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節
一碗細米線還溫熱著,上頭有七八片薄薄的火腿rou白里透紅,還有幾根翠綠的韭菜和小蔥。她舀了一大勺紅紅的辣椒油澆上去,用筷子拌勻凈了,故意“滋溜”一口,那滋味兒,別提多香了! 雙們雖在院里,但小耳朵都豎著呢,一聽mama壞心眼的“滋溜”聲,仿佛已經聞見香味兒,立馬就“阿米”“阿米”的叫起來。 意思是“要吃米線”。 “mama放過辣椒了,你們吃不了,還是乖乖吃稀飯喲!” 李曼青從小鍋里盛滿滿一碗稀飯出來,分成兩份,左邊那份放三滴醬油,右邊那份放一小撮白砂糖。 她早已練就兩手同時喂食的本事,姐倆乖乖的坐著,她左手喂大雙,右手喂小雙。白米粥被煮得稀爛,米粒都看不出來了,入口即化。她們小嘴一動,三兩下就“咕嘟”吞下去,稍微喂慢一點還要招致“啊啊”的不滿聲。 因為她從不給她們吃零嘴,她們吃飯的習慣倒是好得很,不用幾分鐘,一碗稀飯就全“嗷嗚”光了。 孩子吃飽,才輪到她自個兒吃……不過看著她們越來越好的模樣,手腳上越來越有rou,她心里的滿足已經無法用語言描述了。 前幾天,姐倆已經能夠扶著凳子走兩步了。 眾人一看,可樂壞了,將墊子周圍用長條凳圍起來,她們自己玩,趴一會兒,坐一會兒,爬一會兒,再慢慢的扶著凳子站起來,慢慢的走動。 也就半個月的時間,居然能從一開始的兩步,走到四步,八步,現在還會轉身,攏共走十多步了! 相信不久的將來,不用攙扶凳子,她們就能獨立行走了。 為這事,李曼青還專門打個電話給孩子爸,興高采烈,眉飛色舞的做了回“轉播”……末了感慨“可惜你不在”。 是啊,他是不在。因為不在,連閨女們人生第一步都沒看見。 “快咯快咯,下個月你們過生日,爸爸就回來啦!” 孩子也聽不懂,只跟著叫“巴”。 “開門!羅翠珍你個老貨快給老子開門!砰砰砰!”伴隨著一陣巨大的砸門聲,女人尖銳的罵聲尤其刺耳。 小雙被嚇得一愣,站起來扶著凳子蹣跚兩步投進mama懷抱。大雙也睜著圓溜溜的大眼睛東張西望。 不知道是誰,敢對婆婆直呼其名,最關鍵是還嚇到孩子……李曼青未見其人,心里已經厭惡起來。 她先把姐倆抱回房,房間地板上也鋪了墊子,再把房門鎖好,這才氣定神閑的去后院放狗。 門口的人砸了幾下,見沒人來開門,愈發不要命的又踹又搖,偶爾還伴隨著細碎的說話聲,看樣子不止一人。 三只大狗早迫不及待,一出圈門就如離弦之箭,“嗖”一聲直沖大門,“咔嚓”六只前爪全搭在木頭門上。 “嗚……汪!” “嗚……汪!” “嚯!嚇死個人,里頭有狗呢!”那女人尖著嗓子道,可能是害怕,往后退了兩步。 都說咬人的狗不叫,像這種壓抑著吼聲從嗓子里噴出來的感覺,李曼青是主人聽著都怕。 “你怕什么,那小崽子又不在家,趕緊的趁小短命沒回來,聽說下個月就……”這把老人聲音,好像連說話都是顫顫巍巍的。 雖然年紀挺大了,但說的話挺缺德的。 李曼青冷笑一聲,什么叫趁唐豐年不在?意思是來欺負他們孤兒寡母呢?以為一家子老人小孩兒好欺負?居然還罵她男人“小崽子”“小短命”? 哼!管他們跟婆婆什么仇什么怨呢,一聽這聲音她就不想給他們好果子吃! “公爹,你能你上啊,我……聽說被狗咬了可是會死人的……” “我呸!瞧你那德行!兩只狗就嚇死你了,以前在生產隊上,別說狗了,連人來三個都不是我對手……” 正說著呢,李曼青突然“嘩啦”一聲拉開門,三只狗“吼”一聲就撲出去。