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節
如果還有下輩子的話。 剛進宮時,他明明最恨那些老太監的做派,到最后,他卻有意無意變成了他最討厭的那種人。 那些心底鄙夷厭惡卻不能不武裝上身的兩面光嘴臉,都丟掉,全都丟掉。 下輩子,重活一回。 像康德書那個老鬼一樣心寬體胖,像陳喜那個龜孫子一樣討人喜歡。 他也做個自得其樂、簡單純粹的人,可好? 他還跟著殿下,跟著太子妃。 可好? 他靜靜笑著,虛弱卻希翼。 他的徒弟嗚咽著不敢嚎出聲:他知道,他知道師父雖愛偷說太子妃壞話,但都不是真心并非惡意。和對殿下的忠誠敬愛不同,師父其實最喜歡太子妃,最喜歡太子妃了。 念淺安默然看著陳寶師徒,一臉感動地提溜起陳寶束發,柔聲道好,“好是好。不過下輩子太飄渺,還是等你真的翹辮子了再說不遲?!?/br> 陳寶徒弟聞言嗚咽變驚嗝:昂?太子妃啥意思?師父不是正在翹辮子嗎? “你臉上身上的血污雖重,但噴灑軌跡不合理。多半不是蹭到別人的血,就是被別人的血噴著了?!蹦顪\安感動變高深,忙里偷閑過完法醫癮,撿起滾落一旁的頂戴,默默將陳寶又臟又亂的束發塞回去,“近水說你沒事兒,那就鐵定沒事兒。別自己嚇自己,還嚇得你徒弟差點嚎喪,大過年的忒不吉利?!?/br> 近水嗯嗯附和,“陳總管放心,我剛才已經查看過了,都是輕傷,要不了命?!?/br> 邊說邊動手,止血包扎一氣呵成。 先喪后喜的陳寶徒弟滿心敬畏,偷瞄近水,暗暗驚奇近水干癟癟的袖袋是怎么裝下那么多東西的,然后偷看陳寶,暗暗吐槽師父好丟人哦,沒事兒瞎交待什么遺言呀! 瞬間被包成粽子的陳寶卻是滿心悲憤:果然信邪不能停!他就算真要死了,也不該跟全天下最能煞風景的太子妃談感情! 談個鳥感情! 感性個毛球! 去他的下輩子吧! 呸! 陳寶呸完自己抻手抻腳:好像確實不痛不冷了?哪個害他虛驚一場,他就找哪個百倍奉還! 渾身虛弱登時化作狠厲,擄起袖子就要投身混戰。 “你是怎么受的傷?”念淺安趕緊阻止,無語問陳寶,“殿下可好?東宮可好?” 陳寶一聽可好二字就蛋疼啊呸,他沒蛋可疼,于是牙疼似的一咂舌,“奴才來前又回過一趟東宮。彼時東宮也亂了,所幸殿下早有安排,東宮外有剩下的近衛守著,東宮內有李良緣坐鎮,又趕上李夫人在,武將夫人指使起宮人來,真挺像模像樣! 大嬤嬤掌得住事兒,更別說還有個康總管。李夫人一說要澆熱油,大廚房上下就添柴架鍋,熱油滾水順著門墻澆下去,那些個想闖東宮的王八羔子脖子都來不及縮!奴才瞧著甭提多解氣,但不能湊上前裹亂不是? 奴才就想吧,東宮一時半會攻不破,干看著不如先找著娘娘。哪想東宮那頭有金吾衛,后宮這頭也有金吾衛。奴才這張老臉吧,平時體面此時倒招禍,迎頭叫人認出來挨了金吾衛幾刀,又被四處亂竄的宮女太監撞得摔倒在地……” 然后又疼又嚇且冷且孤單寂寞,暈了。 這么慫的事兒必須含糊帶過,帶完干咳一聲肅然道:“殿下若是不好,暗衛不可能傾巢而出,早該聽著林侍衛的信兒回護殿下身邊了??珊摒B心殿進不去出不來,打探不著確切消息?!?/br> “作亂的金吾衛有多少?”念淺安按下疑慮,提出疑問,“禁軍十二衛,除了金吾衛其他十一衛可有動靜?” 陳寶掐指盤算一回才答道:“依奴才看,擾東宮闖后宮的金吾衛不過千?;噬袭敱娀桕I,那可是驚破天的大事兒。