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節
第174章 一七四章 登基大典并非一日禮畢。在此之前, 還有封禪、祭天等儀式,而九月初一已是最后的臣民朝賀以及昭告天下。 這日寅時,天際才剛剛發白, 眾臣已候在了墀臺下。 宗親,文臣, 武將,分列兩旁。 其中,宗親以朱旻爾朱弈珩為首,文臣的前列是六部與都察院的七卿,武將原該由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親領, 但戚無咎出征東海,便由都督府的兩名同知頂上。 除此之外,自墀臺往南, 經奉天門,正午門,承天門,兩旁都有上十二親軍衛列陣。 十二衛指揮使以及北大營都指揮使各率精銳一千,自奉天門外依序排開, 一直綿延到承天門軒轅臺盡頭。 蘇晉披著遮風的斗篷,被馬昭扶著來到墀臺時,眾臣與兵將已站列好了。 今日整肅風紀的御史宋玨遠遠瞧見墀臺外莫名出現兩人, 十分惱火, 走過來斥責道:“你二人是何人, 也不瞧瞧今日是——” 話未說完, 驀地看清這名披著斗篷的人竟是蘇晉,震驚之下大喜道:“蘇大人,您轉醒了?” 蘇晉點頭道:“夜里醒的,還有些打不著方向?!?/br> 她臉色蒼白,整個人比以往更加削瘦,想來身子骨還弱得很。然而說話間,她卻將墨色斗篷摘下,露出一身穿戴得規規整整的朝服。 宋玨見蘇晉這副裝束,知道她是強撐著來參加晉安皇帝的登基大典,連忙往一旁退讓一步,躬身道:“大人的位子在前列,下官為大人引路?!?/br> 所謂前列,正是墀臺之上,七卿并立的位列。 站在后方的官吏看到御史宋玨正引著蘇晉前來,紛紛后退一步跟她行揖禮。 墀臺上,羅松堂與龔荃覺察出后方的動靜,招來另一名管風紀的御史言脩:“去看看,那頭是誰過來了?” 言脩領命,走到階沿旁認清來人當即大怔,快步走到羅松堂幾人跟前:“回幾位大人,是蘇大人過來了?!?/br> “果真?”羅松堂與龔荃還沒出聲,沈奚便道,不等言脩回話,大步走到階沿前往下看去,拾階而上的不是蘇晉又是誰? 沈奚愣了片刻,笑問道:“何時醒的?” “昨日夜里?!碧K晉道。 她走得很慢,便是這么些許路程,眼底已現疲態,但她眸子里笑意卻分外真,又道:“我有好些事要問你,一時還沒理清楚?!?/br> “你睡太久了?!鄙蜣傻?,難得沒有調侃蘇晉,“不過也好,偷得浮生半日閑嘛,你這一偷偷來兩月閑,把過往沒睡夠的統統補了回來?!?/br> 他伸手扶了蘇晉一把,回過頭只見身后諸卿全圍了上來,唯獨柳朝明落在人群后頭,目光在蘇晉身上停頓片刻,隨即移開。 不多時,一聲低徊的鐘聲響起。 卯時已至。 奉天門,西華門,東華門,與玄武門四門門樓上,號角齊聲長鳴,伴著吳敞立在墀臺上高唱的一聲:“恭迎陛下——” 分列在正午門外與軒轅臺上的親軍衛齊聲高呼:“恭迎陛下——” 透過洞開的三道宮門,隱約可見軒轅臺盡頭,朱南羨身著冕袍闊步走來。 他身后一列侍衛已換上玄色近侍裝,排頭兩個高舉華蓋。 上十二親軍衛在他所過之處依序拜下,隨后,由金吾衛指揮使左謙與虎賁衛指揮使時斐起,分領親軍精銳十二人并入行隊。 隨宮在鐘角聲中顯得莊嚴冷穆,明明沒有太多裝束,但這個半生從武,久厲沙場的新帝,與他身后手持長矛,鐵甲映寒光的親軍,為整個宮禁都罩上一股嶄新的,森冷的,浩蕩兵氣。 這大概就是獨屬于晉安帝的龍威。 朱南羨的冕袍底色為黑,上頭威赫的,張牙舞爪的云龍是用金線織成,恢弘的氣勢幾欲騰云而去,卻又被穿著它的人縛住,要對他劍眉里暗藏的兵戈,星眸里百煉成鋼的沉靜俯首稱臣。 