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年代:從國營飯店開始 第386節
別說大師傅看不上,就連服務生自己也看不上這些人。 想著,服務生站直身體,“俞師傅,有人來了?!?/br> 俞師傅轉過頭來,看了一眼蘇清風,沖他點了點頭,旋即又挪開目光。 看起來,絲毫沒有因為蘇清風的年輕,而露出什么異樣來。 蘇清風眼觀四方,也看出了一點門道。 在這些里面,同樣也有年輕人的存在,單看這些人的手,就能明白,他們并不是來湊數的花架子,而是有真材實料的。 方繼東倒是看到了蘇清風,跟哄小孩子似的,安撫了一下蘇清風。 等到人數差不多了,俞耀華大師傅才轉過身來。 蘇清風也趁此機會,打量起了這個非同尋常的人物。 俞耀華的嘴唇緊抿著,下意識地唇角向下,再加上眉骨處有著一個斷眉痕跡,看上去,就有些不好惹。 第323章 記憶里的味道 一般來說,平常狀態下,像這種嘴角向下的人,都是比較強勢,不太好相處的。 至少……給人的第一印象總是這樣,難免在人際交往會吃點虧。 但是放在俞師傅這里,他性格強勢一點,反倒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作為一個手藝中的大師傅,他有點脾氣又怎么了? 方繼東看到蘇清風,沖他招了招手,示意他站到那邊去。 俞師傅多看了一眼蘇清風,但卻又像剛剛那樣,若無其事地收回目光,當作無事發生的樣子。 也正是因此,俞師傅的小動作,才沒有被在場的任何人注意到。 等到人數差不多到齊了,他清了清嗓子,拿出一塊小黑板來。 這小黑板,不是別的,正是國營飯店平日里寫菜單的小黑板。 蘇清風看著這玩意,轉念一想,心中就明白了道理。 合著他們這些拜師的,現在都變成了國營飯店的免費大師傅了。 不過這倒也情有可原。 不然那么多人做的菜,難不成都讓俞耀華給吃了? 那不明擺著浪費糧食rou蛋嗎? 別說是放在現在這個年代這么干,就算是放在后世,浪費糧食那也是要天打雷劈的。 就見小黑板上,利索地寫著三樣菜。 第一道:空心琉璃丸子。 蘇清風看到這道菜的時候,眉頭微微一蹙,看向旁邊那些大師傅,雖然看起來面不改色,但是泄露出來的眼神,依舊顯得有些凝重。 正宗的琉璃丸子,很考驗手法,丸子幾乎要變成透明色,白糖也要熬煮到透明便稀,但卻不變色。 同時,糖衣厚度做到均勻,并且丸子之間,不能粘連,大小要一致。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細枝末節要注意,很多時候,這些大師傅根本就不會做這道菜,只因為這道菜的程序太過瑣碎麻煩,像是國營飯店這地方,哪有那么多時間給準備這個,準備那個的? 這一道空心琉璃丸子,還是隸屬于魯菜中的一種。 怪不得有句話說得好,魯菜是官菜,粵菜是商菜,川菜是民菜,淮揚菜是文人菜。 官菜嘛,可不就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想著,蘇清風又把目光往下移…… 第二道菜:蔥燒海參。 這道可是魯菜里,鼎鼎有名的菜了。 這位俞師傅,還真是對魯菜愛的專一。 不過從專業角度來看,這樣做也是正確的。 魯菜在一些人心里,被認作是八大菜系之首,其中的許多菜系,復雜繁瑣,但是在后世,魯菜的名頭卻是不怎么響亮。 甚至蘇清風還注意到,在某美食紀錄片中,魯菜出現的次數,加在一起,居然只有短短的兩分鐘。 但無論是魯菜包含食材的繁多好似天上星,又有食不厭精這說法的文化底蘊,同時,它所處于的地理位置,又是臨海近江,自古以來,就有大碼頭的存在,更方便讓菜系的名聲傳播出去。 最后一道菜。 倒是印證了蘇清風的猜想。 這一道菜,不規定形勢、菜系、種類,只要求拿出自己最擅長的手藝來就行。 不必拘泥于,究竟是煲湯,還是果雕,亦或者是別的什么。 蘇清風想都不用想,直接定下了這道菜——紅燒rou! 只是他眸光往四下一瞥,微微有些不確定起來,只因為周圍那些人,竟然有幾個人,面色淡定,甚至心思比較淺薄的人,臉上還帶出了暗喜之色。 