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謝靖在那群玉苑中,睡了一會兒,酒意消散,還未全醒,忽然被人抓起來就往外跑。 “九升,你趕緊回家?!边@人是原先北狩時,一塊兒出去的錦衣衛同知邵尋,他今夜當值,在衙門里睡得正香,忽然被盧省的手下給叫起來。 一聽要來拿謝靖,其他人均是跟著盧省,他隱在夜色中一馬當先,來給謝靖報信。 邵尋心中暗忖,不知謝靖何時得罪了盧公公,如今的盧省,可不是輕易開罪得起的。 謝靖聽他說了幾句經過,連忙謝過,騎上馬回家,才進屋的功夫,盧省就到了。 后明建立之初,太*祖皇帝嚴禁官員狎*妓,上青樓是大罪,后來漸漸規矩松了,言官雖然還會彈,卻不是什么要緊事。 只是若在青樓、眾目睽睽之下被抓,卻要大大丟了體面。 謝靖逃過一劫,盧省心中有氣,便命東廠和錦衣衛弄出聲勢響動,謝靖家這邊,住的都是京官,平時抬頭不見低頭見的同事,眼下雖家家閉戶,其實人人隔著門窗,都聽見了。 皇帝叫盧省來傳口諭,他卻搞得像是來抄家。 “皇帝口諭,往后不許謝靖進內廷?!?/br> 盧省看著謝靖變了臉色,得意洋洋。 而今就是你從云上跌落之時。 謝靖想的卻是,離京三載,果然情分有虧,下午那句錯話,確惹了皇帝不喜。往后收了自己的瘋病,專心做個忠臣,才是正道。 這旨意來得如此古怪,其中必有蹊蹺。若是往常,謝靖未嘗想不到,只是他心里難受,便不能去想。 第二天上朝,皇帝精神居然還不錯,雙眼炯炯有神,或許有嗆出一口淤血之功。盧省在后面,看著階下的謝靖,無端有些低眉順眼的樣子,心下一陣暗爽。 朱凌鍶管著自己,別再去找謝靖站的地方,他雖情難自制,也知道保命要緊。原書里的小皇帝,二十五歲就掛了,要是往后老像昨晚那般折騰,恐怕要步原主后塵。 李顯達的一封八百里加急,如石塊落入池塘,把眾人的心思,全都驚醒過來。 他派出去的一隊人馬,中了埋伏,損兵折將逾三千。 內閣先收到這個,眾人俱是驚詫不已。 原先脫目罕那打算在夏末,長驅直入,一氣拿下后明,卻不想被李顯達打了個措手不及。 于是他那五十萬人,全都分散開來,往大山里一躲,便找不著了。 若要進山搜尋,后明將領不熟地形,不敢貿然行事,生怕中了埋伏。 而北項的軍隊,又喜歡趁著夜黑風高,天氣不好的時候,悄悄摸出來,偷襲一下后明的駐軍。這就和他們之前對順寧的做法,如出一轍。 于是李顯達的人馬,打也不是,守也狼狽。 這種情況下,引而不發,確實是最好的做法。也虧得李顯達這暴脾氣,能沉得住氣,別人怎么笑他龜縮,京中還有猜忌傳來,他都只管叫人守住了。 脫目罕那的人,任他再兇猛,也是要吃飯的,不過是躲在山里,吃些野物,扛的時間長一些??偛荒芤恢辈怀鰜?。 李顯達又派人,守住那些山下的水源,這年入夏后,北邊一滴雨都沒有,如此一個多月,北項人果然坐不穩了。 于是又趁著夜黑風高,把李顯達派出的一萬前哨,用重兵重重圍了,領兵的人帶著七千余人逃了出來。 這般變故,李顯達原已料到幾分,只是想不到脫目罕那下手之狠,他早有對策,命幾路將領以輻輳散開之勢,往西往北伸展,既各自為戰,又易于合圍。只待北項人攻出來。 然而這吃了敗仗的折子,卻是不得不寫,不報便是隱瞞軍情,傳到朝中,又是罪狀一條。 可如實報了,又有麻煩,朝中才剛剛知道,就有言官站出來,說李彰把三十萬大軍帶出去,卻又只是在邊境晃悠,幾個月了才打了一場遭遇戰,就輸了個透底。 言官說,請陛下即命李彰速速回京,還要治他一個“貽誤戰機”之罪。 真是怕什么來什么。 通常說來,言官們的建議,對皇帝了解臣下和民情,快速發現問題,有非常大的幫助。 但是在發兵打仗、這種相對有些技術含量、需要靈活機變的事情上,他們的建議,可能就不那么合理。 然而,同樣也不能一棒子打死,只讓有專業背景和知識的人說話。對北項之戰是國家大事,需要考慮不同思路和立場的人的看法。 這時候就需要決策者拿出能力和魄力,甄別出正確的做法,然后以權威推行。還要忍受眾人的質疑,以及承擔一旦決策失敗后,權威喪失的風險。 朱凌鍶用李顯達,其實是非常冒險的做法,他啟用了一個并沒有充分實績的年輕將領,去完成一場艱險的戰爭,真正的理由只是書里說,這個人打得贏。 不過在書里,李顯達是謝靖看上的,應該確實有兩把刷子吧。 但是,在成功之前,他的確沒有百分之百說服眾人的把握,畢竟任憑天降奇才,吹得天花亂墜,也有翻車的可能。 人是不會被沒發生的事情說服的。在大勝凱旋之前,李顯達依舊什么都不是。 他還需要證明自己。 正在考慮怎么開口時,忽然有人站出來說話了, “沈科長(明代六部都給事中稱“科長”),當初說發兵的時候,老夫記得你可是頭幾個叫好的,”張洮一開口,其他人便都往旁邊散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