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又有士兵墜馬,攝政王不悅:“又摔了?” 周烈在旁邊看得冒汗。騎槍兵練好了天下無敵,練不好對練時墜馬都有被馬踩死之憂,何況真正戰時。研武堂里的沙盤抬了過來,立在前面。自從攝政王目盲,大家就都不提這東西,因為殿下他看不見。攝政王倒是不在意,來京營檢閱還讓人搬著沙盤。周烈呆呆看著沙盤,恍然大悟一捶拳:“殿下,帝國倒是真有騎槍兵遺風的軍隊,怎么就把她給忘了!” 攝政王聽著似乎又有墜馬的,心里急躁:“到底是誰?” “秦赫云秦將軍!她手底下的白桿兵至現在未有敗績!” 攝政王揉著眉頭的手一頓。秦赫云。帝國唯二讓高若峰吃過大虧的兩個人,另一個就是白敬。 周烈道:“說來有緣,秦赫云亡夫馬千里就是‘聚米為谷’用大米標識地形的馬援將軍直系后人?!?/br> 白桿兵不是純騎槍兵,但到底是有太祖時期遺風。把秦赫云宣進京?四川石砫,太遠了。 攝政王煩躁地繼續捏鼻梁,聽到個帶笑的聲音:“我請來個好師傅,讓他給京營指導指導?” 周烈眼見著攝政王一臉火氣被王修的聲音吹得煙消云散。王修身后跟著個人高馬大的小伙子,板著臉十分嚴肅。這不是上殿講沈陽衛的旭陽旗總么。旭陽對著攝政王一抱拳:“殿下,您讓我當研武堂騎術師傅,我就真的要指點他們了?!?/br> 攝政王一愣,王修把旭陽找來的?他點頭:“請吧?!?/br> 旭陽似乎是早就忍不了一幫爺們兒騎馬的熊樣,伸手折跟樹枝沖過去照著一個騎兵的腿就抽:“你往哪兒使勁,往哪兒使勁!你要坐死這匹馬?大腿用力,腰別晃!” 王修笑瞇瞇:“這就見效了?!?/br> 攝政王虛握著拳,用食指指節頂頂下巴:“我怎么不知道研武堂還有個騎術師傅的職務?” 王修還是很云淡風輕:“我這不就加上了么?!?/br> 周烈贊嘆:“這位旗總看樣子是很精通馭馬術?!?/br> 王修一仰下巴,從鼻子里哼一聲。 旭陽得了份攝政王的差事,找了大哥這么多年也終于有了點眉目,他甚至難得的面露喜色,跑去李在德家準備一氣兒劈幾天用的柴。李在德鼻梁上架著眼鏡迎出來,旭陽第一次見他戴眼鏡,斯斯文文秀秀氣氣。李在德也是第一次全面觀察旭陽,心里也贊嘆。旭陽想感激李在德幫他打聽魯山君的事,他已經有眉目了。李在德握住他的上臂,胳膊上結實的肌rou硬得像鐵。李在德心想,爹說得對,這樣好的人,怎么能耽誤他。 “旭陽你聽我說,我必須跟你說清楚?!?/br> 旭陽手一顫:“什么?” 李在德認真:“我爹罵我了,我覺得也是該罵,我們家占你太多便宜了。京城皇族滿地走,我們家就是屬于滿地走的那種。但是你放心,你這么好的人才,絕對不能委屈。我已經琢磨出一個向攝政王舉薦你的好思路,雖然我們家什么都不是,我想了想,我的長處就是能跟攝政王說得上話。從今往后,我家就是你家,我爹可喜歡你了,你肯來就是自家人,不用這么拼命干活,這樣讓我很汗顏?!?/br> 李在德很不解地發現旭陽臉好像白了,為什么?旭陽吞咽一聲:“你……誤會了?!?/br> 李在德向上伸手拍旭陽的肩:“我知道你是個很好很好的人,你只是缺個途徑?!?/br> 旭陽直勾勾地看李在德,伸手頂著李在德身后的墻。他恨自己口訥,不擅長說話!李在德眨眨眼:“你怎么了?中暑了?” 旭陽一頓,僵硬地放下手臂,艱難一笑:“那……咱們是自家人?!?/br> 李在德很高興:“等著瞧好吧,我計劃著,德銃最新的改進已經出來了,到時候攝政王一高興,我再提你的事,一準兒成?!?/br> 旭陽幾乎什么都沒聽進去。他就看著李在德張張合合的嘴,看了很久。最后拼盡全力一轉身,發瘋地劈光了院子里壘的所有柴。 第122章 鄔雙樨探望了老父。鄔湘在北京“優養”, 可是鄔雙樨第一眼看見他, 嚇一跳。 頭發幾乎全白,蒼老佝僂。不是他記憶里那永遠魁梧的父親。 鄔雙樨眼睛一酸,平板著聲音:“父親?!?/br> 鄔湘曾經的意氣全無,眼睛眍?著,遲緩地看著鄔雙樨一眨, 又一眨:“來了……就好?!