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節
言至此,她又朝周如水笑了笑,眸光溫柔,攙扶著她繼續往前走,一面走著,一面朝她挑了挑眉,語帶揶揄地為她指點迷津道:“有些事何必去鉆那死胡同?有道是,有情可以忘憂,愛深可以消恨。女君若是將身子將養好后,出宮去尋你那王三郎,夫君怕也是莫能阻的?!?/br> —————————————————————————————— 黑暗已經過去 我的□□榜卻掉出了一千名,你們真的送我回去一千以內么姐妹! 對地嚎哭! 第192章 浮生若夢 這日, 到了亥時,皇城中宮門方啟,公子沐笙終于下令, 詔文武百官入宮,在周王靈柩前行以吊唁。 眾朝臣得了吩咐, 皆是惶惶而入。進得宮門,便見宮道兩旁已掛滿了白幡,一切井然有序, 全不似方才不久尚還經歷過打殺爭斗。再到了周王靈柩之前,眾人便見,諸公子皆未至, 唯有公子沐笙一人披麻戴孝跪在靈前。 憑此一幕,誰敗誰勝分明眼前。眾朝臣皆是眉頭一挑, 互通眼神。只不過其中面色各異, 有的面白如紙, 有的眸中含喜,這神色交匯不過一瞬, 待得公子沐笙沉默回首, 眾人皆是一凜,念他往日行事,皆知他的厲害手段。忙是依序跪下, 行禮告哀。更有甚者,為顯悲痛,全是提高嗓門嚎啕大哭, 那聲聲仿佛能震響蒼天,刺得人耳膜生疼。 說來,如今哪位公子在此處坐鎮都是突兀,唯有公子沐笙在此,全是合情合理。先太子薨后,公子沐笙為長為嫡更是賢良,往日朝堂之上,全是為國為民,鞠躬盡瘁。更前歲宮中動亂,他已遭“禍害”,遂置身在外,毫無瓜葛。如今現身至此,實是叫人訝然,更有力挽狂瀾之態。 遂三日后,他持詔繼位,群臣百姓無有不滿之音,皆是高呼萬歲,俯首稱臣。 公子沐笙繼位后,頒發的第一道詔令,便是命王箋徹查他府中巫蠱一案以及公子裎謀逆案。此言一出,眾臣愕然,倒未想到,新君首令竟是先將矛頭指向了自個。緊接著,他又下令,道是先帝喪禮一律從簡,又更改喪制,改三年喪期為三十六日,以日易月,以止民耗。 這聲令下,才是真真叫眾人吃了一驚。便是一直審時度勢胸有成竹的王箋也是愕然抬眸,望住高居王座的周沐笙,眸光一亮。因著家中眼線,他早便得知了宮中訊息,曉得公子沐笙逃過一劫,得了國璽,得了這天下。遂他聽喪鐘響起,半分未有躊躇,帶著全府上下,只跪在門前,等著宮中詔令。方才見周沐笙果然坐鎮在此,亦無旁人那般意外之情。然他未能想到,新君竟有如此魄力,全不顧后世垢弊,一意決絕將國喪從簡。這雖與先帝喜好背道而馳,卻是真真的利國利民,憂國憂民。畢竟,如今的周國,外有強兵虎視眈眈,內里空虛府庫不足,實又不宜再勞民傷財。遂他再看新君時,目中已流露出了贊許之意。 果然,這詔命頒布下去,少府也罷,百姓也好,無不心中歡喜,感恩戴德。原本,若是依循先帝奢靡之態,一番厚葬,必定勞民傷財。更按例,國喪是為三年。這三年里,舉國上下都當摘冠纓,服素縞,祭用素饈,毋禁音樂嫁娶,天知又要耽誤多少事兒。卻如今改三年喪期為三十六日,以日易月,實是叫一眾上下都松了口氣,叫他們能真真的休養生息。 彼時,臨近諸國皆是紛紛收到周國告訃,知是周王身強力壯喪于子手,均是十分愕然,又有譏諷。