靖國公和閣老們一進養心殿,漁陽郡公和魏三公子就帶人把守養心殿、乾清宮、太和殿三處。李二公子、李三公子在漁陽郡公麾下,多半也在太和門內?!?/br> 也就是說,作亂后宮的金吾衛不足五成,而其余十一衛全無動靜。 陳寶越說越順,“禁軍十二衛,能統領一衛的哪個不是皇上親信?奴才冷眼瞧著,受驅使的金吾衛頭目,沒一個是皇上踐祚后提拔上來的。論起不得志,恐怕就只有先帝在時,曾受先睿親王管教的那幫老金吾衛了……” 他都知道的事,皇上會不知道嗎,楚延卿會毫無防備嗎? 念淺安心頭大定眉眼一亮,果斷分派道:“后宮這里,我就全權交給陳內監了?!?/br> 陳寶略一忖度就慎重應嗻,“太和門,不是誰都能硬闖的。旁人不能,奴才不敢。如今,也只有娘娘能往前宮走一遭了?!?/br> 他時刻不忘溜須拍馬。 被順嘴扣高帽的念淺安很有領導自覺,一臉欣慰加深情,“近衛暗衛由你指派,等幺幺零循著哨音找來,你就分出一半去東宮,剩下一半讓她們直接趕去太和門。記得對接頭暗號,別自家不認自家人,虛耗武力就虧大了?!?/br> 陳寶心知幺幺零混進宮扮宮女,填的自然不是什么要緊空缺,哨音響起四方來會,少說還要一會兒,當即省略萬字馬屁,只問接頭暗號是啥? 念淺安邊飄走邊撂下一句:“八百標兵奔北坡?!?/br> 滿頭霧水的陳寶師徒:……標兵是啥新奇兵種,北坡是啥隱世地頭? 接頭暗號什么的,果然不是凡人能聽得懂的! 別說還挺順口兒! 陳寶頓時豪情萬丈,反手抽徒弟,“趕緊收起你那副無知晦氣的蠢樣兒!一邊兒待著等幺幺零去!雜家今兒不親手弄死幾個金吾衛,雜家就跟你個龜孫子喊師父!” 他滿血復活,扭腰下場混水摸魚,逮著半死不活的金吾衛捶一拳踹兩腳。 陳寶徒弟邊蹲守幺幺零,邊默默揩眼角:師父慫點丟人點沒啥,活著就好,只要活著就好! 他這邊感性萬千,那邊念淺安卻滿腹疑慮:后宮大亂,前宮呢? “后宮大亂,前宮呢?”劉乾也正疑問,傳說抱恙的老身子骨筆挺如松,端坐書房案后,問出念淺安心聲,問的卻是劉青卓,“你是不是覺得奇怪,我身在朱門坊,怎么就能斷言后宮大亂?你不妨先想一想,我曾是帝師又是天官更是閣老,所謂抱恙不耽誤行動要不了老命,皇上怎么就輕易允我告假,免我進宮朝賀?” 劉青卓聞言久久不答。 半晌才抬眼看向全無病態的祖父,語氣艱澀半帶試探,“祖父位高權重聲名顯赫,又是太子妻族,皇上任由您不進宮朝賀,是算準了您有資本份量足,便是內皇城真出了什么亂子,外皇城有您坐鎮就不至于失去掌控?!?/br> “你還算沒有糊涂到底?!眲⑶理毼⒙N,似笑非笑,“我不妨實話告訴你,我這假是皇上讓我告的,今兒這后宮之亂,是皇上一手布的局?!?/br> 請君入甕,甕中捉鱉。 甕底蹲著皇上。 被捉的鱉,卻不是皇上。 第319章 不自量力 劉青卓雙目微瞠,面露思忖,“毅郡王身在沙場,二皇子身敗名裂,尚郡王閉門思過,太子已是儲君,不至于做出自毀前程的蠢事。祖父的意思是,皇上此局針對的是樂平郡王?” 說著難掩譏嘲,“就算樂平郡王真有異心,憑什么作亂?” 他同樣認為樂平郡王無名無權無兵。 也和內外命婦們一樣只覺匪夷所思。 “若能狹天子以令諸侯,謀朝串位一事未必不可為?!眲⑶σ廪D深,“如此就算名不正言不順,權勢不夠兵力不足,倒也不算不自量力。只要拿捏住皇上,再轄制兩宮拿下東宮,改朝換代不過瞬息之間。旁的不說,只說皇上豈是好拿捏的? 