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節
此時這五人正圍在一起,商討著大致確定下來的工序方案。見到李文柏來了,都連忙起身嗎,躬身行禮。 “本官聽說幾位已經商定好端硯制造的工序方案?”李文柏開門見山問道。 “是的,大人請看?!?/br> 其中一個商人將李文柏請到桌子旁,指著桌上的圖紙,開始介紹起來。 圖紙畫得很形象,介紹也很詳盡。從端石的開采到選料、雕刻、磨光、一直到最后的配盒,都有一套完善詳細的工序在里面,除了選料需要從五個商人自家工坊那里抽調人手以外,別的工序,本地的百姓都能完成。 李文柏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端硯賣得好不好,影響的只是縣衙的府庫。李文柏更看重的,是交合縣的百姓勞動力的分配問題。 對李文柏而言,只有吸收到足夠多的勞動力,這項工程,才是有意義的。 聽完介紹后,李文柏點點頭,表示贊許,然后問道:“依照你們的估算,這幾道工序全部展開,共需要多少百姓?” 五人聞言愣了愣,他們本以為李文柏會問能賺多少錢這樣的問題,誰知道突然問了這個。但李文柏既然都問了,他們也不好說不知道,幾人商討了一下,得出了一個大致的數量:三千人。 “三千人……” 李文柏暗暗點點頭,這個人數,不多不少,還算滿意。盡管目前為止他的手里一共也只有三千人,還分開了兩撥,但這三千人只是百姓們三天報名的結果,還有很多鄉村的農戶都沒來得及報名。 所以李文柏并不擔心。等到端山這邊的所有工序都展開來,到時候再招人就是。 “何時可以開工?”李文柏問道。 “回大人的話,眼下小的們正在教工人們如何辨別端石石料,以及開采的注意事項,大概再過三五日,等到這邊的高臺和木架都搭建好,便能開工了?!?/br> 李文柏點點頭,又問了幾個細節方面的問題,覺得沒什么疑慮后,便執筆簽下了自己的名字,正式確認端硯的制造工序和方案。 他現在雖說是端山這邊最大的股東,但基本就是個甩手掌柜,有這些行家在,他一個門外漢,就懶得瞎摻合了。 端山這邊的商談結束后,李文柏又帶著李二等人,去了另一邊的界河邊。 這邊本來都是荒地,現如今經過了五天的開墾,已經頗具模樣。這里本是李成看管,在現在李成被叫去找隴右的書肆東家了,所以這邊暫時由一個叫做孫茂的悍卒看管。 “大人,李管事有事不在,這里暫時由小的看管?!?/br> “嗯?!?/br> 這個孫茂李文柏知道,之前軟禁曹嚴的時候,就是這個孫茂帶人堵在了曹府的門口,任由曹嚴怎么威逼利誘,都死活不放人。 所以李文柏對他的印象很不錯。 經過孫茂的介紹,這里一共計劃開墾一千畝的荒地,大概再過兩三天,便能全部開墾完。一半土地用來種植龍須草,一半土地用來種植蘆葦。 “同時,按照大人給出的計劃,我們已經分派人力,在附近搭建工地。一邊是宣紙作坊,一邊是書籍用紙的作坊。大人請看圖紙?!睂O茂從懷里掏出一張計劃圖紙,指著上面介紹道。 這張圖紙是李文柏親自畫的,李文柏很清楚。與端山不同,造紙作坊這一塊,李文柏都是親自制定的計劃,無論是造紙原材料的數量、作坊的規模、百姓人數,他都有過大致的估算。 “那兩個紙匠師傅呢?”李文柏突然想到那兩個老紙匠似乎在這附近搭了一個木棚,著手研究改良宣紙的方案。 “哦,在那呢?!睂O茂指了指一個方向,只見遠處的河岸邊,有一個木棚,幾個身影在里面cao作著木樁,敲打著什么,“那兩位老師傅,這幾日不停地在造宣紙,昨日好不容易造出了一張,似乎不太滿意,這不,幾天又忙活上了?!?/br> “大人要不要去看看?” “不必了?!崩钗陌貨]打算去看。 設計圖紙已經給他們了,該說的細節他也說了,兩個老紙匠都是行家,他去了也沒什么可說的,沒必要憑白給人家添堵。 若是他們成功找到改良宣紙的最佳工序方案,自然會來找他裁定。反正現在龍須草和蘆葦都還沒種下,他有的是時間等。 最后在孫茂的陪同下,李文柏大致逛了一會兒,便離開了。 畢竟他現在身份特殊,百姓們見到他難免要下跪行禮,他不想這么麻煩,于是干脆就站在遠處望了幾眼,不做太多打擾。 