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節
他觀察了數秒,終于喊道,“爸爸!” 四寶站著被趙珍珍攬在懷里,揚起小臉也奶聲奶氣的喊道,“爸爸!” 王文廣沖孩子們笑了笑,忍不住問道,“你們有沒有想爸爸???” 王建國和王建昌還有王建明異口同聲的說想,唯有王建民一言不發。 王文廣伸手要拍大兒子的肩膀,建民卻一下子躲了,一張小臉也是緊繃著。 “建民,還生爸爸的氣???爸爸給你們道歉,也給mama道歉好不好?” 王建民的小臉臉色好看了一些,但還是氣呼呼的說道,“以后不許兇mama!” 王文廣立即看向妻子說道,“大寶說得對,mama照顧你們四個已經很辛苦了,爸爸不應該那樣跟你mama講話,珍珍,對不起!” 王建昌忍不住問道,“爸爸!上次你不理我們就走了,是不是打算不要我們了呀?”關于這個問題,三寶已經獨自思考了很多天。 王文廣一愣,沒想到三寶竟然會有這樣的想法,他趕緊笑著書說道,“那怎么可能啊,爸爸的四個寶都這么可愛,爸爸疼你們還來不及呢!” 王建昌對這個答案還算滿意。 趙珍珍早看出來丈夫氣色更差了,她看了很心疼,對孩子們說道,“你們爸爸在農場的工作也很辛苦,而且吃不飽肚子,餓肚子是不是很難受?” 四個孩子都點了點頭。 趙珍珍繼續說道,“你們爸爸餓著肚子還要干活兒,所以有時候會心情不好,咱們體諒他一下好不好?” “好!” 王文廣凝視著妻子,再次說了一句,“珍珍,對不起!” 趙珍珍笑了笑,說道,“咱們不說這個了,現在都八月了,你們的項目現在進行的怎么樣了?” 王文廣眼睛一亮,說道,“很順利!雖然只改造了五百畝,但這些地里的莊稼現在都長勢良好,如果沒有意外,保守估計,玉米的畝產量至少在三百斤以上!樂觀一點的話,四五百斤也有可能!” 趙珍珍很為丈夫高興。 “若是玉米的畝產量是三百斤,你們種了三百畝,那就是九萬斤呢,地瓜的畝產量不會少于四百斤,一百畝就是四萬斤,豆子花生這些產量不好估計,就算一萬斤吧,加起來也是十四萬斤了,還有三萬斤小麥,你們農場實現自給自足完全沒問題了呀!” 王文廣興奮的點了點頭。 從這以后,趙珍珍隔一周就來農場探視一次。 到了九月中旬,一年一度的秋收開始了,秋收和麥收還不一樣,因為麥收通常在六月,是特別容易變天的季節,所以干活兒要爭分奪秒。秋收就不一樣了,戰線拉得很長,收了地瓜收玉米,再收花生和豆子。 收完以后也不是萬事大吉了,地需要重新修整,為播種冬季小麥做準備。 具體到他們農場的試驗田,更加麻煩一些,需要再撒一層改良劑,然后將地深翻,最后用井水灌溉。 雖然這算是額外增加的工作量,但因為剛剛的大豐收,大家的情緒都很高,尤其是梁校長,他一邊手里握著鐵鍬在在一下一下的翻地,一邊笑著跟王文廣說道,“這要是有拖拉機就好了,連接上犁頭,很快就能把地翻完了!” 王文廣笑笑,說道,“翻地用拖拉機,割麥子用收割機,咱們就在邊上看著就行了?天還沒黑,你又做夢了?” 梁校長哼了一聲,不再理他了。 秋收過后,因為各地欠收,各地的糧食供應更加緊張了。 市政府為了安撫群眾的情緒,避免出現更大的亂子,要求各地糧店必須每天營業,糧店能進到的貨不多,每天都要扣著數量往外賣,因此往往一開門沒多久就賣完了。很多人搶不上,沒辦法只能早早來排隊,甚至有人半夜就去占位置。 惠陽因為城鎮人口比較少,比平城的情況要好一些,但趙珍珍也明顯感覺到了糧食供應的緊張,她兩次早上八點去買都沒買到,后來早上五點去排隊,堪堪算是買到了。雖然是買到了,但有數量限制,每次不得超過十斤。 她和孩子一家五口,再加上郭大姐經?;貋聿滹?,一個月的糧食消耗至少在一百五十斤左右,也就是說,隔兩天就得排隊買糧,比之前麻煩多了。 