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節
周仁看著眼前的小舅子,依舊還是不以為意的樣子,不禁皺眉,他這個小舅子果然只適合做個只有眼前利的小商人,便是像那家以輿圖封勛的賀家一樣,也是不可能的,更別提做官了,而且他這位小舅子還自視甚高,若不是看其在經商,斂財上還有幾分頭腦,能幫他在恩師面前長臉,提供銀錢,不然,便是此人再是他小舅子,他也不會搭理他一句,更別提和他在這里講明其中利害,浪費口舌。 “天高皇帝遠,再是什么次輔的家族,和什么衛家的嫡長子又如何?在山東這個地盤,哪里有人敢和楊大人作對?當然,在章縣,自然也是沒有人敢和姐夫您作對的,我都是生活在您的庇護之下的,沒有您,哪里有現在的我啊?!泵缥膫ゲ灰詾槿坏財[擺手,但看著周仁看向他的目光中帶著nongnong的不悅之意,又陪笑奉承著周仁。 “不過,姐夫,就是那次輔和衛賾再厲害,這手也伸不進章縣來不是?”苗文偉對著周仁偶賠笑著,衛賾的治所在任安郡,章縣不屬于任安郡的治下,而次輔便是在位高權重,也不能直接插手地方政務,這點常識他還是知道的,然后繼續對著周仁道:“再說,咱們山東本就遠離京城,上面每次派來的欽察不都是象征性的走個過場,所以這也沒什么可害怕的?!?/br> “咱們做這事是楊大人默認的,有事楊大人也脫不了關系,他不會不保咱們的?!泵缥膫]有絲毫擔心地對著周仁道。 “這次和以前不一樣,據說上面已經派了欽察來山東,來得人中還有皇天貴胄,這陣仗哪里是以前那樣的小打小鬧可比?”說道這,周仁似乎想起了什么,眉頭狠狠皺起,“這次欽差的到來,并沒有提前知會各府,據說后日欽差儀駕就會駕臨齊州府,這件事可不同尋常?!边@是之前從沒有過的事情,欽察巡查至少提前半個月只會省臺,這是慣例,但從這次欽差的行為來看,似乎來者不善。這個消息,還是三日前才收到的消息,這個時候,估計各府除了例如任安郡和個別幾個被布政使監視起來的知府縣令外,其余的人都知道了。 “至于你說得那些關于布政使大人的話,最好把嘴把嚴,不然誰都救不了你?!敝苋示娴溃骸澳阄也贿^是最底層的一個,泄露了一些秘密,沒人能保得住你?!?/br> “再者,你我在那些人眼中,不過是一顆隨時可以舍棄的棋子,到時出事了,上面的人沒有事,推得一干二凈,他們將自己指摘干凈,沒有什么事,倒霉的只會是我們這些辦事的,到時依照大齊律,我們便是有十個腦袋也不夠砍的?!敝苋收f道這,眼中寒氣漸起,他在官場上呆了這么多年,這種事情真的是屢見不鮮,但若是真是到了魚死網破的時候,他不介意為了活命,讓那些人下水,一個都別想跑。 沒道理他出了最大的力,拿最少的銀子,最后什么臟水都往他身上潑,讓他承擔全部的罪責,這樣的事是不可能的。 “嗯,謹遵姐夫教導,我以后一定注意?!泵缥膫?。 “那姐夫,這么好的營生還干不,這可是賺錢最好的時候?!边@段時間,指著那里的糧食,他賺得個盆缽滿提,雖然上交給布政使六成的收入,但剩下的也依舊夠他每天從夢里笑醒了。 “算了,還是繼續吧?!敝苋氏氲阶约豪蠋熃洺ψ约捍咩y子的事,點了點頭,“相信恩師會處理好這些關系的?!?