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節
“慈善機構的救助并非這么容易,許多慈善機構對個人沒有支援職責,大多是面向更多更大的群體,而其中小部分面向個人的慈善機構需要對求助人進行極為嚴格的審核?!?/br> 蔣妤目光在觀眾席上劃過,面向身后的屏幕,“隨后我走訪了幾家慈善機構,詢問了慈善機構的負責人,有關申請救助的渠道與程序,以及救助的金額?!?/br> 身后的大屏幕直接以采訪的形勢,將申請不同的慈善機構所需的資料以及救助的金額。 在座的觀眾顯然對于慈善行業不甚了解,幾乎所有的慈善機構都有自己一套相當嚴苛的程序,特別是一些面向個人救助的慈善機構,對于大病申請救助的申請對象自然是收入極低的人群,申請所需的資料更是令人眼花繚亂。 據視頻中一家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說,在收到申請人的資料之后,會有機構內部相關負責人對于申請人的資料進行審核,審核時間為十個工作日。 視頻里的慈善機構的負責人說到這頓了頓,而后說,這些年申請救助的人很多,即使是慈善機構,也只能盡微薄之力。 慈善機構負擔所有醫藥費的事情,只存在于新聞中。 長達十分鐘的采訪視頻就此結束,蔣妤看著鏡頭,她說:“國內更多的是面向群體的慈善機構,面向個人救助,更多的帶有隨機性?!?/br> “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的慈善事業方興未艾,大小慈善機構如雨后春筍,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參與并重視慈善事業。前段時間我參加了華心慈善晚會,據我所知,當天晚上共籌得善款七千八百萬元,這些善款將捐給貧困山區以及需要救助的項目,這些需要救助的項目包括但不僅僅只包括于助老行動,鄉間閱讀推廣計劃,留守兒童以及希望小學?!?/br> 說到這,蔣妤嚴肅而緊繃的臉上有了些許的笑容,“很感謝當天晚上所有參加慈善晚宴以及慷慨捐贈的捐贈者,我們社會需要這些懷揣著善意的人?!?/br> 整個演播廳鴉雀無聲。 蔣妤繼續說:“我對我之前想當然地讓那名乞討的男孩子去求助慈善機構一事感到深深的羞愧,因為我明白,沒有深入了解一個行業,就沒有對這個行業置喙的資格,所以參加華心慈善晚宴之后,我對國內的慈善機構進行了一次深入的調查以及采訪,我想知道一個慈善機構是怎么運作、宣傳、救助和捐獻的,我想知道這一群善良而又偉大的人是怎么工作的,我更想知道那些接受救助的人現在怎么樣了?!?/br> “可是,我和我的團隊在對這些慈善機構進一步調查時卻發現,每年慈善機構公布的數據除了捐贈的金額和救助的項目,以及用在項目上的金額之外,具體明細卻不曾公布?!?/br> “這是去年的慈善晚會籌得善款的數據,一共是六千三百萬,我通過調查上一屆慈善晚會公布的關于部分善款的用處,其中一部分在甘肅貴州河南等地一共捐獻五十所希望小學,共花費一千九百萬,但是,我節目組工作人員在對這些希望小學進行回訪之后發現,其中有二十所一年不到的時間,已經淪為廢墟!”蔣妤沉聲說:“我的工作人員暗訪了當地的有關部門?!?