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
《佞臣之妻》 作者:天行有道 文案: 人人都說楚瑜的夫君是個善于逢迎拍馬的大jian臣,可楚瑜知道,他并不是。 因為他只對兩個人說好聽的話: 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她。 古言小甜餅。 閱讀提示: 1.1v1,he,甜文; 2.假·清高女vs真·甜話男 內容標簽:宮廷侯爵 甜文 主角:楚瑜,朱墨 第1章 楚家三房的小女兒楚瑜難得上街一趟,就被朱十三給瞧上了,這消息在京城里炸開了鍋。 那朱十三可不是好惹的人物,年紀雖輕,卻已在京城闖出了極大的名聲——當然不是好名聲,聞者無不噤若寒蟬。 朱十三原名朱墨,之所以得來這個諢名,卻是有來頭的。他自幼行乞為生,十歲那年被人牙子賣到尚書大人府上,機緣巧合做了門童,又機緣巧合在十三歲那年偶遇出巡的皇帝,拍了幾句馬屁,引得龍心大悅。林尚書認為此人乃可造之材,供他進學堂讀書,后來又送他應舉,誰知這小子運氣忒好,會試雖不出眾,卻于殿試上大放異彩,得了那年的榜眼——這還是皇帝看重公平、綜合考量后的結果。至于在他之前之后的狀元、探花,則根本已無人問津了。 出身這樣低微,卻憑著一副jian猾心腸平步青云,專會拍馬鉆營,但凡清高一點的人家焉有能看得上他的?尤其像定國公楚氏這樣的滿門清貴,更不愿與此人多有牽扯。 現在卻是麻煩找上頭頂來了。 楚家的三夫人何氏一把鼻涕一把淚的同丈夫哭訴,“早說讓瑜兒昨日不要出去,你偏不聽,縱得她無法無天,要不怎會惹出這等禍事來?” 楚鎮眼看著妻子手里的濕手帕一張張飛來自己身上,也沒敢抖落下去,只努力為自己辯解道:“昨兒是花燈節,府里的姑娘早就約好了結伴出去,怎么偏瑜兒不成?你先前不是也答應了么?” 何氏愣了一下,似乎才想起這回事,但是她隨即就重整旗鼓的哭起來,“我也是一片好心,誰想到她能遇上朱十三?” 又咬牙嗔道:“一道出去的小姐丫頭一大堆,黑燈瞎火的,怎么偏偏就瞧上咱們瑜兒?她還是最小的呢!” 她的疑惑,何嘗又不是楚鎮的疑惑。但他知道妻子的性情,有時候一根筋拗得厲害,不問個清楚誓不罷休,唯有勉強勸道:“誰叫咱們瑜兒生得標致,別人自然一眼就看見了?!?/br> 何氏聽了這話倒有幾分得意,使了使勁從丈夫懷里坐起來,“倒也是,也不看看是生的丫頭!” 許是哭得沒了力氣,這會子她的淚反倒漸漸收住了,試探著向丈夫道:“不然你去求求老太爺,讓他老人家設法推了這門親事?” 總不能糊里糊涂便應下了。 楚鎮連連擺手,似乎唯恐避之不及,“可別!父親已經頤養天年,跟官場上那撥人也斷了消息,豈有為這個再去勞煩他老人家的?且要說有勢力,誰比得上朱十三的勢力,只怕惹惱了他,他就有膽子去請皇上的圣旨來,咱們磨破嘴皮子也沒用?!?/br> 丈夫分析得有條有理,何氏也只能沉默的嘆息一聲,喃喃道:“難道就再無回天之力了?” 好似她這位為娘的不是嫁女,而是送葬。 何氏愈想愈覺心煩意亂,取過一旁的白玉團扇揮了兩下,又叫來一個丫頭問道:“姑娘呢?” 丫頭回道:“姑娘正和三小姐、四小姐她們幾個說話呢,是否要婢子將姑娘叫回來?” “不必了,讓她自個兒安生一會吧!”何氏郁悶的道。 就算現在立時將楚瑜帶回來,她也沒臉面對自己的女兒——誰不愿自家如花似玉的閨女嫁個如意郎君,好前程美滿?如今偏偏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何氏一切的愿景都被破壞殆盡了。 * 彼時院中紫藤花架邊的一塊空地上,幾個女孩子也正嘰嘰喳喳的議論。 “六meimei,聽說今早那位朱大人遣人來向叔父提親了?”