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節
他翻越高山,行走大漠,到中土來,就是為了一個目的,傳布他吠陀教的信徒。而且他的身后,陸陸續續會有同樣的到來,宣揚世上無上的道法。 什利方找到西方第一大國秦國,由于面相兇惡,為秦王所憎,把他幽禁,卻在夜間來了八大金人,毀壞牢房,將什利方救出。什利方顯露了八大金剛的法術,讓秦王信服,于是得以留在秦王宮闈里,由于他的樣貌奇特,所以一直被隱藏身份,不為外人所知。 什利方隱居在咸陽,學習文字,閱遍了天下書錄。始皇帝統一列國后,他也是方士之一。被始皇帝派遣和徐福東渡。徐福帶著他游歷齊地。在徐福東渡之前,告辭了徐福,獨自在中土云游。 什利方聽到始皇帝坑殺四百方士之后,也絕了回咸陽的念頭。在天下游歷,為后世的來人奠定開創流派的基礎。什利方在咸陽,對魏轍尉僚都十分熟悉,知道這兩人是秦國的柱石,察覺到兩人的異動,所以也順著這兩人的線索,分別找到了陳平和張良。讓陳平和張良答應他身后的承諾。 什利方找到了這兩人之后,不久后病逝。 注:什利方是野史中第一個到中土傳道的天竺人,遠早于漢明帝永平時期的西域僧。 什利方對張良的態度不同,他向張良說的更多,甚至探討到了一種能夠號召天下所有人,無論是民間走卒,還是帝王將相都要遵從的一種組織。并且詳細告訴了張良,這種組織不能僅僅依靠武力征服,而要讓人主動信服。 張良也告訴什利方,這種組織形式,就墨家的所為。而什利方頗不以為然。他告訴張良,整個世界都是有一個主導的人存在。 張良立即說,那不就是仙人? 什利方告訴張良,也可以這么去理解。 什利方離開后,張良想了很久,終于明白自己這輩子除了滅秦,輔佐一個新的共主,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那就是奠定一個宗教,遵循道家學說的流派的基礎。 如果整個宗教有名稱,就應該成為“道教”。 張良如今在劉季的武裝里,他告訴劉季,天下共主已經漸露鋒芒,那就是吳地的項梁。如果能投靠項梁,與項梁聯合,共同滅秦,今后封地稱王,應該是指日可待。 而此時的韓信,也已經背負自己的長劍,投奔到了項梁的麾下。只是由于韓信年紀太小,而且是孤身一人前來,也沒有任何貴族背景,只能在項梁的帳外做一個持戟衛士。 至此,三個改變歷史的人物,張良雖然得到劉季的賞識,但是劉季只是無數小武裝勢力中默默無名的一個而已。陳平在給魏王咎安排車馬坐騎。韓信給項梁做衛兵。 如果不是因為機緣巧合,三人可能永遠都無法施展胸中的才能,主宰天下的命運。但是畢竟魏轍和尉僚的見識非同一般,三人的命運終將發生改變。 陳涉失敗了,幾十萬農民軍,被訓練有素的章邯秦軍擊敗,被身邊的車夫莊賈殺害。而陳涉身前派往吳地號召江東子弟共同抗秦的部將召平,拜項梁為柱國將軍。從此吳地的項梁武裝,成為了抵抗秦軍的主要武裝,各地的弱小反秦武裝紛紛來投靠。 項梁很快就取代了陳涉,勢力西進,立即擴張到了中原,與秦將章邯一較高下。項梁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兒子,項燕兵敗于秦將王翦,在軍中自殺,隨即楚國滅亡。 項梁對秦國有刻骨的仇恨,而且是楚國的貴族后裔,精通兵法。