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節
二人原本也沒有確切的目的地,一路上走走停停幾個月,最后在這小漁村落了腳。這里景色怡人,物產豐富,村里不過幾十戶人家,民風淳樸,對待他跟忠叔這兩個外來人,也格外的親善,伏玉想,如果沒有意外的話,他跟忠叔將會一直住在這里,直到他為忠叔養老送終,再然后…… 反正來日方長,再然后的事情,他可以慢慢去想。 伏玉推開院門,就能看見從自家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炊煙,逐漸走近甚至還能聞到食物的香味,伏玉彎了唇角,無奈地搖了搖頭,腳下卻更快了幾步,提高聲音打招呼:“忠叔,我回來啦!” 程忠從灶房里傳出一聲回應:“再等一下就可以吃飯啦?!?/br> 伏玉探頭進去,看見程忠在灶臺前忙碌的聲音,干脆直接伸手攬住他的肩膀:“不是說好了這種活以后由我來做嘛,我將你從宮里帶出來是為了帶你享福的啊?!彼f著把程忠帶出啦灶房,“更何況今日是你的生辰,我專門準備了好吃的給你呀?!?/br> 程忠不放心地回頭往灶房望去,卻硬是被伏玉帶到了房內,伏玉倒了一杯茶給他,敲了敲他的腿:“忠叔你就在這里等著吃晚飯,相信我,好嗎?” 程忠看了他一會,最終彎了彎眼角,蒼老的臉上露出笑意:“好,我相信你,今天就等著吃了?!?/br> 伏玉也跟著笑了起來,帶著笑意回了灶房。 程忠在宮里呆了幾十年,很多觀念與想法根深蒂固,即使多年以來他與伏玉相依為命,但是在他心里伏玉是皇子是皇帝,他照顧伏玉是理所應當的事情。而對伏玉來說,他只希望程忠能像民間那些普通的老年人一樣,安享晚年。 伏玉將鍋里程忠已經炒好的菜盛了出來,新鮮的蓮子做了一道蓮子羹,至于那條魚……伏玉盯著在盆子里拼命撲騰的魚看了一會,終于提起了一旁的菜刀。 伏玉會做很多的家務事,也有很多不會做,他來到這漁村之后,學會了劃船,學會了摘蓮子,也學會了釣魚,當然,至今還沒釣到一條魚。每日的生活對過去的他來說都很新鮮,他有很多的事情可以慢慢去學慢慢嘗試,不用再受別人的欺侮,不用再擔心自己會有性命之憂,自由自在肆意灑脫,就好像他一直所期待的那樣。 只是在偶爾午夜夢回的時候,他會夢見那個雕欄玉砌卻冰冷空蕩的皇城,還有那個無時無刻不陪在他身旁的少年。 伏玉低頭刮著魚鱗,這魚是湖里所產,rou質鮮嫩,石頭爹為人實在,給了他一條大魚,剛好剖成兩半,一半做魚湯,另一半紅燒。正忙碌間,程忠拖拖拉拉地走了過來,靠在灶房的門口不放心的看著伏玉。 伏玉抬起頭朝他露出個笑容:“你要是實在不放心,就坐在門邊看著,剛好跟我說說話?!?/br> 程忠依言坐了下來,目光落在伏玉手上,其實這段時間來他一直有些困惑,按說伏玉從那宮里逃出來是他們一直所期待的,但他在宮里的時候,最起碼有人照顧,衣食無憂,現在到了這里,卻要想方設法地照顧自己這把老骨頭,這對他來說真的是一件好事嗎? 更何況,這是他一手帶大的孩子,程忠看的出來,伏玉有心事。而這心事,或許與他之前聽說的那個傳言有關。 當初他與伏玉在都城外匯合的時候其實是很詫異的,那時候他還沒從失而復得的狂喜中走出來,看著消瘦的伏玉,淚眼朦朧,直到伏玉說要帶他走的時候,他才想起來問道:“那蒼臨呢?他不跟我們一起走嗎?” 當時伏玉臉上的笑意慢慢地散去,良久,他才搖了搖頭:“忠叔,他有他自己要做的事情,他不會跟我們走了?!?/br> 當時程忠還不能理解伏玉的話,直到他們一路向南,某日在一個客棧里聽說了建興帝遜位,賀鴻儀登基,立長子為太子,其余兒子封王的消息,然后程忠才發現,賀鴻儀那個據說失散多年的小兒子,名蒼臨。 