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武局長最近寫的一篇文章是《論節約與個人的修養》,這篇文章罕見的篇幅很長,武局長在文章開頭先說了一些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然后引出現實的案例,得出的結論是,節約的確是美德,但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不同,當然標準也不一樣,要是否認了這一點,就是否認了人和人之間存在的差異,那就是過于理想化和犯了□□思想錯誤! 不得不說,這篇文章雖然寫的一貫很犀利,但同時也很世故老練,武局長顯然很懂得趨利避害,把讓人比較敏感的獨特見解模糊了一下,然后再戴上了政治路線的大帽子,就是有人持有不同意見,也不敢直接批評他、 在當今這個時局下,武局長還敢寫這樣的文章,而且竟然還能見報了,說明他本人的影響力不容小窺。 可能就是這一點讓有些人不舒服了。 那么指使嚴大姐和雷振華的人會是誰呢? 她正在冥思苦想,雷振華敲門進來了。 “趙主席,我前天交上來的資料您看過了嗎?” 趙珍珍點點頭。 雷振華小心翼翼的問道,“那趙主席考慮的怎么樣了?” 趙珍珍瞟了一眼他看起來有些愚蠢的笑容,說道,“在這之前我想讓你辦一件事兒,我很喜歡武局長的字兒,你去給我要一副吧,內容不拘什么都可以,不過我是要掛在廳里的,尺寸不能太小??!” 難得領導有私事兒讓他幫忙,雷振華想也沒想就答應下來了。 雷振華是惠陽本地人,平時也很愛交際,但武局長這樣的人物還是夠不到,不過這也難不倒他,雷振華的內弟有個朋友就在縣文化局工作,通過他搭線,很順利的去了武局長家里拜訪。 因為雷振華是主動討要字畫,他內弟的朋友還以為他知道規矩,沒想到挑好一副一米見方的草書之后,武局長的大弟子過來收潤筆費,不過是區區五塊錢,這個雷振華竟然掏不出來! 這個文化局的小科員覺得太丟人了,趕緊替他付了。 “你這個人怎么回事兒???既然真心來要字畫,怎么潤筆費都不準備?” 雷振華出身工人家庭,過日子就是吃穿,其他方面不太講究,他本人更是如此,雖然也知道不能白討要人家的字畫,但他上門帶了東西的呀,是他母親用面粉和雞蛋還有白糖做的兩包點心,比商店的味道還好呢。沒想到還要額外收五塊錢呢。 他看到內弟的朋友似乎生氣了,笑著說道,“不好意思啊,今天讓你破費了,我回去就把錢捎給你!” 小科員看他態度很好,也就沒再說什么。 雷振華卻忍不住問道,“武局長這潤筆費這么貴,來討字畫的人很多嗎?” 小科員瞬間黑臉了,“你以為誰都能要來局長的字畫???我提前跟他徒弟透了氣,說是縣政府工會的人,不然你連門都進不去!” 雷振華看他似乎真動怒了,連忙賠罪,說道,“兄弟,你也看出來了,我就是個大老粗!實不相瞞,這是我們工會主席要的字兒,我這也是第一次經手這樣的事情,如有冒犯,還請兄弟包涵??!” 回去后,雷振華多了個心眼兒,沒有立即將字兒交給趙珍珍,而是拿著先讓自己的一個老鄰居看了看,這個人是退休的老教師,業余愛好字畫兒,算是個很懂行的人。 他看到這副字兒就很喜歡,左看右看仔細研究了半天,最后說道,“大華你這是做什么用的,要掛在廳里?” 雷振華搖搖頭,說道,“是啊,本來是這么打算的,不過我家芬芬不同意!” 老教師摘下花鏡立即說道,“你不打算要了?要不轉給我吧!” 雷振華試探著說道,“我這字兒花了潤筆費的!” 老教師很痛快,說道,“這個是當然的了,我付給八塊錢怎么樣?” 雷振華一愣,沒想到武局長的字畫兒這么受歡迎,相當于一轉手就掙了三塊錢!他慌忙將攤在桌子上的字兒卷好,說道,“林老師對不住了啊,這字兒的事兒改天再說!” 