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節
當然了,還有一個原因也穩定了人心,那就是大大提高了勞改犯的待遇。 農場有的是空地,有的是糧食,所以專門蓋了幾處大院子用來養牲畜,雞鴨豬的數量都很多,一般左右上交,剩下的都用來改善農場自己的伙食,所以現在食堂正常的供應就是:早上大白饃饃無限量供應,每人一顆白煮蛋,小米稀飯和咸菜也是無限量供應,中午仍舊是燉白菜或者燉蘿卜,但現在不止能看到油星兒,周末的時候還會改善一下,每個人碗里都會有幾塊rou。晚上和中午的飯菜差不多,有時候還會有雞蛋湯。 這樣飯菜水平,根本不是犯人待遇了,比社員吃得要好,和一般城鎮家庭的一日三餐差不多了。 因為吃得好,很多人的體質和臉色都好了很多。 王場長沒想到,上頭來的干部竟然這么年輕,但即便如此,他的態度還是十分謙遜恭敬。 盧志偉到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盧主任一路辛苦了,已經準備好了便飯,咱們這就過去吧!” 盧志偉點點頭,露出一絲笑容說道,“多謝,麻煩王場長了!” 現在的青禾農場很有錢,因為有的是玉米,他們養出來的雞鴨質量特別好,禽蛋質量也很好,很多附近的居民,甚至縣里都有人偷偷過來購買,每天光是這一項收入就很可觀了。王場長的日子過得比以前更滋潤了,一日三餐都吃小灶,頓頓離不開雞鴨魚rou和海鮮。 這兩年老百姓的日子普遍好過了不少,農場的情況他也知道一些,因為農田多收成好,應該比一般的生產隊還要更好,但盧志偉看到滿滿一大桌子異常豐盛的飯菜,還是明顯愣了一下。 王場長趕緊笑著解釋,“這雞鴨都是農場自己養的,魚蝦這個季節還不算肥,也不過幾毛錢一斤,這頓飯看著熱鬧,實際上非常經濟實惠,盧主任快坐吧!”吃過飯后天已經黑透了,盧志偉即便有心去農場轉轉也不方便了。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來了,簡單洗漱后就去了附近的麥田里。 農場的小麥的確長得很不錯,毫無疑問又會是一個大豐收,他順著麥田走了沒多遠,已經陸陸續續有人來了。 盧主任在附近看了一會兒,他們干的農活是鋤草,看起來似乎不太累,但也需要拿著鋤頭一直彎著腰,那些年輕人還可以,有的老人就支撐不住了,他觀察到有一個老頭兒似乎是腰不好,鋤一會兒就站直身體錘一錘腰,因此速度很慢,很快就被大家甩在了后面。 他走上前問道,“這位老同志是腰不舒服嗎?’ 劉主任其實是裝的,他根本沒有腰疼的毛病,目的就是要引起盧志偉的注意,此刻他嘆了口氣,十分無奈的說道,“是啊,老毛病了!” 盧志偉盯著劉主任看了兩眼,不知道為何想起了自己的表哥。 兩個人很快熟絡的交談起來,盧志偉詳細問了問農場的基本情況,并發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劉主任早看出來他應該是上頭派來的干部,一一回答了他的問題,還違心的說了不少農場的好話。 “這位同志,你說我們這些人,還有機會恢復身份回到原來的工崗位上嗎?”劉主任大著膽子問道。 盧志偉猶豫了數秒,還沒來及回答,面前的老頭兒又說道,“領導同志,經過這幾年的勞動改造,我們的身心都得到了凈化,絕對不會再沾染一絲的資產階級了,黨和人民應該給我們一次改正的機會吧?” 盧志偉看他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動了惻隱之心,而且他這一趟來,本來就有透露消息的意思,就壓低了聲音說道,“會有的,而且會很快,你們都方寬心吧!” 自從農場又有一部分人恢復了身份,這個問題成了他的心魔,之前為此還纏著王場長問了好多天,但王場長到最后還是一個準話兒都沒給他,不像這位小同志痛快的很,就接著問道,“那麻煩再問問領導,很快的意思,是一個月,兩個月,三個月,還是三個月以上?” 這個問題把盧志偉問住了,他思索了一會兒說道,“這個不好說,不過我覺得至少需要三個月以上!” 