然再聞周國新君是為公子沐笙,知他比周王更不好惹,便都沉了臉色。更有甚者,念及他往日在名士中的雅名,不由憂心忡忡。早年周王勵精圖治時,大多名士都投奔周國而去。后頭周國每況愈下,諸國名士便也競相轉頭轉投。如今,周沐笙繼位,只怕這天下名士會因他之往日聲望投奔周國,如此,豈不是周國再盛之機? 這憂慮,夏錦端亦是現在眉梢,這段時日以來,她一直盯著周國的鳳闕,眼看著周國宮中大亂,她實在欣喜非常,本等著渾水摸魚漁翁得利,哪想,不但絲毫未尋著鳳闕的下落,還眼睜睜看著公子沐笙登上的君位。他登上君位,對周土而言是謂幸事,卻對她夏國,有弊無利。這普天之下,周游列國,熟悉列國山川地形的君主,周沐笙還是頭一個!更況他博學洽聞,有憂天下心,有他一日,周國便是她夏國之心腹大患! 念及此,她心里便也有了些不耐,眸中透出陰厲之色,冷冷盯向一旁的風淺樓,沉著臉道:“你寧川城不是奇門異術樣樣不缺么?你不是道周沐笙的魂燈將滅了么?怎的他未入土,反登了君位?你可知,他這君位若是坐穩了,咱們都無甚好處!” 她這一言,實有些氣急敗壞,如今夏君重病,她與太子明里暗里真是斗的你死我活,若是有了鳳闕,她才有決勝的把握,卻如今周國叫周沐笙掌了權,就莫言奪鳳闕了,真等他理清了先王遺下的爛攤子,只怕周國這塊咬在她夏國嘴邊的rou都要飛了! 她這頭蹙著峨眉,面色如熱鍋上的螞蟻,風淺樓扭頭看她,卻是嗤笑出聲。 外頭寒風陣陣,已是落下了初雪。新落的初雪被吹進屋內,雪花落在他的黃金面具之上,轉眼便化為了水滴。他的身側更圍坐著一圈婢女樂妓圍,一個個暖香如玉,是為以身之熱氣供他取暖。他慵懶靠在塌上,渾然一副紈绔風流的模樣,笑了一陣,才在夏錦端的怒視中,撇了撇嘴,睥睨地看著她道:“周沐笙的魂燈本是將滅不錯,然情之一字,可護其生,也可為其死。他有異星相護,謝釉蓮又以死救他,扭轉了他的命盤。遂他有今日之造化,實是往日有余蔭,天時地利人和之故。更吾寧川城不過方寸之地,怎比得上你夏國人才濟濟。你手下的暗閣都未察覺出周沐笙與謝釉蓮的貓膩,吾寧川城又怎會得知?怎能得知?如今將過錯全歸在本君頭上,不覺可笑可恥么?” 言至此,不待夏錦端反駁,風淺樓又是慢慢一哼,幽深冰寒的目光盯住夏錦端道:“也是了,你心中精誠不散的怕只有那高位了,至于兒女情長何曾有過?也莫怪王玉溪從不留情于你?如今知他大敗蠻夷,有大將之才,你可惋惜?在我看來,周沐笙改三年喪期為三十六日,以日易月,不光是要韜光養晦,也有為從他阿妹心愿之圖。畢竟,周國先君的性命若要清算,可是真真斷在周天驕手中的。她叩響了致命一環,真真將他推上了王座。如此,以周沐笙往日寵妹之心,再加舊情新恩堆雜一處,怕是這三十六日一過,他便要為周天驕賜婚了。你想,彼時,你那三郎是會應還是不應?” 這話說來,可真是戳中了夏錦端的心窩,這些年來,因著王玉溪的驚世才名,她可謂是絞盡腦汁接近王玉溪,卻直至如今,軟硬皆施,也是了了無功。因是無功,她才棄了念想。轉而急求寧川城之助,同求周國的鳳闕。若是得了周國寶庫,她與風淺樓將各取所需,風淺樓也會以寧川異術為她滅了太子的魂燈。到時,國中再無誰是她的對手,她將成為夏國史上頭一個女王。彼時,她再以周國寶藏生利滾利,天下都將會是她的囊中之物! 