趙珍珍雖然能寫一手漂亮的毛筆字,但那是相對于一般人來說的,而且字體也僅限于楷書,其他的字體她是不會寫的,因此對雷振華帶來的字畫很滿意,她故意裝糊涂,將字兒小心的卷起來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 其實五塊錢不算多,不過雷振華除了五塊錢,還搭進去六包點心,除了給武局長的兩包,還給了內弟和內弟的朋友個兩包,雷大嬸做的點心肯用好料,要是拿去賣一包至少也得一塊錢呢,這加起來可就不少了! 他猶猶豫豫的開了口,“趙主席,這個武局長真是見錢眼看,就這么一副字兒,要了五塊錢的潤筆費呢!” 趙珍珍從挎包里拿出來五元錢遞給他,說道,“這么一幅字兒就要五塊,估計若是山水畫更貴吧?” 雷振華一愣,還以為她又想讓他去討要字畫,這差事不好,凈往里搭東西!本來他一下子拿走六包點心已經挨了母親罵了!他有點緊張的說道,“可能是吧,我也沒問!” 趙珍珍笑了笑,將之前雷振華交給她的資料從抽屜里拿出來,說道,“現在你應該清楚了吧,關于武局長的問題,你調查得不夠充分,而且與事實不符!” 雷振華不傻,在武局長的弟子收潤筆費的時候,就明白了趙珍珍的用意,也是怪他太心急了,不然不至于犯這么個錯誤。 他點點頭說道,“趙主席批評的對,的確是我眼高手低,沒有把工作做細致,以后會注意的!”雷振華其實已經將武常清查了一個遍,這個人出身沒有問題,在文化局口碑很好,因為他無心官場,升局長也是一步一步熬上來的,從來不得罪任何人。 最最主要的,因為很多人都很欽佩他的才華,在惠陽文化圈他是算是個一呼百應人物兒! 雖然武局長的經濟問題搞清楚了,但雷振華還是不愿意放棄武局長這個審查對象,他堅信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完美的人,只要認真排查,肯定能找出問題。既然經濟上沒問題,那除此之外就是工作范疇了,有沒有超綱的字畫兒,有沒有不當的言論,這將是他下一步核查的重點。 雷振華畢竟也當了這么多年的國家干部,很清楚有些知識分子總喜歡對國家大事發表自己的看法,有時候見解和比較獨到。 不知道這一位武局長有沒有這個愛好,如果有的話,那事情就很好辦了。 趙珍珍當天下班后,先去國營飯店買了十來個包子,然后把四個孩子托付給郭大姐,自己就急匆匆的出門了。 武局長家里很好找,他沒住在文化局家屬院,在他三十歲的時候發了一筆意外之財,買下了現在的這一處大院子,又花錢重新修葺了一下,青磚黑瓦的門樓透著一絲古韻,很容易就能找到了。 趙珍珍見到大門是虛掩著的,她上前敲了敲門,一連敲了兩遍也沒人回應,就直接走進去了。 雖然已經是十月底了,但院子里栽種的不知名的樹木花草還是給人一種欣欣向榮的感覺,總之特別的順眼和舒服,有一種特別自然又超乎自然的美感。 趙珍珍忍不住在院子里駐足,仔細看了看靠墻的一叢美人蕉。 “你是哪位?要找誰?” 一個十五六歲的少年發現了她,在門廊下站著問道。 趙珍珍笑了笑,說道,“你好,我是縣委工會的,請問武局長在家嗎,我找他有很重要的事情!” 少年盯著她看了兩眼又進去了,很快又回來,說道,“武局長請你進去!” 趙珍珍走進室內,剛才那個少年給她倒了一杯水就走了。 武長清正站在大條案前寫一副大字兒,看到她來抬起頭笑了笑。 一副大字兒很快寫完,武局長放下筆洗了洗手,然后才走過來坐到趙珍珍的對面,笑呵呵的說道,“早就聽說過趙主席的大名,沒想到是這么年輕的女同志,我家麗萍今年三十歲了,你有三十嗎?” 趙珍珍笑笑,說道,“武叔叔,我今年正好三十虛歲了!” 武局長哈哈一笑,說道,“現在的年輕人了不得??!找我來什么事兒,不會還是討字畫吧?” 