劉主任嘆了一口氣,說道,“多謝小領導了??!”說完拿著鋤頭去干活兒了。 盧志偉回到食堂吃過早飯,由王場長陪著四處查看了一番,主要參觀了農場的畜牧場和成排的糧倉,檢查工作就算是結束了。 “王場長,聽說農場小學班辦得很不錯,方便過去看一看嗎?” 王場長點點頭,又特意說了一句,“盧主任,其實農場小學不隸屬于農場,是國家縣直單位!” 二人趕到學校的時候,楊校長正忙著呢,農場小學現在到了一個異常關鍵的時刻,因為再有一個月,第一屆初中班的學生就要畢業了,他辛辛苦苦忙碌了三年,如今馬上到了檢驗成果的時候,所以每一天都馬虎不得。 最近有人給他反映,初三班的語文老師皮老師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授課水平特別不穩定,楊光勝這個消息后異常重視,最近一連好幾天都在聽皮老師的課,他這正準備去聽課呢! 楊校長跟王場長已經很熟了,倆人成了酒友,隔三差五就一起喝上一頓酒,而且在他看來,盧志偉很年輕,即便是從京里來的,估計級別也不會太高,因而根本沒把他們當回事兒,考慮到這個時間大部分教師都在忙著,他讓人去叫了吳清芳。 相對而言,幼兒園的工作沒那么重要,耽誤一會兒也不要緊。 經過這幾年的鍛煉,吳清芳和之前完全不一樣了,她熱情的接待了王場長和盧志偉,弄清楚盧志偉的身份之后,她詳細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最后說道,“盧主任,我們農場小學多虧有政府的支持才能辦起來,在最近一次的全縣統考中,每個班級的成績都是名列前茅!” 盧志偉笑著勉勵了幾句,話鋒一轉說道,“吳老師,你是已經恢復了身份和待遇對嗎?” 因為他的眼神太過犀利,吳清芳有一種不好的直覺,但這種事情瞞是瞞不住的,就干脆的點了點頭。 第122章 盧志偉掩飾住內心的驚訝,微笑著點了點頭,繼續試探著問道,“吳老師,你本來是一名大學教師,現在卻在教這些小孩子,大材小用了,太過可惜,有沒有想過調回大學工作?” 若是換做以前,吳清芳肯定要毫不猶豫的點頭,現在她當然也想調回去,但目前的狀況已經讓她很滿意了,對她來說恢復了身份最大的好處就是有了工資和各種供應票,現在除了每天認真工作,她最大的樂趣,就是做各種好吃的,看著兒子騰騰吃得開心,她簡直比喝了蜜水都甜。 吳清芳笑笑,說道,“盧主任說笑了,談不上大材小用,其實幼兒教育很重要,在某些程度上甚至比大學階段的教育還要重要,這個時候幼兒的特點就是接受和模仿能力都很強,即便是天資一般的孩子,若是在這個階段有正確的引導,也會變得更加聰明和好學。一個孩子在幼童時期就養成好的習慣,對他以后成長階段的學習幫助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起到決定性的意義!” 盧志偉頷首。 王場長笑呵呵的說道,“吳老師說的太對了!幼兒教育的確很重要!” 對于這一點他的感觸很大,主要是因為有切身的體會,他的女兒玲玲已經六歲了,雖然表現的還算乖巧懂事兒,但不足之處也是非常明顯的:不識數不識字不會背唐詩。這在鄉下沒什么,但來到農場后,被同齡的小孩子完全給比下去了。 還好王場長當機立斷把她送到了幼兒園上大班,短短半個多月的時間,玲玲的進步非常大。 吳清芳笑了笑,說道,“二位領導要參觀一下校園嗎?” 盧志偉對這個不感興趣,他搶在王場長之前說道,“吳老師,聽說章文田教授也在學校里任教,我對他欽佩已久,不知道能否帶我們去見一見?” 吳清芳笑了笑,心里卻有點打鼓了,這一位年輕的領導從一進門就給人一種來者不善的感覺,而且提的問題基本上都是敏感問題,現在雖然政策松動了一些,但對于他們這些人來說,小心謹慎些是必須的。 她一邊拿起茶壺給王場長和盧志偉續茶,一邊說道,“這個時間章教授在上課,還請二位領導稍稍等一下吧!” 盧志偉露出一個理解的微笑,說道,“沒關系,不管如何不能耽誤正常的教學,我聽王場長說,吳老師的父親,是原來平城大學的副校長?” 吳清芳點了點頭。 