眼下草場上兩處工地都在如火如荼的建設當中,端硯的工序方案也已經敲定,就等著改良宣紙的工序方案了。 …… 草場距離縣城雖然不遠,但坐個馬車,路上也要花半個多時辰的時間。 回到縣衙時,大半邊的天空已經晚霞染紅。絢麗奪目,如夢幻一般。 馬車在縣衙門口停下,李文柏掀開簾子,剛一下馬車,便停住了腳步。 縣衙門口,跪著一個人,一個漂亮的女人。 第147章 政令 女人一看到李文柏, 原本跪著的身子, 伏了下來, 干凈白皙的額頭緊緊貼著滿是灰塵的地磚。 “民女周氏叩謝大人恩德?!甭曇糁袧M是感激之情, 且帶著哭腔。 這個女人, 夫君被押入死牢的時候都沒哭,這會兒夫君被放出來了,反倒哭了。 “周舞, 你也不必謝本官。錢德興雖然為虎作倀, 且曾經意圖殺害錢楷之妻,但畢竟未遂, 兼之他指認施五有功,罪不至死。如今查沒所有家產, 發配前線服苦役五年, 已經是嚴懲了。所以你不必謝本官?!崩钗陌卣f的確實是實話。其實就算周舞不求他,他也早就和錢德興有過承諾,不會要他的命。這是當初作為錢德興指認施五并且招供村民躲藏地點的交換。 說白了,他就是在履行自己的承諾, 并非看在周舞的面子上才饒錢德興一條生路。 但是周舞卻搖了搖頭,依舊伏在青石磚上。 “夫君之罪, 能免去死罪已經是大人法外開恩, 家產也好、服苦役也罷,民女不敢再奢求什么。大人之恩德,民女永遠銘記在心,沒齒不忘?!?/br> 這女人, 也不知道是命好還是命苦。 往來居舞姬出身,卻比誰都重情義。豪華宅邸沒了,家產也被沒收個干凈,夫君又發配前線服苦役,一窮二白了還想著過來感謝,不得不說是個難得的。 李文柏嘆了口氣,向前走了兩步,彎腰扶起周舞,想了想,認真對她說道:“周氏,本官有一言,希望你能記在心里?!?/br> 周舞晃了晃神,連忙伸手擦了擦眼眶邊上的淚水,忙道:“大人請吩咐,民女必不敢忘?!?/br> “錢德興此人,心術有些不正,歷經此劫,若有幡然悔悟之心,那是最好。若心中仍尚存異心,希望你能好好看住他。他如今的身份,再犯什么小過錯,可沒這么好運了?!崩钗陌匕言捳f得很直接,但是周舞的臉上卻沒有絲毫不悅,反倒聽的很認真??磥碜约曳蚓裁葱愿?,她也很清楚。 她臉上的感激之色更加重了幾分,后退幾步,鄭重向李文柏行了個禮。 “大人的告誡,民女明白了,絕不敢忘。民女會在家中設立長生牌位,日日為大人焚香祈福?!?/br> 李文柏擺了擺手,給了周舞一個好自為之的眼神,然后徑直走進了縣衙大門。 “長生牌位就免了,管好你的夫君,這比什么都好?!?/br> “是……” ……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文柏恢復了正常的公事。平日里升個堂,處理處理民事糾紛,沒事的話,則是窩在書房里算賬。 花了幾天的時間,把施五等罪犯查抄入庫的資產,以及豪宅、鋪面、地產等拍賣所得,還有縣衙的各項開支、雇傭百姓的開支、將來開作坊的費用全都清算了一遍。 這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就算扣去了將來的各項開發和建造作坊的開支,縣衙的府庫里,依然還有十五萬兩的富余。 李文柏現在很清楚,這十五萬兩,還只是暫時的數字。等到幾個月后端硯和改良宣紙,還有印刷的書籍都賣出去后,馬上就會有巨額的盈利。除去幾個股東的分紅,縣衙至少還會有幾萬兩銀子的入庫。 原本等著端硯走上正軌再做的事,既然現在就有錢,不如就從現在開始,于是,宵禁時候,一張告示懸了出去,等到天明的時候,掀起了交合縣的驚濤駭浪。 無數男女老幼,站在縣衙張貼的布告前,聽著識字的書生亦或是郎中念著布告上新下達的政令,熱淚盈眶,痛哭失聲。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孩子早衰的孤寡老人、還有流浪街頭的乞丐們,都一個個跪了下來,朝著布告墻不停地磕頭跪拜。 