女人反應快,“爹啊”“媽啊”的屁滾尿流跑了,往大路上跑,早上十點正是大貨車多的時候,狗把她攆到路正中央,把兩頭駛來的大貨車嚇了個急轉彎,又“刺——”的急剎住。 要是拉的煤炭多點兒,慣性大點,搞不好要側翻了! 貨車司機開門跳下來:“我去你媽個……不要命啦?信不信碾死你?!” 一只大狗去追女人,一只就用鋒利的狗牙叼著老人褲腿,喉嚨里“嗚嗚”著。 剩下一只在李曼青前面“橫行霸道”,nongnong的保護意味。 李曼青用勁揉了揉它腦袋,“好狗!待會兒給你們rou骨頭啃!” 那老頭眉毛胡子又白又長,顫顫巍巍拄著拐杖,仿佛用指頭輕輕戳一下就能倒地不起的模樣,也難為他被大狗叼著褲腿還能“屹立不倒”。 還算是個聰明的,這大馬路邊要是一不小心跌倒了,再一不小心來輛車子……哼哼,有些人老了果然是會成精的。 李曼青看都懶得看他一眼,只凝神聽屋里動靜,確定沒聽見孩子哭聲她才放下心來。 馬路中央那女人正跟貨車司機對罵呢,什么污言穢語,什么日爹倒娘……中老年婦女的口頭戰斗力,再彪悍的老司機也漸漸敗下陣來。 男人反被她罵得面紅耳赤,指著她咬牙切齒,恨不能上去揍她一頓。 狗又狗吠,人又人吵,這么雞犬不寧的,不多時就有街坊鄰居圍上來。 見都在唐家門口作妖呢,就問:“曼青這是怎么了?出什么事了嗎?” “我也不知道,好好的就來砸門,也不說找誰,一來就罵人,我們家這幾只狗最護主,這不就叫了幾聲……” “我呸!明明是你放狗咬人,黑心肝的小爛貨!不討個說法,老娘今天還就不走了!”那女人見司機那兒再無戰斗價值,趕緊沖過來罵李曼青。 李曼青冷笑。老娘長這么大還沒被人罵過呢。 街坊看不過意,勸道:“有話好好說,唐家在咱們村多和氣一家人啊,你怎么動不動就張嘴罵人呢?” “就是,她們家現在只兒媳婦在家帶孩子,老人都不在家你這不是欺負人嘛……” 有小子已經主動道:“曼青阿姨,我去幫你叫唐奶奶!” 曼青阿姨人可好了,每次她們家大門開著,孩子從門前過,碰到她們吃水果吃點心,或者烤面包啥的,她都會招手叫他們進去,多多少少一人分點兒。 在別家都還是“有好東西關門吃”的時候,李曼青這樣客氣的性格自然更招人喜歡。 不止招小孩兒喜歡,連大人也喜歡。 有個女人問:“你公公又上孟家地里去了?讓我家大楊幫著喊去?!?/br> 李曼青說聲“多謝嫂子”。 有人去喊公婆了,李曼青就“嘬嘬”兩聲把大狗叫回來。 這么兇惡的狗,眾人都害怕,不自在的往后退了兩步,盡量不出聲不動作,生怕招了狗眼。 “回來正好!讓羅翠珍回來看看,她的好媳婦,是怎么對我這舅媽的,舅媽上門來不說好酒好菜的招待,還敢放狗咬人!哼!這么大逆不道的媳婦,趕緊離了好!” 李曼青心頭一動,定睛細看,她說呢,怎么覺著有點似曾相識,原來是唐豐年的親舅媽。 羅有秀他親媽??!原來如此…… 可憐她上輩子也才見過她三面,最近一次還是十年前的事了,不留神還真看不出來,這個滿嘴污言穢語的女人跟上輩子那個趾高氣揚的老太婆還真對不上號。 其實上輩子她們交集也不多,她跟她也沒啥恩怨可言,但剛才她罵唐豐年“小短命”這事,她就不原諒她! 自己的男人,自己都舍不得罵呢,輪得到她? 只見李曼青冷笑一聲,“呵,我只知道我婆婆的娘家嫂子是個黑心肝爛肺的破落戶,沒想到還是這么個不要臉的潑婦!再說了,我唐家的事,管我們離不離呢,關你個外人屁事?” 對這種潑婦,她就怎么想怎么罵。 反正唐家也沒人把她當親戚。 “瞧瞧,瞧瞧,連蛋都不見下一個,還囂張呢,居然連親娘舅都不認了!可憐我小姑子是倒了幾輩子霉,娶了你這樣的兒媳婦……” 剛才那女人不樂意了:“說好聽的叫你聲嬸子,不好聽誰知道你是哪根蔥??!