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書迷正在閱讀:焰焰如我、爸爸重生了、我救的人想要上我怎么辦(1v1,H)、發情期(NPH)、快穿之星眼醉、善枯(高H)、醉春風(1V1)、寵媳無邊(1v1h)、滋味(高H)、活色生香的約炮之旅(NP高H)
皇帝猶豫了一剎,也便留下了,原本他擔心燭火會擾到林若秋休息,但看著眼前女子情意綿綿的模樣,他覺得折子可以批快一點——反正他一筆字龍飛鳳舞,光是氣勢就能將人嚇住了,至于內容如何,其實無關緊要。 第159章 得意的皇后 魏安在門外悄悄窺視, 眼瞧著這副場面,不由得大感驚訝,咋舌道:“皇后娘娘可真厲害, 三言兩語就令陛下改變主意了?!?/br> 英雄難過美人關, 看來到了陛下這里也是一樣?;屎竽锬飸阎碓胁荒苁虒? 陛下還愿意陪著她, 連奏章都能稍稍撇開, 不得不說, 皇后娘娘著實手段過人——也得陛下愿意上當。 說也奇怪, 他在宮里待了這么久,少有看到有人這樣出盡百寶爭寵的,還是林皇后來了才讓他大開眼界。偶爾魏安也會想,自家陛下容貌英偉,氣質不凡, 按理很能俘獲女子芳心, 照說該有不少浪貨爭著搶著往他身上撲才對。怎的除了林皇后, 卻沒人敢朝陛下多笑一笑——莫非個個都像貴妃娘娘那般, 有著非凡的上進心, 又以家世做依仗,因此無心情愛? 他哪曉得皇帝在林若秋面前是一副臉孔, 在旁人面前又是一副臉孔, 旁人就算有融化冰山的念頭, 也須有膽量嘗試。 但正是在這種循規蹈矩的氛圍下, 林皇后的舉動才格外感到新鮮, 魏安扭頭朝紅柳笑了笑,“你們娘娘的本事,不知你學到了幾分?!?/br> 紅柳哼了一聲,冷著臉不說話。她再年輕,也知道獻媚邀寵不是什么好字眼,況且,娘娘承順陛下那是生存之道,她何必跟個太監眉來眼去的——這死鬼妄想調戲她,沒門! 魏安上上下下打量了紅柳好幾眼,見她只是不肯搭理自己,不由得摸了摸鼻子:他好像又說錯話了? 女人心海底針哪! = 林若秋往景福宮去了一趟之后,西苑那些人果然安分許多,再不嚷嚷尚宮局要害她們??磥沓鰧m的誘惑還是很大的,為了能跟遠在封地的至親骨rou團聚,這些人少不得忍辱負重,裝出些乖巧模樣來。 不過皇帝可不會這樣輕易放她們離去,林若秋開的雖不是空頭支票,可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皇帝予以封賞,總得拿條件來換。至少,皇帝也得先考察一下那幾個藩王的作為,若聽話懂事的,就先放出去一撥,那蠢蠢欲動的,則免不了多忍受幾年骨rou分離之苦——孝道歸孝道,朝廷的穩固才是最要緊的。 而林若秋在宮中的分量亦漸漸穩固起來,一舉彈壓了西苑那些太妃,不止謝婉玉感慨良多,宮中其余嬪妃亦對她心生敬畏——誰能想到林皇后看著溫溫柔柔、輕言細語的,卻連西苑那些摸爬滾打的老油條都斗不過她呢? 這令她們聯想到林若秋柔順的外皮之下藏著只張牙舞爪的猛獸,從前是沒機會罷了,如今做了皇后,只怕得原形畢露、可著勁兒欺負她們呢。 旁人也就算了,趙賢妃見多了林氏在皇帝面前花骨朵一般嬌嬌怯怯的模樣,和眼前一對比,愈發不寒而栗,她不止自己小心,還囑咐宮娥仆從們避著點瓊華殿,“上梁不正下梁歪,皇后如此,底下人豈有好的,仔細上她們的當!” 川兒邊給她捶肩邊笑道:“您今日才瞧出來?” 