趙珍珍搖搖頭,從挎包里拿出一張紙,鄭重其事的說道,“武常清同志,我代表惠陽縣工會和平城工作組,向你提出文章約稿,具體的內容和要求都寫在上面了,而且稿子要在一周之內完成?!?/br> 武常清接過去只瞟了一眼,立馬就冷了臉,先不說別的,列出來的文章名字就有七八個了,讓他一周寫這么多,是想累死誰嗎? 他反駁,“如果我不寫呢?” 趙珍珍笑了笑,說道,“如果你不寫,當然跟我也沒什么關系,不過對你自己的影響可能就大了!” 武常清一愣,笑著問道,“什么影響?” 趙珍珍說道,“武叔叔的文章寫得很好,今天我把您最近幾年發表的文章全部都看過了,有一篇《論勤儉節約與人的修養》,你說到人和人是不一樣的,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樣,所以在勤儉節約這個問題上,也不能一刀切,否則就是犯了教條主義錯誤!但我覺得,您這樣說有點沒道理,因為人不能選擇自己的父母,所以人和人的天生就不一樣,但這不能成為固化階層的借口,從本質上來說,每個人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所以在勤儉節約上對大家的要求都是一樣的!”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如果武叔叔不肯寫,估計就要去農場親自體驗一下真正勤儉節約的勞動生活了!” 武常清這個人,和所有有才氣的人一樣,骨子里特別傲氣,他聽了這話非但沒緊張,反而還冷笑了一聲,說道,“趙主席,你這是在威脅我?” 趙珍珍斂去了臉上的笑容,從挎包里掏出兩份資料丟給他。 武局長大致瀏覽了一下,不由眉頭緊皺。 趙珍珍神情嚴肅的說道,“武局長,你現在只有三個選擇,第一個是保質保量的把這些文章寫完,我會讓它們第一時間登載到平城不同的報紙上,第二不寫文章,明天一早我就讓人通知安排你下放到青禾農場!第三個,不寫文章,也拒絕下放,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抄家的下場!而且還要接受特別的審訊!” 武常清一下子變了臉。 趙珍珍牽掛著家里的孩子,沒有等他立即做出決定,而是平靜的說道,“武局長,這個事情很急,事關你今后的命運,如果你考慮好了,請寫完一篇文章就立即讓人送過去,我要第一時間寄到平城去!” 第83章 (修改) 第二天下午,趙珍珍就收到了武局長派人送來的稿子,她仔細讀了一遍,不得不佩服這些知識分子的腦袋,雖然可能并不認同她說的觀點,但文章洋洋灑灑寫得非常漂亮。 她立即把它和自己的工作匯報放在一起郵給了張處長。 五六天后,雷振華和嚴大姐都發現了武局長在思想路線上的問題,正想揪住不放,沒想到趙珍珍拿了一張平城晚報興沖沖的讓他們看。 “大家都過來一下!我也是才注意到,今天的報紙上有一篇文章寫得很不錯!而且是我們惠陽文化局的同志寫的!” 嚴大姐和雷振華一聽說“文化局”這三個字趕緊就圍上來了。 不出所料,作者的署名就是武常清。 因為這篇文章,兩個副主席不得不暫緩了自己的抄家計劃,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接下來幾乎每隔一兩天,這位武局長就有文章見諸于報端,而且每篇主題都緊跟時局,內容也相當的積極向上,若是別人寫這樣的命題文章,必定寫的不會太好看,但武局長妙筆生花,就是拍馬屁寫的也讓人覺有道理。 他的文章在平城文化圈引起的影響很大。 嚴大姐和雷振華都沒想到,武局長在短時間內竟寫了這么多文章,覺得他一定是瘋了。他們錯過了最佳的時間,現在想動手抄武局長的家絕對不可能了,別說趙珍珍不同意,估計縣里的其他領導也不會同意。 