人家曼青妹子嫁來三年,孩子都有倆了,說這話合適嗎?” “再說了,人家雙胞胎多漂亮招人疼啊……” “就是,話不能這么說?!?/br> 李曼青感謝大家替她說話,心里暖暖的。 “我呸!就兩個黃毛丫頭算什么,以后是能娶媳婦傳宗接代還是能給唐家養老送終?” “那也總比小摸小偷坐牢的強!”羅翠珍氣喘吁吁從村口過來。 “我羅家孫女可是我們的心頭rou,輪得到你個老貨指手畫腳?有這閑工夫回去好好管管你兒子,別出來丟人現眼?!崩咸橅樞乜诘臍?。 羅有秀他媽一下就炸鍋了,指著她罵:“我呸!虧你還敢提!要不是你這個好姑姑,我兒子會坐牢?老娘今天就是來跟你算賬的!”說著就一頭朝著老太太撞過去。 李曼青趕緊一把將婆婆拉開,“嘬嘬”兩聲,兩只大狗嗚咽著沖上去咬住她褲腿,使勁往后拖。 唐家的狗天天好湯好水的喂,腰背肥厚,四肢粗壯,力氣比成年男子也不差,何況還聽主人使喚,牙齒那咬合力,再來幾個老太婆也不夠它們叼的。 輕輕松松就把她扯倒,來了個狗啃屎。 “哎喲我的公爹啊,痛死我了……啊,你可瞧瞧你閨女是怎么欺負娘家人的!我爹媽好狠的心哪,把我嫁來這種人家,漢子像坨爛鼻涕上不了臺面,小姑子也是個狼心狗肺的……要逼死人啦!” “嗯哼!” 那老人……也就是唐豐年的親外公,拄著拐杖使勁點了點地面,“翠珍你這是做什么,你爹還在世呢,你就這么欺負人,以后……咳咳……” “爸也來了?!崩咸焕洳粺嵋痪?,把老頭子計劃好的指摘全堵回去。 一片軟踏踏的眼皮耷拉在渾濁的眼珠上,快把眼睛的光給遮完了。但據李曼青觀察,他眼睛可“好”著呢! “你嫂子來,就是來問問,有你這么做姑姑的嗎?把好端端的侄子送進監獄,都關了兩個月了,要不是有秀昨天到家,咱們都不知道孩子吃了這么多苦……你說說你,我羅家辛辛苦苦把你養這么大,怎么就養了只白眼狼?” 罵人的話可順溜了。 李曼青心內不屑,本來因為他是老人還敬著他呢,現在看來,就跟以前老太太罵的一樣——“討了兒媳婦就不是親爹了!” 果然,老太太眼神一暗,說不出話來,雖然已經失望成習慣了,但還是忍不住會難過。在她父親眼里,只要是涉及娘家利益,涉及哥嫂侄子的事,她永遠只有無條件退讓的資格嗎? 以前三閨女不在了是這樣,后來偷豐年彩禮錢也這樣,現在那小崽子罪有應得還這樣? 憑什么他的孫子是寶貝鳳凰蛋,她的孫女就是一文不值的黃毛丫頭? “這位不知道怎么稱呼的老人家,話可不是這么說。羅有秀進監獄的事,我婆婆大字不識的老農民,哪有那能耐送他進去?國家法律在那兒擺著呢,他要不犯法,就是警察也不可能送他進去!” 這年代,誰家兒子蹲監獄那可是十里八鄉的大新聞了。 所有人都一眨不眨的看著李曼青,期盼著她多說兩句,多透點“內幕”出來……她們回去也好教育家里孩子啊。 當然,李曼青也不負眾望。 “知道他犯了什么法嗎?他偷了我們家七百塊錢!再加十年前的兩百塊,整整九百……要不是警察審出來,我們都不知道!你說說,他哪次來家我爸媽不是好酒好菜招待他?家里沒酒我爸都要出去現買!” “這倒是,唐家人待人可熱情了,上次……”自有人出來說公道話。 李曼青也舒了口氣,不枉她跟婆婆送菜送面包了。有時候后院里長的菜吃不完,小瓜茄子辣椒她們都挨家挨戶送點兒。有時候大姑姐菜地里賣不完的送家來,她們自個兒吃不完也會送出去一些…… 公婆為人大方,從來不會因為這些小事說她,也算廣結善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