盧志偉看她一副不愿意多說的樣子,趕緊拋出一個橄欖枝,“吳老師,這次我來農場的目的,就是摸清大家的真實想法和現狀,這些情況都會如實上報給上級領導,你應該也知道了,現在的政策寬松了不少,所以我希望了解到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他這樣說的目的是讓對方放下戒心,但正因為此,吳清芳內心的戒備心卻更加重了,最近兩年深受丈夫的影響,她對于如今的時局有了很清晰的了解,絕對不會亂說話了,就笑著回答道,“是的,我父親原來是大學的校長,現在他在農場科技部工作,盧主任應該聽說過科技部吧?” 盧志偉點點頭說道,“當然聽說過,農場科技部的幾個項目都做得非常成功,不止是在平城,在全國范圍內都引起了很大的反響?!?/br> 吳清芳笑笑,一副與有榮焉的樣子。 “盧主任,無論是土地改良的項目,還是現在正在做的新型化肥的開發,我父親都有參與,他現在的工作特別忙也特別充實。以前的時候我父親就曾經說過,是黨和國家培養了我們,只要國家需要,無論在哪里工作,無論在什么崗位上,都要努力認真的工作,發揮自身最大的力量,為社會主義的建設添磚加瓦?!?/br> 雖然這并不是他想聽到的內容,但盧志偉也不得不點了點頭。 之前去打開水的小陳老師提著兩個暖瓶走了進來,吳清芳將茶壺里的殘茶倒掉,重新泡了茶端給盧志偉和王場長,小陳老師就在隔壁辦公,經常幫楊校長做雜務,很熟悉他的習慣,拉開文件柜最上面的抽屜,拿出一包炒瓜子和炒花生。 王場長笑呵呵的抓了一把,說道,“盧主任,這瓜子和花生是我們農場種的,是我親自炒的,你嘗一嘗吧,火候很輕特別清香!” 盧志偉平時根本不耐煩吃這些東西,但此刻也很給面子的吃了幾顆。 為了不讓對方牽著鼻子走,吳清芳決定主動出擊,“盧主任真是年輕有為,這么年輕就做到了這么高的位置,真是前途不可限量??!” 盡管知道對方說的不過是很常見的恭維話,但盧志偉這幾年仕途上一直不順,已經很長時間沒人這么說了,他聽了心情很好,笑著說道,“吳老師過譽了,其實我這不算什么,你們學校原來的趙校長,一下子連升兩級,那才真是不同尋常!” 吳清芳皺了皺眉頭,涉及到趙珍珍的事情,她更加小心謹慎了,猶豫了數秒開口說道,“盧主任您可能不要太知道,趙校長的工作能力很強,尤其是很擅長寫稿子,她以前在國棉廠工會的時候,就寫了很多采訪稿呢,可能是因為這一點,才會被調走的吧!” 雖然只是短短兩句,但充滿了對趙珍珍的贊賞和肯定,這有點出乎盧志偉的意料了,他正要繼續試探著多問幾句,吳清芳抬頭看了看掛鐘,說道,“盧主任,王場長,章教授應該已經下課了,我讓人去叫章教授?” 盧志偉搖搖頭說道,“不用了,我們直接過去吧!” 本來章文田不太有耐心教小孩子,但自從收了四寶這個天才學生,他對基礎教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可惜的是,四寶說走就走了,章教授為此失落了好一陣子,好在楊校長很善解人意,怕他太清閑容易胡思亂想,不但給他安排了五年級三個班的教學任務,初中班的數學也歸他負責。 因此,章教授一天至少要上三節課,每天都很忙, 對于兩位領導的到訪,章文田表現的很主動,“王場長,盧主任,你們有什么要了解的就直說吧!” 盧志偉看著他手里拿著教案,一副時間很趕的樣子,笑著說道,“章教授的工作很忙啊,對于您來說,小學教學應該很簡單吧?” 章文田推推眼鏡,認真的說道,“從內容上來說,的確算是比較簡單,但簡單的事情做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具體來說,有的小孩接收知識比較快,有的小孩接收比較慢,所以說,講得太慢不行,講得太快也不行,必須掌握一個度,讓學的快的孩子學的更加穩固扎實,讓學的慢的孩子也能跟上進度,這樣總體的但成績就會提高的很快,但也有極個別的孩子必須注意……” 他滔滔不絕的講了半天自己教學的心得,不但語速很快,而且一副語重心長的樣子,王場長和吳清芳都聽得很認真,盧志偉對此雖然沒有一丁點興趣,但也不好打斷他的話。 