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節
老隊長先前還怕丁酉被這些話氣的撂挑子不干,見他臉上苦笑,抓著褲子的手指都崩白卻還沒下去,心疼起來,這孩子仁義??! 再開口像老了好幾歲,“酉子??!是個仁義的好孩子,以往你們都躲著他罵他沒給過他好臉色看,可他心里頭有了主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們!” “你們認真想想,他真的克過誰家?我跟這孩子處的時間多,可我還好好的站在這,不是我吹,你們有些壯勞力掙得工分還沒我個糟老頭子多!” “既然你們都不愿意聽他說,那剛說的事就算了吧!我們幾個老家伙可沒這個本事,法子都是酉子想出來的?!?/br> “以后娃生病啥的,都聽天有命吧!散了!都散了吧!” 老隊長馱著背下了石頭,人群卻沒散開。 “我愿意聽!讓狗子說說怎么個掙錢法!”人群中一個婦女睜著哭紅了的雙眼,打破了安靜。 “那就聽聽唄!” “不成!就算俺們餓死!都不要掃帚星的…” 躲在后面的男聲話還沒說完,就發現剛剛還擠得沒法下腳的地這會空出一片,周圍的人看他得眼神和看傻子似的。 “王二麻子!你傻??!要都是死我寧愿吃飽了克死!” “又是你個兔崽子搗亂!”秦愛民直上前一手捂嘴,一手抓著嗚嗚叫的王二麻子領子往外拖去,“別聽這兔崽子瞎說,要想吃飽飯你們就得聽酉子咋說?!?/br> 老隊長在心里夸了秦愛民一通,問眾人,“你們到底還要不要聽?” 整齊的聲音回答,“聽!” “那酉子你就給他們說說?!?/br> 丁酉站在石頭上,一開口,低沉的嗓音自帶靜場效果,“首先是辦養殖場…” “最后,小雞仔正常21天就破殼,養個幾天,就能出去賣小雞仔,不賣咱村每戶也能養5只,雞生蛋,蛋都是錢?!?/br> 丁酉說完就從石頭上跳了下去,底下的人群已經懵了,咋啥事被狗子這么一說,都是錢了呢? 狗子還說了,小洼山上的毛栗、秋果子再過幾天就能換成錢… 而且狗子還要教他們孵小雞! 老隊長實在沒力氣再爬石頭,站在旁邊抽著旱煙,“你們聽完有啥子意見不?沒意見咱就按酉子說的辦?!?/br> “沒有!” 有幾個還在猶豫的也被這股氣氛帶的堅定回答,反正狗子都說了過幾天就能掙到錢,掙到了再繼續干,掙不到的時候不干他們也沒啥損失,廢點力氣算啥? 老隊長提著的心放下,望著擼著袖子恨不得現在就上山的眾人,連忙交代。 “不過副業歸副業,地里的活計還是不能丟,這樣吧,要是下晌你們干的快,咱們就提前下工去打毛栗!” “快上工了,都散了吧!” 眾人三五成群的離去,先前哭過的那幾個婦女還特地來跟丁酉打了招呼才走。 等人走完了,空曠的曬場只余他們三人,瘦猴悶悶不樂的出聲:“酉子哥,明明這些人對你一點都不好,你為啥還要費心費力的幫他們?!?/br> 丁酉笑了笑,“槍打出頭鳥,我單干只會把自己變成別人的靶子,大家都富起來我才安全?!?/br> 瘦猴琢磨后恍然大悟,他現在越來越佩服酉子哥了。 下午上工時,村民們就像打了雞血,個個有用不完的力氣。 老隊長背著手繞著田邊巡視了一圈,心下滿意,說話算話的提早放了工。 村民們喜氣洋洋的背著背簍上山摘板栗。 幾天下來,曬場上曬干的板栗堆成山,村民們不管上工還是下工,總要繞一段路去曬場上看一眼,在他們眼里,那些都是堆著的錢。 老隊長嘬著旱煙挑了幾個人和丁酉一起去城里賣板栗。 天還沒亮,幾個人套著三輛騾車在村民火熱的目光中離開,深夜時騾車都沒歸來,曬場上等著的村民們的心情也從期待到忐忑到失落。 