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 第46節
歇過一晚上之后,第二天一早,黎池又去了一趟四寶店,將帶回來的‘伴手禮‘送出去之后,才動身回黎水村去。 黎池的伴手禮并不多么貴重,一包干海帶,兩匹來自南方的布料,還有一斤茶葉。 在黎池走后,徐芩翻看了黎池帶回的禮物。然后就吩咐書童看好店,拿著禮就物高興地回家去了。 …… “來看看,這是黎和周從省城帶回來的禮!”徐芩叫來妻子和女兒,將黎池買的禮物攤開來。 “黎和周?”徐夫人疑惑問道,“就是那黎池?” “嗯,和周,是儉王殿下給黎池取的表字?!?/br> 徐芩這一說,徐夫人立即表現得很高興,“儉王殿下取的表字???!這就好了……” 雖說徐芩是自由身,但儉王也是他們的主子,現在儉王格外看重黎池,那是再好不過的了。 一邊站著的徐小姐,眼神落在她爹攤開的那幾件禮物上,然后慢慢地嘴角就泛起了笑意。 徐芩察覺到女兒的目光所向,心里也很高興。 儉王殿下看重黎和周,甚至在信中暗示了要與他‘交好‘——或者說是籠絡住黎和周,而他、他妻子和他女兒也很滿意黎和周,這就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 黎和周能夠處事周到,將他們和他女兒放在心上,徐芩心里就格外舒坦。 “辛娘,你來看看,這兩匹布花色艷麗,應該是黎和周專門買給你的?!?/br> 徐夫人上前伸手摸了摸,和儉王殿下賞賜的宮錦是不能比的,但也算是不錯的布匹了,可貴的還是黎和周的這份心意。 “你怕是近些年來老眼昏花了,這兩匹布哪就花色艷麗了?這一匹桃花暗紋的素凈羅紗,也是買給我這老婆子的?” 徐小姐是多聰慧的一個女子,自然聽得懂父母親這一唱一和的是在打趣她,倒也沒臉紅害羞,只是落落大方地上前將那匹羅紗抱在懷里。 徐夫人也不再打趣了,“黎和周挑的這匹羅紗很適合你,做一套輕薄的春衣正好。等能穿這套春衣的時候,也是明年春闈之后的時節了,到時你正好穿上這身衣服去與他相見……” 徐芩也笑著贊了一句,“黎和周,實在是個有心人?!?/br> 金榜題名后,意氣風發的俊秀少年,桃花夭夭的少女,一旦相逢……那想必會是一場美景。 徐小姐終于還是悄悄地紅了耳尖…… …… 雖新規說不讓官差衙役上門報喜,可黎池考中鄉試解元的消息,依舊在早幾天時就有衙役來黎水村來報喜過了。 這次來報喜的衙役較上次的要更加客氣有禮,且熱情許多。并且還帶著三份賀禮及三封賀帖,分別是來自縣尉、縣丞和縣令。 黎家說起來有個‘四爺爺‘是朝中正三品高官,但那位四爺爺確是連黎水村都沒來過的,是出了五服的遠親。幸得‘四爺爺‘照顧族人給置辦了百畝學田,黎水村這才能興建起族學供族中子弟讀書。 說好聽點,黎水村黎家是耕讀之家,但其實應該是‘耕作之家‘,因為黎水村黎家幾乎全部都是普通農人。 黎鏢所在這一家也不例外,但其實在黎池中了秀才、黎河和黎湖中了童生之后,黎鏢家就已經算是耕讀之家了。更何況這次黎河八月院試也中了秀才,黎池更是鄉試中了解元成為了舉人。 但黎鏢以及家中的其他人,雖然感覺有些揚眉吐氣了,卻依舊還是沒有意識到家中有什么大變化。這主要也是在黎池的影響下,全家都覺得這也沒什么。 直到這次衙役帶來了縣丞、縣尉甚至縣令的禮物,他們才意識到,他們家的確是變得不一樣了。 那可是浯陽縣的父母官??!以前去上繳賦稅時,有幸才能遠遠看上一眼的大人!只遠遠望見他們那一身官服,就能讓人生畏。哪怕據說‘四爺爺‘的官階比縣令要大很多,可他們那不是沒見過嘛,他們意識到的最大的官兒,就是眼前的浯陽縣的縣丞、縣尉和縣令。 