這涂遠成不是大皇子的人?那黎池可是三皇子的人,怎么著這時,涂遠成竟然秉公說話? 貞文帝派大皇子系的涂遠成,與中立的素有‘青天老爺‘之名的張明,由他二人前去查案,也是有些考量的?!皬埳偾?,涂御史所說,是否屬實?” 張明躬身行禮回稟道:“回稟陛下,涂御史所說屬實?!?/br> 貞文帝又問涂遠成,“王禮容彈劾黎池,說他管束族人不嚴、不孝長輩,可是真的?” “回稟陛下,此兩條彈劾不實。我們到了浯陽縣查案,不就縣內百姓都知曉了,臣甚至還刻意透露出黎侍講被停職在府的事情??煽h中百姓全無一人露出欣喜之色,紛紛覺得可惜。甚至還有不少平頭百姓來找臣,說黎侍講年少時多好學、多禮貌,是個好孩子,讓臣為其求情?!?/br> “若是黎氏族人真是橫行霸道、索拿財物,百姓們在得知黎家、黎侍講遭殃之后,定然是歡欣鼓舞的,而不會紛紛道可惜?!?/br> “至于不孝長輩,應也是沒這事的??h城不少百姓都說,每每逢年過節之前那幾天,都能看到黎家人進縣城來取節禮,或向黎水村送節禮。去年過年前,有好些百姓,還親眼見了那十幾套的羊毛六件套?!?/br> …… 張明與涂遠成回稟完,從乾清宮出來,在小太監的引領下往宮外走去。 張明走路時,時而就打量涂遠成兩眼…… 涂遠成:“張少卿,你總是看本官做甚?” “本官只是好奇,涂御史今日在圣上面前的言行,真不像你們御史的作風?!?/br> 涂遠成正氣凜然地橫了張明一眼,“本官向來秉公辦事!” 張明挑眉笑一笑,沒再多說。同是秉公辦事,卻也能有很多種偏頗方法。比如在言語上稍加潤色,就能有不同效果,而這正是他們御史的拿手絕活。 涂遠成出了宮,乘了轎子回府。經過一家未掛匾額的小院前時,轎子停下了,涂遠成下轎,敲門進了那座小院里。 “……既說了是‘逼死‘,即使孫氏她真是投井自盡的,不也是因趙氏逼著黎湖納妾,將她逼得沒法了,才投井自盡的,這也是‘逼死‘??!” 涂遠成:“大理寺的張明,以秉公斷案和剛正不阿出名,他是不會冤枉趙氏和黎湖,判他們謀殺的?!?/br> 趙義氣極了!“本王當然知道!孫氏善妒容不得小妾,因而投井自盡。趙氏與黎湖刻薄狠心,逼得孫氏投井自盡。這兩者的差別,大太多了!” 涂遠成當然知道。若是后者,那么趙氏和黎湖就擔了刻薄囂張、冷血無情的名頭。相應地,黎池的名聲也會受損:‘黎池的伯母與堂兄,聯手逼死過人‘。 涂遠成知道,卻不能那樣回稟皇帝。 “大皇子殿下,那黎池能發現煤炭,試驗出水泥,又試出了羊毛線的織法,讓羊毛線也風靡起來,還有其他種種,都足以說明他是有才華的。就算他名聲微有瑕疵,只要陛下還信他,就不妨礙他做一個能臣?!?/br> 涂遠成繼續分析:“而朝堂上許多人,甚至是陛下,都知道微臣是站的大皇子您的派系。若是這次按殿下您的想法說了,又不能對那黎池一擊致命,恐怕還會使陛下對您不滿……” 自從改成‘秘密立儲制‘之后,皇帝的好感有多重要,趙義很明白?!翱上Я?,難得碰上一個機會,趙儉又剛好不在京城,卻沒能將黎池壓制下去?!?/br> 涂遠成為這次的事情找了借口,在趙義那里應付過去了,之后依舊乘轎子回府去了。 在傍晚時候,門房說有人遞上來一件禮物。 涂遠成打開一看,是兩年前他還制墨的時候,銷出去的一壺墨。 并無附上的字句,不過涂遠成知道,應是那黎池送來的。 所以那黎池是消息靈通,這么快就知曉了他在宮中的說辭?還是那黎池,竟拿準了他會那樣說? 涂遠成不知道,不過這壺墨終于回到他手里了,也就放心了。 第144章 黎池的消息怎會靈通到半天之內,就知道乾清宮內的談話內容?怕是就算趙儉都不可能。 黎池當然是料準了涂遠成必然不敢說話偏頗,這才在涂遠成回府之后,就找了一個乞丐,以一套半新不舊的樸素衣服為報酬,讓那乞丐換上后,送去了那一壺墨。 一個衣衫破爛的乞丐,與一個衣著普通的平民百姓,這兩人分別去一個朝廷官員的府邸之前,誰更引人注意?黎池以為,是衣衫破爛的乞丐。 即使有人看見了,也只會以為那是一個百姓,而非是乞丐。以后若有人有心查起來,也不會想到去乞丐里找。 黎池向來都覺得,做事小心謹慎一些沒害處。雖然停職在家的這段時間里,黎池領悟到,有些事情不是小心謹慎,就夠能避免的。 他的功名和仕途,注定了會引人羨慕,進而招致嫉恨。因此哪怕他為人處事再小心謹慎,只要有利益沖突,就一定會被針對。 就像這次被彈劾,即使沒有孫氏自盡的事情,或早或晚,他都必然會被彈劾。即使已經有過這一次,以后怕是也不會少——如果還有以后的話。 