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節
張小北一臉驚訝:“你去了我家了?你終于有空來了?!?/br> 黑妮點點頭,看看四周,這路上人來人往的還有別的人,她便湊近張小北,小聲說道:“小北,你要進學堂念書了,你能不能幫我一個忙?” 張小北點頭:“你說吧,什么事?只要我能幫就幫?!?/br> 黑妮十分謹慎地說道:“嗯,我有一個帶字的東西,還有半本書,我不認得上面的字,我也不敢讓別人看,我想等你認得字后,幫我看看上面寫的是什么?!?/br> 張小北一聽也明白了,這些東西八成是跟黑妮的身世有關,以他爹娘和幾個哥哥的為人,她肯定藏得特別謹慎和辛苦。 張小北點點頭,鄭重地說道:“我答應你,過不了多久我就可以幫你看了?!?/br> 黑妮的臉上露出了歡喜的笑容。 兩人也沒有多聊便分別了。 張小北回到家才看到黑妮送他的小書箱,翻來覆去地看了一會也十分喜歡。 兩天后,九月初一,辰初。 張小北身著新衣,腳穿新鞋新襪,背上背著黑妮送的書箱,書箱里裝著新買的書和筆墨,手里還提著一個包袱,那是他娘給他準備的干糧。 第一天去上學,胡氏當然要送他的,不過也沒特意去送,她就是把出去做生意的時間錯后了一個時辰,等著張小北一起去,平常的這個時候,胡氏早已經到鎮上了。 胡氏挑著重重的擔子,帶著張小北,母子倆滿臉春風、腳步輕快地朝村外走去。 路上遇到村民打招呼,大家紛紛調侃道:“喲,小北,瞧你這模樣成了小夫子了?” 還有的逗他說:“小北,你是讀書人了,今年過年能給我門上寫副對聯不?” 胡氏在旁邊笑道:“行啦,這還早著呢,你們可別臊他?!?/br> 大伙當然知道這還早著,要是書這么好念,那些念書的豈不是都成了官老爺了? 母子倆在眾人的議論聲和目送中出了村。 胡氏今天心情格外高興,步子邁得又大又快,仿佛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 她囑咐張小北:“小北,你去了先生家一定要好好地聽先生的話,念書時要認真,還有啊,晌午的時候不要吵鬧,你李奶奶喜靜?!?/br> 張小北點頭:“我知道?!?/br> 胡氏又道:“也不知道那個王世虎還去不去?” 張小北也不確定,但他覺得這家伙應該會來的。 他們走到岔路口時,張小北遠遠地就看見了王世虎那個小胖墩。 他正坐在胡氏上次坐的那塊青石上,大口大口地啃包子。 再走近些,張小北聞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豬rou大蔥味。 胡氏笑著說道:“世虎,沒想到你還真來了,你爹娘同意了?” 王世虎狂點頭:“同意了同意了?!?/br> 說著,他又大方地拿出一個包子:“小北,這個是我給你留的?!?/br> 胡氏覺得這孩子倒挺大方,不吃獨食挺難得的,對他的觀感不覺又好了許多。 她想了想說道:“反正這兒離花蓮村也不遠了,你們倆結伴去吧?!?/br> 張小北正有此意,便說道:“娘,你快去鎮上吧,再晚就占不到不位置了?!?/br> 胡氏挑著擔子往另一條路上去了。 胡氏一走,王世虎又讓張小北,“你快把包子吃了吧,涼了就不香了?!?/br> 張小北道:“早上我吃了早食,吃不下了?!?/br> 王世虎一臉的不可思議:“你吃了早食,我也吃了,可我照樣能吃下倆包子?!?/br> 張小北:“……” 最終,他盛情難卻,吃了半個包子,剩下的半個自然又進了王世虎的肚子里。 張小北好奇地問:“你爹娘怎么同意了?是不是你又絕食了?” 王世虎搖頭:“我沒再絕食,反正他們嘀咕一陣就同意了?!?/br> 王世虎說完,又對張小北說道:“小北,你說李先生會怎么教咱倆,他會跟劉先生一樣嗎?”張小北也想知道這個問題,他也是第一次上私塾呀。這第一天也不知道是個什么情形? 作者有話要說: 這文最初的設定就是個農家出身的男主,一步步奮斗的歷程,中間有曲折有確幸也有撕逼爭吵的內容。