只是,她怎么也不會想到,如今鳳闕尚不知在何處,風淺樓這jian人也是不得大利不兌承諾,她正被太子擠兌得左右為難之時,向來遁世不理的王玉溪竟會一反常態理顧國事,更是身先士卒,大敗北旱蠻夷。 往日里,她知他相識滿天下,知他才名聞當世。知他甚似其父,遠慮有權謀。但她不知,他竟還有將才!她更不知,他那一面瑤琴,竟能敵萬鈞之師!她若早知如此,她如何會退而求其次!她定死死將他握于掌中,以他為利劍,開天辟地!只是如今,殺父之仇都未叫他與周天驕分道揚鑣,她實不知還有甚機緣可趁。 一夕之間,無數的念頭在夏錦端腦海中劃過,她本就是實利成癖之人,如今見了王玉溪大展其才,實是個金裹裹,更是不愿放手,想要強求,不由就朝風淺樓蠱惑說道:“周國都到了這般田地,若鳳闕尚存,定是在周沐笙,周天驕,符翎這三人之中了。若它在周沐笙或是符翎手中尚還好酸,可若,它真就在周天驕的手中,你當王玉溪就在她身側,可還會有你我半分機予?” 她這話,是算準了風淺樓奪定了鳳闕,逼著他助她一臂之力。 聞言,風淺樓撥開身側一女婢,抬眼朝她看來,眸色陰騭,宛如夜色。他似笑非笑地睨著她道:“那你以為,當如何?” 夏錦端亦睨著他笑,既柔又美,端得是風華撩人,她漫不經心地道:“若是能得王三郎,便是將鳳闕拱手讓于你,也是值得?!边@話音稍落,二人皆是勾唇一笑,笑意深深,全透出陰毒之態。 卻這些風雨欲來,周如水分毫不曉。那日,芃苒尚未領著她走遠,她便生生倒下了。這一倒下,可把芃苒唬了一跳,一時都忘了自個的身份,嬌小的身子馱起周如水便回身往寢殿奔去。這情景實在無規無矩,卻攝于新君威言,眾仆無人敢言。 后頭,直是叫大夫看過,知周如水雖是重傷未愈,郁結于心,卻無性命之憂,芃苒才心有余悸地呼出一口長氣。只是如此,她也未能安心,絞盡腦汁,只望解她心中憂慮。 說來,雖她與周如水年歲相差無幾,卻如今她到底是她的兄嫂,俗話道長嫂如母,這母她雖當不起,但如公子沐笙一般疼她護她卻是應當。遂她左右思量,便從王家接了王子楚再入宮來。 遂周如水一覺醒來,耳邊猶在嗡嗡,便見王子楚胖嘟的小胳膊 緊緊摟著她的手臂,小童半攀在她身上,一雙大眼巴巴瞅著她,見她睜眼,眸子亮晶晶的,尤帶水光,奶聲奶氣就急哄哄道:“阿姐可醒啦!阿姐莫傷懷!小五的阿爹也去了極遠之所。然小五有三郎,阿姐也有三郎呀!三郎可厲害了!昨兒個做個與阿姐一模一樣的糖人兒,小五瞧著可歡喜,便舔了個干凈!” 小童一派天真無邪,倒是與如今肅穆的宮廷格格不入。周如水起先一愣,再一細聽也是失笑,方要笑話他是饞嘴的貓,便聽門外傳來了熟悉腳步聲。 循聲,她慢慢抬起眼來,只覺眼眶一酸,就見王玉溪正端著藥盅,緩步朝她走來。如是往昔一般如月如華,悠悠含笑。他望著她,一如既往的神情,一如既往的親昵,仿佛不知宮中變故,仿佛他們二人不過短暫的分別。待他終于站在了她塌前,他也只是輕輕地,溫柔地朝她說道:“這兒不夠清凈,阿念既是醒了,便同為夫一道歸家罷?!?/br> —————————————————————————————————— 那個這個星期蠻慘,老板帶著我跑各個院系,大半夜的才到家所以沒啥時候想文,想了文寫出來又不對味,推翻又重寫。 