章文田似乎掐好了時間,剛發表完自己的長篇大論,就響起了上課的鈴聲。 他有些抱歉的笑了笑,說道,“不好意思啊,我還有一節課,二位領導失陪了!” 盧志偉盯著他匆匆而去的背影,若有所思的笑了笑。 吳清芳正要開口說話,楊校長終于聽完課回來了,他笑呵呵的說道,“王場長,盧主任,跟我走吧,我已經讓食堂安排過好了,今天有新鮮的魚和蝦,咱們這就過去吧!” 吃過午飯,盧志偉覺得已經差不多了,沒必要在農場浪費時間了,拒絕了王場長的邀請,坐上了開往平城的汽車。 關于如何安排盧志偉的職位問題,陳友松和李市長商量了半天,最后決定給他市長助理的崗位,工作內容就是輔助羅市長的工作。 周末,王文廣早起去買了鮮rou和韭菜,一大早就在廚房里忙活開了。 最近一段時間,因為趙珍珍的工作比較忙,工作之余還要上夜校,有時候甚至連晚飯都來不及吃,所以王文廣做飯的次數比較多,熟能生巧,他的廚藝在短時間內迅速提高了不少。 王文廣剁了rou餡,將韭菜洗干凈切碎拌在里面,又和面搟皮兒,很快做了一蓋簾菜盒子。 烙菜盒子是個技術活兒,要想烙得恰到好處,必須有人給他打下手。 王文廣站在廚房的門口,大聲喊道,“二寶!過來幫爸爸燒火!” 四個寶除了賴床的四寶都起來了,王建國正在認真做作業,他和葉程說好了,抓緊時間做完作業,吃過早飯一起去小廣場打籃球。 二寶已經很長時間沒能打球了,心里很是期待,因此起床后就開始做作業了,低著頭專心致志十分認真。 以前在櫻桃公社的時候,只有他和爸爸兩個人,一日三餐基本上都是湊合,只有王文廣高興了,才會偶爾做上一頓像樣的飯菜,但現在回到平城后,爸爸就像換了一個人,幾乎天天下廚做飯,而且每次都做得特別好吃,這讓二寶心里有些不舒服,覺得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因此,他連筆都沒停,只是皺了皺眉頭,裝作沒聽見。 相比大哥和二哥,王建昌要輕松很多,他的作業不多,昨天下午就做完了,現在正捧著一本連環畫看得津津有味呢,聽到爸爸的叫聲他抬起頭,認真的看了看二哥的臉色,確認二哥沒有要去廚房幫忙的意思,就問道,“二哥,我去燒火可以嗎?” 王建國仍舊沒抬頭,有些不耐煩的說道,“你想去就去唄!” 王建昌立即放下畫冊跑出去了。 王文廣叫的是二寶,但來的是三寶,不過他對此已經毫無脾氣了。 三寶看到蓋簾上的菜盒子,眼睛一亮,笑著說道,“爸爸!mama說過,烙菜盒子需要文火,我前幾天放學撿了很多樹葉子回來,要不燒樹葉子吧?”城里燒大鍋其實不方便,因為沒有足夠的柴禾,之前趙珍珍都是用煤爐做飯的,但不久前趙青山拉來了一貨車木柴,王文廣覺得大鍋做飯快,十回有九回都是用大灶。 王文廣點了點頭。 三寶很會燒火,王文廣的菜盒子烙的兩面焦黃,散發出十分誘人的香味兒,不用說,三寶又占了近水樓臺的便利,第一鍋四個菜盒子他一口氣吃了三個。 趙珍珍匆匆吃完飯就去上夜校了,王文廣將廚房簡單收拾了一下,菜盒子做多了,還剩下了滿滿一大盤子,他隨手放到了柜子里。 “大寶二寶三寶,爸爸要出去一趟,你們三個照顧好弟弟??!” 四寶已經起來了,正站在院子里刷牙,揚起小臉說道,“爸爸!你放心吧,我長大了不用哥哥們照顧!” 蔡校長被市政府調走做了羅市長的市長助理,原本分管的大部分事務都歸到了王文廣的頭上,因此他最近也十分忙碌,畢竟中間隔了五六年的時間,學校的很多情況都變了,為了盡快的適應現狀,王文廣經常在周末加班。 三個寶都很聽話的點了點頭。但這只是個假象,王文廣走后,二寶立即宣布自己要外出打球,三寶也說羅西成雖然今天不來上課,但上次布置了作業,他得出去觀察路邊才開的芙蓉花。 大寶王建民有些猶豫,但還是說道,“四弟,我陪你在家玩兒吧,你想玩兒什么?” 四寶其實不需要人陪,他大口吃著菜盒子說道,“不用,大哥,等一會兒李老師就來了!” 大寶就笑著說道,“四弟,我等一會兒要去同學家,在李老師走之前肯定就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