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節
書迷正在閱讀:葦間風、撒個漁網撈相公、不紅就要繼承家業[重生]、奪心嬌妻莫要逃、我在現代做藥神、聲控系、寡婦門前有點田、最萌星二代、藏珠、我,禍水,打錢[快穿]
陸柬之率領士兵堅守城頭,打退了來自于天師教的一次又一次的瘋狂的進攻。 這日傍晚,殘陽如血,照紅了城外那片地勢平緩的廣袤的丘陵和田野。 陸柬之帶領守軍,已經在城頭接連守了整整一天。 吳倉似乎也急躁了起來,從清早起,天師教的攻勢,便如同潮水,一波接著一波,沒有片刻的停息。 一波被驅著攻城的弟子死光了,很快,就會有第二波頂替上來。 第二波死了,第三波轉眼又至。漫山遍野,無窮無盡,看不到終結的任何希望。 而城頭上的守軍,這些只是平凡血rou之軀的戰士,憑著一口血氣,堅守到了這一刻,已是快要到了極限。 但卻沒有人后退。 從陸柬之開始,到最普通的負責搬運擂石的小兵,所有的人,都殺紅了眼。 只要沒有倒下,就沒有人后退一步。 昏迷了幾日,今早才剛蘇醒的高胤,也登上了城頭,和身邊的士兵一道,揮刀,殺了一個又一個的爬上墻頭的天師教兵。 就連城中那些原本懼怕萬分的民眾,也終于被這宛如末日降臨般的悲壯的守城之戰給感染了,不再懼怕,吶喊著,紛紛涌上城頭,和士兵一道作戰。 數丈高的城墻之下,一天下來,尸體堆積如山,已經漸漸快要和城頭齊平了。 又一波教眾,在殺聲中,踩著疊尸上墻,蜂擁蟻聚,城頭上的人,用手中的刀、劍、石頭,所有能夠拿的到的武器,砸向密密麻麻不斷往上冒的一個又一個的黑色頭顱。 …… 城外那來自天師教眾的廝殺和吶喊之聲,從早到晚,一直不停地飄入城中充當了行宮的曲阿令的衙署里。 皇帝和百官聚在堂中,戰戰兢兢。 打聽過來的,都是壞消息。 當傳令官帶來最新的消息,說城頭下的尸體已經堆得幾乎要和城頭齊平,天師教眾眼看就要踩著尸山上墻之時,百官皆變色。那些平日養尊處優,連馬都不能騎的,已經控制不住,牙齒瑟瑟發抖,兩腿連站都站不穩了。 皇帝面色青白,掩面流涕:“高相公呢?難道真的被困建康?否則,他為何還不來此救朕?” 百官相對,靜默了片刻,漸漸地,也不知是哪個帶的頭,有人開始跟隨皇帝涕泣。 就在堂中這哭聲此起彼伏之時,突然,城外遠處,那不可辨的方向,再次傳來了一陣廝殺的吶喊之聲。 那聲音宛若驚雷,似挾千軍萬馬,帶著震天動地般的力量,無處不在,四面八方,朝著這座城池,滾滾而來。 高雍容原本一直默默坐在皇帝身畔,君臣對泣之時,她眉頭緊鎖,一語不發。 突然聽到發自城外的這陣異樣的動靜,她的面色,也驟然變得蒼白。 這幾日,不斷有天師教的弟子從別地趕來曲阿,加入教首的攻城之戰。 這就是天師教最可怕的地方。 當初,連朝中高官和士族名士也爭相信奉天師教的時候,又有誰能想到,竟會生出今日如此局面? 堂中君臣的哭泣之聲,被這異響驚住,突然停止。 在靜默了短暫的片刻之后,哭聲再次響起。 年邁的太子詹事,熱淚滾滾,用他那顆白發蒼蒼的腦袋,狠狠地撞擊著大堂里的柱子,額頭很快冒血,他卻渾然未覺,悲憤哭泣:“上蒼!我大虞自武帝立國,國祚至今,綿延百五十年,難道今日,竟要斷在亂教手中?” 他話音落下,周圍大臣,更是涕淚交加,紛紛跪地,掩面痛哭。 “陛下——陛下——” 片刻之后,在一片此起彼伏的哭泣聲中,馮衛從外奔入,面帶喜色,一把推開一個擋住自己的正在哭嚎的大臣,奔到了皇帝的面前。 “李穆領軍趕到,正在城外和亂賊廝殺,高將軍和陸公子也出城共戰!” “陛下,曲阿有救了!” …… 天明,持續了一夜的戰斗,終于告一段落。 吳倉在意識到不可能在這里戰勝李穆之后,帶著剩余的門徒和弟子,倉皇逃離。 曲阿城外的野地之上,晨霧飄蕩,到處是死去的天師教弟子的尸體,越靠近城門,所見,越是觸目驚心。 一具具的尸首,仿佛蟲子一般,相互堆疊在一起,密密麻麻,到了城門附近,竟尋不到任何可以落腳的地方。 昨夜激戰程度如何,可想而至。 士兵們在軍官的指揮下,開始清理戰場。 李穆入城,戰袍森嚴,劍履灑血,來到那座衙署之前,在周圍無數的來自驚魂未定的百官那近乎帶著敬畏的注目之中,穿堂而入,來到了皇帝的面前,向著座上的皇帝下拜,說道:“臣李穆,救駕來遲,罪該萬死?!?/br> 他話音未落,皇帝便站起了身,邁著虛浮的腳步,上前,冰冷的手指,一把抓住了他的胳膊。 “敬臣,朕幸而有你!你救朕于險地,忠貞之節,超世之功,非大司馬之銜不足以彰汝崇功!” 第126章 第 126 章 荊州叛軍雖然在當涂和建康遭遇接連兩次的失利, 但李穆當時作戰的目的,更是為了馳援和救城, 所以并未窮追猛打。叛軍雖敗,但依然保存了實力。 許泌逃到宣城之后,立刻重整旗鼓,糾合人馬, 試圖反撲。 隨后,在宣城之外的野地里發生的那一場大戰,才是雙方真正意義上的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