但是,有一件很興奮的事情!我的小說《親愛的愛情》出版了,下周一開始要陸續在當當等平臺出售,大家搜索“親愛的愛情蘭芝”就可以買到啦!出版版本和網絡版本有刪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 這本書大概八十萬字完結吧,這是我的計劃,還有一些梗沒拋完,但是最近都是糖了姐妹們!我終于松了一口氣了!最近寫的累死我了??!我怎么想不開寫古言啊淚奔! 第193章 浮生若夢 歸家? 周如水怔怔望住他, 望著他身形頎長,臨風闊步。望著他就站在她面前,偉儀如松,如雕如琢。 室外風雪在下, 偶爾吹動擋在門前的棉簾,帶進幾縷涼風。見著王玉溪, 周如水徹底地清醒了過來,這也才注意到王子楚竟赤著雙腳。見此, 她忙摟住這攀在她身畔的小童,將他光著的小腳丫攏進被中。因這動作, 她烏黑的長發滑落下來, 打落在她肩頭,遮住了她的臉頰。這情景落在王玉溪眼中,更顯得她被烏發遮擋著的白皙小巧的臉龐更是脆弱不堪。有那么一瞬,他竟有些悔, 有些悔彼時明知天象有變,卻仍選擇了奇襲蠻賊。 只是這悔意一閃而過,因他深知她所求為何,她雖為女子,卻心系天下。若非為這天下,她也不至于, 將自個限于這難捱之中。 王子楚任由周如水擺弄十分乖覺,這乖覺的模樣,叫周如水忍不住撫了撫他圓潤的小臉。須臾, 她再次抬起眼來,靈動烏黑的眸子便如是一汪靜澈的池水,明透見底。她看著王玉溪,輕問他道:“家?家在何處?”這聲音低低,實在弱不堪擊。 望著她有些凝重,有些脆弱的目光,王玉溪俯下身,輕輕地撫摸她微紅的眼眶,他的聲音很平靜,滿是安撫之意地說道:“所謂出嫁從夫,溪所到之處,便是阿念的家?!闭f著,他慢慢坐在塌邊,對著在周如水懷中雙眸晶亮望著他們的王子楚微微一笑,垂眸,撫了撫小童的發。抬手,又輕柔地撫過她的臉。 他目光專注地望著周如水,一面耐心地喂她食藥,一面溫柔地繼續說道:“我知你有些乏了,我亦有些乏了。這些年來,家中內亂常擾,我便如你一般,困于權謀之中,倒不曾享幾日無慮之樂。如今倒好,北疆暫平,新君繼位,百廢待新之際,你我夫妻既是憊懶,不若回一趟瑯琊去?,樼鹗悄宋彝跏细?,那兒山明水凈,特是有一廬臨山,臨甬蠡之澤,持平敝之原。雄偉峻峭,秀甲天下。待得大雪封山之時,又是一番天地。彼時,你我可去姓留名,大隱其上,便也算是一對煙火神仙?!?/br> “去姓留名,大隱其上?”王玉溪的語調極是平穩,隱含著天生的清貴與矜持,聽他如此言說,周如水實是一愣,心下不由一暖,轉瞬又是疑惑看他,抿了口舌間的苦藥,目光復雜地問他道:“你這做家主的成了煙火神仙,家中當如何?” “家中早已安排妥當,阿念勿心憂?!闭f著,見她因苦藥擰緊了眉,王玉溪垂眸,朝窩在周如水懷中一動不動的王子楚伸出了手來。 見他如此,小童胖嘟嘟的小臉微微鼓起,望了眼周如水,一面從腰間的小布兜里掏荷包,一面嘟著紅艷艷的小嘴,朝周如水控訴道:“阿姐,三郎可偏心!近來飴糖攤子都不開張了!三郎尋去買了一袋飴糖,道是給全都給阿姐,半點也不留給小五!”說著,他抬起小胳膊,委委屈屈將一荷包的飴糖都舉在周如水面前,大眼巴巴望著她,抽抽小鼻子道:“小五替阿姐捂著可辛苦,不能也食一塊么?” 