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記者們暗暗點頭,雖然教導主任這些話,多少有些打官腔和夸大成分,但作為報道內容,放在文章里頭,問題不大。 電視臺的記者快等不及了。 他們來這里的主要目的,是采訪省狀元,不是看學校環境,也不是聽教導主任吹牛的,“夏茗同學在哪里?我們要采訪她!” 教導主任哪能不知道他們來的目的? 就因為知道,所以一開始就帶他們逛學校,讓他們拍照,并抓緊時間宣傳學校,而不是一開始就帶記者去找夏茗。 怕直接去找夏茗,記者們的精力都放夏茗身上,采訪完夏茗就馬上回去寫報道,學校連看都不看,那怎么行? 現在學??赐炅?,學校的優勢也宣傳到位了,教導主任笑瞇瞇地把記者們往辦公樓引,“夏同學是我們學校的驕傲,又聰明又努力,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我們都替她感到驕傲?!?/br> “不過,你們一會兒見到她,不要太激動,也別擠到她,她身上的傷還沒痊愈,萬一撞到,傷勢加重就麻煩了?!蹦昙壷魅芜m時提醒。 記者們眼睛一亮,馬上嗅到了報道的精髓點。 破紀錄的省狀元受傷了?怎么傷的?什么時候傷的?這些都是可以深挖的報道素材呀! 報社的記者猛然想起什么,激動地問道:“你說的夏茗,該不會是在高考前,被人襲擊重傷的夏茗吧? ” “怎么是她?”電視臺和雜志社的記者驚訝。 “肯定是她!高考那幾天,我還去她的考場采訪了,親眼看到她腦袋上裹著厚厚的紗布,寫字的右手手臂還打著石膏,模樣可慘了,考試出來連步子都挪不動,是同學扶她出考場的!” “我的天!那她是怎么堅持下來的?” “我采訪了其他同學,他們說她帶了止痛藥,靠吃止痛藥才寫得了字!” 報社的記者興奮不已,慶幸自己當初去了夏茗的考場做采訪,雖然沒采訪到夏茗,但她采訪了其他同學,知道夏茗的情況,而且她還拍照了! 這是獨家爆料! 電視臺和雜志社的記者卻很懊惱,這么大、這么好的新聞,他們錯過了第一手資料! “高考生被襲擊的案件報道,我們都看了,夏茗同學后來怎么樣了?”記者急忙挖掘其他的爆料。 “她當時傷得很重,被送去醫院,昏迷了好一陣子,校長和老師們都去醫院看她了,她當時的情況,根本參加不了考試!” 記者一邊點頭,一邊龍飛鳳舞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要點,“然后呢?然后呢?” “校長當時可心疼壞了,強烈建議她不要勉強,因為高考壓力和強度都很大,醫生再三強調不要硬撐,否則影響傷口愈合,可能會留下后遺癥,校長和老師都堅持讓她不要堅持高考?!?/br> “她成績這么好,大不了再復讀一年,參加明年的高考,肯定也是能考上好學校的,可夏同學意志太堅定了,寧可吃止痛藥也要考!高考那幾天,校長和老師輪番去看她的情況,生怕她在考場突然倒下?!?/br> “我們也沒想到,夏同學這么堅強,不僅堅持到考試結束,而且在極度艱難的情況下,激發了潛能,超常發揮!” 第512章 采訪 教導主任一邊說,年級主任在另一邊附和補充。 兩人一唱一和,還手舞足蹈地比劃,把當時的情況描繪得緊張又熱血,峰回路轉,跌宕起伏,聽得記者們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多么“身殘志堅”的典范! 多么勵志熱血的案例! 往年的高考狀元,有過這樣的情況嗎?沒有! 記者們眼睛都綠了,經驗豐富的他們,當然知道怎樣利用這些素材,塑造出一個完美的省狀元形象,甚至腦袋里已經閃過十幾個新聞大標題,每一個都足夠吸引人眼球! “我那天在考場采訪,有同學說夏茗同學給大家發薄荷糖?” 年級主任點頭道:“對!預考的時候,大家壓力大,有同學頂不住壓力哭了,夏同學很熱心安慰大家,為了緩解大家緊張的情緒,給大家發薄荷糖,給了大家很多的鼓勵?!?/br> “大家都說,夏同學發的是幸運糖,學校知道大家壓力大,在高考前也給大家發了代表幸運的薄荷糖,讓大家輕松上陣?!?/br> 教導主任補充說:“夏同學不止在考試的時候幫助同學,平時回學校時,也熱心幫助大家,給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學習方法,大家受益匪淺,今年有這么多同學考上大學,除了學校和老師的培養,夏同學也功不可沒?!?/br> “等等,你剛才說夏同學平時回學校時?她不住校嗎?” 年級主任非常自豪,“是的!夏同學因為情況特殊,申請校外自學,每逢大考的時候會回學校參加考試,和老師溝通復習進度和計劃?!?/br> 記者們都傻眼了。 見過懸梁刺股學習的省狀元,見過課外找老師補習的省狀元,也見過天資聰穎,跟大家上課卻學得比大家都快的省狀元,可校外自學就能破紀錄的省狀元,還真沒見過! 這是一個怎樣傳奇的女學生? 校外自學,跟同學們分享學習方法,大方地幫助同學,高考前被襲擊,高考要吃止痛藥,結果分數出來,還破了紀錄! 隨便拎一條出來,都夠大些特寫了,整個經歷串下來,占兩個版面都不過分! “你別賣關子了,夏同學在哪里?快帶我去,我要采訪她!”電視臺記者快急死了。 