問話的是五小姐楚珝,她雖與三小姐楚珊同為大房所出,但生母僅是一個通房,生下她才抬了姨娘,身份自是不可等同而論。楚珝向來體弱多病,性子也十分幽嫻貞靜,甚少與外人往來,昨兒的花燈夜,就只她沒有出去。 當事人楚瑜卻是一副悶悶不樂的神情,低頭用一塊磚石在地上亂劃,分明瞧得出她心不在焉。 眾姊妹都很能體會她的心情,楚珊寬和的道:“可不就為這個,叔父叔母險些愁白了眉毛,現在都沒緩過勁來呢!” “那朱大人果真如此放誕,只見了一面就打上六妹的主意?”楚珝怯怯問道。她拘在家中久了,好奇心難免加重幾分。 “不然還能為了什么?誰好好的會去招惹他不成?”楚珊嘆道,一面端詳著楚瑜的形容。輪廓秀美如畫筆勾勒出一般,肌膚白膩,雙頰鮮嫩,雖眉眼略顯稚氣了些,但正如那清晨帶著露水的荷花苞一般,讓人忍不住便想采擷——生得這樣美貌,無怪乎那姓朱的動了邪念。 四小姐楚璃卻輕輕嗤道:“我看未必,那朱十三說不定早有預謀,否則怎會一見面就送了盞花燈給六妹,總不見得是憑空變出來的吧?” 楚璃生性潑辣,別人不敢直呼朱墨諢名,她卻是不怕的。 楚珊一聽她這話,分明暗指朱墨對楚瑜垂涎已久,說不定兩人早就有所牽扯,她頓時垮下臉來,“四妹,飯可以亂吃,話可不能亂說,瑜meimei清清白白一個女兒家,行的端做得正,是那jian人自己無禮罷了,這也能怪到她身上?” 楚璃掩口輕快笑道:“我并沒貶她呀!我夸她還來不及呢,能嫁給這樣勢焰滔天的大人物,今后咱們家的指望可都在這位妹夫身上了!” 她素來言語無忌,多為眾姊妹不喜,只因楚家二老爺早逝,留下孀母弱女,眾人才不得多讓她三分。二夫人原是個賢良人,但是照楚璃這樣的做派,眾人的好感遲早會被她消耗殆盡。 楚珊懶得與這位姊妹胡攪蠻纏,只寬慰的捏了捏楚瑜肩膀,“你四姐就是嘴快,別把她的話放在心上?!?/br> 楚瑜哪還有心思與閑人計較,擰著眉低聲道:“三jiejie,我身子有些不舒服,得先回房去了?!?/br> 眾人也不好留她,唯有陪她一道唉聲嘆氣,獨獨楚璃卻是一副幸災樂禍的嘴臉,讓人見了就生氣。 回到屋里,楚瑜一望見角落里那盞紅光滿面的花燈,嘴角又重重塌下來,都能掛兩個油葫蘆了。 盼春知道她不喜,忙上前要將那東西收拾起來,楚瑜卻攔住她道:“別,還是好好放著吧,若弄壞了一丁點,恐怕那邊都要怪罪?!?/br> 盼春知道她說的是哪邊,不禁滴溜溜打了個寒噤,這女兒家成親向來都是高高興興的,怎么到了她們這里卻是一片愁云慘淡?連那盞精巧的花燈在她眼里也成了洪水猛獸一般——該死的朱十三,找誰不好,怎么偏偏盯到她們府上了? 楚瑜因見那花燈上有些皺褶,只得嘆息著走過去,將紙燈籠小心撫平。 花燈上的圖案亦映入她眼中,那是數尾活靈活現的游魚,魚諧音瑜,難道真如楚璃所說,她早就被這賊人惦記上了?楚瑜悶悶想著,覺得自己的運氣壞到極點,但愿只是巧合罷了。 楚家歷代書香,女孩子們也多涉讀書卷,祖上更是以剛直不阿著稱,盡管如今日漸式微,但這種精神還是得傳承下來。楚瑜從以往所讀的典籍中得到熏陶,最向往的就是高風亮節之臣,如今卻要將她許給朱墨這樣一個jian佞,任誰都是意難平的。 盼春見她郁郁的靠著墻,可見情緒壞到極點,遂搜腸刮肚勸道:“小姐也別太灰心了,聽說這朱大人長得倒是不錯,是京中有名的美男子,至少……” 至少還有臉不是嗎? 楚瑜并未從她的話里得到些許安慰,聲音依舊是低落的,“相由心生,其心不正之人,相貌自然好不到哪兒去?!?/br> 盼春不禁一噎,再也說不出話來。她也只是聽說罷了,焉知不是外人的夸大之語,誰叫這位朱大人是皇帝身邊的寵臣呢?他奉承天子,旁人奉承他也是應該的。 偏偏昨夜送花燈時也沒能瞧得清楚,那人突兀將彩燈遞過來,眾人皆唬了一跳,誰又敢去細瞧呢?