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節
王修把心一硬:“河南和四川都出事了。秦赫云可能短期內進不了京了?!?/br> 李奉恕摟他的胳膊一僵。 張獻忠逃出子午谷,收攏殘兵進攻四川,誓要為高闖王報仇。重慶堅守四日被破,重慶巡撫自殺,死前用血在墻上寫了五個大字:愧不為右玉。四川石砫宣撫使伏波將軍秦赫云上書將誓死抵抗。李鴻基則東進河南,寸磔福王,然后處死河南近兩萬皇族。從王府挖出奇珍異寶無數,抄沒富戶糧食總計數萬石,金錢數十萬,大肆賑濟饑民疫民,百姓路旁跪迎手持闖字旗的新任李闖王軍隊。一些常年無餉晏軍衛所也倒戈投降。 賑濟河南災民完畢,李鴻基軍隊將數量巨大的金銀珠寶,糧食牲畜,和大批捆成一串一串的女人全部帶進深山,再無蹤跡。 李奉恕半晌沒動。 他漫漶的眼神扎得王修心痛,俯身摟住他的肩:“老李!” 李奉恕靠在官帽椅上,撐著額頭。王修輕聲道:“老李?” 李奉恕慘然一笑:“又是我的罪。天罰我瞎,列祖列宗罰我瞎,我活該啊……” 王修慌手慌腳捋李奉恕后背。白敬曾經上書要求乘勝追擊,誅殺張獻忠和李鴻基,被攝政王駁回,讓他立刻帶著高若峰進京。 王修拍他的背:“世有白敬,周烈,宗政鳶,陸相晟,秦赫云,旭陽,鄔雙樨,有秦軍,京營,輕兵營,天雄軍,白桿兵……老李,不到喪氣的時候。想想自殺的重慶巡撫,總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人在,這樣的人還有,大晏便無事。有朝一日,四海升平,總有一天,列祖列宗會恩準你看人間勝景……” 總有一天,日月麗天,山河承平。 第123章 河南福王被寸磔, 兩萬皇族被李鴻基處死刑囚, 或充作奴隸。到處是嘩然的聲音,原來皇族也可以跌落泥淖,原來皇族的驕矜也不是天賜的,原來皇族——這么多??? 李闖王干得好。 粵王李奉念拄著拐杖,一瘸一拐地進宮, 走向武英殿。魯王李奉恕坐在武英殿, 聽到老九那一深一淺的腳步聲。太醫說老九的腿好不了了, 瘸一輩子。李奉恕看不到老九, 他想象老九得是個什么表情。 河南那群皇族于北京皇族而言是陌生人, 北京皇族大部分于燕王一脈而言也是陌生人。這個龐大而枝繁葉茂的家族倒真是“瓜瓞綿綿”,從太祖算起,用血脈串聯成的“親緣”似有若無,平時找不著, 突然抽冷子就扯一下五臟六腑。 御前聽政剛剛散去,粵王來晚了。他失態了, 站在武英殿喊了一句:“六哥!” 王修站在攝政王身邊, 看見粵王慘白慘白的臉,血色褪盡,張皇失措。攝政王站起,慢慢一步一步走向粵王?;浲踔便躲兜乜粗鴶z政王, 突然一驚。攝政王面對著他, 伸出手一拍他的肩,下死力握住, 低聲道:“天下不安,四海不平,福王是螻蟻,你我又算什么?” 粵王嚇懵了,攝政王威嚴肅殺的表情像是遠古的神,生死不仁?;浲跻凰查g不知道是不是慶幸,被老六困在北京。有老六在,起碼北京……北京……是安全的吧? 粵王崩潰地流淚:“六哥,以往兄弟有做得不對的,您多擔待。只是我擔心我在廣州的幾個孩子,能不能讓我家眷也來北京?” 