楚軍的戰斗力,遠非陳涉的農民軍可比。 陳平聽了什利方對他的一番莫名其妙的蠱惑之后,對于身后幾百年上千年的承諾根本沒放在心上,也對什利方說什么開創天下的門派之類,倒是有點感觸,心想如果自己真的做到跟墨家一樣,統領天下信眾,那么就要想個什么稱謂,陳平覺得還是道教這個稱呼比較合適,而自己作為道教的統領,應該模仿墨家,稱呼自己為鉅子。 不過這些想法都是空空而談。因為魏王咎越來越不待見陳平。甚至連車馬都不讓他安排,每日出行,讓陳平親自給他牽馬。陳平堂堂一個陰謀縱橫家,做一個太仆也就罷了,現在竟然成了一個馬夫。 陳平做了幾天馬夫,才從別人口中聽到。原來魏王咎聽信了旁人的讒言,說自己在家鄉和大嫂有私情,被鄉人鄙視,才無奈離家,混到了魏王這里。 并且還裝神弄鬼的一套糊弄魏王,實在是一個不能信任的小人。 陳平也聽說吳地的項梁部眾已經勢力龐大,而魏王沒有了陳涉的庇護,現在夾在章邯和項梁之間,連投靠那邊都猶豫不定。 陳平知道,自己該走了。他聽從了什利方的建議,去往東方,但是由于路途艱險,盜賊四起,陳平一路艱險,還沒有走到吳地,就得到了魏相周市被章邯擊敗,魏軍全軍覆沒,周市為秦軍所殺,魏王咎自焚而死。 聽到這個消息后,陳平回憶起什利方突然出現,對自己的指點,不僅背后汗涔涔的。如果不是聽從什利方的建議,那么自己現在可能也已經葬身于亂軍之中。 就在陳平如喪家之犬,不可終日的時候,好消息來了。楚軍已經進攻到了黃河邊,與章邯秦軍正面對峙。 陳平毫不猶豫,投奔到了項梁軍中。 由于陳平在家鄉已有名聲,得到了項梁的親自接待,并且讓陳平做了謀士。 “可惜徒有其名,沒有用途?!表n信把長劍入鞘,“只是祖上流傳的信物,不能丟棄而已?!?/br> “開山寶劍的傳聞我也曾經聽說過?!标惼秸f,“鑄劍師傾盡全力鑄就開山,卻只能用一次?!?/br> 兩人各自收了佩劍,準備道別。一個是帳前不如流的謀士,一個帳外的持戟衛士。實在也無法再見面說些什么。 “兄長今后有什么打算?”韓信問道。 陳平想了一會,“如今項梁項羽叔侄是天下共主,如果受不到他們的器重,我一身本事,找個傳人教授也就罷了?!?/br> 韓信遲疑了一會,才慢慢說:“也不盡然。前段時間,一個自稱沛公的人來投奔項將軍,我在帳前看到了他們。項將軍分了他們幾千兵馬,聽說他們打了勝仗,也成了一方諸侯?!?/br> “你說的人我也聽說過,”陳平想起來了,“前段日子有個叫雍齒的人投奔魏王,那時候我還在魏王帳下,雍齒自保家門說自己是被沛公擊敗,強了他的豐地,只好投奔魏王??墒俏衣犝f,沛公是一個只知道喝酒胡鬧的亭長,比我們的名聲更加不如?!?/br> “這個我也知道,但是我看到沛公身邊,有一個人絕非尋常?!表n信說,“那人叫張良,曾經在博浪沙擊殺始皇帝,但是沒有成功,天下有此勇氣的人,屈指可數?!?/br> “原來博浪沙大火,是因此人而起!”陳平大驚。 “難道和你有什么淵源?!?/br> 陳平于是把博浪沙大火之后,始皇帝在博浪沙坑殺方圓十里之內的所有人的事情。 韓信聽了之后,想了很久才說:“可能這就是天意使然了。也許這就是上天在暗示我們,終不會把一身本領浪費?!?/br> 這就是陳平和韓信的第一次見面。 而他們并不不知道對方都是詭道的傳人。魏轍之所以讓兩人相見而不相識,就是為了留下這個厲害的后手。