/br> 蔣妤將目光望向身后的大屏幕,屏幕上是打了馬賽克之后的工作人員,以偷拍的角度,將工作人員的話全數記錄下來。 那名工作人員說希望小學拆除是因為受到當地居民的反對,因為在當地建希望小學的地方,破壞了當地的風水,不利于當地的發展,屬于迫不得已。 記者問那名工作人員,一個月不到就拆毀了,不是浪費了嗎? 工作人員抽著煙意味深長地笑,反正又不用他們出錢,建學校的人有錢。 建學校的人有錢。 這句話很有意思。 工作人員說,不用國家政府出錢,他們自己出錢,想怎么辦怎么辦唄。 鏡頭一轉,視頻上出現一個面色滄桑的老人家,老人家面對記者的提問同樣也流露出不解,老人家粗獷的嗓門帶著地方的口音,直言不諱,聲稱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希望小學為什么建了一個月之后就拆了,讓他才上了一個月學的孫女不得不退學,現在迫不得已,每天路程兩小時去學校。 鏡頭里連續采訪了四五個當地村民,所有村名口徑一致,不明白希望小學一月拆毀是為什么。 而當記者拿著幾名村民的采訪去找最開始采訪的那名工作人員時,工作人員卻一臉不耐煩,拒不配合記者的采訪。 幾株雜草從龜裂的水泥地里冒出頭來,曾經三層樓高的教學樓,此刻卻成了一堆又一堆的石塊小山丘,cao場雜草叢生沒過膝蓋,四周坍塌的圍墻將田埂和學校連成一片,升旗臺在那一堆的石塊中顯露出坍塌了的一角,露出了水泥粗糙的原貌。 遠處山路上,陸續一個兩個背著書包的孩子走來,笑著鬧著,最終將疑惑不解的目光望向了鏡頭,兩三個孩子互相湊近低聲笑著說了幾句后后哄笑一聲,全跑了。 夜色下,整個幽靜的小山村里只看得見青煙渺渺,犬吠聲由遠及近,希望小學的鐵門銹跡斑斑,一串鎖鏈隨意耷拉在校門上,哐當哐當。 緊接著,無數張廢墟的照片拼湊在大屏幕上,視頻戛然而止。 全場觀眾的目光聚集在屏幕上,偶爾人頭晃動,交頭接耳似乎在說著什么。 “視頻中的學校只是其中一所,而最后這些照片,才是全部被摧毀的希望小學。這些小學有幾個想同點,第一,都是由華心慈善捐贈的希望小學,第二,都是在一個月之后拆除,第三,拆除的原因大同小異,我曾經致電詢問過華心慈善的相關負責人,可是在對于這一調查結果,華心慈善卻沒能給我一個答復,后來我節目組的工作人員上門采訪,也被拒之門外?!?/br> 蔣妤沉默片刻,全場沉浸于難言的安靜之中,她目光微沉,臉部線條緊繃,語氣帶著難以察覺的忍耐,緩緩開口,“一千九百萬,五十所希望小學,平均每所小學建造價格大約三十八萬,可是我了解到,國家對于希望小學有著一定的優惠政策,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建造希望小學價格超二十萬,國家負擔其余費用,所以我很好奇,我想知道華心慈善在建造希望小學時花費的這一千九百萬的具體用途的金額流向,可惜的是,遭到了華心慈善負責人的拒絕?!?/br> “我很費解,為什么在捐款方面的金額能夠那么詳細而又具體,歌頌著捐款人的善意,但真正在落實這筆善款的時候,卻又那么不清不楚?!?/br> “我只想問一句,為什么沒有資金流動的報表!”蔣妤對著鏡頭提出自己的疑惑,也是大多數人的疑惑:“為什么大多數的慈善機構沒有公布捐贈金額流向的具體數目?” 蔣妤靜靜地望著鏡頭,沒有一丁點的情緒。 她明白,在這個非黑即白的世界,還有一個心照不宣的灰色地帶。 