原來那個一直在他們身邊沉默寡言卻可靠的小太監居然是賀鴻儀的兒子,所以這么多年來,蒼臨呆在他們身邊,又究竟是為了什么? 程忠一直沒有跟伏玉談過此事,但也一直清楚,這是伏玉的心結,盡管他從來都沒表現出來。 程忠向后靠在門框上,看著伏玉動作生疏地將那魚刮鱗剖腹清洗,視線微抬,落在伏玉眼下那一小塊淡青的陰影上,低聲問道:“昨夜我起床解手,見你房里還燃著燭火,是……一直都未睡嗎?” 伏玉手上的動作停了一下,隨即笑道:“哪啊,我你還不知道嗎,沾枕即著,昨天大概是忘了吹熄燭火?!?/br> 程忠沒有戳穿他,繼續找話題道:“咱們到這里也有幾個月了,你要不要找人捎封信到都城,現在這天下已經改朝換代了,也沒有人會再注意咱們,給蘇先生他們寄封信報個平安也是可以的吧?再加上,也該問問皇……蘇小姐是不是安好才是?!?/br> 這漁村雖然遠離都城,但也能打聽到一點都城的消息,伏玉知道賀鴻儀登基,也知道蘇坤并未受到影響,甚至加官進爵。卻無論如何都打聽不到關于蘇和兄妹的消息,說起報平安,伏玉倒是確實想要知道他們是不是平安。 確實像程忠說的,賀鴻儀已經登基,誰也不會想到,他這個前朝的皇帝還在這世上的某個角落更名換姓,繼續活著。不過是一封書信而已,只要他不搞出什么大動作,不會有人將注意力分到他身上。 伏玉咬了咬下唇,猶豫了一會,最終點了點頭:“那好,一會吃完飯我就去寫信,等明日石頭爹再進城,就托他找人幫忙把信捎出去?!?/br> 程忠見他想通,也稍微松了口氣,拍了拍伏玉的肩膀,不再多言。 這一日的晚膳因為是伏玉所做,多耽擱了一段時間,等終于開飯的時候,天色已晚,小漁村來到了夜晚的寧靜。伏玉將飯菜端到桌上,還從角落里翻出了一壇老酒:“忠叔,今日是你的生辰,咱們兩個一人喝點酒,高興高興?!?/br> 香醇的美酒倒入碗里,伏玉先嗅了嗅,才舉起酒碗:“忠叔,祝你身體康健?!?/br> 程忠跟著端起酒碗,笑著連連應聲:“好,好?!彼粗?,好像就由回到了當年的那個冷宮,只有他們二人相依為命,但是他們都不覺得困苦,只是當年那個小孩已經長大變為了一個少年,又逐漸接近一個青年,他雖然消瘦,卻開始逐漸變得無所不能一般,成為了他這個老者的依靠。 程忠有些欣慰,又難免覺得有點心酸,這么多年過去,他們依舊只有彼此,他逐漸老去,終有一日會離開,到時候只留下伏玉一個人,難免凄苦。這么想著,他端著酒碗的手抖了抖,酒剛入口,下一刻居然落下淚來。 伏玉不由一愣,手忙腳亂地伸手去為他擦眼淚:“忠叔,你這是怎么了?” 程忠胡亂的在臉上抹了一把:“沒事,沒事,忠叔這是高興,咱們,咱們終于離開那里,像現在這樣挺好的,你都不知道當初我以為你沒了的時候,恨不得能跟你去了,那時候我就想啊,我這一把老骨頭活再久有什么用,我沒照顧好你,將來到了地下,怎么跟你娘親交待?!?/br> 二人自重逢以來,對于此事一直閉口不談,程忠知道伏玉有他的苦衷和顧慮,而伏玉因為自己的欺瞞害程忠傷心一直心存愧疚,今日大概是喝了酒,情緒所致,終于說出口來。 伏玉的眼睛彎了彎,溫聲道:“忠叔,對不起,害你為我難受了?!?/br> 程忠連連擺手:“不難受,不難受,沒事就好,你都不知道當初蘇家的人跟我說你沒事,要送我去見你的時候我多開心,人啊,直到真正經歷過失去的時候才明白,其他的所有都不重要,只要你平平安安的,我不過是胡亂的哭了那幾場,那算的了什么呢?!?/br> “總歸是我的不是,我罰酒一杯就當是賠罪了?!狈裾f完,舉起酒碗一飲而盡,放下酒碗時,他眼底閃著一點水光,伸手拍了拍程忠的手腕,“忠叔,放心吧,那些都過去了,從今以后咱們兩個都平平安安的?!?/br> 程忠點頭,看著伏玉的樣子也端起酒碗喝了一口。