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節
“什么?” 李曼青氣結,嘟著嘴在玻璃柜臺上拍了兩下,“租鋪面的事??!” “哦,你想租就租吧,沒錢我拿給你,等十月份回去幫你看看,別吃虧了?!?/br> 李曼青算是知道了,這男人也不知道想些什么呢,什么都“隨你”“我沒意見”,想要從他這兒聽取到建設性的語言是不可能了。 “好吧,那我不說了,跟你閨女講吧?!彼言捦矞惖叫‰p耳朵旁。 小丫頭以為mama拿玩具逗她玩呢,“啊啊哦哦”叫起來,哭過的眼睛還水汪汪的,像兩粒漂亮的黑葡萄,又黑又亮。 也不知道那頭爸爸說了什么,小丫頭又委屈起來,小聲的哼唧著。李曼青掏出手帕給她擦眼淚,一面擦一面嘆氣,這丫頭也不知道隨了誰,怎么這么愛哭。 誰知電話里男人卻道:“真是隨了你媽,小嬌氣包?!贝己竦纳ひ衾?,又無奈,又慶幸。 李曼青嘀咕,“誰說的隨我,你見我哭過沒?” 唐豐年沒說話,心里卻道:你哭的不比她少,從嫁來我家就會哭,想家了哭,一個人沒伴兒也哭,辦事兒時弄疼了你也哭……嗯,不過,那種時候的“哭”他更喜歡! 像是戰場上沖鋒的鼓點,勝過最好的春.藥。 請原諒初中畢業不太會寫作文也不太會說話的豐年大兄弟,他實在形容詞匱乏了。 一個人在外頭真的很寂寞,那些曾經的美好都夠他好好的,細細的,一遍又一遍的回憶,咀嚼。有時候嚼著嚼著,人也饞起來。 真想早點回家。 ***** 第二天,李曼青帶了六十支電子手表上小廣場。 雖然才兩天沒來,卻像好久不見了一樣。 “小李又來賣手表了?你們婆媳倆可真勤快,你婆婆也老早就來賣面包了呢!”有相熟的老太太跟她打招呼。 李曼青一愣。 婆婆不是摩拳擦掌要回大平地“大干一場”嗎?她起床的時候沒在家里見到她,還以為回去了呢。 “曼青來了,把手表放著,現在沒生意我把你看著,回去把孩子帶來?!辈蝗焕项^子一個人在家只能放她們在地上玩,玩著玩著不注意,又要被狗舔一身。 最可恨的是狗毛。三大只癩皮狗,大雙一揪耳朵就順勢爬毛毯上去,打滾搖尾巴撓肚子……一會兒就折騰得滿地狗毛! 就因為狗毛,毛毯都已經扔了三四塊了。 李曼青想要看看手表生意怎么樣,沒回去,反正在家里,大門一關,狗一放,又安全還曬不著太陽。這兒等太陽出來可就熱起來了。 她倒是想給她們補補鈣呢,但人家孩子爹在電話里交代過了,別讓她們出來曬太陽。她們皮膚跟她一脈相承,一曬太陽就容易發紅。 “讓她們多睡會兒吧。誒媽不是說今天要回大平地嗎?” 老太太不自在的咳了一聲,“嗯哼,生意忙,過兩天再說?!逼鋵嵤撬挥X氣消了大半,老伴兒也勸了她大半夜。 上次住院做手術不就是因為跟個賣菜的吵了兩句嘴嘛,老爺子怕她又情緒激動鬧出事來。 李曼青也擔心這個,反正羅有秀這次肯定會得到報應就是,老人能自己想開最好,沒必要非得上門吵架。其實,老太太真是色厲內荏的老實人了。 今天星期天,廣場上的孩子比平時更多,見到賣手表的漂亮阿姨又來了,趕緊拽著爺爺奶奶的手,蹲下挑揀起來。 米老鼠的好漂亮,唐老鴨的也可愛,就連小企鵝的也憨態可掬……都想要! “小李來了,我們家這臭小子,在家死磨硬磨,說什么全班都有電子手表了,就他沒有,拖著我來看了兩次,你們都不在?!?/br> “前幾天出門了,昨天剛回來。小孩子嘛,這也不是玩具,不止耽誤不了他們學習,還能幫著提高學習效率呢,加強時間觀念,改掉拖拖拉拉的毛病……” 老太太就喜歡聽對孫子好的話,五塊錢買個學習用品,也還在承受范圍內,痛痛快快就給買了。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第三個……一天下來,居然賣了五十多塊手表。