真要是個一問三不知的,陛下怎么瞧得上她:愚蠢的女人或許可以得寵一時,卻絕不會得寵一世,林皇后能在宮中多年屹立不倒,并一舉坐上鳳位,自然有她的過人之處。 趙賢妃沒好氣道:“本宮哪曉得她直到今天才露出真容?” 從此只以為女人的心計能瞞得過男人,卻絕瞞不過身為同類的女人,這林氏卻是曠古絕今第一遭,把她這雙老眼都給騙過去了。想起自己曾與林氏爭奪過公主,后來為著后位又屢生齟齬,趙賢妃心頭難免有些不自在,倒不是怕林氏對自己不利——總歸有將軍府在,她不敢拿自己怎么樣的。不過這女人羞辱人的方式可不止一種,未免她今后拿自己扎筏子立威,趙賢妃覺得自己還是放低些姿態為妙。 她說到做到。從此以后,趙賢妃每每見了林若秋都繞道而走,逢上不得不打招呼的時候,那模樣也比兔子還乖——她對家中姊妹都沒這般親切,林若秋著實受寵若驚。 旁人先向她低了頭,林若秋自然不會再找她麻煩。她這人信奉點到即止的原則,只要不是過分得罪她,她也不會太難為人,沒必要。況且,趙采薇雖不及謝婉玉那樣擅長治理宮務,她二人一文一武卻能起到極好的制約作用,林若秋怎舍得拋棄這枚棋子呢? 其實治理后宮跟治理前朝是一樣的道理,秘訣就在于權力平衡,林若秋從楚鎮身上學到的雖然不多,卻已大致得其精髓,現在她可以放心睡大覺了。 與此同時,另一場風暴卻悄悄醞釀開來,皇帝幾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查抄了魏家,以承恩公為首的幾位掌家人都被收監,女眷則禁足于府內不得出行,聽候發落,一時間,京中彌漫著一片愁云慘霧——誰知道皇帝此舉因何而來,魏家得勢之后,魏太后讓娘家人與京中不少權貴結為姻親,唇亡齒寒,這些人家害怕受到牽連,難免引起恐慌。 林若秋還是在御花園中散步的時候聽李薔閑說起此事——她如今月份大了,黃松年叮囑她有空一定要多出去走動,不可在屋內久坐,林若秋只好謹遵醫囑,結果除了紅柳綠柳等人外,回回出行都能偶遇上安然和李薔,結果走著走著,就成了三人一起散步。 次數多了摸清規律,偶然就成了必然,林若秋不免啼笑皆非,她大致能體會這二人的用意,無非是為了保護她的安全,生怕宮中黑暗,謝婉玉和趙采薇等人會不利于她。其實照林若秋看來大可不必,謝趙兩人好歹也是皇后之下最尊貴的妃嬪,背后又有家族坐鎮,得有多大的勇氣才敢朝皇嗣下手?除非她倆瘋了。這些年林若秋一個接一個孩子落地,她倆不也沒說什么么,怎見得突然就走火入魔? 況且,安然就罷了,小孩子脾性,習慣了當跟屁蟲黏著她不放,李薔怎么也跟著胡鬧起來? 林若秋望著對面笑道:“還是她攛掇你來的?” 只見遠處安然帶著侍女撲蝴蝶撲得起勁,渾然忘了自己前來的目的,反倒是李薔亦步亦趨跟在她身后,不敢擅離分毫——林若秋固然親近安然這個小meimei多一些,可對李薔,她卻更多敬重。 李薔也笑了起來,臉色比剛進宮的時候鮮活不少,“她是個好姑娘,臣妾也很喜歡她?!?/br> 李薔沒有姊妹,父母亦早早離世,世間所剩的唯有兩個哥哥,可惜李清為了宋氏甘愿隱姓埋名,如今不知所蹤;李海又勢欲熏心,一門心思將李家發揚光大,李薔于他而言,不過是留在宮中的擺設而已。 人間處處冷漠,故而李薔見了活潑討喜的安然,難免移情于此。她二人如今也很要好了。 李薔折下枝頭一朵淺紫色的報春花,嘆聲道:“月滿則虧,盛極必衰,承恩公府輝煌了這么久,誰能想到會落到如今門庭冷落的下場,真是報應?!?