攝政王沉默?;浲跫钡糜霉照惹米约旱耐龋骸傲?,兄弟腿已經這樣,這輩子什么都圖不著也不想圖了,唯獨放心不下幾個孩子。宗人府剛剛批了正名,我都沒叫過他們……” 粵王感覺到肩上的手收回。魯王體溫比常人高,肩上沉重的熱力突然消失,粵王在伏天里感覺到森森涼意?;浲踔幌胱约旱暮⒆右瞾砭?,起碼能得魯王庇佑。他求救地看王修,王修低眉順眼垂首而立。 “為什么要來京?” 粵王乞求:“希望能得六哥庇護。六哥,六哥!” 藩王及子女非傳召不可入京,否則視同謀反。幾個月前粵王敢不等傳召就進京,然而今非昔比。魯王要他全家的命也就是一句話的事。 攝政王面無表情,粵王的心跌入深淵。 半晌,攝政王聲音深沉平和:“皇族的驕傲不能被踐踏?;首宓难}也不能被斷絕。是不是?” 粵王心情大起大落,此刻只犯傻點頭:“是,是?!?/br> 攝政王微微一笑:“送你嫡子過來?!?/br> 粵王心倏地從深淵被撈出來,在懸崖邊上茍延殘喘垂死掙扎:“六哥,我家眷……” 攝政王聲音一冷:“你粵王闔家老少大動干戈往京城搬,為什么?廣東也保不住了?” 粵王立刻:“六哥別生氣,兄弟一向是個糊涂人。那,那我的嫡子怎么召入京……” 攝政王轉身走回寶座,慢慢坐下:“你上書?!?/br> 粵王長長一揖:“多謝六哥,弟弟這就回去擬書乞請?!?/br> 河南福王被抄沒全家這事,讓李奉恕在書房坐了一宿。王修心疼得差點罵他,他又沒見過什么河南福王,而且外地皇族多特么不是東西還是老李告訴他的。河南光山布,跟松江布齊名,結果如何?客商慕名而去,皇族也慕名而去,敲詐勒索設立鈔關,光山縣整縣的人都跑出去逃荒。干出這種滑天下之大稽事情的人,也值得李奉恕自虐? 老李抬起迷茫憔悴的眼睛,低聲道:“想……想喝魚湯?!?/br> 王修擅長燉奶汁魚湯。倒不是真用奶汁燉魚,是把魚湯燉的純白如乳,鮮而不腥。平日里王修懶得動彈,心情好才給李奉恕燉。自李奉恕目盲之后,一想喝王修馬上就弄,挑魚殺魚都親自來,不假人手。 王修的心一抽一抽的:“我這就做。你去睡一會兒?” 李奉恕搖頭:“還要去上朝?!?/br> 王修道:“不去也沒事兒,你平時不也愛去不去的?” 李奉恕笑:“我等一個人?!?/br> 河南皇族被滅族,皇帝陛下憤怒。李鴻基殺福王用的是寸磔,這是殺給朝廷看的,給高若峰報仇。今日是福王,明日不知是誰?;蛟S就是皇帝和攝政王呢!皇帝陛下小身子發抖,他捏住攝政王的衣襟:“六叔,我要抓到李鴻基?!?/br> 攝政王低聲道:“這是臣的錯,臣一意孤行不聽諫言,強迫白敬押著高若峰立刻回京。若是令白敬徹底鏟除窮寇,河南和四川不至于此?!?/br> 小皇帝嚴肅:“四川告急,消息從蜀地傳入京已經耗費許多時日,現在不知境況如何。重慶巡撫已經成仁取義,不知道秦赫云扛不扛得住張獻忠。只是苦了蜀地人民,無辜受戮!” 攝政王道:“陛下說得對?!?/br> 小皇帝握住拳頭:“太祖說‘天下無收則民少食,民少食則將變焉,變則天下盜起’,如果天下都吃飽呢?是不是不會再出殺戮?” 攝政王摟住小皇帝,拍他小小的背:“所以,還要看陛下的。陛下用心讀書,平安長大,江山社稷才有指望?!?