男主是個智商情商皆普通的人,沒有太大金手指,后期逆襲之類的應該有吧,但是一路啪啪打臉沒有,關鍵是作者打不響呀。對于那些不喜歡看家長里短、種田內容的親,只能表示很抱歉了。不是不接受意見,而是這文大綱節奏已定,如果因為部分小天使的建議隨意更改,那樣既定的節奏就亂了套。希望大家能理解。我覺得看文就像挑商品,照著自己的個人需求去挑吧,市場上總有符合你需求的商品。作者照著自己的喜好寫出文,讀者照著自己的需求來挑選。滿意的,咱們一起走下去,不滿意的,你可以狠心地拋棄我,甚至不用打一聲招呼,我不會怪你無情。 第33章 入學(二) 兩人邊走邊說話,很快就到了花蓮村。 王世虎一看到村口的那片大湖就不由得興奮起來, 他撿了一個石子, 嗖地一下扔過去,打了個水花炫耀給張小北看。 “小北, 你知道這湖的名字叫什么嗎?” 張小北道:“是叫花蓮湖?” 王世虎笑得露出兩顆虎牙:“是蓮湖啦?!?/br> 張小北點頭:“這名字真好聽?!?/br> 兩人繞過蓮湖,穿過一片花叢, 來到了李修文家。 院門是開著的, 院子里靜悄悄的。 兩人走進院子,恭敬地喊道:“先生?!?/br> 李修文的聲音從書房邊的一間屋子里傳出來:“把院門關上, 進來?!?/br> 兩人關上門走了過去。 這間屋子是新收拾出來的, 屋子前方放了一張書桌,這是他的書桌, 中央各放了兩只凳子,一張長桌,這應該是給他們準備的。 李修文身著一襲青色長杉,站在書桌前翻閱著什么,他面前的桌上擺了高高的一摞書。 兩人站在門口再次恭敬地叫了聲先生。 李修文這才抬起頭來,面色和悅地打量了一下兩個孩子。然后指指中間那張桌子:“你們倆坐過去,這桌椅板凳就先湊和用吧,以后再換?!?/br> 兩人走過去坐下, 把各自的書袋書箱卸下,拿出書本和筆墨紙硯放在桌子上,兩人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四只眼睛看著李修文。 李修文是第一次當先生, 還好只有兩個孩子,要是滿屋子的人幾十雙眼睛盯著他看,他說不定心里還會緊張呢。 他清了清嗓子,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是第一次當先生,就按照我的法子教你們?!?/br> “我先說說,人為什么一定要讀書識字。當然,有很多人會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什么的,我也念過書,我實話告訴你們,黃金屋,顏如玉不一定會有,要有的話,我也不會是這樣?!崩钚尬恼f到這里不由得自嘲地笑了笑。 張小北也忍不住笑了,心想李修文還挺有意思,連自己都敢黑。王世虎笑得更夸張,都笑出了聲,笑畢,他又覺得不妥,緊張地看看先生,還好李修文看上去一點也不介意。 李修文等兩人笑夠了,繼續說道:“讀書不一定會讓你們大富大貴,不一定能讓你們當上大官,它可能還會讓你們與世俗格格不入,會讓人們覺得你清高又古怪。盡管這樣,我還是希望你們能夠讀書認字。而且對于你們這種出身的孩子來說,也只有讀書才能讓你們過得有可能好些。因為你們生長在一個小村莊,你們的父母親人可能很善良勤勞,但他們可能一輩子都沒出過咱們這個鎮這個縣,他們只知道自己家里的事、村里的事、別村的事,他們可能知道祖先留下的一些規矩和老話,自己遵守了,以后也會傳給你們,并不去追究對與錯,更不會為什么會這樣,只是一味地傳給你們,有些規矩你們想不遵守都不行……” 李修文盡自己所能的把心中所想用最簡單的話表述出來,“如果你們學會了讀書認字就不同了,你們就能看到那些死去或者活著的人的言論,能開眼界,即便仍困在一個小村莊,卻能胸懷天下,通曉古今;即便窮,也能窮得跟別人一樣。當然,我還是喜歡你們不要受窮……” 張小北自然聽得明白,他沒料到李修文竟然還是一個有格局的人。 張小北聽得若有所思,王世虎卻聽得似懂非懂,云里霧里的。 