怪就怪在,尚郡王受罰二皇子遭貶,皇子接連出茬子。巧就巧在,椒房殿每每受了委屈,隆寵反而更重一分。宮中事,從無偶然。朝中事,從來牽一發動全身。椒房殿身處其中,看不透十分也能明白五分。 難就難在,進一步或許就能海闊天空。你若是得寵皇子,是選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選后者,就只能鋌而走險,且走的必是殺招?;噬喜缓媚媚?,但要拿捏皇上生死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姜貴妃管著養心殿吃用,手握自主出入的通行牌子,想借機動手腳難不難?臘月至今,再細微的手腳也已經足以見效。倘若皇上龍體敗壞,只需露出丁點異樣,今日朝賀必亂。宮宴一亂,就能趁機作亂。 一葉障目、狗急跳墻,說的就是姜貴妃和樂平郡王。自以為得逞,偏勘不破這世上毒藥或許做得到無色無味,人心卻做不到無血無rou。姜貴妃敢做手腳,敢不敢一蹴而就?不敢。能在皇上飲食穿用下成藥,能一日日瞧見成效,是皇上有意為之,更是自己人故意為之?!?/br> 他猜,這個自己人是姜姑姑。 姜貴妃尚且無知無覺,他卻知道,姜姑姑的家人,已被悄悄接進劉文圳的宮外私宅。 更知道姜姑姑曾私下見過小吳太醫,見完就反水,小吳太醫功不可沒。 “但凡太醫,榮辱哪由自主?”劉乾語氣淡淡,心中戚戚,深深懷疑姜姑姑之所以反水,很可能是受不住小吳太醫一張嘴又啰嗦又洗腦,“院正能受要挾,太醫能被收買,可惜架不住自己人暗中倒戈。椒房殿選在今天發難,成也用人不疑,敗也用人不疑?!?/br> 所謂不為良相,則為良醫。 讀書人泰半粗通藥理。 劉青卓一點就通,不無震撼,“吳老太醫半生在太醫院,半生在公主府。吳家雖非朝中重臣,但是東宮一系?;噬淆報w敗壞只是假象。您說的自己人,是小吳太醫。醫毒不分家,姜貴妃能下毒,小吳太醫自然能解毒?!?/br> 他想得到小吳太醫,哪里想得到姜姑姑。 劉乾不予置評,自顧往下說,“弒父殺子,哪個都不好說不好聽。朝中誰不知姜大都督是個扶不起的酒囊飯袋,本就難堪重任?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這個時候出事?;噬现驹陂_疆辟土,豈容父子不一心,后宮總出亂子? 魏無邪一封參本來得及時精準,無非是皇上背后授意,即能打壓姜家派系,也好試探椒房殿虛實?;噬辖o過椒房殿機會,可悲椒房殿貪心不足枉費圣心?;噬?,是君亦是父。做兒子的不孝忤逆,做老子的呢?” 他語氣一頓似嘆似嘲,點著安放桌上的半塊虎符,“皇上這個做老子的,到底心慈手軟。今兒這場宮變,姜貴妃和樂平郡王是始作俑者,雖難逃一死,但不會背負謀逆惡名。等宮中塵埃落定,你三表叔就會授此兵符,領東山大營圍剿睿親王府?!?/br> 劉青卓聞弦知雅,腦中清明心頭卻亂,強自笑問,“祖父一番點撥教誨,孫兒受益匪淺。唯有一處不明,您特意召孫兒來,可是有事要孫兒代勞?” 劉乾輕聲嗤笑,緩緩搖頭,“你打小聰穎,書又念得好,可嘆聰明反被聰明誤。你那點小心思小動作,還當自己藏得多深做得多隱秘?你難道不清楚劉家是念家外家,是東宮外戚,和太子太子妃密不可分?你清楚的很。 明知不可為而為之,你求的不是劉家前程,而是自己一個人的富貴。