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節
大雪封山,山里頭能做的農活就少了,就連鴨子都沒了以往的活性,除了那些背后有白點的鴨子,其它鴨子都不再愿意往山里頭跑。 大雪封山的時候,李牧下山在鎮上那唯一的一家書店里買了許多紙還有筆墨。 他們這山里這鎮子,雖說有不少的人口,可是在讀書方面卻并不推崇。不推崇,那是因為大家都太窮,戰亂的時候沒有幾個家人能供得起孩子讀書。 能供得起孩子讀書的也大多都先花錢搬了家,搬到遠離戰場的地方去了。 久而久之,導致他們這個地方就連書店都只有那么一家。 李牧抱著那一大堆的筆墨紙硯上了山,之后的時間,他便在書房當中忙碌起來。 平時李牧也進書房,只不過大多數時候他進去都是因為山里的鴨子果樹要做賬,這書房更多數時候還是仲修遠一個人在用。 如今李牧也頻頻出入書房,仲修遠非但沒有覺得開心,反而越發的憂心忡忡。 李牧埋首在書房當中寫的那些東西,有些東西他聞所未聞,有些東西他看一眼便明白其中的妙處,也驚嘆于李牧會想出這樣的東西。 但更多的,仲修遠卻感懷于那份沉重。 他不知道李牧到底是怎么想出那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但李牧如今把它寫出來,怕是也多了幾分決絕的心意在里面。 仲修遠知道,此行李牧必定會去,李牧自己也明白此行必定有風險。 誰也不能保證他能不能活著回來,所以他才有了把這些東西寫出來的想法,因為那樣一來,即使是他出事也…… 仲修遠細細的替李牧把他寫出來的那些東西整理了起來,好好的收了起來。 他沒有阻止李牧,雖然他確實很想把李牧手中的筆抽走,告訴他不會有事,可是他做不到。 宮中的兇險,不輸戰場,戰場上的兇險那是明著的刀光血影,可宮中卻是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 他那些戰略謀略在戰場上還能大施手腳,進了宮中,卻未必有用。 像是還嫌不夠亂似的,伴隨著那先皇林鴻病危的傳言而起的,還有許多關于奪權的議論。 雖然大寧皇室向來子嗣稀少,但也并不是沒有其他同姓王。 早年林尚稱帝的時候,這些人一直被他忌憚著,也消弱了不少。 可之前先皇林鴻為了能夠結束林尚的統治,曾經向幾位同姓王放過權,也曾經借過他們的力。 早之前先皇林鴻扶持小皇帝林允登基,就有大臣不服,站出來推崇過幾個同姓王。 只是那時候內憂外患,再加上還有個仲修遠站在先皇林鴻這邊,所以最終還是先皇林鴻占據優勢,讓林允登了基。 如今如果先皇林鴻駕崩,那這幾個同姓王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 林允五歲登基,如今還不到十歲,憑他這樣的年齡想要獨掌大權顯然十分勉強,到時候勢必會有同姓王站出來垂簾聽政。 民間已經有不少傳聞,對這幾個同姓王議論紛紛,紛紛猜測到底誰才更有希望。 原本就惶惶不安的民眾,在這一番猜測言論之下,更加不安起來,甚至是已經傳出天下必將再次大亂的傳言。 時值臘月間,李牧才總算是從書房當中出來。 在山里的人已經籌備著過年時,天下卻已經在這幾個月之間大變。 原本被先皇林鴻壓制著的幾個同姓王,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紛紛開倉賑糧廣行善事,嘴上雖然沒說,但拉攏民心的意圖卻已經人盡皆知。 