他這貪吃可憐的小模樣叫周如水心都軟了,正想通融,便見王玉溪愣是接過了小童手中的荷包,解開,喂了小塊飴糖在她嘴邊。這才又看向王子楚,有意當著小童的面將荷包塞入自個袖中,幾分嚴厲地道:“哪日你若不再牙疼,再問你阿姐討飴糖罷?!闭f著,又對周如水道:“叔父事忙,不及顧他。遂他前歲回府可是飽盡了口福。這飴糖食的太多,連痛半月都不見好。這不過才見些好,便又不知悔改。你難纏得很,你可莫要再受了他蒙騙?!?/br> 他這話十分嚴厲,周如水也是眉頭一軒。垂眸,教小童張開嘴來,仔細瞧他小小的乳牙。這一瞧,她也是唬了一跳,杏眸微瞇睨著王子楚,抬手,便輕輕敲了敲他的小腦袋瓜,同王玉溪一般朝他說道:“小五,你可吃不得飴糖了!這牙都壞透了!” 這一聽,王子楚更是委屈,知是兩頭都討不得好。須臾便耷拉下小臉,胖嘟嘟的小身子一拱,鬧脾氣似地鉆進了一旁的被褥里。小狗似的趴在里頭,悶悶道:“阿姐有了三郎,只疼三郎,不疼小五了!” 聞言,王玉溪與周如水相視一笑,都是好氣又好笑。門外,夙英隱約見著周如水難得明媚的笑顏,不自覺地也露出了笑意來。 這幾日,王玉溪守著周如水,王子楚小小年紀也不遑多讓,如今見著阿姐能笑能言,心中又因再不能食飴糖難過許多,不多時,便撅著嘴窩在被褥里入了夢鄉。 聽見小家伙的鼾聲,二人又是對視一眼,王玉溪將已是空了的藥盅放去一旁后,便起身,小心翼翼將王子楚從被褥中抱起躺好,輕輕撫了撫他的頭頂,這才又看向周如水,坐回塌旁,亦揉了揉她的發道:“宮中之事我都已曉得了,你莫懼,亦莫憂。不論何時,我都將在你左右。是對是錯,我都以你為前?!?/br> 是對是錯,都以她為前? 窗外的樹稍因著寒風冷雪婆娑作響,王玉溪的聲音極是柔和,卻這一字一句,落在周如水心頭,沉如千斤,又似是一朵春花在她心中綻放。 她抬起眼,眼底尤帶水光地望著他,聲音極低,極怯,極是生硬地問他:“那三郎以為,我拔刀嗜父,是對是錯?” 這世上許多人,都喜為自個脫罪。她亦會有如此的僥幸,就如王兄道,便是無她,君父亦死期難逃。遂他教她寬心,教她無需自責。然而,能如此寬心便非是她了,遂她便想問一問王玉溪,問一問明透如他,是如何看她?問一問,她自個,又當如何看待自個。 殿外安靜地未有半分人聲,室中,王子楚睡夢中小小的呼吸聲都稚嫩至極。知她心中所想,王玉溪的手指輕輕地探進周如水烏黑如緞的發間,一面為她輕按,一面望著她額上的傷痕,眸光湛黑,轉了話頭,說道:“阿念可知,鵬城大勝,生擒魏津后,魏國原要和談,先君卻做了甚決斷?” 聞言,周如水搖首,實在不知。彼時,她正忙忙趕路,再入宮后,便是噩耗不斷,外頭的訊息她絲毫不知,如今聽王玉溪這一問,她實在懵然。 見她如此,王玉溪淡然一笑,對她說道:“魏津是由劉錚所擒,遂劉錚聲名大燥,更得了先君嘉獎。彼時,他舌燦蓮花,作青詞謝恩,正巧便入了先君法眼。遂鵬城后續之事,一時隨著先君的喜好便也喧賓奪主,未交由城主桓淞,反是全權由劉錚來辦。你當知,他非甘當平庸之輩,如今揚眉吐氣,立功立業之心怕比旁人更甚。遂,本當和談之時,他卻又出了偏招,先是埋伏甲士于鵬城十里外,將前來訂立盟約協商撤兵的魏公子高給殺了。后又鼓動鵬城城民,一齊毆殺了魏津?!?