讓二人最終會相互成仇,導致了詭道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兩房相殺,人丁不旺的傳統。 陳平和韓信兩人隨后,雖然同在項梁的陣營,卻再也沒有見面。因為一個巨大的變故有發生了。而這個變故,讓兩人都質疑自己的判斷,那就是他們認為會成為天下共主的項梁,在如日中天,軍力鼎盛的時候,與章邯的軍隊大戰,卻被章邯所滅,項梁兵敗自殺。 章邯在滅了項梁的主力兵力之后,楚軍的元氣大傷。章邯轉而去進攻趙國。就在大家準備鳥獸散的時候,項梁的侄子,項羽站了出來。收攏了人心惶惶的殘軍。 并且立即要揮師西進,渡過漳水,去解救趙國之困。并且立下重誓,一定要擊敗章邯,為叔父報仇。 所有人都認為項羽在大言不慚,包括陳平和韓信。 由于楚軍的名義上的首領是楚懷王,項羽在進軍的過程中,受到宋義的牽制,項羽干脆殺了宋義,自立為將軍。顯示了他過人的勇氣。 楚軍的士氣為之大振。 可是陳平當他把自己的隨身攜帶的銅壺都拿出來,詳細給項梁的侄子項羽解釋水分的用途的時候,項羽哈哈大笑,把陳平當做了一個山野巫師。并且在眾人面前恥笑他在家里盜嫂的往事。 陳平無法辯解,只能退出。 他已經看到了項梁項羽兩叔侄氣宇非凡,必定是當今共主,可惜和師父說的不同,項梁并不會重用自己,他的一番“陰謀、詭變、示形、出奇、鬼神之道?!备揪筒辉陧椓旱脑捪?。 出了項梁的帳外,陳平十分的沮喪,把銅壺狠狠的砸在地上。帳外的兵士紛紛大笑,項梁起事,這種胸無才能,故弄玄虛的人來投奔的多了,都是想投奔項梁,花言巧語,謀得一官半職,每個人都被項羽識破,并且當眾侮辱,下場都和面前這個人一樣。 沒想到陳平引起了一個持戟衛士的關注。 持戟衛士看著這陳平把銅壺扔掉,連忙幫陳平撿起來,拂拭干凈,用繩索串好,放在陳平的肩膀上。 “還要這些東西有什么用?!标惼谨鋈徽f,“大丈夫不能憑借謀略建功立業,實在是不甘心?!?/br> 不了持戟衛士卻說:“總有出頭之日?!?/br> 突然持戟衛士看到了陳平背后的長劍,“能不能讓我看一下兄長的佩劍?!?/br> 陳平立即知道面前的這個人,并非尋常衛士,“亥時在我營帳外細談?!庇谑歉嬖V了衛士自己營帳的方位。 亥時,陳平和衛士見面。 衛士說,“兄長一身本事,只能怪項羽不識高人?!?/br> “我是一個盜嫂的民間巫師?!标惼娇嘈?,“那里是什么高人。兄弟怎么稱呼?” “我是一個鉆人胯下的無恥之徒,”衛士也苦笑,“也是被項將軍當眾揭穿,灰頭土臉的被趕了出來?!?/br> 陳平哈哈大笑:“你是韓信?!?/br> 兩人同病相憐,相互無奈的感嘆一會。韓信對陳平問:“兄長的銅壺,的確是一件精準算術的器物,這種算術,世所未見,不知道是什么高人所授?” 陳平搖頭,避而不答,突然看見韓信背后的劍鞘,隱約覺得眼熟,“能把佩劍給我一閱?!?/br> 韓信爽快的把長劍遞給陳平。 陳平把長劍抽出劍鞘,看見這柄長劍寒光凜冽,劍身古樸,忍不住說了聲:“好劍!” 隨即把身后的長劍遞給韓信,韓信看了,呆了很久,才說:“你的這柄寶劍,是帝王之劍,恐怕終非兄長所有?!?/br> 陳平受過尉僚囑咐,不能吐露尉僚的身份,只能說:“我機緣巧合,得到了這柄寶劍,如果并非這柄寶劍的主人,就當是我保管便是?!?/br> 韓信知道陳平在避開寶劍的來歷,于是問陳平:“兄長看我的寶劍如何?” 