朱南羨本是目不斜視地往前走,所過之處,文臣武將都對他拜下高呼萬歲。 可他忽然像是感受到什么,登上墀臺的瞬間,不由移目朝左側望去。 原該空著的,七卿刑部之首的位子上竟立著一個人。 臉頰消瘦,眼尾如蝶,眸光清冽。 有一瞬間,朱南羨覺得自己是看錯了,是因為日日夜夜都盼著她醒來,才會看到這樣一個逼真的幻象。 他步子沒停,面容鎮定,移開目光又重新看去。 她還是在那里。 響徹隨宮的鐘聲與角音在這一剎那忽然變得不真實,像是隔著水,隔著霧,遠處近處的宮闕樓閣也近乎要模糊起來,只有自天末而起的長風,涼颼颼地吹進他心里,帶著三分冷意,將他的心跳變成響徹人間的擂鼓之音。 唯一的聲音。 他太想走過去,到她面前去,分清楚這一切是真是假了。 可是他不能,他已是這一朝的帝王。 于是他只好一直看著她,直到看到她垂眸,抿唇,緩緩地笑了一下,撩袍隨著周圍的群臣一起向他拜下。 看到她腰間的玉扣上刻了“晉安”二字。 她或許不知道,她的玉其實比別人的更清透一些,那也是他母后留給他的,是他專程請工匠為她制成的。 這一刻其實很短。 朱南羨很快便收回目光,只是在他抬目平視前方前,揚起嘴角也微微地笑了一下,眼眸一下子亮得像淬了星,華光灼灼,像最初那個十三殿下。 進得奉天殿內,柳朝明率文臣,朱旻爾率宗親,中軍都督府同知陳謹升率武將,一同再次向朱南羨朝賀。 隨后為昭告新帝仁德,當由朱南羨當著眾臣面擬旨,大赦天下。 但大赦天下旨意卻不是在奉天殿宣讀,要由朱南羨乘帝輦,從承天門出,在親軍衛的護送下,一路穿過應天城,到得正陽門樓上親自宣讀,接受萬民朝賀。 奉天殿內一番禮畢,離宮的帝輦已在正午門外等候。 朱南羨先一個出了奉天殿,隨后跟著的是上十二衛指揮使。 柳朝明邁出殿門,朝身后看了一眼,只見蘇晉的臉色已慘白不堪,明明是霜寒九月,她額角卻細細密密滲出許多汗來,顯見得是體力不支了。 柳朝明將步子頓住,沒有說話,一旁的沈奚抬手便將蘇晉一攔,問:“你可還撐得???” 離宮后雖可乘馬車,但到了正陽門免不了又要站一兩個時辰班子。 蘇晉想了想,實話實說:“恐怕不行,我頭暈得厲害?!庇值?,“可是我若半途走了,也不知合不合規矩?!?/br> “這有什么?”沈奚道,“大隨朝的祖制里又沒有這一條,其余的規矩除了陛下定,就是左都御史定,總不該是柳昀拿規矩攆著你去正陽門?!?/br> 柳朝明看沈奚一眼,沒接他的話,只對蘇晉道了句:“你去歇著?!比缓髮ι砗蟾鷣淼挠费悦懙溃骸叭シA報陛下,說蘇侍郎身體不支,要先行告退?!?/br> 那頭朱南羨已在登輦,覺察到這里的動靜,稍稍等了片刻就見言脩急匆匆跑來告知蘇晉的情形,朱南羨聽了皺眉道:“自是讓她去歇著,再傳醫正方徐,讓他不必跟去正陽門了,去未央宮為蘇侍郎診治?!?/br> 至正午時,號角聲再一次鳴響。 從承天門到正陽門一段長路已被五城兵馬司清過道。兩側百姓被兵衛攔著,見帝輦行過,俯首貼地,萬歲之聲山呼海嘯。 朱南羨登上正陽門樓,垂首看著城墻下,擠擠攘攘一望無際的臣民。 他們在看到他的那一瞬間齊齊跪下,猶如信奉神祗一般,開始對他朝拜。他們中,有的人穿著華貴,有的人衣衫襤褸,有年過古稀行將就木的老叟,有不諳世事目露稚氣的孩童,更有善男與信女,君子與小人,行人與歸客。 這一刻,當整個天下都跪在他眼前,以一種信徒之姿,從來大而化之的朱南羨忽然不由地思考,他們在朝拜著的究竟是什么呢? 是真地相信眼前的新帝就是rou身神佛,能開辟新的乾坤與造化? 還是僅將自己一絲執念寄托在這一起一伏的虔誠之姿里,以求心安? 