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神算的娛樂人生、首輔的農家嬌妻、帶著財迷系統回八零[重生]、你好,秦醫生、寒門閨秀、社會欠我一個哥、穿越工科女之水窮云起、穿成反派后我渣了龍傲天[穿書]、穿成豪門殘疾大叔的逃婚男妻、抱走男主他哥[娛樂圈]
第7章 蘭臺 我到嫂嫂房中,她已換過一身干凈衣裳,正坐在梳妝鏡前,看著鏡中的自己呆呆發愣,如一個木偶人一般由著婢女給她梳頭。 自嫂嫂嫁到我們家,我還從沒見過這樣失魂落魄的嫂嫂,她從來都是唇角上翹、神采飛揚、意氣風發。 因她閨名勝男,人如其名,其英姿颯爽、豁達疏朗完全巾幗不讓須眉,甚至遠勝大多數男兒。 可是現在,嫂嫂看上去卻仿若一個無枝可依的失群孤雁,往日飛揚的神采再不可見,只余眼底濃重的哀痛與茫然。 “嫂嫂!”我心中一酸,出聲喚道,走上前去,接過婢女手中的木梳,“我來給嫂嫂梳頭可好?” 仿佛被什么驚醒,嫂嫂這才回頭看向我道:“阿洛……” “母親讓我來陪嫂嫂說話,還讓我往后好生照料嫂嫂,若是嫂嫂的傷一日不好,那阿洛就一直賴在嫂嫂這兒,蹭吃蹭住。嫂嫂可別嫌棄我?” 嫂嫂灰暗的眼神驀地一亮,她握緊我的手,哽咽道:“不嫌棄,不嫌棄,我怎么會嫌棄阿洛……” 那一日,我陪著嫂嫂說了半晌的話,好生寬慰了她一番之后,又雜七雜八的說了許多,卻始終沒有問她當年的宛城之戰。 嫂嫂此時正是最最脆弱的時候,我怎可在這個時候再去煩擾于她。 那天晚上,聽著嫂嫂勻長綿靜的呼吸聲,我卻在想著我的心事,想著心中那個未解的迷題。 不能問母親,也不能問嫂嫂,那么我要如何才能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再去問溫媼?不,她不會再多說什么的,她能說出宛城之戰這幾個字,就已是對我最大的提點。 那我還能問誰呢? 等等,我雖不能問人,但可以問書??! 衛疇雖是武將,但卻是愛書之人,不但喜讀楚辭歌賦,亦喜讀史書兵法。 為此,他在將落難的雍天子迎到許都后,特意在許都重建了洛陽帝都被毀于戰火的蘭臺石室,收藏各種典籍文書。由御史中丞管轄,置蘭臺令史,令史官在此修史。 當年的宛城之戰,必定有史官記其詳情,載于竹簡之上,我若是能進到蘭臺里面去,得以翻閱歷年來衛疇的戰事行紀,多半會得到我想要的答案。 只是我要如何進到那蘭臺里去呢? 很快,我就想到了一個法子。 我雖不能直接去問衛玟當年之事,但我可以讓他帶我進到蘭臺。這個表弟對我一向是有求必應,他又是頗得衛疇疼愛的公子,帶我進到蘭臺里面,應不是什么難事。 既已想到了大體的法子,我便不敢再繼續想下去,怕萬一睡得遲了,明日氣色不好,會讓母親擔心,嫂嫂自責。 雖說母親昨日免了嫂嫂的晨昏定省,但嫂嫂一早還是和我一道去給母親請安,服侍她喝了湯藥,又一道吃了早膳。 這一餐飯是到了衛府之后,我們一家四口吃的最祥和的一餐飯,母慈子孝、其樂融融。 用過了早膳,跟母親說了一聲,我便去給姨母問安,本想若是能見著玟弟,便要他想法帶我出府到蘭臺一游。 不想,姨母身邊卻只有表妹衛珠一人,衛玟和衛璜都不在。 “他們兩個被司空叫到演武場去考校射藝了?!币娢覇柶?,姨母答道。 “阿洛,你來的正好,益州牧劉產給天子敬獻了五車蜀地的蜜桔并五車蜀錦,天子各賜了三車給司空,司空都只留下一車,其余的皆分給了諸位臣僚。我已將它們都分好了,過一會兒便給你們送去?!?/br> 我道了謝,姨母笑道:“都是一家人,不必跟姨母這般客氣?!?/br> 她轉頭對服侍她的鄭媼道:“吩咐下去,按著我分好的份數,給各房姬妾及各位公子女公子們送去。記著,恒兒和華兒那里要送雙份,萬不可怠慢了!” “喏!” 見鄭媼領命而去,衛珠不高興道:“母親為什么總是偏心三哥和長姐,回回都要給他們雙份?您待他們再好,他們還不是不把您當母親看待,從珠兒記事起,就沒見他們來給跟您問過幾次安!回回見了我和六哥、八弟,也都是冷著一張——” 姨母立時沉下臉來,“住口!