本來以為扳倒一個沒有根基的文化局局長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兒,沒想到還會有這么多周折,眼看著能掙到的錢掙不到了,嚴大姐和雷振華這兩個缺錢的人心情都十分不好。 趙珍珍覺得,像武局長這樣的人才必須要充分利用,雖然他抄家的危機已經過去了,但她出于對工作的考慮,隔三差五還是會讓他寫上一篇命題作文,不但會經由張處長發表到平城的報紙上,而且還會單獨印上幾十份,下發到平城的各大單位的工會。 就這樣,武局長一下子變得更有名了,別說嚴大姐之類的人,就連趙書記看到他都客客氣氣的。 張處長從武局長這件事得到啟發,也在平城找了幾位筆桿子,專門在各大報紙發表最新的時局言論,當然了,內容和主題其實都是嚴格審核過的。 這些知名文人對社會輿論的導向作用還是有一定分量的。 日子進入十二月,接連下了兩場雪后,平城的迎來了真正的嚴寒,王文廣已經來到了第三站惠普縣,但天氣太冷,戶外的實驗是沒法進行了,只能把所有人都集中起來上課。 惠普縣比起惠安縣算是富裕一些,這里的農田鹽堿地數量占比要少一些,但這個縣城有個風氣特別不好,無論男孩女孩都不讓讀書,小小年紀就下地干活兒了,公社的識字班也不認真舉辦,這樣造成的后果就是,絕大多的學員聽不懂課,王文廣沒辦法,干脆把授課內容印在紙上,給每個同學都下發了一份,要求他們認真通讀幾遍,如果有不明白的問題再來問他。 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這些人很多根本不認識資料上面的字! 這下沒辦法了,他們只能商量對策,上午先由吳校長等人講授最基本的文化知識,下午再學他們培訓班的課程,如此一來的話,進度就特別的慢。當然了這對于王文廣他們也不見的是壞事,尤其是小胡和小蘇這些年輕人。 冬天不但不再用干體力活兒,而且因為上午是文化課,等于一天只上半天課,另外半天可以用來看書,大牌,閑聊,甚至睡上一上午都是沒問題的! 這樣的日子,簡直是太爽了! 相比較他們,青禾農場的日子越來難過了。 平城和其他的地方不一樣,需要下放的人早早就被送到了農場,運動的對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干擾被降到最低,現在走在平城的大街上還是一片祥和,完全看不到任何激進的行為,但其他地方就不一樣了。 他們的領導不像陳市長這樣目光遠瞻,行動果斷,事事搶占了先機,而是一步步跟著上面的政策來走,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很多地方終于亂起來了,不但愈演愈烈,而且還犯了□□錯誤,不管不顧一鍋端。 于是,在十月份短短一個月,青禾農場就涌進來上萬名來自附近省市的勞改犯。 農場雖然占地面積很大,但能住人的屋子并不算多,這些人一下子全都進來了,住宿是一個大問題,吃飯也是一個大問題。 關于吃飯的問題,農場還有十幾萬斤糧食好好的收在倉庫里,王場長還不是很擔心,但是是住宿的問題讓他愁得頭發都掉了一大把。 農場里住宿的安排本來是一個人一個房間,王場長給改成了一個房間三個人,要是拖家帶口的不管幾個人都是一個房間,這樣算下來堪堪夠住,屋子的問題解決了,但房間里沒有那么多床,冬天打地鋪人受不住,是會生病的。 沒辦法,王場長還是就地取材,帶領年青力壯的勞改犯去附近的荒山上砍了不少樹木,抬回來劈成板做成了簡易的木床。 所有的木床都做好,已經是十一月份了。 雖然農場暫時不缺糧,但外面的饑荒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