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大多數糧店都在為進不到更多的糧食而發愁,有一個人,卻在為糧食太多而發愁,這個人不是別人,就是李場長。 本來他對王文廣他們搞的項目持一個觀望的態度,沒想到這些知識分子還真是很有一套!竟然真的做成功了,現在農場里的糧倉里裝滿了糧食,有小麥,有玉米,有大豆,有花生,有地瓜,總之應有盡有! 他要是把這些情況匯報給上級,估計上頭立即會有文件提出通報表揚,但除此之外呢? 農場的這些勞改犯可能不知道外面的事兒,他可是知道,現在到處缺糧,各地的糧倉估計都急需糧食!他手里的十幾萬糧食不算多,但也著實不少了,要是被人盯上了,上頭提出來全部上繳,那他能怎么辦? 不能不交,但如果真的上繳了,肯定他還能得到別的好處,比如調一調職位。 雖然現在的農場也不錯,但如果有機會,能往上走一走更好。 李場長反復考慮了好幾天,最終還是決定先報給陳市長這邊,畢竟王文廣這個項目的資金是平城市政府出的,雖然現在來看,幾千塊錢根本不多。 他不知道的是,這件事兒已經有人匯報上去了。 趙珍珍作為張處長的直接下屬,隔上一段時間就要寫一份工作總結上報,但不可能為了一份報告專門去平城,大都是通過郵局寄回去了,最近一次的報告中,她就提了一句農場的事情。 張處長立即跟陳市長匯報了這件事。 因此,過了十幾天后,李場長終于走進市政府當面匯報此事,陳市長并沒有表現出太大的驚喜。 “陳市長,這就是農場今年的情況,這些勞動改造的人如今不但政治上追求進步,在抓生產,廣積糧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陳市長盯著他看了兩眼,忽然問道,“你是不是在農場呆夠了?” 事實上的確如此。 雖然一開始李場長很沉迷于做農場的老大,他說啥就是啥,這種感覺很爽很帶勁,但時間一長,也覺得很沒意思,在勞改犯面前有別的,連晚上吃頓好飯都要偷偷摸摸,太不人性化了!” 但李場長瞟了一眼陳市長板著的一張臉,不敢承認,而是笑呵呵的說道,“沒有的事兒,在農場工作挺好的!” 陳市長還是板著臉說道,“那就好,本來張處長手下缺一個副手,我還在考慮合適的人選!” 李場長一聽立即說道,“陳市長,如果您覺得我還行的話,我去工作組怎么樣?” 他眼饞表弟的工作組,可不是一天兩天了! 陳市長淡然一笑,說道,“在此之前,你回一趟農場,將這個項目組的所有人員都帶回來,會有人給你交接,然后你就可以等著工作調動通知了!” 李場長大喜過望,一分鐘也不肯耽誤,當天坐車又返回了農場,此時天已經擦黑了,他午飯就是上車前買了兩個包子,早已經饑腸轆轆了,但他顧不上吃飯,而是立即讓人把王文廣和梁校長叫過來了。 見到兩個人進來,李場長笑著站起來了,說道,“王校長,梁校長快請坐!” 他的態度太過客氣,王文廣和梁校長反而有些不習慣了,落座后,王文廣問道,“不知道李場長叫我們來有什么事兒?” 李場長笑著給他們倒了兩杯熱水,回答道,“當然是好事兒啦!” 第78章 王文廣和梁校長同時一愣,這近一年的經歷,即便是偶爾高興的時候,其實整個人的氣場還是很低的,已經低到了不太相信會有什么好事兒落到自己頭上。 李場長沒再賣關子,而是直接說道,“咱們農場豐收的事情我特意去平城市政府匯報了,陳市長非常重視,讓我立即通知你們,明天一早就離開農場!這樣吧,你們回去后,不要驚動其他人,悄悄把項目組的人都通知一下!” 一聽到要離開農場,二人難掩激動,數秒后,王文廣謹慎的問道,“李場長,那我們到了平城之后,具體會被怎么安排?” 