彼焓置w雙樨臉上的大疤, 忽然哽咽:“為父拖累你了?!?/br> 金兵圍城時鄔湘丟了薊州, 于是徹底失掉君王的心。鄔雙樨一撩前襟跪下:“父親折煞我了, 哪里有什么拖累不拖累?” 鄔湘反應特別的慢, 停了好一會兒才握住鄔雙樨的肩,什么都說不出來,長長一嘆。 這個兒子,是他畢生的驕傲。鄔雙樨出生在十五的晚上, 冷光流連的月亮中出現兩株桂影。大家都說這是個好兆頭,蟾宮雙桂, 即便折桂, 也比別人多一棵桂樹可選,折哪枝都行。鄔湘大喜,給兒子取名雙樨,等到取字, 取“月致”。鄔雙樨從不辜負他的期望, 聰慧而耐苦,一日一日長大, 一日一日磨礪,及至風采卓然。那年回京述職,剛把鄔雙樨帶回來,京城轟動。高門大戶遮遮掩掩問鄔雙樨有無定親,世家都來結交。鄔湘很是自得,他的兒子,一手培養的好孩子,芝蘭玉樹,誰也配不上。 就在金兵圍城之后,所有驕傲煙消云散。方督師被捕,關寧鐵騎失去圣心,鄔湘方寸大亂,丟了薊州。鄔湘清楚,方督師嫡系全完了,李家都是什么人。鄔湘仿佛是有點傻了,雖然在北京優養,足不出戶,誰都不見。 半生戎馬,付諸東流,甚至賠上了兒子的前途。 鄔湘艱難地對鄔雙樨一笑,鄔雙樨跪著,仰臉看父親,心酸不已:“此次伐高若峰,關寧鐵騎奮勇當先,被攝政王獲準法會轉城,已是又回圣上眼中。失掉王心,就一點一點往回找,兒子豁出性命,總能找到立功的機會……” 鄔湘低聲道:“好好活著?!?/br> 鄔雙樨一愣:“什么?” 鄔湘重復:“好好活著,記著,好好活著。我兒卓爾孤秀,哪株桂樹都可折,一株不行,總還有一株……” 鄔雙樨都頭一盆冷水:“父親你在說什么?你跟別人這么說過么?” 鄔湘搖頭:“沒有,為父只跟你說。記著你的名字,你出生時,蟾宮里,有兩株桂樹?!?/br> 鄔雙樨渾渾噩噩在街上走,漫無目的,竟然就走進李在德家的胡同。李在德家所處的胡同曲里拐彎,堪比迷宮,鄔雙樨心里放空,雙腿就帶著他站在李在德家門口。這個時間,李在德當值……老鄰居看見鄔雙樨來了,樂呵呵:“將軍又來了?” 不知道誰家做飯,柴禾的焦香浸潤著米粥濕潤的甜香,人間煙火厚厚地填進鄔雙樨的心。他強笑:“一日不來,怪想你們?!?/br> 老鄰居吃了老李家兩位軍爺的“糧草”,對他們非常親切:“那敢情好,家里燉rou呢。軍爺來嘗嘗吧?” 鄔雙樨搖頭:“不了,多謝?!?/br> 老王爺一開門,看見鄔雙樨:“喲鄔將軍來了,快請快請?!?/br> 鄔雙樨一愣:“老叔出門?” 老王爺蒲扇一拍肚子:“也沒什么事,出門遛彎兒。鄔將軍你這臉色怎么了?” 鄔雙樨進門,看庭院里柴禾劈完碼得整整齊齊,水缸里水是滿的,心里悵然若失,怎么連傻狍子家都不需要他?老王爺拉著鄔雙樨進門:“正好有好茶。李在德的改進聽說讓殿下大悅,所以賜了一些茶,鄔將軍來品品?!?/br> 老王爺實在弄不來功夫茶,就是大茶壺直接開水泡,悶一悶大碗喝。老王爺其實也有點赧然:“實在是弄不來那雅致的?!?/br> 鄔雙樨一嗅就知道是頂級貢茶,驚蟄的建寧芽茶。他笑道:“太祖憐茶農制作茶團費工耗時苦不堪言,特令貢茶全部改成炒茶,返璞歸真。太祖真知灼見,茶既然是‘木蔭’,大晏幸而得天眷顧才獨有的珍貴飲品,自然要飲其最不造作的純粹甘甜,弄那么些個洗來洗去的步驟,矯揉造作,豈不辜負太祖他老人家的苦心?” 老王爺就愛聽鄔雙樨說話,說話怎么就這么熨帖,說得對,李家子孫就該做什么都體恤民情反璞……那什么歸真。旭陽那孩子也不錯,進門就干活,半天沒一句話,問他一句就回一兩個字。 鄔雙樨陪老王爺聊天,終于是出國喪了,最近嫁娶特別多。只是還是不能特別熱鬧,鼓吹就免了,請個客就行。街坊有婚宴,請老王爺去,老王爺送了禮金,沒去吃。李在德不知道哪天能有個著落,四六不著的混蛋玩意兒不如只豬,豬還能拱白菜,老王爺看別人家熱鬧心里泛酸。 又有誰家喧嘩,老王爺灌口茶:“鄔將軍……” 鄔雙樨連忙:“老叔還如以前稱呼我就好了,叫得我不好意思?!?/br> 老王爺改口:“小鄔啊,遼東嫁娶有什么特別么?” 