這個發現,不由得讓蘇清風心下微微一沉。 不過想想也是,俞耀華怎么說,也是圈子里有名有姓的大師傅,想要托點關系,打探出他的一些喜好來,也不是不可能。 他蘇清風能知道,別人當然也能夠知道。 所以真要比起來,大家還得靠真材實料。 蘇清風來的晚了,排在比較后面。 他干脆就站在后廚門口,仗著眼力好,看那些大師傅幾乎呈現行云流水的一套動作。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俞耀華走到后廚里面,而外邊的人也因此微微松了口氣,和身邊的熟人小聲交談起來。 蘇清風也哈了口氣,搓了搓凍紅的手,問了一句,“老謝呢,他咋不來試試?” “你可拉倒吧,老謝做白案的手藝,那確實是沒話說,但是你要是真讓她做什么蔥燒海參……糊弄糊弄自己人還行,在拜師這個場面上,咱還是別丟人了?!?/br> 蘇清風微微沉默了一下。 原來大家都是偏科生。 倒是方繼東,沒有什么亂七八糟的心思,見著還有好一會要等,干脆給蘇清風介紹起在場的人來了。 就聽到他壓低嗓音,開口道: “說實話,蘇清風,你可千萬別大意了。咱們這些人里,有幾個人,雖然年輕,但是做菜的經驗,可不比我少?!?/br> “看到那邊那個長得跟白面包子的胖子沒?” 方繼東悄悄點了點,“我可是聽說了,他家以前可是宮里傳下來的,只不過現在時局不好,這種東西不好輕易提起,不然人家還真不一定窩在咱們這地方呢?!?/br> 蘇清風也悄悄的,“那胖……人叫什么?” “名字倒是還不錯,文縐縐的,叫做李青陽?!?/br> 怎么聽起來,有點像是一個道士的名聲。 蘇清風不著痕跡地打量他一眼,隨后又轉過頭去,一一聽方繼東介紹。 只不過在這些介紹的人眼里,倒是沒有一個人能和前頭的李青陽相媲美。 這也難怪了。 御膳世家又不是什么蘿卜白菜,隨處都會有的。 更別說是特殊時期,得低調做人。 像是蘇清風這樣的,反倒是歪打正著,算得上是一個好出生了。 不過很快,蘇清風就沒有閑心琢磨這些了。 因為該輪到他上場了。 外面的食客吵吵嚷嚷,不過話里大多都是贊嘆的意思。 蘇清風來到鍋灶前后,長期以來的習慣,讓他一瞬間就進入了狀態,連帶著外邊的聲音,仿佛都聽不見似的。 一般的空心琉璃丸子,所需要的食材,都是精面粉、雞蛋和芝麻油等。 但是蘇清風站在灶臺前,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己改良后的版本。 具體不一樣在哪,第一步的精面粉糊就不一樣了。 從剛開始的單純面粉加上雞蛋,變成了面粉糊拌上核桃仁、黑芝麻、紅棗泥。 好在國營飯店內的東西還算準備齊全,這些東西大略一翻找,都能找到。 只不過蘇清風所做的琉璃丸子特殊性也暴露出來了。 有人做菜的時候,被蘇清風的動作影響,帶起了幾分急躁,時不時地往他那里瞧。 聰明人這個時候,則是撇過頭,安心做好自己眼前的菜。 而這一切,都被俞耀華看進眼里。 等到時間差不多了,空心琉璃丸子都熱騰騰的出鍋了。 俞耀華每個都嘗了一點,但是卻沒有說出好壞來,神色也都是淡淡的。 只是接下來的時候,他的眼神,有意無意地在李青陽、蘇清風還有其余一個中年人身上打轉,余下的時間,他則是在方繼東等人身邊徘徊,想來對于這幾人,還是有些猶豫。 方繼東的手藝并不算差,只不過各花入各眼,方繼東的風格,不一定就適合俞耀華。 如果說最合俞耀華收徒標準的,毋庸置疑,就應該是蘇清風和李青陽。 這兩人年紀輕,天賦好,而他年紀大了,剩下的時間不多了,只希望在后面的日子,能盡心力,將自己會的,全數交給徒弟。 而李青陽家學源遠流長,或者由他來傳承,才是最好的…… 至于背景問題……俞耀華堅信,時局總是在變化的。 他的心中,隱隱有了傾斜的弧度。 當第二道蔥燒海參出來的時候,俞耀華也確實嘗出來了一點,論起滋味來,蘇清風在這道菜上,略有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