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節
張小枝又問道:“娘,是不是過幾天還去花蓮村呀?要不要還做點心?” 胡氏一提到這事,心情就有些激動和興奮,她大方地說道:“當然要做,我明早去鎮上再賣點糖和糯米回來?!?/br> 張小北道:“娘,不是快中秋了嗎?咱們試著做些月餅吧?!?/br> 第28章 答復 張小北早就想做月餅,不僅僅要給李家送禮,他還想順道賣點錢。這個時代的人們經濟屬于自給自足型,百姓日子又過得節省,做出東西來并不好賣,但一到年節都不一樣,大家比往常大方許多,過節前,做小生意的最高興最忙碌的時候。張小北就想湊湊熱鬧。 胡氏一是因為嘗了做小生意的甜頭,二是要給李修文送節禮,所以張小北并沒有太費勁,她就答應了要做月餅,但對于怎么做月餅她仍是心存疑慮。跟上次一樣,她一咬牙又買了一塊月餅,一家人湊一起研究。 張小北不負眾望,有板有眼地瞎扯:“這種月餅很好做的,跟咱們做的糕點差不多。你看看這餡是紅豆的,里面有糖和油還有糯米粉?!?/br> 張小枝提出其中的關鍵性問題:“那外面這層皮是咋做的呢?我看不出來?!?/br> 其實張小北硬看也看不出來,不過,沒關系,這點小事是難不倒一個資深吃貨的。 他記得冰皮好像是用牛奶、白糖和玉米油做的,那就變通一下,這兒牛奶不好弄,但羊奶肯定有,不過得用茶葉去膻味,然后再買些白糖和菜油。沒有冰箱冷藏也沒關系,放井下。因為沒有烤箱,所以他們只能做最簡單的月餅,不過,這也夠了。 胡氏聽了張小北的忽悠,去鎮上買了糯米粉、粘粉、菜油,還想辦法從別的村里弄了小半桶羊奶。紅豆和綠豆家里都有,不用買。 張耀祖呢,仍然做他的木匠活,張小北在旁邊指揮他做月餅模具,做壞三個之后,終于做出了一個勉強能看的月餅模具。 而那邊,張小草張小枝她們又開始行動了。他們家又添了一口鍋,現在有了兩個鍋了。這樣就可以分開行動。張小草負責煮紅豆和綠豆弄餡料,張小枝一邊跟弟弟嘮嗑一邊摸索著做冰皮。 冰皮是用煮好的羊奶摻上白糖和菜油拌好,倒進大瓷碗里,再倒進一些糯米粉和粘粉還有淀粉,攪拌,過濾,最后在碗上包一層大葦葉,省得水氣進入碗里,然后放鍋里蒸小半個時辰,蒸好拿出來放涼后,再吊到井里吊一會兒,好歹能有些涼氣。 冰皮做好,綠豆和紅豆也煮好了,撈出來開始用濾網和勺子壓豆沙。壓完豆沙再干炒些糯米粉。這時候,就可以拿出冰皮來,把冰皮搟成劑子,像包包子似的把餡料包起來,不留褶子,最后用月餅模具一按,一個月餅就出來了。 “爹,娘,你們快看,月餅做好了!”張小枝和張小草一起激動地喊道。 胡氏和張耀祖走過去看,臉上笑呵呵的。 第一個月餅被全家分著吃了,張小北和張小花吃得最多。 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紅豆餡、綠豆餡、棗泥餡、蛋黃餡的都做了。她們越做越熟練,越做月餅越像月餅。做了有十來個月餅,胡氏決定明早拿到鎮上去試賣一下。 不過,張小北很快又想到一個問題:“娘,天氣還不算冷,這種月餅怕是放不長?!?/br> 胡氏想了想說道:“那我就告訴買的人,盡量放到井里去冰著,反正這天夜里也挺涼了,放個兩天應該沒事吧?!?/br> 接著,大家又商量怎么定價的問題,平氏算了一下買材料的錢,核算了成本,發現這一塊月餅的本錢就在兩文錢以上,因為白糖、油、糯米都是貴玩意兒,羊奶也不便宜。本錢不便宜,但賣得還不能太貴了,以為畢竟沒有人家點心鋪做的好看好吃,還不經放。思來想去,胡氏決定每塊月餅定價在五文錢。 次日一早,胡氏就挑著涼粉和豆芽以及月餅糕點出門去了,早上去,晌午就回了。 她一進門就嚷道:“早知道過節生意好,沒想到這么好,就跟東西不要錢似的,到那沒多久人就涌上來,早知道我早做些了?!?/br> 張小草忙安慰道:“咱們下次就知道了,多做些去賣就是?!?/br> 從這天起,母女三人就沒閑下來過,從早到晚的忙碌著,月餅生意非常好,做多少賣多少。 眼看著離中秋就沒兩天了,胡氏就跟張小北商量帶些月餅和果子再到李家去一趟。