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節
因為,匪不是匪,僅僅是活不下去的流民。 他們成為了官家豪強的鷹犬,成了他們兼并土地的利器。 河東郡的人口在急劇的減少,剩余不多的人口,交著高額的佃租,安安分分的活在豪強的莊園里。 賦稅沒有多出分文,卻因養兵,致使鄂州蒼梧兩郡叛亂不止。 流寇越剿越多,孔彰漸漸發現,他的兵強馬壯,除了徒增自己的罪孽,根本無法解決任何問題。 倒在干涸土地上,四肢瘦弱、腹部高高鼓起的幼童尸體,是他心里揮之不去的夢靨。 最令他不寒而栗的是,吃觀音土吃到脹死亦算善終,因為河東早就易子而食。 生長于苦寒西垂的孔彰,骨子里自然少不了好勇斗狠。 但不代表他喜歡把屠刀揮向手無縛雞之力的、骨瘦如柴的流民。 果真遇著悍匪,他不懼戰死沙場。 軍人,本就該為戰爭而活。 然而河東的土地上,并沒有多少悍匪。 或者說比悍匪還可怖的,是剿匪的官軍。 匪過如梳,兵過如篦。 親眼見過,方知此言不虛。 孔彰能盡力約束自己的部下,卻不能越權阻止旁人。 更何況,他是駙馬,糧草充足,當然可以道貌岸然。 那群官兵,平日糧晌就不足,不靠著打仗劫掠,他們吃什么?家中老婆孩子又吃什么?而他充足的糧草,一樣來自令無數人傾家蕩產的劫掠,只不過下手的不是他。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兵士或許單純,當兵吃糧,僅此而已。 可作為將領的孔彰,就不得不想,他打仗的意義是什么? 每當勝利后,孔彰站在滿目蒼夷的戰場上,就會忍不住的想起那些女人孩子的尸體。 他沒殺過一個幼童、一個女人,但失去夫主的女人和孩子,總是會死的。 他很多次想上書,流寇未必要殺絕,流寇是可以招安的。 可招安后的流寇安頓在哪里?朝廷大員們,誰又愿吐出隱匿的土地?無人敢碰觸的利益,而武將,連議事的資格都沒有。 太天真了!孔彰再次閉上眼,暗罵自己的無知。 原以為有了軍功,就可擁兵自重,逼迫朝廷交出母親孩子,帶著部曲跑回西姜。 然而他忽略了,擁兵自重的前提,是有后勤的保障。 他不愿意劫掠百姓,名下又無寸土,糧草從何而來?無糧草,他就似風箏,看似飛的高,實則被人牢牢握在手中,掙脫不得。 孔彰閑下來便會思考,在劫掠與屈服之間,真的沒有第三條路了么?書到用時方恨少,孔彰的確迫切想回京,他想回去問詢母親,史上的節度使們,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圣上的如意算盤打的很響,冬日里生存不易,心懷叵測的人自去凍死,何必浪費他的錢糧。 除了駐扎九邊,防止西姜入侵的軍隊,各地剿匪的皆回京回城,養精蓄銳,以待明年的調度。 既有了班師回朝的旨意,孔彰部便迅速行動起來。 此時此刻游牧民族的優勢盡顯,同樣是撤離,孔彰部拆帳篷的速度愣是比旁人快上三分。 說來便來,說走便走,不多話,亦不扭捏。 監軍太監與傳旨太監見狀,都暗自稱贊,孔駙馬是個忠臣。 騎兵最大的優勢在于行軍,河東距離京城不遠,大量的輜重被扔在了后方,由兵部派出的督糧官方堅押運,孔彰自帶著人疾馳入京。 先入兵部交接,再入宮面圣。 圣上狠夸了他幾句,賜了一大堆東西后,便笑道:“錦言在淑妃宮中,你去接她一同回家吧?!?/br> 錦言,是端愨公主的名字,大概除了皇帝,也沒旁的人如此稱呼了。 孔彰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低頭稱是。 圣上笑指孔彰道:“你呀,就是性子太悶了?!?/br> 說畢,又喚太監,領人去接公主。 孔彰自是不能入后宮,陳朝的規制,孔彰只在宮中家宴上見過幾次岳母。 他等在偏殿里,由太監入內請公主。 分別大半年,端愨甚為想念,令乳母抱著兒子,自己飛奔進偏殿,撲到孔彰懷里,抱著他的脖子笑道:“你可總算回來了!” 孔彰勉強扯出一個笑容,須臾,待端愨放開手,后退兩步,規規矩矩的行禮。 端愨把孔彰從地上拉起,笑道:“日后我們夫妻,不必如此生分?!?/br> 孔彰淡淡的道:“禮不可廢?!?