酒意上頭,加上剛剛的話牽動了回憶,程忠的話便多了起來,他拉著伏玉的手說道:“當初你不知道,蒼臨那孩子把你背回去的時候,我看見你身上的血,看見你一動不動又慌又急,可是蒼臨卻一言不發,就跪坐在塌邊一直拉著你的手,就像,就像是魂都跟著你走了一樣,后來皇后的人到長樂宮來,替你潔面更衣,他就那么一直在旁邊看著?!?/br> 伏玉突然聽見蒼臨的名字整個人一愣,他好像很久沒再聽人提起過那個人了,程忠知道蒼臨的身世之后大概是怕他難過,就刻意對都城的事兒避而不談,今日大概是喝多了酒才會順勢提起來。 伏玉當日服了假死之藥,昏睡了足足三天,對于那三日里發生了什么一無所知,記憶里只有自己藥性發作到底的那一刻那只有力的手,還有蒼臨滿臉的驚慌,那是他在蒼臨臉上鮮少見到的表情。他不知道之后發生了什么,也不知道蒼臨是懷著怎樣的心情將他一步一步背回長樂宮,更不知道在得知他的死訊之后,蒼臨究竟是存著怎樣的一種心情。 蘇和委婉地向他提過在以為他死之后蒼臨不吃不喝,不眠不休,那難過大概是真的。但是每每想起蒼臨的身世之后,伏玉又忍不住會覺得心堵。其實他一直都沒有承認過,在之后蒼臨的身世之后,他是怎樣的失望還有難受。即使在蘇和他們面前,他也表現的云淡風輕。 可是他與蒼臨畢竟朝夕相處三年,他們患難與共生死相依,他曾經設想過的所有離開皇城之后的生活里,都有蒼臨的存在,他們一起出宮,找一個山明水秀的地方,一起為程忠養老送終,之后他們可以去游山玩水,又或者就像現在這樣找一個小村子安頓下來,有蒼臨在身邊的話,就這么了此余生他也不會覺得煩悶。 可是突然有一天,他得知蒼臨的身世,在這身世的背后,蒼臨所有對他的好都成了預謀在先,讓伏玉所有帶有蒼臨的設想都成了一廂情愿的笑談。 那個時候伏玉想,那就這樣吧,你處心積慮留在我身邊,為的不就是這個皇位這個天下嗎,那大概是我身上唯一值得圖謀的東西了,如果你要,我便給你。 所以他設計了那場假死,讓自己狀似利落的抽身而去。他跟自己說,反正最初的十幾年里,都只有他跟忠叔兩個人,就當蒼臨那個人從未出現過好了。 可是直到今日他聽到那個名字之后的那種難受才讓他不得不承認,他做不到。 第六十五章 伏玉印象里上一次自己喝這么多酒還是那次跟蒼臨在御花園里賞桂花的時候, 那一日他知道了蒼臨的身份, 心情煩悶, 心中又暗自做了新的打算,只把那一日當成那是他跟蒼臨最后一次一起把酒言歡的機會,所以喝了許多的酒, 最后還是蒼臨從御花園把他一路背到了長樂宮。 明明過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卻恍若隔世。 有時候回想起那些場景的時候,伏玉忍不住覺得, 其實那個時候蒼臨對他真的很好了, 只是可惜他居然是賀鴻儀的兒子,這一切的好, 就都成了居心叵測。 程忠畢竟年紀大了不勝酒力,喝了小半碗的酒, 說了大半天的話,又哭又笑之后就伏在桌上睡著了。伏玉把他送回房里, 幫他擦了擦臉,又喂了些睡進去,看著程忠似乎舒服了一些才松了口氣。伏玉喝了不少的酒, 頭疼的厲害, 卻一點睡意都無,獨自坐在院里發了一會呆,回到房里,點燃了燭火,攤開了筆墨紙硯, 提筆開始給蘇和寫信。 伏玉許久沒有拿筆,但幸好這幾年蘇和教給他的東西他還沒有忘光。伏玉捏著筆盯著紙面看了一會,才終于落了筆。 其實整封信加起來也沒有幾句話,但是伏玉寫的格外的認真,生怕有哪個字寫的不夠好將來蘇和見到了會怪他。于是他寫寫停停,寫完一遍又重新謄抄一遍,一封信足足折騰了大半夜才總算滿意,而天色也已經亮了起來。 等天完全亮起之后,伏玉帶著這封精心所寫的書信去了隔壁石頭家,然后由石頭爹帶進城,幾經輾轉,經歷了不知道多少人之手,等終于到達都城的時候,已經入了秋。 皇城的秋日要比江南到的早一些,從酷暑的炎熱之中走了出來,變得涼爽下來。