/br> 林若秋已聽她簡述了皇帝稟雷霆之威查抄魏家的消息,聞言只覺得心情復雜,倒沒有多少歡喜之意。魏太后是與她不睦久已,從前那個魏昭儀更是曾下手害她,但偌大一個家族說垮就垮了,林若秋難免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楚鎮不告訴她,大約也是怕她物傷其類,林若秋只能從李薔這里探聽更多細節,“陛下是因為魏大人貪污的緣故才這樣嚴懲么?” 雖說楚鎮治下清廉,亦最忌底下結黨賄賂之舉,但他也并非那種食古不化不知變通之人,只要不觸及原則性的問題,皇帝多數情況下都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或是從輕發落——不然光靠著那點俸祿銀子,有幾個官能在京中買下一棟宅子的? 就算魏家行事略過分一些,貪污的數額略大一些,皇帝也不至于震怒至此,聽說已經和刑部商議,要將承恩公魏徽斬首示眾,這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李薔搖了搖頭,“光是貪墨自然不止于此?!彼送闹?,終是猶豫開口,“聽說魏家還私造軍械,賣給北狄那群蠻子,陛下怎么會不生氣?” 林若秋險些驚呼出聲,繼而忙堵上嘴,她覺得自己的三觀都要震碎了。固然北狄冶鐵業不發達,武器裝備等自造有限,少不得得從周邊小國購買,可她想不到大周朝有人敢做這種事,還是皇帝的舅舅家。 承恩公府瘋了? 第160章 失意的太后 李薔望著她詫異神色, 十分冷靜的道:“承恩公府自然沒瘋,人為財死,鳥為食亡,有什么做不出來的?!?/br> 百足之蟲死而不僵, 承恩公府別看這些年風光依舊,內里其實只剩下一個空架子,早就入不敷出——先帝駕崩那幾年,因皇帝勢力尚弱, 承恩公府著實風光過一陣,可隨著皇帝登基之后地位日漸穩固, 承恩公府卻成了一塊甩之不去的狗皮膏藥, 加之皇帝有意壓制太后一方外戚,避免其坐大,承恩公府惶恐之余,自然只有另謀出路?;蛟S他們也想不到此舉對大周朝有多么大的危害, 但無論有心還是無意,危害已經鑄成, 其罪定不可赦。 而李薔之所以能知道這么多的內幕消息,則是因此次奉旨查抄的是她的哥哥李海。李薔自嘲的笑了笑,“這樣得罪人的差事, 也只有妾身的哥哥才能應付裕如?!?/br> 或許在她看來,皇帝是將一個燙手山芋扔給了李家, 可林若秋卻由衷感到羨慕。有時候她多希望家世能稍稍強一點兒, 多出幾個有用的人, 不至于像現在這樣,一家子都是她的附庸,連同她都是依附著皇帝而存在的。 獨占恩寵固然好,可萬一她也有未老恩先斷的那天呢?站得越高,難免看得越遠,也就意味著更多的憂患,魏太后就算晚景凄涼,好歹風光過好一陣子,只怕她將來還不如魏太后呢。 林若秋小小的感傷了一會兒,便將思緒拉回眼前,安慰李薔道:“你也無須擔心,這表示陛下看重你哥哥呢,否則怎放心將這樣大的差事交給他去做?李大人在京中待的日子最短,與各世家交情也最粗淺,未免有失偏頗,陛下也只能選他?!?/br> 李薔神色卻仍有些哀傷,她短促的笑了一下,“我只怕李家會變成第二個魏家?!?/br> 林若秋沒法再勸她了,她能說李薔杞人憂天太過悲觀么?不,或許她是很有預見性的,日漸增長的權勢,也就意味著李海日漸剛愎自用——終有一日膨脹過了頭,他會將自己脹死。 