十年寒窗,萬千道理你讀不透,只抓著富貴險中求這一條不放,你認誰為主不好,偏偏認尚郡王那個偽君子真小人?樂平郡王敢謀逆,你敢不敢說其中沒有尚郡王的手筆? 自詡聰明的人犯起蠢來,真正是個笑話。論城府心性,太子妃都比你這個做表哥的強百倍。若非東宮自有成算,太子妃還肯給我留臉,你以為你和尚郡王還能好端端地活到現在?我這個做祖父的,也給過你機會。 既然你不孝,就別怪我不慈。等今日事了,你就收拾包袱回祖籍,好好兒結廬守墳,為你早早過世的祖母盡一盡孝道。哪天我死了,你那庶母生出兒子,能掌家做官了,你就能回來了?!?/br> 他不悲不怒,語氣平緩,應和著自鳴鐘輕微聲響,愈單調愈無情。 劉青卓聽在耳里亂在心里,亂到極致反而平靜下來,抖袍跪地,深深泥首,“自二皇子出事兒后,孫兒已知認錯主做錯事。孫兒自認抽手及時,求祖父看在孫兒真心悔過的份兒上,饒恕孫兒一回?!?/br> 劉乾縱聲大笑,大搖其頭,“你自己說的話,你自己信不信?你即不服又不甘,更有怨恨。易地而處將心比心,魏無邪那三個小子可曾不服不甘,可曾怨過恨過?我告訴你,不曾。讀書人為官者,名聲重于性命。 魏無邪不要名聲不顧官聲,為的是什么?為的是魏家祠堂至今空空蕩蕩,連塊像樣的牌位都無從供奉。他賠上官途聲譽,饒是將來奪回安西四鎮立下軍功,也不可能重回京城重掌大權。他那三個小子,仕途也到頭了。 他們父子即是皇上的棋子,也是棄子。魏無邪老jian巨猾,但目光長遠胸有溝壑。放棄魏家兩代,圖的是魏家后代。只要太后肯抬舉魏夫人,只要魏家子孫流著陳氏的血,往后坐上龍椅的只要不是昏君暴君,至少能再保魏家三代富貴。 若是子孫有出息,朝堂中遲早會再有魏家一席之地。魏無邪拼的,是為人家主為人臣子的風骨。你捫心自問,除卻自傲自負,你可有風骨可言?你父親生性敦厚,你母親糊涂無能,你這樣左心歪性的人再留在家中,不過是禍害。 我再明白告訴你一句,皇上樂見劉家后繼無人,卻不樂見外戚坐大。我臨到老重新入仕,趟這灘渾水,聽憑皇上使喚,為的不是你父親更不是你。我圖的和魏無邪一樣,是劉家后世。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等我死了,才是劉家門楣大振的時候?!?/br> 比起家族,一個不聽話的孫子算什么。 劉乾笑聲冷酷,袖起虎符轉出書案,舉步經過孫子,笑容盡斂,“我肯留你一條命,你最好別自己找死?!?/br> 里間劉青卓埋首不動,外間方氏臉色煞白。 “你想為卓兒尚縣主,我成全你?!眲⑶_步不停,和方氏擦身而過,“回頭我就舍下老臉請安和出面,從宗室里挑個縣主下降,家世人選就由不得你挑剔了。卓兒回祖籍成親,洞房過后就搬去祖墳住。你要是愿意將中饋讓給二房,我也不攔著你隨兒子兒媳一起回祖籍?!?/br> 方氏張著嘴睜大眼,無聲滑坐在地。 劉乾老手一背老臉一轉,回看書房暗自嘆息。 他費心隔開兒媳孫子,又費盡口舌道破圣心和局勢,是說給孫子聽,更是說給兒媳聽。 兒媳到底姓方,身后有方家孔家仇家,若是還聽不懂拎不清,他不介意連劉家主母也舍掉換掉。 劉乾漠然收回目光,老手一抬招來長隨,“趕緊泡壺好茶來?!?/br> 費盡口舌就算了,不小心夸了魏無邪兩句,心里嘴里簡直哪兒哪兒都不得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