一輛馬車在秦國公蘇府停了下來,蒼臨從馬車上下來,目光在蘇府的匾額上停頓了一下,朝著自己身后的小廝點了點頭,小廝立刻上前叩門。 等自報了家門之后,蘇府的管事就迎了出來,將蒼臨一路迎到了正廳,還沒等進門,大腹便便的蘇坤就親自迎了出來:“老臣見過晉王殿下,不能親自出門迎接,還望晉王殿下見諒?!?/br> 蒼臨勾了一下唇角:“蘇大人何必如此客氣,我今日前來,畢竟是聽說了蘇先生生病前來探望的?!?/br> 蘇坤一臉了然:“犬子不過是當日在前朝之時對殿下偶有關照,卻蒙殿下如此惦念,讓老臣實在是感懷?!?/br> 蒼臨輕輕搖了搖頭:“蘇大人不必如此客氣?!彼暰€在正廳內環過,最后回到蘇坤臉上,“不如我先去看看先生,回來再與大人詳談,如何?” 蘇坤點頭,朝著管事看了一眼,管事立刻上前:“小人為晉王殿下引路?!?/br> 蒼臨朝著蘇坤拱了拱手,轉頭跟著管事朝著蘇和房里走去。 這還是蒼臨第一次到蘇府來,蘇坤現在官拜秦國公,府邸卻極為簡陋,這讓蒼臨忍不住在心中感慨,怪不得蘇坤能讓蘇家夠歷經兩朝四代皇帝而不衰敗。他十分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又該做什么,更十分擅長揣測圣心。 就像是朝中太子、楚王兩黨之爭幾乎牽扯了朝中大半朝臣,三品之上的官員更是十之八九的選好了陣營,卻只有蘇坤巋然不動,絲毫不傾向于任何一方。而現在,當蒼臨對他發出某種試探的時候,他卻沒有拒絕。 蒼臨今日到蘇府來自有他的目的,探望生病的蘇和只是蘇坤為他找的一個借口。蘇坤再過低調,畢竟位高權重,引人注目,但蒼臨在前朝宮里的過往畢竟不是秘密,借著探望蘇和的由頭來到蘇府反而會顯得更自然一些。 其實如果讓蒼臨選擇的話,他并不怎么想直接面對蘇和,但今日畢竟來了蘇府,蘇和也確實生了病,不去探望的話,總歸是有些不合適。 他正思索著,管事已經將他引到了一間房門口,輕輕叩了一下房門:“公子,晉王殿下聽說您病了,專門來府里探望?!?/br> 里面傳來了一聲輕咳,之后是蘇和有些沙啞的聲音:“請殿下進來吧?!?/br> 管事推開房門,向后退了一步:“殿下請?!?/br> 蒼臨點了點頭,進到房里。 蘇和的房間極其符合蒼臨對他的印象,映入眼簾最明顯的位置就是一個書架,上面擺著各種的書冊,旁邊的書案上也攤著不少的書,整間房內都泛著書香與墨香。 蘇和正靠坐在窗邊的軟塌上,膝上蓋著一條薄毯,手邊放著一本書冊,分明是剛剛看過。見蒼臨進到房內,他坐直了身體,朝著蒼臨點了點頭:“見過晉王殿下?!彼戳松n臨一眼,對于他的到來沒有絲毫的意外,顯然已經是先前得到過囑托。 蒼臨急忙擺手:“先生還病著,不必累于這些禮節?!?/br> 大概是今日只有他們二人在,蘇和要遠比上次兩人碰面的時候自然的多,也不再過分的客套,伸手指了指一旁的座椅:“既然如此,殿下也不必客氣,我讓他們備好了茶,是前一陣有人送給我父親的,殿下可以嘗嘗?!?/br> 蒼臨坐了下來,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然后朝著蘇和笑了一下:“確實是好茶?!彼抗庠谔K和身上停留,“先生身體可好些了?” 蘇和向后靠了靠,讓自己坐的更舒服一點,他的臉色還有些發白,大概也是因為確實是在病中,所以才比往日里更隨意一些,他朝著蒼臨點了點頭:“多謝殿下記掛,不過是感染了風寒,還專門勞煩殿下過來探望?!?/br> 他們都知道蒼臨今日前來,并不是真的為了探望他,蘇和不提,蒼臨也不多解釋,只是笑著:“可能是入了秋,天氣轉涼,所以容易生病,還需好生休養才是?!?/br> 蘇和點頭:“我們讀書人身體可能確實是虛弱了些?!彼а劭粗n臨,“倒是聽說殿下武藝精湛,所以身體自然也更健壯一些?!?