胡氏還記著菜種的事,從東鄰西舍那兒要來了一些蔬菜的種子和菜苗,像蘿卜白菜芥菜之類的時令菜蔬都有。然后她又從村中種果子的人家買了石榴、大梨,葡萄之類的水果,再加上月餅和糕點也夠看了。 東西準備好,母子倆穿好衣裳,便熟門熟路地去了花蓮村。 上次是李修文在家,他母親不在,今日剛好是反著來,他母親在,他不在。一問才知道是去訪友了。 李夫人約有四十來歲的樣子,身材纖瘦,面容清秀,臉色有些蒼白,有一股文秀氣質,年輕時應該是個美人兒。 她顯然聽說過張小北母子倆,對他們有一種恰到好處的熱情。 李夫人細聲慢語地說道:“你們的事,修文給我提了。你這孩子別說他喜歡,我瞧著也喜歡。只是他的顧慮……” 胡氏忙說道:“沒事的,這些李先生都給我們娘倆說了,我們就是先讓孩子認認字,將來不至于跟我們兩個似的是個睜眼瞎?!?/br> 李夫人點點頭:“這倒也是,讀書識字總歸是好的。我就怕你們心里有太高的希望,我兒又能力有限,你們將來失望就不好了?!?/br> 胡氏道:“不會不會。老話說得好,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br> 李夫人再次頷首微笑。這時,胡氏又說道:“對了,上次我說了要帶菜種來了,這次剛好就帶來了,還有些一些菜苗了,放久了怕會干死,不如趁著這個空閑我把菜種上吧?” 李夫人笑道:“這多不好意思,總是麻煩你?!?/br> 胡氏擺擺手:“沒事的,我們莊稼人最不缺力氣,這都是輕活?!?/br> 胡氏說著就把裝菜苗的筐子掀開,又是松土又是澆水,開始種菜,李夫人也過來幫忙,張小北也幫著種了幾棵菜苗。 剛才,三人間還有些生疏,這么一忙活下來,彼此也熟捻起來。李夫人主動說道:“既然你們不嫌棄修文才疏學淺,那就把孩子送來吧?!?/br> 胡氏一聽那個激動,一瓢水險些澆在自已身上。 李夫人微微笑了笑,胡氏拉過張小北,激動地說道:“小北,快叫……叫、師奶?!?/br> 張小北:“……師奶?!边@個稱呼正確嗎? 李夫人忍俊不禁,文雅地擺擺手:“叫什么師奶,就叫我奶奶好了?!?/br> 張小北一臉為難地道:“叫奶奶把你叫老了,可是不叫奶奶也不適合?!?/br> 李夫人道:“好啦,就這么說定了,以后就叫奶奶,本來也老了嘍?!?/br> 胡氏遲疑了一下又問起束脩的事。 李夫人看樣子早有打算,她稍一沉吟,道:“修文從未收過學生,也不知自己能力如何。他跟我說,束脩的事先不要提,等到一年半載后,看看他教得如何,你們再看著給吧?!?/br> 胡氏吃了一驚,還可以這樣? 張小北想了想,李修文這人是有著讀書人的清高性子的,而且古時候的很多讀書人都羞于提錢,但他不能讓李家吃虧。但是他也知道,一是他家里確實沒多少錢,二是李修文可能會固執已見。要不,他也變通一下。 張小北考慮半晌,說道:“李奶奶,先生既然這么決定了,我們做學生的也不好不遵守,但是,我既然拜先生為師了,很多禮節就得遵守,束脩可以以后交,但過年過節的節敬我家得按照規矩交,要不然,我們會被笑話不通禮儀的,畢竟我以后也是個讀書人了,被人議論會影響我的名聲?!币话闼桔永锏囊幘厥菍W生得在每年的端午、中秋、春節給先生送上節禮,叫做節敬或是節儀,這是歷來約定俗成的規矩。 李夫人看著張小北一本正經說話的模樣不由得覺得好笑。 她稍一考慮覺得可行,便對胡氏和張小北道:“行吧,你們量力而行就可,不必跟別人攀比?!?/br> 胡氏連連點頭,她感動得簡直要哭了。本來她還打算要是錢不夠,她就厚著臉皮去借錢呢。這下倒好,不但不用借錢,連家里的錢都用不完,她怎么能不高興。不過,胡氏的高興也只是暫時的,因為接下來李夫人還告訴她,張小北還要買一些蒙學的書本,筆墨紙硯等物,這都是一大筆開銷。胡氏在心里盤算了下,家里的那些錢應該夠買這些了。 李夫人最后說道:“你們回去好好準備一下,到九月初一來吧,修文也要準備準備?!?/br> 胡氏忙不迭地答應了。 張小北覺得他們應該告辭了,因為李夫人已有倦容。 臨走時,李夫人還回了禮,是后院種的梨。她一口氣給張小北裝了七八個。胡氏推辭了一下見對方堅持也就收下了。 母子倆懷著輕松愉悅的心情踏上了歸途。 