李修文自然看到了王世虎困惑的表情,好像跟兩孩子說這些還為時太早,罷了,他就先到此為止吧。 說完了這番長長的開場白,李修文就開始講課了。 張小北第一次進私塾,可是王世虎已經上過一年了。他以為李先生會跟劉先生一樣,讓他們跟著他搖頭晃腦的念書背書。他掏好書本等著,連腦袋都準備好要晃了,卻沒料到李修文卻開始講起了故事。 他一共講了兩個故事,都是孩子愛聽的。一個是機智少年智斗惡財主的故事,一個是三個年輕人勇斗匪徒為民除害的驚險故事。 王世虎這下來了精神了,兩眼亮晶晶的,聽得如醉如癡,欲罷不能。 講到精彩處,李修文戛然而止。他說道:“這些故事都寫在書里,我書房里就有,等你們識的字足夠多了,我可以借給你們看?!崩钚尬倪@是要調動他們讀書的積極性呢。 王世虎這種時候真后悔呀,早知道他當初就應該好好念書,這一年下來應該也認得不少字了,說不定都能看懂那本書了。唉…… 講完了故事,李修文又開始教他們兩個認字,他知道王世虎是有底子的,就故意試了試,結果發現,王世虎這一年來也沒學到多少東西,字倒認得幾個,書也能背上一些,但顛三倒四的。 所以,他決定也就不分別教了,干脆讓兩人一起學,正好讓王世虎再溫習一下功課。 他先教張小北認識一些常見常用的字,第一步是先寫自己的名字,王世虎自己的名字當然會寫了,他便跟著一起寫小北的名字。張小北畢竟前世也受過大學教育,雖然只是個普通的一本,但也算是有基礎呀。簡體字雖然與繁體字有區別,但畢竟是相通的,張小北的進度自然是飛快。李修文看在眼里,心里暗暗驚訝,但他看張小北年紀小,怕夸多了會驕傲,所以也沒有多夸。至于進度稍慢些的王世虎,他也沒有多做批評,而是在一旁耐心地教導。 寫完自己的名字后,李修文開始教他們認一些時常生活中常用到的稱呼,比如爹娘姐妹兄弟爺奶等字,然后就是他們各自村子的名字。 這些既接地氣又相關又實用,又好學易記。兩個孩子學得興致也高。 王世虎有的字認得,有的不認得,認得的他重溫了一遍,不認的他學得也很有熱情。張小北學得更快,先生說上兩遍他就能記住。王世虎不由得不暗暗佩服這個小伙伴。 這么學了半個時辰后,李修文讓他們喝點水,在院子里玩耍一會兒再回來。 王世虎早就等著這句話了。他飛一般地竄出屋子,先去找茅房。張小北也去了一趟,回來凈凈手,喝了幾口從家里帶來的水,水是燒開了放涼灌在竹筒里帶來的,竹筒就放在書箱的旁邊。黑妮送他的書箱,被他小小地改了一下,在兩旁加了兩個布兜,用來放竹筒,或是其他一些雜物。 兩人在院子里玩耍了約有一刻鐘,又開始進屋接著學習。 李修文領著他們念了一首淺顯易懂又朗朗上口的古詩,讀畢,他開始深入淺出地講解這首詩的意思,以及作者的生平性格,穿插一些奇聞異事。 這首詩講完,也到了晌午了。 李修文看看天色,說道:“你們也該餓了,去吃飯吧,吃完飯你們在這附近走走玩玩,也可以在屋里小憩一會。要是出去的話,別跑太遠,不要在湖里玩水,要是不小心掉湖里,一定要大聲呼救,記住了嗎?” 兩人一齊回答:“記住了?!?/br> 李修文又問道:“你們帶干糧了嗎?” 兩人趕緊回答帶了。他也沒再說什么。 兩人拿著干糧和竹筒一溜煙地跑到了屋外的湖邊,各自挑了一個喜歡的地方坐下來開始吃干糧。這時,張小北遠遠地看到了李修文的母親提著一個菜籃子回家來了。 他們隔得有些遠,張小北想打招呼又怕她聽不見,因此也沒驚動她。 王世虎湊上來問:“小北,你帶了啥好吃的?” 張小北打開給他看,他帶了三張餅子,是用白面和小米面和在一起加了青菜烙的,還有一個煮雞蛋。 王世虎帶的是包子和雞蛋,他娘給他帶了五個包子,早上被他干掉了兩個半,張小北吃了半個,現在還剩下兩個包子一個雞蛋。 張小北問道:“那你夠吃嗎?” 王世虎道:“沒事,我墊墊就行了,晚上回去再補回來?!?/br> 張小北想了想,拿出一個餅子給他:“我帶的多,分你一個吧?!?/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