現在這些父母官,居然給他們家(主要是黎池)送賀禮! 黎池他們回來之前,家里人就已經持續高興好幾天了,那真是昂首挺胸、走路都腳下帶風! 在浯陽三個父母官送了賀禮之后的幾天里,浯陽縣的其他有名有姓的地主鄉紳和富商,也相繼遣人或親自上門送來了賀禮。 那源源不斷的賀禮,有些送的是物件,看不出價格也還罷了,那些直接送銀錠子、銀票的,那動輒就是五十兩銀起,更甚至縣中一富商送了五百兩銀! 這可就嚇到黎鏢他們了!他們雖然是耕作為生的農民不錯,但到底與當下大多農民還是不同的。也大概知道那些白花花銀子,可不是隨便能收的。 別人送了那么多銀錢,那必然不會是白送的,以后都是要從他們這里賺回去的,甚至是加倍賺回去的! 黎鏢慌了,立馬去請了族長黎欽和先生黎槿來,讓他們幫著接待上門道賀送禮的人。 有黎欽和黎槿在,那些送禮不重只是結個善緣的人,他們就接下了他們帶來的賀禮。那些賀禮過重,明顯是有所圖謀的,他們就言語客氣地退還回去了。 如此,在黎池還沒到家的這段時間里,家里也沒亂收什么不該收的。 …… 因為早上黎池去四寶店送禮,耽擱了一會兒,自縣城動身回黎水村時,太陽就已升至半空了。所以等黎池他們一行人趕到村口時,已是午后時辰了。 農民一年到頭都有事做,沒個真正空閑的時候。 但小孩子們就沒那么多事了,自從報喜衙役來過之后,這幾天都有小孩子們等在村口,等他們村里的第一個舉人老爺回來。 于是當黎池他們出現在村口時,在村口邊玩耍邊等人的小孩子們,一下就嚷開來。 “舉人老爺回來了!舉人老爺回來了!” “爺爺,爺爺!舉人老爺回來了!” “哦~哦~舉人老爺回來了~” 黎池好笑地撈過一個小孩兒,給他塞了一顆在縣城買的,專門用來待客的飴糖?!靶』鹧?,誰讓你叫舉人老爺的?” “他們都這么叫的!” “那是背地里談論時的稱呼,你以后還喊我池五叔就好?!崩璩仄艘幌滦『旱哪橆a,然后給圍過來的其他小孩子們分發飴糖。 黎湖看這個架勢,說道:“虧得和周想得周到,買了飴糖?!?/br> 黎棋笑看他兒子被小孩子圍在中間,兒子笑容溫柔地挨個分發飴糖,“這種喜事,是該買些喜糖分發出去,讓其他人也沾些喜氣。以前很少人這樣,是因為沒有銀錢,現在手頭寬裕了是該這樣才好?!?/br> 黎池那邊終于給每個小孩兒都分發了一顆飴糖,“喜糖都有了?我現在要回家去了,你們是回家告訴家里人‘舉人老爺回來了‘,還是跟著我一起去我們家玩?” “我要回家去告訴我爺爺,然后再去池五叔家!” “我也是!” “我跟著‘呲五酥‘!” 一群小孩兒決定了去留,要先回去告訴家里人的就‘呼啦‘一下跑開了。決定跟著黎池走的,就跑前跑后地繞在他身邊。 黎池看著精力旺盛地跑前跑后的小孩子們,然后喊上他爹和他三堂哥,往家里走去。 …… 黎池他們到家時,奶奶袁氏和娘親蘇氏,以及大伯母和二伯母,得了先前跑開的小孩順便的報信后,正翹首等在院門外。 看到黎池他們時,嘴里就直呼著黎池的小名迎上前去: “哎喲,奶奶的小池子回來了!可想死奶奶了!”奶奶袁氏腳步顛簸地沖上前去,黎池連忙上前一步攙住。 “娘的小池子啊,怎么瘦成這樣了?”娘親蘇氏看自己兒子明顯瘦了一大圈,立即心疼了。 “小池子啊,大伯母讓你大伯前天就去抓了一條草魚,正養著吐腥味兒呢,一會兒大伯母就去給你燒了它!燒你最喜歡吃的糖醋魚!”大伯母王氏也心疼,于是立馬想起給黎池燒一條魚補補。 天生嗓門兒大的二伯母趙氏,這些年來已經很少大嗓門兒了,可今天一激動就又亮出了她的大嗓門兒?!靶〕刈?!哎喲!二伯母可想你了!” 