年級主任做最后的提醒:“夏同學跟大家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你們見到了,千萬不要驚訝?!?/br> 記者們壓根沒把這話放在心上。 這個年代,媒體的地位是很高的,他們不是省級的大媒體,就是市級最好的媒體,市里和省里的領導都采訪過,什么世面沒見過,太小看他們了。 不就是個省狀元嘛,往年的省狀元,他們也采訪過呀,今年的更特殊,經歷更傳奇罷了,總不能連人都長得很奇怪吧? 大家印象中的省狀元,不是質樸的乖學生,就是戴眼鏡,書生氣很重的書呆子,這個夏同學能特別到哪里去?難不成還能長了三頭六臂? 正說著,一行人已經到了辦公樓。 可是,辦公樓的人太多了,老師在,學生在,學生家長也在,誰知道哪個是夏同學? “喏,夏同學就在那兒?!蹦昙壷魅沃钢巳褐醒胝f。 記者們一看,人群中有個女學生,實在鶴立雞群,整個人跟發光似的,一眼就能看到。 她容貌很搶眼,皮膚白到發亮,扎著馬尾辮,穿著簡約,但料子一看就很不錯,通身氣質優雅極了,一看就是大戶人家養出來的千金。 扛相機的攝影師,見過不少電視臺的主持人,也采訪過不少上電視的女明星,乍一看到這女孩,還以為是哪個女明星,下意識就按了快門拍照。 記者們憑著職業習慣,第一眼看到了夏茗,然后第一時間否定她是夏茗,轉而看向旁邊的學習委員。 瞅瞅這姑娘,長得就是一張好學生的臉,編著兩條麻花辮,穿得也樸實,一看就是沒日沒夜努力學習的模樣,很符合省狀元的形象。 記者們嘩啦啦涌了過去,機關槍似的拋出一個個問題。 “夏同學,你考了省狀元,還破了全省恢復高考以來的最高記錄,此刻心情如何?有什么感想?” “聽說你是校外自學的,是真的嗎?自學能考出這么好的成績,有什么秘訣,可以分享一下嗎?” “你申請校外自學的原因是什么呢?平時花多少時間在學習上?” “聽說你高考的時候出了意外,傷得很嚴重,要吃止痛藥才能完成考試,是這樣嗎?是什么原因,讓你身負重傷,也要堅持參加考試呢?” 一個又一個問題,幾乎不帶停的,話筒幾乎懟到學習委員的臉上。 學習委員嚇了一跳,指著旁邊的夏茗,“我不是夏同學,夏同學是她!” 記者們搞錯對象,尷尬不已,一看她指著的人,一個個張大了嘴巴,不可置信。 她才是夏茗?怎么可能? 年級主任憋著笑,“我剛才就說了,夏同學跟你們想象的,可能不太一樣?!?/br> 記者們一臉懵。 這跟想象中的,也差太多了! 落差越大,就越戲劇化,可挖掘的素材就越多,記者們嗅到了這一點,紛紛轉頭朝夏茗涌過來。 霍臨風不知道什么時候上前的,不動聲色地把記者們攔下,不讓他們推攮到夏茗,沉聲說:“你們別擠,她傷還沒好!” 他氣場強硬,帶著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聽得記者們稍稍冷靜下來。 注意到霍臨風俊美的容貌和冷峻的氣場,記者們見多識廣,看出他不像普通人,不禁面面相覷。 這人是誰? 不管是誰,先采訪要緊。 記者們重新把目光聚焦到夏茗身上。 夏茗整個人光鮮亮麗,腦袋上的紗布已經摘了,但戴著小帽子,遮住后后腦勺上涂藥的地方,手臂上的石膏也除了,換成了雪白的紗布。 扛相機的攝影師,二話不說,直接把鏡頭對準了夏茗,瘋狂按快門。 見慣了樸素的學霸,和戴眼鏡的書呆子,突然看到仙女似的省狀元,記者們都興奮了。 就這長相,往報紙上一貼,絕對吸引眼球,再配上省狀元的頭銜,簡直不要太勁爆! 第513章 驚變 就這傳奇的經歷,還是顛覆印象的長相,大書特書的余地太大了,資深的記者們,腦袋里已經飛快閃過十幾個大標題,從各個角度,解析這位完全不一樣的省狀元! 電視臺的記者最干脆,因為電視臺需要撰稿的部分不多,以視頻采訪為主,他把早就準備好了的問題列表拿出來,然后發現,原先準備的問題,根本不夠用! 朱校長發話了,“大家到會議室統一采訪吧,這里空間太擠了?!?/br> 嘩啦啦一大幫人往會議室涌去,學生和家長們愛湊熱鬧,紛紛圍在走廊上,伸長了脖子往里頭看,烏泱泱一大幫人,把窗口的光線都給擋完了。 朱校長把燈都打開,會議室才亮堂些。 要采訪的夏茗和朱校長都到齊了,記者們也不浪費時間,馬上進入正題。 原本以為,不到一個小時就能搞定的采訪,記者們越采訪越興奮,硬生生拖到了兩個小時。 夏茗的氣場和談吐,跟往年的省狀元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記者們意猶未盡,要不是急著回去寫稿做報道,他們還想跟夏茗多聊一會兒。 霍臨風雙手抱胸,斜靠在墻邊,看著夏茗氣定神閑,從容地回答記者們或直白或刁鉆的問題,漂亮的臉上始終帶著得體禮貌的微笑。 面對好幾個鏡頭,以及不時閃爍的相機光,就連朱校長手心都捏著汗,夏茗自始至終都從容淡定,表現得十分完美。 看著看著,霍臨風的目光逐漸癡迷了。 他有種強烈的預感,好像很久很久以后,夏茗會面對更多的鏡頭,變得更優雅,更耀眼。 孫巧容沒想那么多,她傻傻地看著夏茗應對記者們,只感覺到夏茗要上報紙,上電視了,她心頭涌上一股與有榮焉的驕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