何況身為大戶人家的婢女,見了男子只有躲的,焉有湊上去的道理?盼春想到此處又有些自悔,早知道會來這一出,還不如干脆問個清楚呢,總好過現在盲婚啞嫁,稀里糊涂。 這一夜主仆倆都沒睡好,盼春還好一些,至少她后半夜迷迷糊糊盹著了,但是見到小姐時她卻嚇了一跳,只見楚瑜嫩生生的面龐上赫然飄著兩團烏青,倒像是被人打了兩拳似的。 楚瑜無精打采的看著她,她的確在夢里與朱十三經過了一番搏斗,現在她腦海之中,那位未曾謀面的夫婿已經被她打得下不來床了。 作者有話要說: 開新文了,先婚后愛小甜餅,感興趣就點個收藏吧~ 第2章 盼春猜不到她做了什么怪夢,但女子的容貌可馬虎不得,本想提議用茶葉梗敷一敷,轉念一想,這樣大的黑眼圈,怕是一袋子茶葉都不夠用,因道:“婢子給您擦些粉吧?!?/br> 楚瑜有氣無力的點了點頭。 她天生著一副清水出芙蓉的好臉色,從來不愛調脂弄粉的,但今日這副模樣若不遮一遮,恐怕母親那里對付不過去。 楚瑜乖覺的坐到梳妝臺前,盼春自取了胭粉盒來,將茉莉花粉薄薄的打在眼眶下,忍不住感慨著:小姐這張臉生得真好,就是太好了,才引來jian人覬覦。要不怎說紅顏多舛呢? 盼春一面想著,一面險些落下淚,忙用袖子揩了揩眼皮,強笑道:“小姐您瞧瞧,可好些了?” 楚瑜愛美,每天少說要照十來遍鏡子,但今天她卻只草草望了一望,便起身道:“去給母親請安吧?!?/br> 她自己都不愿再看這張臉,因為朱十三將她所有可能有的好心情都破壞光了。 母女倆在穿堂打了個照面,彼此各怔了一怔,原來何氏的眼眶同樣是發青的,至于楚瑜,她那種層次的黑眼圈連粉都蓋不住。 她們睡不好的原因都是這門親事,而朱墨,他正是那躲在幕后的兇手。 楚瑜一頭撲進何氏懷里,抱著她的腰哭道:“娘,我不要嫁人!” 何氏亦痛哭失聲,摸著她的頭泣道:“娘何嘗愿意你嫁給那人,這不都是沒法子么……” 丫鬟婆子們看著,個個都覺得心酸。 兩人哭夠了,何氏似下定決心般,拉起女兒的手道:“走,隨娘去松竹堂,讓老太太幫你想想法子?!?/br> 楚家祖上就有懼內的毛病,一代一代傳下來,連老太爺亦是這般。不敢去請老太爺出山,何氏便想了個迂回的法子,若能說服這位婆母,就成了變相的曲線救國了。 到了松竹堂,何氏還沒來得及說明來意,楚老太太就笑著招呼她上前,“快過來,才有人送來幾枝上好的山參,你也揀幾枝回去,這東西提氣是最好的?!?/br> 何氏走近一瞧,果然看到一大包長短不一的東西,根根皆有拇指粗細,目中亦有幾許驚訝——這樣質地上佳的人參,一根怕是百兩銀子都拿不下來。 幸好何氏還不是那等見財眼開的人,雖然驚奇,倒還把持得住,只笑問道:“這是誰送來的?出手這樣闊綽?!?/br> “還能有誰,還不是你那未過門的女婿?!崩咸让忌颇康耐?,她從前對這個三房媳婦還沒這樣親切,如今倒是和藹多了。 何氏不禁啞然,半晌才吱聲道:“是朱……大人?” 險險叫出朱十三的諢名。 老太太贊許的頷首,“這孩子眼光不錯,送來的都是真材實料,倒沒叫那參行哄騙了去?!?/br> 何氏越發無言,看來婆母對朱十三的印象相當好,這大出她意料之外——想來還是那包人參發揮了效用,就不知朱十三還有沒有給她旁的好處。楚老太太從前原是頗有風骨的,隨著這幾年國公府越來越窮,老婆子貪圖享受,反倒越來越見錢眼開了。 何氏見她絕口不提朱十三的惡名,仿佛這是一樁極好的婚事,少不得硬著頭皮開口,“娘,那朱大人……” 正說著,忽見大夫人二夫人兩個一齊過來請安,楚老太太忙一疊聲的命人倒茶,反把三媳婦晾在一邊。 這擺明就是敷衍的態度了,何氏氣得一跺腳,賭氣帶著女兒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