長幼有序,你身為幼妹,豈可妄議兄姊?他們乃是你父親的原配所出,又幼年喪母,我自當多看顧他們。家和,方可長保興旺!我先前教你的那些道理都忘了嗎?回你的房里去,將《女誡》抄上一百遍?!?/br> 自從住進衛府以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姨母動怒。 姨母平日無論對誰都是和顏悅色,便是最得衛疇寵幸的趙姬公然對她無禮,她也仍是淡然處之,不想,對自己的兒女,姨母卻是這般嚴厲。 我正要開口求情,姨母已按住我的手道:“阿洛,你若是替她求情,雖免了她現下責罰,卻會害她將來受苦?!?/br> 我略一思量,便明白了姨母的良苦用心。 姨母跟在衛疇身邊十幾年,自然深知衛疇的性子。雖然行止放蕩,一日不可無美婦人,卻又極重禮法尊卑。若是不守禮數,再得他寵愛的美人也會被掃地出門。 那位仗著一年專房之寵的趙姬,便是因對姨母不敬,被衛疇知道后,惡其無禮,任她如何悔過哀求,還是將她遣送回娘家,聽任其父母再嫁。 若是衛珠這番言論傳到衛疇耳中,縱然他對原配所出子女不過平平,但對小女兒只怕也會心生不滿吧! 更何況,一旦衛疇不在了,那衛珠所能倚靠的便只有她的這些兄弟。而衛恒乃是衛疇所有兒子里,年紀最長者,若無意外,衛疇百年之后,當會接管家業,成為一家之主。 若是得罪了衛恒姐弟,只怕衛珠將來…… 想來就是因為這些顧慮,在這件事上,姨母才會對自己的孩子這般嚴厲。 姨母撫著我的手,嘆了口氣,“阿洛,你是個聰明孩子,當能明白我的苦心。后母難為,畢竟再怎么樣,我也不是恒兒和華兒的親生母親,他們不愿同我親近,也是自然。我只盼著大家能相安無事,也就罷了。若是往后你覺得你華表姊待你有些冷淡,千萬別放在心上?!?/br> 我忙點頭道:“姨母放心,阿洛也曾在府中遇到過華表姊兩次,她待我雖不親熱,但也都是客客氣氣的。何況……恒表哥還從黑山賊人的手中救了我,想來他們對您,也是當母親一般敬重的?!?/br> 姨母又嘆了口氣,似是想要說些什么,最終還是欲言又止。 從姨母那里回來,我心中更加煩悶,卻又不敢在母親和嫂嫂面前表露出來。 不想,到了下午,我正在教嫂嫂學做刺繡,就見衛玟興沖沖地走了進來。 “子文,你怎么來了?” “誰讓我今兒早上沒能在母親那里見到姊姊,自然要找補回來!” 嫂嫂打趣道:“阿洛,你這表弟可真夠粘你的,這么些日子下來,就沒有一天是不粘著你的?” 衛玟聽了這話,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得意道:“誰讓阿洛姊姊生得美,宛若天仙,不但能解我詩中之意,琴又撫得好聽,乃是我的知音之人,我自然喜歡同姊姊待在一處?!?/br> 姨母的這三個孩子里,除了衛珠外,衛玟和衛璜都喜歡同我親近,有事無事都喜歡往我這里跑。只是衛璜因是衛疇最寵愛的幼子,整日帶在身邊,親自教養,來找我玩的次數便比不上衛玟多。 衛玟湊到我跟前道:“好姊姊,我新得了個琴譜,你彈給我聽,好不好?” 人前他倒還能規規矩矩地喊我一聲“表姊?!彼较吕?,卻是“姊姊”、“好姊姊”的亂叫一氣?!?/br> 我正要同他商量去蘭臺查閱典籍之事,便答應道:“那咱們到外頭去撫琴吧,別吵著我嫂嫂?!?/br> 那琴譜略有些難,花了小半個時辰,我方才完整彈了出來。 一曲終了,衛玟很是期待地看向我,“姊姊可喜歡這首琴曲?” 我搖了搖頭,“初聽動聽,但余韻不足,不過是首平平之作。玟弟,你寫詩作文天賦一流,可于這琴樂上,卻實在是眼光平平?!?/br> 衛玟的腦袋立刻耷拉下去,悶悶地道:“我已經在琴樂上狠下了一番功夫,每日都要撫琴兩個時辰,可還是比不上姊姊。我千挑萬選的琴譜,沒一個能入得了姊姊的法眼?!?/br> 我心中一動,忙道:“既然你幫我挑不出合我心意的琴曲,不如帶我自己去挑如何?” 衛玟遲疑道:“我這些琴譜都是從坊間所得,若是帶姊姊去到那些地方去,只怕不大好吧……” 我笑道:“誰說我要你帶我去坊間了?