第110章 第 110 章 在通往演播廳的休息室里, 蔣蹊捧著一本故事書, 安靜又乖巧地坐在沙發上, 偶爾抬頭通過休息室門上的玻璃往外看幾眼。 今天真的是奇怪的一天,蔣蹊想。 放學的時候他像往常一樣在教室里等阿姨來接他, 可是左等不來右等不來,卻是等來了這個討厭的人。 他不想和他走, 這個男人讓mama這么辛苦, 不能這么輕易地原諒他! 不過能帶他來見mama,他暫時可以放下和這個討厭的人的恩怨。 mama說過,要大方! 蔣蹊認為,他一向很大方。 門外許薄蘇打著電話善后,具體情況已經報警處理,將事先錄制的語音交給了警察, 警察也在第一時間趕到了現場, 在排查了幼兒園附近的監控之后,鎖定了犯罪嫌疑人,但犯罪嫌疑人顯然不是第一次, 行動謹慎,在監控錄像下沒有露出全臉, 這個警方的偵查也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許薄蘇想起在錄制節目的前一天接到蔣妤電話,她一直是個謹慎的人, 許薄蘇一直都知道。 在明知道錄制節目的選題如此敏感的情況下, 蔣妤明白自己已然成了眾矢之的。 如果她孤家寡人, 那么她毫不畏懼, 可是她還有蔣蹊,不能不為蔣蹊想想。 她現在的處境和那些緝毒警沒什么兩樣。 損害他人的利益,禍及家人。 于是她打電話找到了許薄蘇,希望許薄蘇在錄制節目的當天,能去幼兒園接蔣蹊。 除了許薄蘇之外,蔣妤也想不到其他可以信任的將此事交給他的人。 許薄蘇在電話里交代完一切后,推門進入休息室,猝不及防間和沙發上蔣蹊四目相對,那雙無所適從的大眼睛眨了眨,極心虛似得猛地低下頭去,小身板一顫,將那本故事書拿高了些,掩耳盜鈴式地擋住自己的臉。 門外有人敲門,《真相周刊》節目組的一名女記者用一個小盤子裝滿了糖果,笑著走進,顯然那糖果是為蔣蹊準備的。 見到許薄蘇,小記者臉上的笑容呆滯片刻,“……許副?!?/br> 許薄蘇清冷應了一聲。 小記者虛虛的笑,走到蔣蹊面前,蹲下,哄小孩子的路數,將那一小盤的糖果遞給他,“小蹊,這是jiejie給你準備的糖果,喜歡嗎?” 蔣蹊狠狠點了點頭,伸手去抓盤子里的糖果,“喜歡!” 可冷不丁一個聲音傳來,“不要給他吃太多的甜食?!?/br> 許薄蘇這話猶如一盆冷水當頭潑下,蔣蹊喜笑顏開的臉登時垮了下去,仿佛這話給他幼小的心靈造成了極大的困擾和傷害,張開了五指的小手在那盤子里猶猶豫豫的,最終五指握成小拳頭,在一大堆的糖果中挑挑揀揀,只拈了一顆。 蔣蹊皺起了小臉,委委屈屈,“謝謝jiejie?!?/br> 那名記者看了眼許副,摸了摸蔣蹊的小腦袋以示安慰,干笑了兩聲,“……對,糖不能吃太多,否則容易得蛀牙?!?/br> 小孩子的情緒難以掩藏,看著面前一大堆的糖果自己卻只能拿一顆,悶悶不樂點頭。 “節目怎么樣了?” 那小記者笑道:“一切順利,都在蔣主播掌握之中?!?/br> 許薄蘇點點頭。 這狹小的休息室里坐著許薄蘇這尊大神,小記者實在受不住懸在頭頂的高壓,笑了笑,“節目組那邊我還得盯著,許副……我、我先走了?!?/br> 許薄蘇依然一言不發,只點頭示意。 蔣蹊坐在沙發上,將故事書攤開放在腿上,想要剝開糖果的包裝。 但不知道是他人小勁小的原因,還是因為手心汗太多,用力撕了幾下,包裝依然牢靠,包裝紙刺啦刺啦的聲音不由得讓蔣蹊的眼睛瞟向了許薄蘇。 