但就算抱有跟李薔同樣的念頭,林若秋也不能火上添油,畢竟那可是人家親哥哥,她只得勉力苦勸了一回,至于李薔肯不肯聽進去放寬心胸,總歸她已經仁至義盡了——若非看在她跟李薔交情份上,林若秋還不能幫那人說好話呢。 兩人正絮絮談論著,進寶從遠處小跑著過來了,脖子上都是汗,“娘娘,長樂宮來人了,您先回去瞧瞧吧?!?/br> 莫非是魏太后來找她說情的?林若秋忖道,眉頭不禁皺了起來。 李薔會意,知趣的道,“jiejie有事,臣妾就不多打擾了?!?/br> 說罷便屈膝告退,臨行還把安然也拉走了,省得她好奇心發作起來追問不休,也讓林若秋這廂難辦。 林若秋的確有些為難,身為魏太后名正言順的兒媳婦,按說她是有義務為婆婆盡一份力的,只是這件事……并非她記著私仇,但魏家私販軍械給北狄,已經犯了大忌,就算她來說情,皇帝也未必會饒恕吧? 況且她身為一國之后,若連自身的立場都站不穩,皇帝只怕會惱了她,就算她仍能保有先前的恩寵,大約也須好一段時日才能哄得皇帝回心轉意。 如何取舍,林若秋一路上無比糾結。 可當她走到瓊華殿門首,見到一臉焦急等候著的崔媼時,她心頭已如磐石落地。 崔媼急急迎上前來,雖事發突然,仍不忘給她行禮——魏太后雖然略護短了些,身邊的宮人卻都是訓練有素,也正因如此,魏太后在外頭的名聲并不十分難聽,倘若她定要與承恩公劃清界限,也是很容易做到的。 就怕她自己不肯。 林若秋耐心聽完她一番顛三倒四的陳述,雖是半通不通,好在有李薔先前的話幫忙理清頭緒,林若秋便道:“姑姑,您的意思本宮明白了,請恕本宮無法幫忙?!?/br> 崔媼急道:“怎么會呢?您一向最得陛下鐘愛,且如今身懷龍裔,陛下怎么著也得賞您幾分薄面,只要您能幫忙說情……” 林若秋緩慢而堅定的搖了搖頭,“就算如此,本宮也不會置喙半句。也請您轉告太后娘娘,若真為了承恩公府著想,就請太后親自出面揭發此事,破釜沉舟,或能求得一線生機?!?/br> 崔媼臉上明明白白寫著驚訝,似乎想不到她會拒絕得這樣干脆,就算林皇后與太后娘娘之間素有嫌隙,好歹也須假裝一番賢惠孝順吧? 崔媼嘗試著盡最后一把力,聲音艱難的道:“但,承恩公府總歸是太后娘家,亦是陛下的外祖家,陛下總不能眼看著他親舅舅……” “正因如此,太后娘娘才必須學著壯士斷腕,否則,娘娘不止會失去一個好兄弟,亦將失去一個好兒子?!绷秩羟锫曇羟逦牡?。 她絕不是在危言聳聽,因著兒時缺失母愛的緣故,皇帝難免會對魏太后抱有期待,亦能多方容忍,可任何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尤其在涉及國土安全的問題上。魏太后若執迷不悟,為了一個不成才的兄弟胡攪蠻纏,那只能讓皇帝兒子的心情變得更差。 許是被她臉上的表情嚇住了,崔媼竟不敢再提,轉身就告辭離去。 紅柳望著那老婦氣咻咻的模樣,不禁擔憂的道:“娘娘,您此舉會不會得罪太后?” 就算未必有用,至少裝一裝樣子也好啊,有時候她覺得自家娘娘骨子里未免太剛直了一些,只怕免不了要吃虧呢。 林若秋其實只是懶得騙人而已,她輕聲道:“既然不打算幫忙,為何要給人希望?若這般欺瞞太后,本宮更得落得不孝之名?!?/br> 其實她說的話句句都無愧于心,也句句都是真理,端看魏太后能否聽得進去。但就算她聽不進去,甚至因此記恨上林若秋,她今后也傷害不了她了。魏太后始終沒認清一個道理,她所有的權利都來自于楚鎮這個皇帝兒子,而非她那自以為親切的娘家,一旦楚鎮認真動了除去魏家之心,魏太后今后也只會是只沒牙的老虎而已,不足為懼。 