老爺子怕她們熱,在樹下給搭了一把大傘,再把孩子帶來,放傘下泡沫墊子上,隨便爬,隨便玩。 因為生意太順利,李曼青居然都沒什么時間帶她們,全由著她們自己玩。也有鍛煉的老太太喜歡她們小模樣,抱起來逗兩下。 用她們奶奶的話說:“這倆丫頭算是被眾人帶大的,跟舊社會時吃百家飯長大的一樣!” 后來回來的唐豐年,一聽這話,臉都黑了。他好好的閨女怎么就成吃百家飯的了?! 慢慢的,手表生意順風順水,接下來兩個月,李曼青又拿了幾回貨,直到九月份,小學生開學,整個暑假,凈賺一萬二。 連她自己都不敢相信,憑著幾塊電子手表,她居然提前成了萬元戶。雖然這時代的萬元戶已經沒什么“含金量”了,但對于一個打了一輩子工,混了四十年社會底層的人來說,已經是質的飛躍了。 到最后算賬的時候,李曼青都難以置信。以前覺著遙不可及的一萬塊錢,現在居然已經早早的,靜靜的躺在她名下賬戶了。 老兩口雖然知道她能掙不少錢,但都沒好意思問,只是大姑姐忍不住悄悄問的時候,李曼青隨意帶了一句——“掙了三四千”。 誰知這句話當天晚上就傳到公婆耳朵里,可把他們歡喜的,吃飯都吃了糖似的,一個勁的夸兒媳婦能干,豐年福氣好。 她能掙錢,老太太愈發兒媳婦說什么她聽什么了。以前買菜買rou喜歡太陽落山再去撿便宜的,現在曼青只要一說要新鮮的,她就天天去趕早市,什么新鮮買什么。 以前雙們買新衣服她念叨,現在也只字不提了。 老人家終于意識到,他們以前一直以為的“只會花兒子錢”的媳婦,早已經不需要兒子幫扶了。說不定啊,比兒子還能掙錢呢!這媳婦娶對了! 李曼青心道:只說了個零頭呢,要知道真實情況,還不得把我夸上天去? 有賣洋芋的前車之鑒,老太太一聽能掙錢,立馬催著讓再叫唐豐年拿一批,趕緊的多賺一點是一點。 李曼青卻知道,宣城縣的電子手表,可能再賣不動了。 能戴那些花花綠綠塑料手表的,只有小學生。而縣里基本每一所小學的學生,都來買過了,連下頭富裕點的鄉鎮,大漁鄉、連安鄉也賣過去不少。 現在走縣城大街上,隨處可見戴手表的學生。 市場已經飽和了。 縣里有人跟風批來的,現在都不太賣得動,得虧她一開始趁熱打鐵把“牌子”打出去,不然現在壓手里賣不出去的就得是她了。 再次說明,做生意還是講究個先機,誰先進入市場,誰就能先占有市場。 這算是給李曼青上了積極的一課。 第88章 清晨的陽光撒在嫩綠的菜葉上, 昨夜剛下過一場大雨,雨水未干, 化作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掛在葉子上,折射出陽光的顏色。 李曼青慵懶的伸個懶腰, 把頭埋進暖暖的被窩里,舒服得喟嘆出聲。 宣城縣的雨季在夏秋, 尤其夏天的尾巴上, 雨水出奇的多,白天艷陽高照,風和日麗, 到了夜里就雷聲大作, 雨聲滂沱。有這雷聲,大雙小雙時不時會被嚇醒,夜里要哄她們幾次。 等天亮了反倒睡得小豬豬似的,動都不動一下。 李曼青卻要出門賣面包,沒辦法陪她們睡覺, 她依依不舍的呼吸了一口棉被上的清新空氣,剛把被子掀開,就見自己面前有一張放大的小臉。 “臭丫頭,又不聲不響的醒了, 嚇你媽一跳!”她在大雙屁股上拍了一下,惹得小丫頭笑起來。 “呼呼……啊……呼呼……”小手手指著窗外, 不知內情的根本不知道她在說什么。 “別叫了, 你姑姑開學去學校了, 要到過年回來才能見到咯?!?/br> 小丫頭發音不準,“姑姑”被她叫成“呼呼”。豐梅放暑假這兩個月,天天帶著她們出門玩,縣城里哪兒都去過,足記遍布各大小學門口,籃球場,百貨商場,批發市場……附近她有同學在的幾個村,也帶她們去玩。 孟玲玲家更是,姐倆恨不得就在人家家里再不回來了。 