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辛夷,你連夜去找楚王,讓他取消明日的行動?!?/br> 未央連忙扳著辛夷的肩膀,疊聲說道:“天子知道他的計劃,天子是故意扣留阿晏的,為的是讓他在明日劍走偏鋒逼宮?!?/br> “你快告訴他,讓他甚么都不要做?!?/br> 未央語速極快,竹簍倒豆子一般。 辛夷須臾間便明白明日要發生甚么,連忙應下,道:“好,我這便去找楚王?!?/br> “姑娘早些休息?!?/br> 辛夷將未央按在床榻上,輕手輕腳打開窗戶,身若驚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幕之中。 未央隔著紗幔目送她遠去,翻來覆去總也睡不著。 擔心楚王不相信辛夷的話,又擔心楚王一意孤行,想到最后,甚至埋怨自己做事不夠謹慎——她應該親自去找楚王分說清楚的。 辛夷到底只是一個暗衛,楚王未必會將她的話放在心上。 未央起身,想趁著夜色去找楚王。 從夏仍在睡夢中,未央換了方便行動的衣服,小心翼翼喚來守在門外的從霜,道:“我要去找楚王?!?/br> 從霜上下打量著未央,道:“現在?咱倆?” 未央頷首,道:“越快越好?!?/br> 從霜雖不知未央用意,但對于未央的命令,她從來只有執行。 從霜帶著未央,一躍而起,矯健身體掠過高高墻頭與樓臺亭榭。 寒風迎面吹來,未央裹了裹衣襟。 夜,越來越深了。 未央并沒有見到楚王。 她與從霜剛從蕭府出來,便發覺城防比往日里嚴密了許多,街道上隨處可見巡邏的禁衛軍,閃著寒光的佩劍讓人望之生畏。 從霜一人能神不知鬼不覺地去楚王府上,但若是帶著她,不出幾步,便會被禁衛軍們發覺。 打更人自街道走過,東方升起啟明星,魚肚白迎來了紅日。 紅日緩緩跳出云層,未央目光一點一點冷了下來。 天子從不做沒有把握之事。 設局之初,他便將一切打算得極好,沒有人能掙脫他布下的天羅地網。 阿晏身在局中,她亦是逃脫不得。 未央慢慢低下頭,道:“回去罷?!?/br> 從霜眉頭微動,道:“咱們不去找楚王了?” “找不到了?!?/br> 未央聲音悲涼,如卷過落葉的寒風。 未央回到蕭府,從夏剛剛睡醒,小丫鬟們送來熱水,從夏打著哈欠來伺候未央梳洗。 見未央身邊沒有辛夷,從夏忍不住埋怨道:“她又躲懶?!?/br> 未央仍在楚王的事情心憂,略微敷衍從夏幾句。 辛夷不在,梳妝打扮的事情便落在從夏身上,從夏手腳勤快,不一會兒,便給未央挽好了鬢發。 縣主派人來催,未央披上外衫,從夏將一個小暖爐塞到未央手中。 轎攆早已備好,縣主與未央上了各自的轎攆,浩浩蕩蕩去往皇城。 未央捧著小暖爐,一路上,想了無數個去找楚王的方子,但到了皇城之后,她發現一個也行不通——祭祖是大事,她要全程跟著公主,而楚王是藩王,要守在天子身邊。 不到最后的流程,他們是見不到面的。 至于她偷偷去找楚王,則更是不可能。 人多口雜,女眷朝臣眾多,她又因爺爺的歸來成為華京城的目光所在,縱然扮成小宮女,她過于亮眼的容貌,亦會很容易被人認出來。 她現在唯一能做的,便是等。 等辛夷勸住了楚王,又或者說,楚王中了天子的請君入甕之計。 心中存著事,未央便有些心不在焉。 公主見她如此,以為她仍在為何晏的事情擔憂,便道:“若是不舒服,便去偏殿休息罷?!?/br> “待祭祖開始時,本宮再讓人去喚你?!?/br> 未央應下,來到偏殿。 偏殿里小內侍在伺候茶水。 未央看了看給自己續茶分外殷勤的小內侍,眉頭挑了挑。 她不能眼睜睜看著楚王跳入火坑。 未央換好小內侍的衣服,又讓從夏扮做自己的模樣,待在偏殿不出,自己把頭埋得低低的,快步往藩王們所在的宮殿而去。 