陳平搖頭,“不知?!?/br> 韓信舉著寶劍,揮舞了兩下,“這柄寶劍是韓國宮室所藏,韓國王國之時,被一名禁衛帶出?!?/br> “既然是韓國珍藏的寶劍,”陳平說,“那一定是非同小可。不知道這柄寶劍的名字是什么?” 韓信正色說道:“此劍大有來歷,名字叫做‘開山’”。 項羽帶領楚軍連夜渡過漳水之后。 陳平和其他的士兵就在準備安營扎寨,就地休整。突然夜空里火光沖天。陳平連忙看向火光來自于漳水河面。 所有的楚軍突然都驚慌起來,軍中有士兵突然大喊:“秦軍燒了渡船,我們回不去了?!?/br> 陳平也和其他的士兵一樣驚慌,打算順著漳水河邊逃跑。 突然看到項羽站在高處大喊:“船是我下令燒的,有潰逃者,立斬!” 項羽親自砍殺了幾個正在潰逃的士兵,所有人才被鎮住??粗@個在夜晚火光中,如同天神下凡一樣的將軍。 陳平這才明白,項羽是為了斷絕士兵的退路,背水一戰,拼死一搏。 第二天一早,在士兵們休整完畢,生火造飯之后,項羽有下令,將所有的鍋釜全部砸碎。每人攜帶三日干糧,立即向秦軍章邯軍進攻。 陳平勉強接近項羽,想建議項羽不要冒險,而應該先和被圍困的趙王聯絡,里應外合,共同進攻章邯部,然后等待其他義軍和諸侯的援軍。 這個計策,原本是上上之策,但是項羽根本就瞧不起陳平的獻策。 陳平無奈,再次獻策,應該先攻擊王離軍的糧道,現在章邯軍剛剛戰勝了楚軍,章邯一定對楚軍非常輕蔑。所以斷絕了王離的糧道,王離必定來援救,趁機打敗王離后。章邯必定帶著主力來正面攻擊楚軍,趙王和其他諸侯,一定在章邯身后追擊。 陳平冒著再次被項羽侮辱,甚至被砍頭的風險,仍然提了出來。沒想到的是,項羽沉思良久,看著陳平問:“你叫什么名字?” 陳平苦笑:“詭道陳平?!?/br> 項羽的臉色終于松動,“依你的計策行事?!?/br> 陳平萬萬沒有想到,項羽竟然如此的爽快。由此可見,項羽的決斷,十分的迅捷。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嗅到戰機。 陳平心中恍然大悟:自己和那個持戟衛士并沒看走眼,原來天下共主,并非項梁,而是這個年輕的將軍項羽。 項羽依照陳平的計策,果然攻擊王離。戰事的進展和陳平的預測,完全相同。但是項羽在采納了陳平的計策之后,似乎忘記了陳平。 陳平仍舊和普通低級軍官一樣,要帶領士兵,沖鋒陷陣。但是陳平身邊的銅壺,在項羽下令砸碎鍋釜的時候,一并被砸碎。 陳平沒了水分的計算器物,無法計算自己在戰斗中的處境,只能處處躲閃,避開秦軍的精銳鋒芒。 這場大戰,以項羽完勝章邯為結局。章邯投降,拜服于項羽。 這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以少勝多,破釜沉舟的巨鹿之戰! 項羽就此一戰成名,成為了義軍的首領,其他的諸侯覲見項羽的時候,由于害怕項羽追究沒有救援趙國,在一旁觀望戰局的罪責。全部都從帳外,跪著爬進項羽的營帳。 陳平看到這些天下跪伏在項羽腳下的豪杰和梟雄,內心澎湃,不知道自己會不會有朝一日也有這等榮耀。 項羽的性格讓陳平十分難以琢磨,當陳平以為項羽已經把自己完全遺忘,不會想起自己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