一只手伸了過來,拿過蔣蹊手里的糖果,替他撕開后,遞到了嘴邊。 蔣蹊嘟著嘴,十分不情愿,但又似乎是出于糖果的誘惑而不得不張開嘴,含進了嘴里。 甜甜的滋味在口腔蔓延,蔣蹊臉上的笑容又揚了起來,拿起那本故事書,興致勃勃看了起來。 許薄蘇問他,“這些字你都認識?” 或許是因為許薄蘇給他撕開了糖果,蔣蹊破天荒的和他說上了話,指著故事書上的畫,聲音軟軟糯糯還含糊不清,“我可以看圖?!?/br> 許薄蘇順勢坐在蔣蹊身側,將蔣蹊手里的書拿了過來,“我給你講?!?/br> 如此的近距離,蔣蹊瞪大了眼睛,皺著臉,以極其細微的聲音哼哼,“一般都是mama給我講故事……” 許薄蘇望著他,抬頭,在他頭上摸了摸,“以后,我給你講,好不好?” 蔣蹊臉色糾結,他看了許薄蘇一眼,神情很是猶豫,他還一直記得自己在蔣妤面前發的誓呢!男子漢大丈夫,說不理就不理,不能出爾反爾! 他支支吾吾地說:“那、那我得先問問mama?!?/br> 許薄蘇輕聲笑了笑,“行?!?/br> 蔣蹊目光望向了故事書,雖然表現不是很親熱,但對于許薄蘇給他講故事,沒有過多的抗拒。 而此時演播臺上節目進入到白熱化階段。 原因只在于蔣妤冷不防并赤、裸裸的將華心慈善這一慈善機構,近年來做的慈善項目有問題這一信息,直率地告知了給了在場的觀眾以及電視機前的觀眾。 《真相周刊》節目在前幾天就將選題公布了,所有人都覺得這會是一場宣揚慈善、宣傳公益的節目,直面而猝不及防地接收到慈善底下偽裝的善良,一時間沒多少人能夠接受。 蔣妤看不到鏡頭前觀眾的臉色,卻能將直觀地看到現場觀眾臉上的表情。 震驚,不可置信。 蔣妤說:“當我看到這個調查結果時,我和你們一樣,也是一樣的不可置信,華心慈善在慈善機構里來說當屬第一,不僅僅是因為它每年的捐贈金額,還因為每年無數的明星應邀參加。這些明星是流量,有熱度,自帶宣傳,所以才使得華心慈善成為現如今名氣最大的慈善機構?!?/br> “我相信華心慈善,所以我才會應邀參加華心慈善的晚會,才會毫不猶豫捐贈金額,全是源于信任,可是我如今查到的這些資料,卻觸目驚心?!?/br> 身后的大屏幕顯示的依然是這些天節目組記者查到的資料,全是近幾年華心慈善的項目。 二十所希望小學建后一月拆除,四川地震捐獻的即將過期的救災物資,至今還囤積在倉庫的照片,一張張照片,日積月累之下,一樁樁一幕幕,在大屏幕中無限放大,以最直觀的數據和圖像傳遞給所有人。 “而這僅僅只是華心慈善近兩年的數據,據統計,國內現今慈善機構大約有五六百家,每年這些慈善機構會將大眾捐贈的數額公布,但這么龐大的數據,卻沒有一家愿意將用在慈善事業上的金額做出明細!” 觀眾席上有觀眾發表自己的疑惑,“蔣主播,就你列舉的這些數據,請問有確切的證據嗎?” 蔣妤笑著點頭,“當然有?!?/br> 在觀眾無比震驚的目光中,蔣妤說:“前不久我接到一個電話,她告訴我,她有關于華心慈善做假賬的證據,當然,因為我這邊并非警察局,也不是檢察院,所以我替那個姑娘將所有的資料交給了相關部門,就在今天節目開始前,我收到相關部門的通知,說會對此事進行嚴肅處理,一經查實,絕不會放過任何一個人?!?/br> 那名觀眾笑道:“我明白了,謝謝您,蔣主播?!?/br> 蔣妤點頭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