鄔雙樨笑:“遼東漢人和中原無異,只是遼東其他族裔頗多,老叔問哪個?” 老王爺想起旭陽:“就韃靼的?” “那倒是沒漢人禮節那么繁瑣,給情郎送個定情信物即可?!?/br> 老王爺好奇:“送什么?” 鄔雙樨神情不動,繼續微笑:“以往多是送刀,后來殷實人家送個火銃也可?!?/br> 老王爺大笑:“那以后給送旭陽點什么東西得注意了,不能亂送?!?/br> 鄔雙樨笑著點頭:“是,不能亂送?!?/br> 老王爺和鄔雙樨一頓胡侃下來,李在德落衙回來:“爹啊有吃的么,餓死了!” 老王爺聽著他的聲音就頭痛:“沒有,你去別人家吧?!?/br> 李在德不當回事,站在院子舀一瓢水就喝。鄔雙樨站在門口:“怎么喝生水?” 李在德滿不在乎:“沒事啦,以前窮得沒柴的時候都喝生水?!?/br> 李在德喝爽了一抹嘴,看鄔雙樨怎么還在笑:“你笑什么???” 老王爺還在屋里,鄔雙樨只是笑著搖頭:“我撿了個大寶貝,別人求都求不來,心里忍不住樂?!?/br> 李在德沒戴眼鏡,兩眼漏神:“什么寶貝?” 鄔雙樨沒回答。 我也不是非要折哪棵桂樹的枝子。鄔雙樨心想,我已經有了人間至寶,是不是? 旭陽訓練士兵馭馬,初見成效。攝政王問他關于騎槍兵的問題,旭陽回答干脆:短期內不要想。 攝政王挺久沒遇上說話這么不拐彎的人了,笑一聲:“為什么?” 旭陽回答認真:“騎槍兵貴在方陣,槍之所指,一往無前。那么大的方陣,一旦有跌落,馬上就會被后面的人馬踩死,造成減員,所以必須馭馬嫻熟,還不要說cao槍的問題,必須和同袍之間配合默契,自己人打到自己人就丟臉了?!?/br> 太祖時期騎槍兵方陣運動,長槍林立,勢如破竹。 旭陽又道:“騎槍兵陣沒落也有原因,首要是訓練時間太長,再者……現在馬匹數量又不夠。兵陣要求人和馬都要萬里挑一,大晏沒有那么多馬可挑。所以白桿兵縱有太祖時期遺風,也不能完全重現當年的雄風?!?/br> 攝政王一聽,心里不快。這倒是真的,人都吃不飽,各地馬場早都荒廢了。宗政帶了馬種回山東,想要重建益都馬場,哪里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旭陽又道:“臣這幾日研究,不能完全恢復太祖時期騎槍兵的風采,咱們現在也有長處?!?/br> 周烈一直聽著,這時候才出聲:“火器?” 旭陽點頭:“是。太祖時期火銃還叫火筒,前裝火藥前面點,不小心還能炸著自己?,F在李巡檢做出來火藥后裝燧發銃。三百年啦,殿下?!?/br> 攝政王神情略有舒展。李在德這小家伙當真也是國士,德銃越改威力越大,造價也在往下調,小范圍配備軍隊也不是不可能。 旭陽垂著眼睛,看攝政王的右手。被德銃炸得疤痕斑駁,仿佛握著火荊棘,也并沒有怪罪書呆子。攝政王笑道:“李在德昨天跟我舉薦你了?!?/br> 旭陽沉默半天,回答:“多謝李巡檢?!?/br> 周烈道:“我一直看著,旭陽旗總腰里的火銃眼熟,是不是最早的那把德銃?” 攝政王捻捻手:“那個炸了?!?/br> 周烈一壓嘴角:“應該是最早的那一批里的。李巡檢送人也不送個好的?!?/br> 旭陽按著腰上的火銃,低聲道:“這把就很好?!?/br> 我就要這把。 錦衣衛指揮使司謙急匆匆找到王修,將塘報遞給他。這種事交給王修,比他告訴攝政王合適,他不想倒霉。 王修翻著塘報:“怎么……” 司謙急道:“研武堂驛馬還沒到河南,目前只有兩京,山東,山西。白巡撫從陜西上奏還得官驛轉山西研武堂驛?!?/br> 王修嘆道:“我去跟他說?!?/br> 李奉恕早回魯王府,難得有些踔厲風發的感覺。他心急騎槍兵的事,今天終于有些頭緒。這個旭陽有點真本事。李奉恕聽王修站在書房門口,和顏悅色:“站那里做什么?進來?!?/br> 王修不忍心,難得看老李有舒心的時候??墒恰植坏貌桓嬖V他。 李奉恕對王修伸手,等他走過來,一面嫌棄王修骨頭硌人一面又不怕熱地緊緊摟住蹭一蹭:“今天晚上想喝你熬的魚湯?!?/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