而先皇林鴻的身體,卻是一天不如一天。 若不是顧忌著先皇林鴻親手結束了林尚的荒誕鬧劇,又為大寧結束了這一場長達十年之久的大戰,換來了大寧難得的平安日子。 若不是因為顧及著先皇林鴻在民眾心中的聲望,恐怕這些人早就已經動手。 如今的情況,群雄割據幾乎已經無法阻止,小皇帝林允能守住皇位這事,眾人幾乎不抱信心。 這幾年里,小皇帝林允建立的那些威信,在這幾個月的時間里潰不成軍。 畢竟再怎么樣,一個才幾歲的毛都沒長的小娃娃,和一群懂得拉攏人心的同姓王比起來,那幾乎沒有任何可看性。 臘月中旬,山里鎮里的人都忙著過年時,李牧卻是手握著一塊木雕神情凝重地坐在院子里,他的手指早已經凍得青紫,但拿著刻刀的手卻沒停下。 仲修遠從屋內拿了一件厚實的披風出來,替他披在肩上,“進屋吧,下雪了?!?/br> 他們早已經準備好了年貨,屋子里也做了豐盛的晚餐,可三人卻絲毫沒有任何胃口。 李牧停下手上麻木的動作,抬眼看了一眼夜幕降臨的四周,才發現不知道什么時候天竟然又下起了雪。 他看了一眼自己手中的木雕,又看了看身旁站著的仲修遠,沉默地點了點頭,放下了木雕,跟著仲修遠進了屋。 屋內早已經升起了暖爐,一進去,一股熱氣便迎面撲來,驅散了他身上的寒意。 臘月間,山里已經很熱鬧,遠去的游子紛紛回家,沒了農活可忙的眾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喝著溫熱的清酒磕著瓜子聊著天。 小孩子最高興,穿新衣,戴新帽,手里拿著鞭炮,專門堵在路上埋了鞭炮要嚇人。 被嚇到的大人狼狽跑開,卻沒有人罵罵咧咧,多數都是拍拍身上的雪,笑嘻嘻地走開。 這是李牧和仲修遠團聚之后的第一個年,往年他們都沒能好好過個年,今年他們有這時間有這條件了,可是心思卻都不在這年上。 李牧照例在臘月二十幾的時候發了紅包給這些長工,隨后幾天三人除了去山下看看鴨子,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里。 過年間,除了偶爾有人上門來拜年三人才會站起來說說話走動走動,平時屋里幾乎是一片寂靜。 過完年,年初六,隨著那些長工的歸來一起帶到山里的,還有一個不好的消息。 先皇林鴻在拖了幾個月之后,終于已經到了連藥都咽不下去的程度。 002. 人若吃得下藥,那終歸還有點希望,可這吃不下藥的情況下,那是真的已經無可奈何。 即使靈丹妙藥在手,也毫無辦法。 而更加不好的消息,是有消息傳袁國那邊又開始蠢蠢欲動。 早十幾年的大戰,讓袁國和大寧兩個國家都受創嚴重,但無論如何,袁國的情況總歸要比他們稍好些。 之前袁國就不準備停戰,本準備趁著之前的機會反咬一口,結果迫于仲修遠的壓力才答應議和。 如今先皇林鴻大病不起,眼看著袁國就又要群雄割據,沒有一個能夠站出來作主的人,戰場上壓制著他們的仲修遠又消失無蹤,這樣的情況之下,袁國自然不可能視而不見。 袁國蠢蠢欲動,原本一直冷眼旁觀的其他幾個大國,也都暗中派兵遣將。他們是不屑于開戰,但也不介意分一杯羹。 再說,他們本來和大寧就說不上友好。 內憂外患,興許亡國興許平安度過,誰也不知道接下去的走向到底會如何。 正月的時候,李牧沒有等來那個最糟糕的消息,反而是等來了長工的辭職。 一個已經在他這里做了幾年的長工,在正月開工后主動提出了辭職。 “我們已經準備搬到安芙那邊去?!蹦情L工苦笑著看著李牧,其實他是不愿意走的。 這鎮上他們家祖祖輩輩住了百年,李牧這里對他們這些長工也算是不錯,逢年過節都有紅包拿,而且工作也算輕松。 