人群中不知道誰起了頭,喊了聲“青天大老爺”,于是整個街角布告墻的周圍,所有百姓們都在大聲喊著“青天大老爺”,不少人的眼眶中都含著熱淚。 這些隴右苦寒之地的百姓們,連年邊關戰亂,都沒能讓他們叫苦屈服,今天卻在一紙布告面前,痛哭失聲。 人群中,一個書生怔怔地看著布告墻上的政令,不禁一陣失神,嘴上喃喃道:“為官者,當如交合縣令李大人啊?!?/br> 這個書生,便是半月前質疑李文柏為什么不直接把田地分給無田的窮人的那位。他當初以為李文柏是商賈出身,有私心貪欲,不舍得將查抄的田產分給窮苦百姓,所以才找這么多借口?,F在他心中滿是愧疚,這幾項政令一出,誰還敢說李文柏又私心? 他原先根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布告墻上的政令很簡單,只有五條粗略的規劃。 一、交合縣境內,下轄一十二個村子,務必每個鄉村都要建設一家醫館。 二、在縣城建設養濟院。養濟院專為收養鰥寡孤獨。 三、在縣城建設育嬰堂。育嬰堂專為收容未成年之孤兒、棄嬰和年幼的乞丐,提供日常飲食和四季御寒衣物以及住所,直至成年。 四、在縣城以及一十二村建設蒙學書院。 四、在縣城建設武館。 這五條政令,每一條都緊緊貼合交合縣的民生狀況。 如果說之前的以工代賑、雇傭百姓是給窮苦的交合百姓續命的話,那么現在這五條政令,則是完完全全的民心所向的公益之舉了。 不多時,一張熟悉的臉龐出現在人群之中,看著布告墻上的條條政令,臉上又是震驚、又是感慨。 他很快找到了發放布告的衙役,笑著討了一份多余的布告,拜謝后匆忙離開。 回到自家后,他便埋頭案首,執筆寫了一封信。 信的起首是:臣交合縣監察御史孔正有事啟奏皇帝陛下…… 寫信的這人,正是派到交合縣的監察御史孔正。 他的這封信,是寫給遠在京都的雍和帝的。 一般來說,地方的監察御史如果給皇帝寫信,十有八九就是痛斥地方官員的不檢點、甚至是貪污腐敗、尸位素餐。尤其是孔正這種與李文柏父輩之間有過過節的,更不可能專門寫信夸贊李文柏的功績。 但孔正這封信,寫的確實是李文柏的功績,或者說,是李文柏在交合縣干的益民實事。 事實上,自從曹嚴施五等人倒臺被扭送京師后,孔正就幾乎不和李文柏有什么接觸,而是暗地里觀察著李文柏這個爭斗的勝利者,接下來面對百姓時,會露出什么樣的面目。 正所謂“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做官也是如此。 能扳倒曹嚴施五等人,只能說明李文柏擅長權術爭斗,但究竟能否治理好一個縣,或者有沒有一顆愛民如子的心,這就很難說了。 所以孔正這些天一直在觀察,甚至可以說是在找李文柏的漏洞。 但是無論從查抄施五等人家產、到拍賣施五房產、門鋪、地產,以及將部分土地還給原來的農戶,一直到最后以縣衙的名義雇傭數千窮苦百姓種植采石建造作坊。這一系列的政令下來,孔正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哪怕李文柏沒有將查抄下來多余的土地直接分給無地的百姓,孔正也不覺得哪里不對。畢竟大齊律法上,可沒有縣令可以白白送土地給百姓這樣的規定。 至于雇傭百姓的事情,孔正也有所了解。三千百姓分成了兩撥,一撥是開采山石,似乎是要制造硯臺,另一撥則是種植龍須草和蘆葦,似乎是用來造紙??渍彩亲x書人,正兒八經的科舉出身,自然明白這紙和硯都是文房四寶之一,生產這些拿出去賣,也不失為一個發展交合縣經濟的好方法。 李文柏能做到這些事情,做到這種地步,已經很出乎孔正的預料。他似乎都能看到,一旦李文柏領頭的這些作坊都能辦好,那么將來的交合縣一定會越來越富足。 然而這些都還不夠,真正讓孔正對李文柏佩服的,是今天李文柏頒布的五項政令。 免費醫館、養濟院、育嬰堂、蒙學書院、武館,這些都是完完全全為萬千窮苦百姓考慮的公益舉措。 這些舉措,莫說是在交合縣這種窮地方,就算是在江南和中原等富庶地區,也極為鮮見。 但是李文柏就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