近些年來已經有些耳背的袁氏,都被趙氏的大嗓門兒給震得耳朵里嗡嗡直叫,“你這嗓門兒!你嗓門兒這么大,去把地里的男人們喊回來!” “唉唉,好,我這就去?!壁w氏笑嘻嘻地答應,就提腳準備去地里叫人。 黎池連忙開口攔住,“二伯母不用跑這一趟,就在家里等著,剛回來時遇見好些小孩子,一路上怕是會喊得全村人都知道我回來了?!?/br> 跟著黎池去省城跑了這一趟的黎湖,他娘親蘇氏的親兒子?;貋砗?,他娘第一個沖向的人是小池子而不是他,并且到現在都還沒看他一眼,把晾在一邊。 站在一旁的黎棋:你三叔我不也一樣?習慣了就好。 等家中一眾婦女稀罕完了,黎池才插得進話挨個打招呼,“奶奶,娘,大伯母和二伯母,我回來了?!?/br> “唉!奶奶的小池子終于回來了……” 一行人簇擁著黎池,一邊說一邊往院子里走?!靶〕刈优率且拆I了,老大家的你去做飯,把那條魚燒上!” “唉,我這就去?!贝蟛竿跏闲χ觳酵鶑N房走。 “老二家的,你去把家里待客的瓜果拿出來擺上,把茶水也燒上,等會兒家中就要來好多客人了?!?/br> “唉,我這就去?!倍岗w氏聲音響亮地答道,然后幾步就進了北邊的屋里。 “老三家的,你去……你就照顧著我乖孫子?!?/br> 黎池的娘蘇氏得了婆婆的吩咐,更加心安理得地圍在自家兒子身邊,“小池子,你口渴了沒?娘給你去倒碗水?” 都是一家人,黎池也沒和他娘客氣,她的一腔熱烈母愛也要有地方表達出來,“是有些口渴了,那娘給我倒碗水?!?/br> 黎棋:…… 黎湖:三叔,習慣就好了。 在一直被忽視的叔侄二人的心‘涼透‘之前,終于有人注意到他兩了?!爱敿业暮痛蠛?,你們兩跟著小池子照顧他,也受累了。你們口渴嗎?我順便給你們倒一碗水?” 雖然是‘順便‘的,但終于有人關心他們了! “那就勞煩三嬸了?!?/br> “嗯,也給我倒一碗水?!?/br> …… 沒有多久,家里的其他人就相繼回來了?;貋硪姷矫嬷?,自然少不了一番敘話,表達著各自的喜悅。 除了在族學讀書還沒放學的黎溏,去縣里見同年秀才的黎河,以及今天帶著女兒回娘家去了的黎江妻子外,家里人都回來全了。 然后陸陸續續地,家里又來了不少村里的鄰里親朋,如同四年前黎池考中秀才回來的那天一樣,屋里屋外都是來恭賀的人。 還沒來得及和家里人多說,黎池就又去招待前來道賀的客人,挨個親手遞上幾顆飴糖,然后又滿臉笑容地謝過他們前來道賀。 鄰里親朋們見黎池依舊熱情有禮,說話也是親親熱熱的,完全沒有因為考中了解元舉人而看不起他們,也就更加高興了幾分,對黎池那真是贊不絕口。 大伯母王氏燒好飯菜,客氣地問過道賀的客人吃過飯沒,要不要來吃點飯? 客人們都知道這只是客氣話,那飯菜明顯是給趕路回來的‘舉人老爺‘做的,他們也不是那種沒有眼色的人,都紛紛說吃過飯了。 于是黎池、黎棋和黎湖,就在眾多客人的圍觀下,一邊與他們說鄉試的事,一邊吃飯,這個時候也不用講究那套‘食不言‘的規矩了。 熱熱鬧鬧一下午之后,在傍晚天擦黑的時候,來黎家恭賀的人這才漸漸散去。 又吃過晚飯之后,一家人才得以坐下來,好好地聊聊黎池的這次鄉試。 有關這次鄉試的前前后后,黎池都一一娓娓道來。貢院內的那場風寒,瞞是瞞不住的,于是他就簡單幾句話帶過去了。 黎池是幾句話簡單帶過去了,可有黎棋和黎湖兩人在一旁補充啊,什么“險些性命之?!?、“儉王殿下的救命之恩”、“出貢院時一副形銷骨立的樣子”……等等。 從這些話里,就能聽出黎池這次鄉試的驚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