如果不是因為實在沒辦法,就算是沖著李牧給的那份工錢,他也不會搬走。 李牧聞言后先是有些驚訝,隨即才遲了一拍似地點了點頭,“好?!?/br> 如今這樣的情況,他還能說什么留人的話? 如今把人留下來,萬一又開戰,那他就是在把這人往死里勸。 應允了這人的辭職,又讓人過一天之后再來山里結算工錢,李牧這才回了山上。 回了山上之后,李牧就進了書房,拿了之前的賬本出來算了這人的工錢,想了想之后他又加了些錢進去,就權當是紅包了。 然而這人卻沒有如同約定般第二天來山上拿他那半個月的工錢,過了兩天李牧去打聽,才聽說那人在跟他辭職完之后就搬走了。 長工里面有人跟李牧說,其實他早在過完年之后就準備搬了。 只是他一直不好意思跟照顧了他幾年的李牧說,所以才特意跑來多做了半月的白工,就權當是謝謝李牧的照顧。 李牧招的這一批長工里,基本上很少換人,大多數都已經做了好幾年的時間。 李牧這里看著事情多,可是李牧這人為人隨和,給的工錢紅包又十分大方,即使是最難熬的那兩年里,李牧也從來沒有拖欠過他們的工錢。 他們誰若是家里有點難處,提前去預支工錢,李牧也是能給都給。 最近這一年不說,早幾年的時間里李牧這樣的情況對他們這些打工的來說,雖然說不上是什么恩惠,可也確實不容易。 特別是早幾年的時候,誰都不知道接下去會發生些什么,所以大家都是緊摳著過日子,一般的商家店家都怕員工跑路了,員工也怕商家老板不給錢。 能提前預支的,預支出去的那除了是錢,也是一份信任。 聽了那長工的話,李牧沉默了良久。 晚幾天后,這錢李牧還是托了人,讓人給送了過去。 這點錢對于他來說著實已經不算什么,心意他領了,這錢他卻不能留。 那人的離開像是開了個頭,之后的一段時間,李牧又接連接到了兩、三個人的辭職。 李牧并未阻攔,一一把這些人的工錢都結算清楚了。 正月末的時候,山里的那一批背后有白點的鴨子全部長大,原本一切順利,賣的時候卻出了些事故。 李牧一直都擔心的事情到底是發生了,不少人都發現了這鴨子喜寒的習性,這一年賣鴨子的時候,有許多人都在賣。 其實這也不奇怪,李牧已經獨占這甜頭有一兩年多的時間了,其余的那些人摸到養這種鴨子的規律也不奇怪。 那一批養大的背后帶白點的鴨子,李牧倒也沒賣虧,只是因為突然通貨膨脹,鴨子的價錢沒有往年賣的高,賺的少了些。 不過這么一來,明年和接下去的時間,大概這背后有白點的鴨子就沒什么賺頭了。 正當李牧琢磨著,接下去的鴨子應該怎么養的時候,蘇家的人找了來。 早之前那些事情發生之后,蘇家的人大概心里還是有些不舒服。 所以回到山里住之后,他們就沒有再在他這里幫忙,而是自己下山找了其它的事情做,只在農忙的時候摘果子的時候來幫幫忙,賺點小錢。 李牧沒有阻止,對蘇家的人,如果遇到事情他能幫忙一定會幫,但有些事情到底是兩家人,不親。 蘇家的人突然來找他,李牧有些驚訝,更讓他驚訝的是蘇家嫂子找他的原因。 “這家里沒個男人,到底不好辦事情,所以……”蘇家嫂子看著李牧。 一開始的時候她確實是心有芥蒂,可在這山里安了家之后,慢慢的接受了蘇大勇已經死了的事實后,她倒也看開了。 日子總要過下去,死了的人就是死了,做什么都無法救活。 “你到底也是我們家大勇的過命兄弟,如果你能來,我相信大勇他也會開心的?!碧K家嫂子道。 聽著蘇家嫂子低聲細雨的話語,李牧有很長一段時間沒能回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