王二麻子抄著袖筒子蹲在場邊,往地上吐了口痰嘲諷,“嗤,你們真是窮瘋了!掃帚星的話也信!哪個村沒有板栗!咋沒見別人去賣!” “二麻子!你個兔崽子是不是皮又癢了?”秦愛民聽著人群中后悔的議論聲,黑著臉舉著拳頭沖他揮了揮,“三大車的貨哪有快賣完?再說咱村離城里又那么遠,一來一回就得半天!你急啥?” “反正你又沒上工,賣不賣跟你有啥關系?你在這多放什么屁?你當咱村的叔、嬸都跟你樣的這么蠢,被你兩句話就挑撥的后悔?” 人群中的幾個人頓時臉色諂諂的住了嘴。 先前哭過的幾個婦女幫腔,“賣不掉咋了?就算賣不完那東西還能當糧食吃!” “可不是!回家給娃煮煮,娃兒還愛吃呢?!?/br> 王二麻子揉著傷剛好的屁股起身,生怕秦愛民再揍他一頓,丟下話溜得比兔子還快,“我就等著看賣不出去的時候,你們嘴還有沒有這么硬!” 在家里等的晚飯都吃不下的老隊長抽著煙過來,“民子說的在理,他們沒這么快回來,明兒個還得上工,大家都散了吧!” 等眾人都散去,老隊長站在曬場上許久才愁眉不展的回家睡覺,一夜在炕上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干脆披上棉襖坐在炕頭抽煙至天明。 常嬸醒來就被滿屋子的煙霧熏得咳嗽個不停,氣的垂著老伴罵。 “你這身子骨不要了是不是?你瞅瞅這屋里飄的煙!回頭我就把你那些煙葉子給你一把火燒咯!” 老隊長嘆了口氣,酉子他們不回來他這心就靜不下來。 “不知道酉子他們到底賣的咋樣…” 常嬸穿好衣裳拾著鋪蓋上的落發,不在意道:“賣不出去也沒啥,往年沒賣過也不見咱們過不下去,至于你愁成這樣?” “你不懂…” 常嬸沒好氣的抖著枕巾,“就你懂!誰有你大隊長懂得多!既然懂得多還不讓開,沒看到我要卷鋪蓋了!” “隊長隊長!酉子他們賣完回來啦!”外面突然傳來聲音興奮洪亮的呼喊。 “真的?”老隊長猛的起身,未睡加上煙抽的多,差點沒一頭栽倒在地,不顧常嬸讓他小心點的焦急聲,急匆匆開門大步邁出去。 邊套著棉襖邊追問來人,“真的是賣完了?全賣完了?啥時候回來的?賣了多少?” 來人被他問的不知道該先回答哪個問題,架著老隊長走的飛快,“他們剛進村口,您老自己去看?!?/br> 兩人剛到村口,就見騾車被聞訊而來的村民們圍的水泄不通,老隊長的小兒子秦柱子站在騾車上欣喜若狂的和村民們顯擺。 “…誰知道狗子跟變戲法似的,拿出一包糖炒板栗給那女同志嘗,瘦猴說這東西營養高著呢!具體咋說的我記不住,不過瘦猴說的頭頭是道的,說完那女同志就暈乎乎的要了兩麻袋!” “還給人大嬸嘗用栗子粉摻玉米面做的饃饃,瘦猴又跟個唱快板的似的湊上去把那粉子夸出一朵花來,連我聽著都覺得比白面還好!反正那嬸子聽完也要了一麻袋!” 秦柱子說完砸吧了下嘴,“還別說,那饃饃味還真不錯!” “就這么著,賣到大半夜才賣完!連夜趕回來,我們都沒合過眼?!?/br> 村民們最關心的還是錢,急急催著:“那你倒是說你們賣了多少錢??!” “是??!快說??!都急死我了!” 秦柱子撓著后腦勺卡了殼,“這…這我們還沒數過,不過裝了一麻袋的毛鈔,肯定不少?!?/br> 老隊長終于艱難的擠了進來,“這得算過才知道,放心少不了你們的,先讓孩子們回去瞇會覺,中午咱們再在曬場分錢?!?/br> 眾人一步三回頭的離開,看著車上的麻袋眼睛都放了光,上工時都在心里盤算著自己都分到多少,平常一上午才能干完的活,今天大半晌午的就干完了,下工后飯都不做,搬著小馬扎去曬場等著。 