/br> 蒼臨覺得他話中有深意,笑了一下,還沒等說什么,房門突然被敲響,小廝的聲音傳了進來:“公子,有您的信?!?/br> “我的信?”蘇和有些詫異,也顧不上一旁的蒼臨,“送進來吧?!?/br> 小廝輕輕地推開房門,捧著一封書信進來,對上蘇和的目光,便解釋道:“剛剛送到門房的,上面寫著您的名字,所以管事讓直接送來給您?!闭f著,將手里的書信遞給蘇和。 蒼臨抬眼,隨意地朝那信上瞥了一眼,發現上面寫著“蘇和親啟”四個字,跟著整個人就愣住,因為那字跡實在是太像一個人的,一個明顯不應該存在這世上的人。 蘇和將書信接了過來,瞥見信封之后下意識皺起眉頭,拆開信只匆匆掃了一眼,就變了臉色。 蒼臨從見到那幾個開始,就將全部的注意力落到蘇和身上,蘇和所有的表情變化都被他看在眼里。蒼臨微微閉了閉眼,將自己所有的情緒都掩藏,隨意地往那信上看了一眼:“先生,我見你臉色不怎么好,是這信有什么問題嗎?” 蘇和恍然想起這房里還有一個蒼臨在,下意識地就將手里的信合上,藏到身后:“沒什么,當年游學的時候一個老友的信,許久不聯絡了,方一看見不由有些驚訝,沒事,沒事?!?/br> 蒼臨微微瞇了瞇眼,將目光收了回來,朝著蘇和點了點頭:“既然是老友,也算是一件好事?!彼f著,就站起身來,朝著蘇和拱了拱手,“先生身體不適,還是應該多加休息,我就不打擾了?!?/br> 蘇和看了蒼臨一眼,見他對那封信似乎并不怎么關注,稍微放下心來,也拱了拱手:“那我就不多留殿下了?!?/br> 蒼臨點了點頭,頭也不回地出了門。 蘇和坐在榻上,看著房門關上,順手將窗子打開一條縫隙,看著蒼臨確實是跟著管事走掉,才送了口氣,重新將手里的信拆開,慢慢地看了起來。 蘇和沒想到伏玉會在這種時候給他送信來,他以為伏玉會恨不得與過去所有的一切都擺脫聯系,從此天高海闊,自由自在。但現在看起來,他人雖走遠,對這都城卻有深深的記掛。 伏玉的信并不長,不過是報個平安,再詢問一下蘇和的近況,尤其是想要確認蘇小姐是否安好。字跡工工整整,看起來是用了心寫的。蘇和將整封信看完,唇角忍不住勾了勾,雖然伏玉并不算是一個好的學生,也不是一個合適的皇帝,但蘇和在相處之中卻逐漸喜歡上這個通透的小孩,最重要的是,他有血有rou,有情有義。 他將信上的東西又看了幾遍,才起身到了書案旁,研墨潤筆,開始給伏玉寫回信。 半個時辰之后,蒼臨離開了蘇府,他今日過來本就是對蘇坤的一個試探,二人初接觸對對方都還有防備,但目的都還很明確。蒼臨想要在暗中拉攏蘇坤做自己的一個援手,而蘇坤,他想要的是他們蘇家,世代昌盛不衰。 蘇坤老jian巨猾,看人眼光毒辣,滿朝上下人人都以為晉王賀蒼臨平庸怯懦,甚至被其父皇親自否定,卻只有蘇坤看的出來蒼臨的偽裝。他先前一直不參與到太子與楚王的爭奪之中,不是他不想參與,而是他并不看好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太子魯莽,楚王暴烈,都不是能成大事之人,卻唯獨這個晉王,小小年紀城府頗深,更關鍵的是,他及其能忍耐。 這點蘇坤看的的確十分準確,就像是蒼臨自從見到蘇和的那封信開始,內心已經掀起了驚濤駭浪,面上卻絲毫不顯,他云淡風輕地跟蘇坤聊完,離開蘇府的時候面上甚至還帶著笑意,直到他上了馬車,那笑意登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那四個字在他腦海里一遍又一遍的閃過,每一個筆畫都清清楚楚,越是回憶,就越從他腦海里涌出一種念頭,而那念頭分明是不可能的。 那個人明明在他面前斷了氣,那人的棺槨現在還在南夏皇陵里等著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