/br> 小皇帝振奮:“這就去大本堂讀書?!?/br> 王修看著小皇帝吧唧跳下御座,斗志昂揚地去讀書了。攝政王坐在武英殿不動,王修站在一旁,也不動。他是他的眼珠子,他知道。 倒是沒等太久,武英殿外面響起一瘸一拐的聲音。王修恍惚,原來,是等粵王? 粵王第二天御前聽政時上書,山高路遠,甚是思念兒子,請求自己的嫡子入京。 小皇帝看攝政王,什么意思?怕廣東也鬧民變? 攝政王垂著眼睛:“粵王憐子,其情可憫。這樣一說,孤想起太祖時在鳳陽建武學,藩王子弟全部要到鳳陽習武讀書,備選太子幼軍。如今陛下駕前仍需戍衛,不如恢復祖制,各地藩王送嫡子入京,一起習武讀書。即可伴駕御前,又可知書上進,不至于作為皇族,卻荒廢了學業?!?/br> 王修垂著臉,暗地里眉毛一挑。 這是我告訴你的! 他轉念一想,難道李奉恕在書房坐了一宿,就是在想這個?王修不得不心驚,從金兵圍京到仁祖皇陵被毀到現在河南皇族族滅,李奉恕似乎一路都在應驗著四個字: 不破不立。 王修心里狂跳,他不知道是被誰嚇著了。被自己的大膽臆測?被李奉恕這一路的艱難竭蹶披荊斬棘?還是……被天意? 王修暗暗攥了手指。 “研究兵務學問日盛,兵學家日繁。太祖時儒學武學并重,現在看反而是民間人士有遠見,皇族武學竟然日漸荒廢。河南福王幾無自保能力,孤不得不恢復太祖時鳳陽武學,教養保護皇族血脈,諸位卿,你們說呢?” 皇族的事,朝臣其實也懶得多管。攝政王把這些藩王的嫡子扣在北京當質子倒也好,讓這些皇家無賴收斂著點。大晏爵位繼承有個大問題,嫡子繼承不降爵,否則河南哪兒來的兩萬皇族!也有好的,沒有嫡子算無后,整個王爵要被收回。河南倒了大霉了養了那么多皇族,皇族俸祿一直是朝廷的糊涂賬,更是沉重負擔。李鴻基不抄不知道啊,僅河南一地竟然就兩萬多。 攝政王微笑:“如此,便定下了?!?/br> 攝政王設立鳳陽武學,下令各地藩王送嫡子入京。若是平時,攝政王下這種命令恐怕沒人會理,福王被滅族,各地藩王人心惶惶,陸陸續續竟然真的有人往京中送孩子。 周烈兼領鳳陽武學,一腦門子官司。他是世襲衛所士兵,沒進過真正的武學,急得腦門冒汗。習武要的就是掉皮掉rou流血流汗地吃苦,這些驕矜的皇族子弟可不是來吃苦的。周烈越想越絕望,攝政王怎么想起來讓他兼領鳳陽武學的。他一接到這個命令,頂著大太陽往研武堂跑。能推則推,他已經被京營弄得焦頭爛額的了。周將軍滿頭汗大步流星往魯王府書房走,書房里沒其他人,除了一個罰坐似的年輕人提著毛筆,板著臉,隨時待命。周烈正冒火,迎面一看這個年輕人,愣一下,這是誰???年輕人直板板站起,作揖:“周將軍?!?/br> 周烈恍然大悟,這不是何首輔外甥趙盈銳么?是……挺喪的啊…… 周烈一聲笑沒忍住,趙盈銳看他,周烈努力把笑聲的尾巴轉化成咳嗽,清清嗓子:“殿下呢?” 趙盈銳自恃莊重端方,一本正經道:“殿下正在后院查看菜地。殿下吩咐我在研武堂值守,如有人來記錄所有事宜。那么將軍您有什么事?” 周烈撓撓頭:“不用了,我去后院?!?/br> 王修抬腳進來:“周將軍來了?!?/br> 周烈臉上冒汗,也顧不上趙盈銳:“王都事,我接到鳳陽武學的命令。我如何能兼領武學?