朱南羨自己最清楚自己是個什么樣的了,他是個凡人,不是神佛,他與對他拜下的所有人都素昧平生,他還有自己的心愿想去成全,都尚未成全。 朱南羨從來堅定清晰的目光里露出一抹茫然色,然后越過這千千萬朝拜的臣民,看向遠方無限江山。 這是京師,是帝王之家,所以目之所及都繁華如錦。 然而就在他看不見的地方,在應天府以北,有兩匹快馬自西北與北疆的方向同時趕往京師。 從西北來的那匹快馬因日夜不休疾奔不止,長嘶一聲竟口吐白沫,死在了半道上。 馬上的兵衛翻身而下,拍了拍駿馬,目中的焦急之色幾欲焚燃,他想了想,從背囊里取出一封急信,輕裝簡行,憑著自己的雙足,朝二十里外,最近的驛站疾趕而去。 倘若有軍中人見了這兵衛手里的急信一定會大吃一驚。 與軍情有關的急信,通常分幾個等級,只有在最嚴重,威脅到國祚疆土的情況下,才會用大隨的國色暗朱色澆成。 而大隨開朝至今,暗朱色的軍情急報只用過一次,那一次是十年前,北疆將領戰死,北涼屠掠了邛州衛,殺了邛州衛上萬士兵百姓,隨后,十九歲的朱昱深被委以重任,第一次作為統帥三軍的大將,征伐北疆。 而這一次,這一名來自西北的兵衛手里,握著的急報上的火漆,正是暗朱色。 第175章 一七五章 登基大典是新帝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之一,告昭天下后, 當回宮與高堂, 妻妾, 與子女, 即太皇太后,皇后嬪妃,以及皇子公主一起同享宮宴。 但朱南羨父母仙逝,又未立后, 膝下更無所出, 可謂真正的孤家寡人。 擺在明華宮的宮宴只有寥寥一席,兩旁的宮婢與內侍倒是立了一百零八人,每人都手捧一道佳肴。 朱南羨一見這場景,愣了一下道:“朕一人哪里吃得了這許多?!?/br> 跟在一旁的尤公公道:“陛下, 這是先帝開朝時立下的規矩, 一百零八道菜肴圖的是個吉利, 您若用不下,每一道嘗一口也好?!?/br> 朱南羨“嗯”了一聲, 舉箸坐下。 一旁的宮婢隨即奉上第一道菜, 隨著金盤落在龍臺上的清音, 早立于殿側的樂師將琵琶一撥,數名衣著妍麗的舞女踩著宛轉的曲調飄飄然入殿。 其實沒有歌舞還好, 歌舞一起, 滿殿笙歌只得一人來賞, 反而寥落。 朱南羨銜了兩箸菜入口:“傳十七與青樾來明華宮吧?!?/br> 尤公公道:“陛下, 您是皇帝,是九五之尊,十七殿下與沈大人與您再親近,如今也只是您的臣子,這是您自家的宮宴,他們是不能來的?!?/br> 朱南羨默了默,又“嗯”了一聲,然后就不再說話了。 尤公公自一旁看著朱南羨,忍不住在心里嘆了一聲。 他是開朝就在東宮伺候的,這些年東宮每逢團圓,故太子妃總提前一月就開始cao持,家宴是熱熱鬧鬧的,十三殿下,沈大人,十七殿下,還有沈家三妹都會來,一家人無拘無束,在深宮里過得如百姓人家。沈三妹嫁去北平沒幾年,小殿下就出生了,故太子與故太子妃是父母不提,十三殿下與沈大人簡直要將朱麟捧在手心里寵,每回家宴上,都要為麟兒日后從文亦或從武吵上一架。 尤公公記得年關節前,沈婧還特地叮囑說今年東宮的家宴,要多添一個人,是十三殿下要帶蘇御史來。他當時還想,十三殿下怎么要帶個臣子來,他這樣不上心,何時才能添王妃呢。 其實仔細算算,這些舊事不過才過去大半年,卻像被誰一下子推到了前塵故夢里,撈起來都滿手塵埃。 朱南羨從前在軍中養成了習慣,用膳的速度很快,到了后來,反倒是他要停箸等著宮婢上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