/br> 端愨嗔了孔彰一眼,拉著他的手,往外走去。 圣上唯一的外孫孔豫和,年歲幼小,淑妃宣召入宮時便特別請旨,可乘馬車入內。 端愨與孔彰行至馬車時,乳母已帶著孩子在里頭烤火了。 公主規制的馬車本就華麗寬敞,端愨又極受寵,她的馬車只比淑妃的小不到兩寸,幾個人坐進去,絲毫不顯得逼仄擁擠。 端愨從乳母手里接過兒子,放到孔彰懷中。 迦南早喪,孔彰很有一段時間又當爹又當娘,全不似時下中原男子,不知如何照顧嬰兒。 熟練的抱起,孔豫和卻是認生,哇哇大哭。 端愨哭笑不得,點著兒子的腦門道:“小笨蛋,爹也不認得,你不看你自己一頭卷發,跟他多像!” 孔彰哄了一小會兒,怎生都哄不住,登時沒了耐心。 他原就對這個孩子沒有期待,自然生不出什么情義。 又出門大半年,暫沒調節好應對端愨的心態。 順手就把孩子交回了乳母手中。 夫妻二人不咸不淡的說著閑話,馬車徑直駛入了公主府。 二門前立了一地的人,迎接二位主人回家。 孔彰把端愨扶下馬車,端愨滿臉笑意,三步并做兩步走向前,將陸氏攙起,道:“你又同我講客氣了?!?/br> 叫起眾人,端愨正要說話,就見孔嫻調皮的沖孔彰扮鬼臉。 孔嫻現年三歲多,粉團團的模樣,像極了幼時的迦南。 那一年,孔彰父親亡故,陸氏焦頭爛額,無力照管他。 家下人帶他在街上耍,路過的迦南不知為何,偏拿小石頭砸他。 單于的愛女,擱尋常人,砸也就砸了,偏生孔彰當時不懂事,順手就砸了回去,正中迦南的額頭。 迦南登時炸了,小小的人兒,從馬車上跳下,在仆從的驚呼中,跟孔彰扭打做了一團。 孔彰天生高大,迦南比他大了近兩歲,看著也差不多高,打起來真不吃虧,就是年幼,反應遲鈍些。 兩個小豆丁打架,眾人看的忍俊不禁。 仆從停下馬車,下來抱起迦南,欲回王庭,迦南卻是抓著孔彰的袖子不撒手,非要分出個勝負來。 馬車上的閼氏無法,只得讓兩個孩子打著。 草原民風彪悍,小孩子打架,在大人眼里跟玩似的。 橫豎力氣小,打不了多久就得撒手。 果不其然,沒兩下,兩邊都累了,迦南卻是更不肯回家了。 閼氏的老來女,備受寵愛,卻是難免少了玩伴。 找到個順眼的,怎肯就此分別?死活把人拽回了王庭,這便是二人的初遇。 孔嫻肖似生母的臉,勾起了孔彰心底最柔軟的回憶。 恍神間,他不自覺的綻出了一抹笑。 孔彰的幼年,實在太過于嬌寵,他來不及養出城府,就陷入了泥淖。 所以他的假笑無法動人,反有一種拒人與千里之外的冷漠。 而生于宮廷的端愨,最擅長的便是從各人的表情中,分辨其態度。 陳朝的制度下,再受寵的公主,也需察言觀色,因為她的地位,來自于九五至尊的垂憐。 想著方才孔彰對孔豫和的不在意,再看他此刻眼中飽含的溫柔,結合陸氏丫鬟的日常的回報,端愨再也無法自欺欺人。 眼中滑過一絲寒光,端愨心中冷笑,孔彰,你太不識抬舉了! =================== 第147章 期盼 浩瀚的洞庭湖上,忽然出現了陌生的船隊。 船只不大,卻很是精美。 船體泛著桐油的光澤,鐵甲與藤甲看著就覺得結實!風帆、船槳齊齊整整,船艙上的黑洞與密布的周遭的弓弩,十分駭人!隨船而來的,是密密麻麻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圓木,瞭望臺上的水手李俊才揉揉眼睛,才發覺自己沒有看錯,二人合抱的木頭漂了滿江,不由嘆道:“草他娘,哪來的大財主!”又喊同伴,“別打牌了,有肥羊!” 他的同伴陳飛鵬三兩下竄上瞭望臺,先看著一湖巨木流了一地的哈喇子,再看船體,心里咯噔一下,是個硬點子。 待等到船隊靠近,能看清旗幟時,頓時目瞪口呆:“虎頭旗!我的娘唉!石竹那破地方,奶奶也能煎出油來!二老爺的命格也是沒個準了!” 李俊才乃新入竇家的,好奇的問老人陳飛鵬:“什么奶奶?哪家的奶奶?” 陳飛鵬指著船頭的虎頭旗道:“那叫虎頭旗,是我們二老爺的小老婆——管奶奶的旗幟?!?/br> 說著自己牙酸了一下,便是遍地悍婦的巴州,大老婆都沒幾個這么兇殘的,東家真是人才濟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