因為,孟家有一只大貍花貓,脾氣非常溫和,不抓不撓,還會陪她們玩毛線球。貍花貓洗過澡,她們能跟貓兒玩一天。 孟家兩個兒子又跟著唐豐年掙錢,孟家上下待她們倆“豐年的掌上明珠”都極好,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一股腦拿出來,姐倆就樂不思蜀了。 “木……mama!” 自從上個月會說連詞后,口水流得更厲害了,一張嘴就滴滴答答順著下巴淌。 李曼青用帕子給她擦了,親親粉嘟嘟的小臉頰:“嗯,不錯不錯,等你們爸爸回來,應該會叫他了。到時候啊,讓他獎勵你們個好東西!” 小丫頭捕捉到“爸爸”兩個字,又仰著腦袋“爸”的叫了一聲。 小雙也醒過來,跟著叫“爸”,一面叫一面拱李曼青的胸脯。 只可惜那兒已經“彈盡糧絕”了,以前還能早晚吃兩口安慰一下,現在連安慰的都沒了。 曼青趕緊給她們把屎把尿,剛穿好衣服出房門,就見老爺子扛著把鋤頭要出門。 “爸要去哪兒呢?外頭路爛,穿上雨靴吧?!?/br> “不用穿,就去孟家地里瞧瞧,看他們包谷啥時候能掰了?!崩蠣斪幼吡藘刹?,又道:“早飯在灶上熱著,你媽賣面包去了,待會兒中午飯你們先吃,不用等我?!?/br> 這半年來,也不知道是上頭已經下了“撤縣改市”的指標,還是怎么回事,縣里新建了好幾個工廠,有冶煉廠,紡織廠,飼料廠,造糖廠……孟家老兩口在飼料廠找到份工作,專門打掃車間衛生,每人一個月能有一百二十塊錢。 就是上班時間長,每天得上足十二個小時。 自此,孟家只有起超媳婦在家帶孩子,家里的田地自然是再種不了。 不止他們家不種地了,蓮花村好幾戶,一家老小都在工廠里找到工作的,地也不種了。 唐德旺一聽,居然有人不種地了,頓時是又心疼又惋惜。 心疼的是那么好的地那么肥厚的土壤,說不種就不種,但凡荒過一季,再想撿起來可就麻煩了,野草都能有人高。 野草多不說,還把土壤里的肥料給吸收沒了,把土層串起來,以后再怎么除草都難斷根。 他們以前在大平地,那是想種沒地種啊,現在他還十天半月回去一趟侍弄莊稼呢!縣城周邊這些人家倒是好……他看著就像自己親兒子親閨女被拋棄了一樣,別提多難受了! 李曼青見老人家心癢難耐,知道他大半輩子都在地里刨食,對土地有種天然的熱愛與渴望。 就主動支招:“要不爸去問問,哪家不種了的,租過來,咱們自己種?!泵磕瓿鳇c農藥化肥錢,就當給老人家找個打發時間的事。 當然,最主要還是給他們排解心情。 工廠來招工的時候,老兩口也去“應聘”過,可惜人家嫌他們年紀大了,眼見著一起去的孟家兩口子和隔壁鄰居都進廠了,就他們被落下,老太太又悶悶的氣了半個月。 老爺子也一個勁的念叨“生不逢時”,要是能晚生幾年就好了,好歹也能過過吃公家飯的癮……嗯,雖然,那些工廠都不是國營的。 但在老人家心里,進工廠就是當工人,當了工人就跟農民不一樣了! 一聽這主意,他倒是心動得很,李曼青又連著勸了幾句,當天他就上孟家問去了。 孟家人一聽每年還能給他們三百塊錢,哪有不樂意的道理?攏共二十畝地,說是等秋天包谷收完就給他種。 所以,老爺子過個幾天就要去看看他們包谷,仿佛二十畝地已經是他的囊中之物了,盼著趕緊把包谷掰了他就能“大展拳腳”。 李曼青怕他們上山下地的雨天路滑,給買了兩雙防滑雨靴,連雨衣帽子也配全套……萬事俱備,只欠秋收了。 等唐豐年回來就去選鋪子,有了固定鋪面,他們去種他們的地,她也能夠自己帶孩子了。 老爺子一出門,李曼青先把孩子放墊子上玩,她去面包房把揉好的面切塊塑型放夾心,等全放進烤箱了,這才去廚房端早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