上天保佑,可一定讓她找到楚王。 未央心中不斷祈禱著,快速穿過長廊與宮道,一堵巨大的假山,橫在她的面前。 假山上刻著天子的筆跡:道法自然。 這是天子剛剛登基時留下的,用意是告訴朝臣世家,他登基為帝,乃是天命所歸,并非他絞盡腦汁謀來的。 未央撇了撇嘴,繞過假山,繼續往里走。 委實諷刺。 老子與莊子若是知道,道家的無為而治被天子這般埋汰,怕是要從棺材里跳出來,打爆天子的狗頭。 未央腹誹著,忽而聽到,高高的宮墻內傳來刺耳的刀劍相撞的聲音。 緊接著,是楚王的一聲怒吼——“本王為太子妃而戰!為母妃而戰,父皇而戰,更為自己而戰!” “長兄,你已經老了,你的時代結束了!” 未央瞳孔微縮。 她還是來晚一步。 楚王反了。 未央提起衣擺,快步跑向宮門處。 原本大開著的宮門,此時關得緊緊的,宮門之下,羽林衛按劍而立,戰甲凜凜。 未央心下一沉。 羽林衛是天子親衛,每一個衛士都天子心腹。 楚王此舉,兇多吉少。 羽林衛見有人前來,驟然拔劍。 “我是蕭未央!” 在羽林衛的佩劍橫在自己脖頸之前,未央忙摘下帽子,拿出自己的腰牌,道:“我有急事求見天子?!?/br> “天子此刻誰也不見?!?/br> 羽林衛上下打量著未央,并未將佩劍還鞘,仍指著未央,冷聲說道。 未央絲毫不懷疑,若是自己再往前一步,羽林衛會用自己手中的長劍送她上西天。 “燕王與蜀王有兵力調動?!?/br> 未央深呼吸一口氣,努力穩了穩心緒。 越是這種情況下,越是不能慌。 未央道:“兩位藩王麾下有多少親衛,想來不用我說,你們也該知曉?!?/br> ——天子既然請君入甕,她便來個調虎離山。 她一點也不信,對帝位頗有的想法的燕王與蜀王,會放棄這么好的機會,按兵不動看楚王與天子的相斗。 宮內人多口雜,遍布各方勢力的眼線,天子與楚王這么大的動靜,燕王與蜀王不可能沒有聽到風聲。此時的燕王與蜀王,多半在謀劃著如何漁翁得利。 “我之所以扮成小內侍,是因為兩位藩王的人控制了永寧殿?!?/br> 未央滿嘴跑著火車,說的話自己都快要相信。 羽林衛半信半疑,握著佩劍的手指微微收緊。 作者有話要說: 燕王/蜀王:我不是,我沒有,我只是搞了一些小動作 第72章 “你們若是不信,大可派幾個人去永寧殿瞧上一眼?!?/br> 未央看著猶豫不決的羽林衛,說道。 羽林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拿不定主意。 永寧殿是天家皇室供奉先祖的地方,且離他們現在所在的神仙殿極近,永寧殿一旦有失,戰事便很快便會波及到永寧殿。 若是在尋常時候,他們自然是不怕的,天家一十六衛,各司其職,拱衛皇城,藩王雖有親兵府兵,以戰力來看,或許能抵得上一兩個衛隊,但天子有一十六衛,藩王若想行謀逆之舉,只怕剛攻入皇城,便被各方衛士聯手剿滅了。 可現在不同。 皇城分內外兩成,祭祖大典在外城舉行,拱衛外城的是宿衛,由朝臣世家們所統領。 天子來外城,所帶的只有心腹衛隊羽林一衛,羽林衛雖是衛隊們最為精銳的部隊,但楚王早有打算,早早地將自己的府兵與養了多年的死士帶入神仙殿,趁機行弒君之舉。 如今大部分的羽林衛在殿內守著天子,能調去永寧殿的衛士并不多。 更何況,若調衛士去永寧殿,則神仙殿的兵力便會大肆削弱,楚王的府兵雖不及羽林衛能征善戰,但勝在準備頗足,若此時再占了人數優勢,只怕天子將會陷入危險之中。 可若不調兵救援永寧殿,縱然天子殺了楚王,平叛楚王謀逆,永寧殿的藩王們得了消息,必會在天子與楚王兩敗俱傷之際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