/br> 不過殺了魏津,還殺了來使? 聞言,周如水實在大駭,不由瞪大了眼,驚呼道:“魏君三子都喪于吾周?” “然也?!蓖跤裣h首,目光變得有些幽深,彎了彎唇道:“如今吾周與魏,可算是有不共戴天之恨了。然即使如此,魏兵卻撤了。阿念可知,此是因何?” 周如水再次搖首,念及劉錚,目光清冷。便聽他繼續道:“魏國諸公子中,成的了氣候的也不過這三人。這三人一死,魏國宮中大亂,自是打不起仗了?!?/br> 然如今打不起,往后便就歇了么? 聽了他的話,周如水目光微閃。面上無喜,反有沉色,望著不遠處的熏籠,沉吟道:“然而這實乃昏招!以談和之名誅殺使臣,虐殺降俘,違禮義,棄倫理,為諸國不容。便是眼下僥幸勝了,也是鼠目寸光之勝,也是短勝。此一戰,實乃大輸特輸,吾等無罪成了有罪,不光抵不住悠悠眾口,吾周亦成了絕情寡義之國?!?/br> “遂這便是來日的禍根,這般的禍根,先君識人不明,不知遺下了多少?!蓖跤裣穆曇舻偷?,不疾不徐,微微一頓,才睨著她道:“遂你之所為,實在功過難辨。今日我只問你,時至如今,你可有悔?若你再被架在那篝火之上,那利刃,你是拔還是不拔?” 時至如今,你可有悔? 那利刃,你是拔還是不拔? 這一問,石破驚天,直是叫周如水醒過了神來,她黑黢黢的眸子一眨,忽然就笑了,如是雨過初晴,美得不可方物。 心中雖仍流淌著nongnong的悵惘,卻她終是堅定地望著王玉溪說道:“不悔,兕子不悔?!?/br> “不悔?”聞言,王玉溪望著她,亦是勾起了唇。這一笑,清逸儒雅,俊若謫仙,他松了一口氣,輕輕地摟住她,撫拍著她的背,他一字一頓地貼在她地耳畔,通透無比地說道:“即如此,孰對孰錯,便交予后人說罷?!?/br> ———————————————————————— 有點不好意思的說,國慶節我要粗去玩,年紀大了需要談戀愛……………… 第194章 浮生若夢 秋去冬來, 氣候一日比一日寒涼。。。小說好在今歲的冬日不如去歲,似是不會再有那凍死餓骨的情景了, 這也叫尚本憂心著的周國上下全都松了口氣,不論權貴還是庶民, 都是固守本分,不敢惹新君威嚴。 有道是, 卑微者死如煙消, 上位者死如撼山。周國遭逢大喪, 好在新君慈善,這撼山之期, 不過縮為三十六日便止。 遂時光如梭, 伴隨著新君下達的一道道詔命, 三十六日轉瞬便過了。更這喪期以來, 新君行事雷厲風行, 老道非常。真是毫不留情地一一懲處了一眾犯上作亂的逆賊反臣, 如公子裎, 雖是身死,仍難逃罪過,被削去宗籍,碎尸刑臺。其全府上下均被發配去往西南儋州,男兒為奴, 女子為娼,是真真的禍從其出,貽害子孫。又如出身陳郡謝氏, 往日盛受隆寵的謝姬,因是協謀篡逆,身死仍被貶為庶民,不得入王陵安葬,死后魂魄無依,不過一張草席被扔去了亂葬崗。 更新君繼位,雄強有度,處事決斷,與先君作風實在不同。繼位后不下幾日,便將宮中道臺俱是拆去,往日里被重金請入宮中,德高望重耀虎揚威的道姑道長都被掃地出宮,再不得用。更自先帝崇信道法以來,周國時政多虞,亂象橫生,權臣橫恣。新君繼位后,一改往日蒙蔽之態,百官大小,無不留心,全是不避權貴,刑上大夫,大刀闊斧整治了朝堂。他直斥貪臣,“只以見錢,眼都黑了?!