長樂宮中,崔媼一五一十將適才與林若秋的對話告知魏太后,魏太后聽了倒沒多生氣,只厭惡地撇起嘴角,“哀家早料到她不會幫忙?!?/br> 那蹄子慣會在皇帝面前裝模作樣,真遇了事躲都躲不及,魏太后本就沒對她抱多大指望,自然談不上失望。 崔媼愁容滿面的道:“那咱們還能想什么辦法?” 幾次求見皇帝都不得見,魏大人卻在牢中朝不保夕,不日就將處斬了!崔媼陪伴魏太后多年,自然很能體會她此刻的心情,兩人都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魏太后咬碎銀牙,一拍桌案道:“皇帝好狠的心!哀家倒不信哀家要死了,他還能不見哀家!” 聽她的意思,似乎打算絕食相抗,崔媼大驚失色,“太后不可!” 魏太后的神色卻冷徹如冰,“事到如今,還能有什么辦法。哀家唯有以性命相脅,才能令皇帝稍稍動容吧?!?/br> 崔媼胸中一團亂麻,想起林若秋適才那番忠告,陡然一激靈,猶疑片刻還是道:“皇后娘娘的意思,您非但不該插手此事,最好是由您出面指證,如此才能遂陛下之意……” “皇帝的意?”魏太后冷笑道,“皇帝的意思就是讓哀家不顧娘家,不要兄弟,若哀家真能狠心絕情到這地步,最不該要的就是這個好兒子!” 崔媼見勸無可勸,只得緊緊的閉上嘴。 魏太后主意已決,絕不愿多耽擱,當天送來的晚膳便未動過——承恩公府一大家子還有牢里的魏徽都等著她救命呢,每每思及此處,魏太后便覺胸中泣血。 用不著多么費力,她便堅持餓了下來,人老了胃口本來也不大好,因著憂慮魏家之事,魏太后更是連粥都懶得喝了。 如是粒米不進三日之后,長樂宮傳來消息,魏太后終于暈倒了。 彼時皇帝剛命人清點完魏家抄檢出的府庫,便馬不停蹄趕來瓊華殿中,眼里還帶著些徹夜未眠的紅血絲。 林若秋見狀心疼不已,忙命人盛了碗燉得nongnong的參湯來,至于余下的雞湯之類補品,等他緩過勁再用。 楚鎮端著碗一飲而盡,臉上有了些許血色,便望著她頷首道:“你做得很好?!?/br> 林若秋知道這不是夸湯,而是稱贊她打發走崔媼的舉動——在魏太后那里或許她會被視為不孝,可在皇帝看來,這分明是明事理的表現。 林若秋赧然一笑,摸著肚子道:“懷著身孕的女人,只有躲著是非的,哪有去尋是非的,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反正她的娘家扶不上墻,林若秋索性做個不問國政的皇后,或許這樣于她更有益處。此次承恩公府的風波,在魏太后看來是家事,可在皇帝眼中分明是國事,那林若秋最好是兩邊都不管,只做不聞不問。 楚鎮拉著她的手,由衷感嘆道:“若母后有你這番心胸,朕就省心多了?!?/br> 林若秋覺得這個實在不能類比,若她處在魏太后的位置,未必不會替承恩公府求情——理智歸理智,可有時候感情往往是會戰勝理智的。 也幸而她的娘家不夠中用,不至于釀成魏家這樣大的禍事。每到此時林若秋都不免慶幸,林耿雖然糊涂,可他這輩子注定了是個糊涂的小人物,釀不成驚天動地的惡行來,實乃不幸中之萬幸。 看著皇帝郁郁寡歡的神色,林若秋本待勸慰他幾句,可巧魏安進來說了長樂宮中消息,林若秋便道:“母后有恙,陛下還是過去看看她老人家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