這一點李場長不關心,當然也不知道,不過,他通過表弟張處長對陳市長也多少有些了解,就笑著說道,“上頭領導的意思咱們可不敢亂猜,你們都是國家的有用之才,肯定會妥善安排的!” 他這話明顯留了很大的余地。 梁校長又追問道,“李場長,那我們還會回來嗎?” 李場長其實也不確定,但看到二人十分焦急的樣子,就順水推舟的說道,“大概率是不會了!” 不過輕飄飄的一句話,卻如同一顆巨石砸到了二人的心上。 一開始進來的時候還想著什么時候能出去,后來已經不會想,不敢想這件事了。 沒想到這一天終于來了! 王文廣和梁校長這次激動的好一會兒沒說出話。 李場長倒也能理解他們此刻的心情,笑著說道,“二位校長,為了避免出現不必要的麻煩,還要跟其他人說一聲,不是必要的東西就別拿了,當然了最好是任何行李都不要拿!” 二人點了點頭表示理解。 回去的路上,兩個人立即分頭行動開始通知。 王文廣再次回到自己住的院子,剛倒了一杯水還沒喝,梁校長又推門進來了。 “文廣,你說咱們項目組是不是還缺一個總顧問?你看吳校長怎么樣?” 王文廣一愣,趕緊點了點頭,說道,“是的,吳校長很合適!” 他說完立即拿出抽屜里前些天寫的項目總結,寫的時并沒有準備給任何人看,只是他多年的工作習慣,一個項目結束后,無論是成功或者是失敗,他都會寫一個很詳細全面的總結。 王文廣拿起筆,在最后一頁項目成員上添上了吳啟元的名字。 不過,他們誰也沒先到,吳校長不肯走。 因為他說要和女兒一起走。 王文廣和梁校長面面相覷,的確,林老師還沒被放出來,吳清芳一個人呆在農場會比較難,但假如吳校長錯過了這個機會,可能就是永遠錯過了。 “老吳,我看清芳這一陣子情況還不錯,你要是出去了,還可以從外面捎點東西給她,要是一家人都被困在里面,反而更不好辦了!” 梁校長這話很有道理,吳啟元有點動搖了。 吳清芳抱著孩子在旁邊急得不行,她怒視著父親,說道,“爸!我都快三十歲的人了,我能行的!你放心好了!再說你出去了,還能給我捎點好吃的,我想吃麻團了,等過一陣你給我寄點來好不好?” 吳校長深深嘆了口氣,接過女兒手里的外孫緊緊摟在懷里,使勁兒親了親他的小臉蛋。 騰騰被姥爺臉上的胡子扎的有點癢了,小家伙嘎嘎笑起來,伸出小手拍了一下吳啟元的臉。 這孩子還不會說話,他這動作的意思就是不要再親他了。 眼看著就要晚了,而且已經有人好奇的圍觀了,王文廣和梁校長一左一右拉著吳啟元就往外走。 他們一行人都換上了干凈整齊的衣服,每個人心里既高興又激動,但也不敢太溢于言表。 因此,每個人的臉色還是不太好看,但個個看起來精神都很好。 李場長看到吳啟元有些意外,他雖然不太關心項目組的事情,但畢竟是在他的眼皮子底下進行的事情,如果他沒記錯,這位吳校長并沒有參與項目組。 客觀的來講,吳啟元就是想參加也不太現實,這項目和別的實驗不一樣,是需要經常到田里去的,每天的日常勞動已經夠累了,吳啟元六十多的人了,放了工還要看外孫,實在是沒有體力也沒有時間,而且專業也不對口。 王文廣飛快地跟小胡交代了一句,胡利農立即大聲說道,“吳校長,原來我們這項目最初是您提出來的啊,你是我們的總顧問??!” 吳啟元有點心虛,但還是點了點頭。 在場的都是聰明人,一聽這話就覺得經不起推敲,不過在農場這大半年的勞動改造,已經讓他們明白了少管閑事明哲保身的道理,而且,多一個吳校長,對他們也沒什么影響。 李場長皺了皺眉,沒有開口說話。 反正項目組也就是加了這個一個人,而且還是個德高望重的老校長,他馬上就要調走了,還是不要管那么多了! 李場長和幾個監管人員走在前面,一行人跟著大踏步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