老隊長見他們如此,只好把對完賬剛睡下沒多久的丁酉喊醒,帶著他去了曬場。 和先前嫌棄丁酉的態度不同,眾人如今見到他和看到移動的毛鈔一樣,熱情的圍上來打招呼。 “狗子,吃飯了沒?要不今兒個中午來嬸子家吃?” “你家天天菜糊糊有啥好吃的?狗子去叔家,叔讓你嬸子給你炒雞蛋!” “狗子去我家指定不讓他喝糊糊,咋滴也得讓他嘗嘗我的手藝!” “去我家!” “我家!” 老隊長敲了下手中的鑼,擰著眉怒瞪著拉著丁酉胳膊的婦女們。 “快放開酉子!再扯下去他衣裳扯壞了你們給他做?你們還想不想分錢了!” 見嬸子們松手,想給他撫平衣裳,丁酉嚇得連忙后退,“我吃過了,謝謝嬸子們的好意?!?/br> “那下次來嬸子家吃,嬸子給你…”剩下的話在老隊長的怒氣中吞回進嗓子,低著頭回到人群中。 兩人這才順利的走到大石頭邊上,明明一夜未睡,此時卻容光煥發的猶如吃了仙丹妙藥的老隊長敲了三下銅鑼后,開了口,“這東西咋賣出去的,那幾個小子也說的夠清楚了,沒有酉子咱們咋拉去城的就得怎么拉回來?!?/br> “所以這次我做主,昨兒個去城里的每人額外補貼兩塊錢,丁酉給十塊,你們看咋樣?” “成!” “聽隊長的!” 老隊長:“賬也算出來了,這一趟咱們拉去的毛栗總共賣了三百六,減去那兩成和昨兒進城的補貼,還有268,咱村60多戶,除了王二麻子那幾家沒上山的,你們每家大概能分5塊錢,不過具體分多少,還得看你們那幾天的采摘量,每家戶主出來,咱們分錢!” 見底下人都驚呆了,老隊長不厚道的笑出聲,別說村民們了,連他剛聽到丁酉和會計算完的數目后,煙鍋都被驚的摔在地,要知道他們村壯勞力最多的李大柱家,全年無休的出工,到年底也只能分到120塊錢。 老隊長又敲了三下銅鑼,扯長著調子,“分錢嘍!分了錢給娃兒們買糖甜甜嘴嘍!” 這下人群炸了鍋,除去沒上山摘栗子的那幾家面如土色,其余的人家個個歡天喜地的和過年了一樣,看著坐在老會計身邊的丁酉眼睛都冒著紅光。 狗子哪兒是掃帚星??!這分明是個財神爺!怪不得李瞎子會瞎,財神爺都能說成掃帚星,能不瞎嗎? 想著狗子還要帶他們用炕孵小雞仔,心頭越發火熱。 說不定他們以后不止能吃飽,還能天天吃上rou哩! 領到錢后,眾人對丁酉更是熱情,里三層外三層的,圍著丁酉七嘴八舌的打聽什么時候教她們孵小雞仔。 見丁酉說的嗓子都啞了,這群人還不走,“粉絲”們不樂意了,趙二丫帶著姐妹推搡著這些人離開。 自從分到錢后,先前哭的最厲害的趙二丫和她的姐妹就成了丁酉的粉絲。 摸著口袋里的錢她笑的慈愛,再攢點錢就能帶小閨女去城里找白大褂治哮喘了,所以在她眼里,丁酉就是她的半個救命恩人。 王二麻子帶著兩個跟班眼睛通紅的看著領完錢的眾人,心里越想越不服氣,他不信掃帚星這么有本事,這次不過是瞎貓碰上死耗子而已! “哥,要不難也跟著掃帚星干吧?”丑羊死死的盯著別人數錢的手,恨不得搶過來塞進自己荷包。 “干你m!”王二麻子抬腳把丑羊踹個趔趄,“要老子向那掃帚星低頭!這輩子都不可能!” “可是哥,有錢呢…” 王二麻子瞅著村里花寡婦家的小子捂著錢傻笑,拍了丑羊一巴掌,向旁邊努嘴,“想錢還不容易?晚上哥就帶你們去弄錢?!?/br> 三人鬼鬼祟祟的跟上… 接下來的日子里,丁酉忙的腳打后腦勺,每天田里——村民家——宋長生家三點一線的奔波著,白天上工,下工后帶著秦愛民教村民們用炕孵小雞仔,和老隊長斟酌養殖場的事,幸好的是秦愛民學會后幫他分擔了一部分工作量,否則他就是把自己分成兩半亦忙不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