胡氏揶揄道:“哎呀,我們小北從此以后就是讀書人了?!?/br> 張小北也跟著笑。 兩人邊走邊說話,走到半路時,張小北突然聽到一個聲音在叫他:“張小北,張小北——” 張小北好奇地轉過頭,就見北面的小路上,一個胖墩墩的身影一顫一顫地向他跑來。那不是王世虎嗎? 作者有話要說: 與編輯商定,下周一入v。屆時會雙更或三更,另有30個紅包相送,先到先得。希望大家支持。 第29章 同行是冤家(上) 張小北沒料到會在這里遇到王世虎,他當然挺高興的,趕緊揮著小手回應他。 胡氏定睛一看,就覺得這孩子瞧著面生,不是他們村的。就問張小北這是哪家的孩子。 張小北簡單解釋了一下:“他叫王世虎,在土地廟念書,我上回去認識的?!?/br> 說話間,王世虎已經跑到了張小北面前,胖胖的圓臉紅撲撲的,呼哧呼哧喘著氣,他激動地說道:“小北,我沒想到在這兒碰見你,你咋不去找我玩了?” 張小北說:“我也想去找你,可是最近家里事太多了?!闭f到這里,張小北正式把王世虎介紹給胡氏:“娘,這就是我上回給你說的,我的好朋友王世虎,他可好了,又聰明又講義氣?!?/br> 胡氏笑呵呵地夸獎道:“這孩子一看就有福氣,長得也俊?!?/br> 王世虎有些靦腆,撓撓頭傻笑幾聲,叫了聲伯母。 一有大人在旁,孩子說話就多少有些拘束,胡氏看在眼里,就說道:“世虎呀,你跟小北說一會兒話吧,我到那邊的石頭上歇歇去?!?/br> 王世虎頓感輕松許多,答應了一聲“哎”。 胡氏走了幾步,又想起籮筐里還有李夫人送的梨,便一手抓了一個梨塞給兩人,“剛好有梨子,吃一個解解渴?!?/br> 王世虎推辭了一下,見胡氏和張小北都是真心實意地讓他,便也接下了。胡氏送完梨便到樹下的青石上坐著去了。 張小北和王世虎也在路旁找了片草地坐下,用袖子把梨一擦,就開啃起來,一邊啃梨一邊說話。 張小北先問王世虎:“你怎么也在這兒?你家在這附近?” 王世虎咔嚓咬下一口梨,點頭答道:“我家在王家莊,本來要走北邊那條路的,可是討厭的高明禮也走那條路,我不想跟他一起,就繞到這條路了,這條路比那邊遠些?!?/br> “高明禮還欺負你呀?” 王世虎重重地點頭:“他越來越討人厭了。原先我還有幾個伙伴,現在被他嚇得都不敢跟我玩了?!闭f到這里,王世虎懇切地說道:“小北,還是你好,就你不怕高明禮?!?/br> 張小北撫額而嘆,看來到無論哪個時代,都有校霸這種物種。還好,在李修文那里不用擔心這個問題,因為學生只有他一個呀。 王世虎又說道:“我還以為你會來學堂跟我一起念書呢,你沒來,可是卻來了一個什么張小寶,我聽人說他是你哥,就去跟他說話,哼,他跟你一點都不一樣?!?/br> 張小北解釋道:“張小寶是我大伯家的,我跟他玩不到一起?!?/br> 王世虎十分關切地追問:“那你還來不來讀書了?你哥都來了,你也能來吧?” 張小北坦率地跟他解釋:“我們家只能供一個孩子讀書,我爺奶供張小寶就不能供我了。我想分次交束脩,劉先生又不肯,學堂我是沒法去了?!?/br> 王世虎一臉黯然,原來高明禮說張小北家窮讀不起書是真的呀,他還以為高明禮胡說呢。 張小北趕緊又說:“雖然我去不了劉先生那兒讀書,可是我下月初就要到花蓮村讀書了。我的先生是李先生,就是上次咱倆被高明禮追趕時遇到的那個書生,你還記得不?” 王世虎一聽,頓時激動起來,用小胖手拍了一下自己的大腿,高聲叫道:“我記得我記得,你竟然拜他為先生,真的是太巧了?!?/br> 張小北笑笑:“是呀,李先生人很好呢,我今天跟娘去了他家,這梨都是先生的母親給我摘的?!?/br> 王世虎“咔嚓”一聲又咬了一大口梨,吃得比剛才還香甜。 他一邊吃梨一邊略有些含混不清地說道:“花蓮村我知道的,那里的蓮蓬可好吃了,湖里的魚又肥又大,就連果子也比別地甜?!?/br> 張小北:“……”不愧是個小吃貨,三句話不離這行。 張小北略有些遺憾地道:“只可惜,咱倆不能當同窗了?!?/br> 王世虎比他更覺得惋惜,好容易有一個不怕高明禮又合得來的小伙伴結果又到別村去念書,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