庇滞普\信士,求賢若渴,提拔了一批德才兼備之士。這些官員之中,不光有世家中的庶子門客,更有白衣布衣。 一時間,周國上下都是震動,鄴城上下更是以讀書備才為高,真是一片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更近些年來,周國因鹽引之制屢生亂象,鹽價居高,以次充好之事顯而不絕。這年秋收,各地屯田令又始見初效,收獲頗豐。便是鵬城遭戰,邊境吃緊,因是守住了國門,依舊得了個好收成。遂見此情景,新君便下了詔命,道是徹底廢除鹽引之制,改鹽為官營,商賈不得販。后又而再推“屯田令”,勸軍民耕農利土,開墾荒地,滿五年者便可土地歸私。 這一政令下來,除卻早便賺了個鍋滿瓢滿的鹽商,眼見著鹽價一統,再無雜摻,百姓無不心中歡悅。卻因是國喪之期,無人敢是喜于顏表。待得喪期完了,眾人亦不敢動作,直見官署前已收了白幡,才皆是效仿收了舉喪的白旗。 依著往朝慣例,國喪期過,當大赦天下。眾人亦是等著這福音,哪想前頭頒詔三呼萬歲之后。那寺人又頒一詔,竟是為天驕公主與王三郎賜婚! 聞之,在場百姓無不嘩然,誰人不知,前歲夏君求婿,王三郎可是真真將夏公主錦端給拒了的!畢竟,年少之人何來風痹之癥?這天下人都覺著,瑯琊王三那病是裝的,只因不愿出仕,瞧不上夏公主錦端罷了。 遂如今,今上這旨意一出,可不是叫人謅掉了舌頭。畢竟這旨意比之當年夏君詢意更甚,可謂是強買強賣了!真是出人意料的很吶! 眾人一聽,連大赦天下這大恩典都不顧了,紛紛翹首以盼,只等著瞧這“賞賜”一下,王三郎是受還是不受?一時間,在場百姓無不眾說紛紜,有道三郎定當接旨的,也有道三郎定會婉拒的。 這爭論間,唯有南宮十一南宮祁心如明鏡,說來,這天驕公主與王三郎的糾葛真要追溯,可是要從南城門道起的。彼時,如今大殺魏國士氣的劉錚還名不見經傳,天驕公主也算慧眼識珠,眾人看他不入眼時,她便曾道,劉錚有奇才。如今看來,劉錚雖是詭詐,卻也真真算是有才,不過一轉眼的功夫,便將魏君兩子一網打盡。短視是短視了些,但這陰毒狠戾真是旁人難有的。 再言王三郎,自天驕公主攔下他的馬車起,這兩人吶,從殺父之仇,到城門相送,真是跌宕起伏得很。卻轉瞬,天驕公主與魏聯姻,這一棒子打下去,再結實的鴛鴦都當碎了吧?哪想,又是一兜轉,魏公子擎身死,鵬城危在旦夕。須臾之間,天驕公主又成了未嫁之身。再如今,新君登位,王三郎大敗蠻賊,得功勛而歸。國喪才過,就又有了這道詔命!真是實實在在的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如此又遙想當年,新君自南城門前領著天驕公主與王三郎道別。再想如今,新君下旨,命二人成琴瑟之好。這天地間的因果緣分,真是有些冥冥注定。更夏公主錦端如今正隨同夏使悼念先君暫居鄴都,也不知,夏千歲得知此事,當如何? 念至此,他壞壞一勾唇,心道王三郎可是真真心狠。卻還是依照王玉溪的囑托,慢慢掀開車帷,朗笑出聲。 他這一笑實在突兀,叫眾人都朝他看來,待得眾人都看清他的臉,又是一陣驚呼,紛紛朝車邊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