被停職在家的這一個多月,黎池參悟出了這一點。當然,他并不是只顧參悟去了。 這一個多月里,否管黎池內心忐忑與否,至少他在徐素和孩子們面前,是表現得很淡然的。不管心態如何,都不能左右事情結果,那又何必讓徐素也跟著擔心呢? 黎池在這一個多月,沒有踏出府門半步,全在家幫忙徐素帶孩子,至于感受嘛…… 女兒安安真可愛!安安靜靜地,不哭不鬧,即使想要表達某些意圖,也只是輕聲哼兩句。不過這都是由于女兒體質纖弱,才不能大哭大鬧,很讓人心疼。 而兒子平平……真是鬧騰!整天吱哇亂叫,就沒個消停時刻。還要人專心陪他玩,只要片刻不給他搖撥浪鼓,或在他眼前晃其他玩具,他都要啊啊大叫!真是叫得讓人腦仁兒疼。 期間,彈劾事情發生后的四月下旬休沐日時,鐘離書、明晟還有孫玉林和李乾桉,到家里來看了他。 雖說官場世態炎涼是常事,但是鐘離書四人能在他落難時,還不避嫌地來看他,黎池還是很感動和高興的。 徐素也覺得很高興,將孩子交于黎池照看之后,就親自下廚去置辦了一桌酒席,留了鐘離書等四人的午飯,幾個人圍在一起喝了一頓酒。 自去年入冬,就出京巡察各地水泥局籌建之事的趙儉,聽聞了事情之后,也寫了信給黎池。 信的主要內容,無非就是不必過于擔心,即使過不去,也沒甚大不了的。 若是不知道趙儉重生者的身份,黎池還會覺得趙儉的這封信沒有誠意??杉纫阎磊w儉是重來一輩子的人,那么他就可以從這信中看出來一些東西:或許趙儉也不能確定,此次彈劾他能否全然脫身,不過即使被免職也無礙,等趙儉繼位之后,照樣啟用他。 也是因為有趙儉,黎池才沒有過多忐忑。趙儉是重生者,應該知道他的能力和作用,而只要他還有用,就不愁趙儉不用他,也就不愁官途就此毀了。 即使這次真逃不過,被免了職,再等些時間,等趙儉繼位,他就又是一條朝堂好漢。 至于趙儉能不能繼位?若都被免職了,黎池也就只能希望趙儉繼位了,至于能不能的問題,也只能看趙儉自己的了。 有關趙儉,值得一提的是,儉王妃懷孕了,是冬至那天發現的。 儉王妃懷孕,有人歡喜有人愁,愁的不必說就是趙義等幾個皇位競爭者了。歡喜的人就很多了,其中最歡喜的怕是要數趙儉的母妃施妃,以及一直暗暗焦急遺憾的貞文帝了。 因趙儉出京在外,施妃就提議將儉王妃接到宮里去照顧,貞文帝應允了。 廚藝高超的施妃,在她慶霞宮的小廚房里,親自安排儉王妃的吃食,在‘衣食住‘這三方面,照顧得可說是滴水不漏了。 至于‘行‘……儉王妃是個有些活潑的女子,飯后喜歡出去遛食兒。然后時不時就遇到被潑水結冰的路面,莽撞的小宮女,亂竄的小貓小狗…… 明面上制造那些‘意外‘的犯人,都是被處理了的??筛粢欢螘r間都會碰到一次‘意外’,卻回回都沒有事,也是讓人驚嘆好運了。 因此儉王妃有福氣的這個‘福氣‘,也能知道所為何意了,既是長相圓潤有福氣,也是福運深厚有福氣。 除趙儉之外,遠在朔平府平魯縣的王前愈,也寫了信來,問候和安慰了黎池。 而王前愈能如此快就得知黎池被彈劾的事情,且回信也很快就到達,這是因為他寄信是走的王家往京城運煤的貨運隊。 沒錯,‘煤引‘已經售出,距離近、有地利優勢的王家,都已經在往京城銷煤了。 王家對黎池被彈劾停職在家的事,沒有什么反應。不管他們對黎池的評估是否有變,之前關于合辦水泥作坊的事情,還沒提出異議來。畢竟即使已經簽署契約,反悔重議的行為也很常見。 王家不與黎池合作?這不可能的,即使此次黎池被革職且不復啟用,王家都不可能終止合作。水泥是個賺錢的生意,王家可能在分成上面做調整,卻絕對不會不合作。 黎池待在府里寸步不出的日子,舒坦肯定說不上,但也不是日夜惶惶不安,總之過得不算太差。 …… 張明和涂遠成回了京城,在六月初五的早朝上,議了孫氏投井自盡案。 孫氏投井自盡,乃因無后且善妒,并非是其婆母趙氏與其丈夫黎湖聯手謀殺。經查,王禮容彈劾黎池的三條罪狀,皆為不實。 黎池自明日即六月初六起,照舊到翰林院當值,履行其官職之責。 傳旨太監傳完口諭離開了,全家人都高興不已!差點忍不住手舞足蹈起來! 徐素更是高興得將孩子丟給了黎池——還有丫鬟銀朱做幫手,又讓黃芪去徐家請了徐芩二老來。 然后徐素親自下廚,做了黎池喜歡吃的糖醋魚,又做了徐芩二老喜歡吃的紅燒rou,葷菜、素菜、涼菜、熱菜和湯,擺滿了一桌子! 晚上一家人好好地吃了一頓,以示慶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