我擔心能力有限,京營沒整好,武學也沒弄好……” 王修袖手:“你知道儒學么?!?/br> 周烈一愣:“嗯?” 王修淡淡道:“儒學中啟蒙師講師座師,同學同窗同科同榜,全都是關系。你覺得武學里呢?” 高級軍官少,武舉考試時辦時不辦,軍官中的同窗關系倒真是不顯。 王修慢條斯理:“你是不是害怕應付不來皇族?真正掌管鳳陽武學的肯定是攝政王殿下,誰敢在他面前造次?鳳陽武學不光收皇族,一應貴族和優秀平民也收,有好苗子,可著你的京營先挑,你還有不滿?” 周烈頭痛:“那講官?各地總兵都在駐地,難道找一些紙上談兵的儒生來……” 王修冷笑:“找研究兵務的儒生有什么不行,先會紙上談兵,再說沙場談兵。武官講師大概也是輪值的,誰回京述職誰來講。武舉雖然稀罕,不是也有個現成的?” 周烈看王修:“你……該不會是說……” 王修點頭:“鄔雙樨?!?/br> 周烈沉默,王修道:“你敢再舉薦他一次么?!?/br> 周烈下定決心:“他到底是個帥才,我不能不惜才。既然王都事這么說了,我再舉薦一次也無妨?!?/br> 王修點頭:“多謝周將軍?!?/br> 趙盈銳還在書房里罰坐,這是他第一次來研武堂,一絲錯都不能出。他清楚自己是誰的外甥,但是他也是朝廷的官員。奉國以公,事君以忠,不管殿下信不信,他讀書讀的就是這個。 可是王都事和周將軍說話,全都沒避著他。 他暗暗想,天下兵事頻繁,攝政王需要將才,所以設立武學武科。若是仿照儒學,攝政王這是一把薅住了所有將要出現的將星。 趙盈銳禁不住戰栗,他很興奮,胸懷激蕩,豪情萬丈。趙盈銳偷偷研究兵學,同窗們也在研究。天下不穩,戰事四起,攝政王銳意改革,軍隊里到處需要人。大丈夫應效法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硯間乎”? 趙盈銳心情激蕩完畢,不得不轉回神面對事實,他可不就是伺候筆墨紙硯的。讀書讀了這么多年,手無縛雞之力,除了抄抄寫寫,實在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趙官人端坐著,默默地……真正喪了起來。 第124章 張獻忠破重慶, 大屠殺數日。凡王室宗親, 不分軍民,姓李者一律誅殺。捉上萬重慶青壯年男子,全部割去耳朵鼻子,砍掉一只手,然后四散驅逐, 以示守城拒降者, 以重慶為鑒。同時宣布, 若能殺王府官吏, 封庫以待, 則全城無憂。 整個四川府的百姓默默燃香,祭拜諸葛丞相,流淚祈禱武侯保護他們。 寂靜沉默的煙霧在四川府的上空盤旋,是向天的無聲吶喊。朝不保夕, 百姓命如草芥,在驚風中張皇翻滾, 無依無靠, 無可躲藏。 馬又麟拎著長槍,推門而入:“大人,舅父們準備好了,全軍整裝待發!” 英姿颯颯, 身披鎧甲的中年女子在香案前對著圣旨敬香。圣上下旨, 命伏波將軍秦赫云率領白桿兵迅速出石砫,抵抗張獻忠。 伏波將軍秦赫云, 是個貨真價實的女人,也是個貨真價實的武將。她抽出兵蘭中的長槍耍個槍花:“又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