我是想去蘭臺挑些琴譜。你幫我找來的這些譜子都是新制的琴曲,雖然新奇,但我還是更喜歡古曲。不如,明日你陪我到蘭臺去一趟,如何?” 說服衛玟與我同去蘭臺,只是我的第一步。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寶貝兒們的留言哈,愛你們!咱們今天繼續開八三國時的著名美人哈 三國時期,最最出名的美人非貂蟬、甄氏和江東的大喬、小喬這四位莫屬,堪稱四大美人??上н@四位美人的命都不怎么好。 大喬、小喬雖然嫁得好,江東最出色的兩名鉆石男青年,都被她們姐兒倆給娶到手了,可惜那對好基友都不長命,早早的讓姐妹花守了寡。 甄氏,就更不用說了,原本嫁了個貴婿,可惜被人給滅了,順便把她也給搶了,搶到手還不珍惜,最后又把她給賜死了。 至于貂蟬這位被封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的大美妞,其實在正史《三國志》里是木有她的名字的?!度龂萘x》里關于貂蟬的描寫極為傳神,可惜沒給個結局,只寫到她最后跟了呂小布,然后小布同學被曹老板滅了,貂蟬mm就再也木有了下文。有一種民間傳說是關公月下斬貂蟬,她是被關二爺給咔嚓了。 所以,所謂的三國四大美人,其實史書所載的只有三位,就是“江東有二喬,河北甄宓俏”。 但在《三國志》里,甄氏并不叫甄宓這個名字,史書上只有一句“長女姜,次脫,次道,次榮,次即后”,沒說她到底叫啥,后文要么叫她甄氏,要么叫她甄夫人、甄后。后來可能因為跟小叔子曹植的《洛神賦》扯上關系,大家就把宓妃的宓字作為她的名字,也有叫她甄洛的。 因為還要碼文,今天就先八到這兒,明天接著八甄美人的生平,是否真的和曹植同學叔嫂相戀,以及最后的死亡之迷哈!寶貝兒們期待嗎? 第8章 荀淵 作者有話要說: 特殊提示,因為有讀者反應這章看不了,再更新一下試試能不能解鎖,不是偽更哈 今天加更一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一是為了修改前頭幾章的bug,怕你們以為我偽更,二是為了湊足申榜的三萬字。求表揚! 今天文里提到的西極石蜜,是漢代時印度人發明的蔗糖,通過張騫通西域進入中國。在此之前,中國人是吃不到蔗糖的,只有麥芽糖可吃。漢朝人把這種比麥芽糖甜得多的美味稱為“西極石蜜”,著名文青魏文帝曹丕(算是本文男主的原型吧)曾點評道“南方有龍眼、荔枝,寧比西國葡萄、石蜜乎?”在他看來龍眼、荔枝完全比不上印度進口的蔗糖。崇洋媚外! 女主懟荀淵那段,也是根據史書改編的,史載甄后“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用諸兄筆硯,兄謂后言:“汝當習女工。用書為學,當作女博士邪?”后答言:“聞古者賢女,未有不學前世成敗,以為己誡。不知書,何由見之?” 最后,有喜歡三國的親們可能已經看出來女主姨母的原型之一是誰了,沒錯,就是三國里張繡的嬸嬸鄒氏。曹老板拿下宛城后,某蟲上腦,就問手下人哪里有漂亮mm呀,手下人就把鄒氏獻上去,然后的然后,曹老板就把自己的長子和侄子還有愛將典韋全給禍禍死了。鄒氏的結局史書上沒寫,老版三國里那一段拍得超贊,特意給鄒氏安排了一首插曲《淯水吟》: 我本飄零人,薄命歷苦辛, 離亂得遇君,感君萍水恩。 君愛一時歡,烽煙作良辰, 含淚為君壽,酒痕掩征塵。 燈昏昏,帳深深, 淺淺斟,低低吟。 一霎歡欣,一霎溫馨。 誰解琴中意,誰憐歌中人。 妾為失意女,君是得意臣, 君志在四海,妾敢望永親。 薄酒豈真醉,君心非我心, 今宵共愉悅,明朝隔遠津。 天下正擾攘,四野多逃奔, 須臾刀兵起,君恩何處尋。 生死在一瞬,榮耀等浮云, 當君凱旋歸,能憶樽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