/br> “嗯,我知道了,謝謝姐夫?!泵缥膫ヒ宦犨@句話,立時笑開了。 此時,前往章縣的官道上,沈皎對著身旁的暗彥道:“他們若是真的是利用那里的糧食……”說到這,沈皎沒再說下去,但眼中充滿了深深的寒意,語氣森然。 第147章 糧倉 沈皎皺了皺眉, 沒有將話再說下去,看著眼前這些懷里抱著饅頭的災民,對著一旁的暗彥問道:“彥先生, 咱們所帶的糧食若是救濟周圍村莊的百姓, 可能維持兩餐?” “公子,現在的糧食是前天才送來的,若是救濟周圍村莊的災民, 維持兩餐應是可以的?!卑祻┛粗蝠ㄐ闹幸呀浻辛舜蛩?,只是回答, 也不阻止,在來之前陛下便有交代, 讓他一路上以元嘉郡主這個主子的想法為主, 便是遇到想法相悖時, 也盡量遵循元嘉郡主的意思。所以,雖然他現在對其的做法,并不認同,但也不會阻止,他只需要服從命令便夠了,主次永遠要記得。 “不過, 按照屬下之前了解的情況,這周圍的百姓應該有千人左右, 肯定是不能按照剛才那樣的供給了?!卑祻┖怂懔艘幌码S行的糧食, 皺眉道。他不阻止郡主發善心, 救助百姓, 但也不能讓其隨性子來,不知糧草之事的重大。若是像之前承諾柳樹村的村民一般,都給了平常百姓半年都不一定能吃上一頓的饅頭,還管飽,這樣救濟程度根本不是他們現在所帶的糧食能承受的了的。 “這個彥先生放心,我明白輕重。既然是救災,就按照朝中救災的慣例來,每人領一升粟,孩童領半升?!卑凑沾簖R救災時的慣例,每人一天可領一升粟,孩童領半粟,雖然不多,但也夠一個人在災年維持生命,不餓死了。 “對了,讓男女分開領,維持好秩序,避免相蹂?!鄙蝠ㄕf完后,又對著身旁的暗彥囑咐道。在這樣一個饑荒的時代,可以想象,領糧食時,百姓蜂擁而至的場面,但這樣的場面,最令人擔憂的便是踩踏事件了,她記得在學史時,老師張博鈞在講到賑災時,有一篇介紹前朝的一位刺史在賑災時,便是采用這樣男女分開領糧的方法,從而減少了很多的踩踏事件。 “是,屬下這就吩咐下去,讓良器維持好秩序,公子放心便是?!卑祻?。他也是沒有想到元嘉郡主會考慮如此周全,但心中還是止不住的擔憂,這將糧食都發出去,他們接下來該怎么辦,雖說餓個兩三天不會有餓死,但也會讓那些士兵手無戰斗之力,若是再遇到一次劫匪,那后果不堪設想。 如此想著,暗彥也皺眉問了出來:“公子,這也不是長久之法啊……” “這個我自然知道?!鄙蝠ú淮祻┱f完,擺了擺手,安撫道:“彥先生,我自是知道這不是長久之法。至于糧食問題,您不必擔心,明天咱們往章縣縣城而去,我記得章縣應是有官倉的,并且還應有不少儲量才是?!?/br> 暗彥聽后大驚,連忙道:“公子,章縣是有官倉,但是那可是軍倉,不能擅動啊?!?/br> “我自是知道是軍倉?!鄙蝠〝[了擺手道:“軍倉又如何?” “軍倉沒有內閣公文和圣旨,是不能擅動的。動了軍倉,公子,原是好意,也會成為壞事,到時朝中的一些大臣,得知后,一定不會善罷甘休,到時朝野廢然。更何況,您身上并無官職,介時又是一個把柄落在那些有心人手中,您和……”說到這,暗彥還向上方拱手以示天和帝的身份,然后道:“之前的打算可都不成了啊?!?/br> 在沈皎和天和帝身邊這么長時間,他多多少少也知道天和帝對元嘉郡主的期盼和沈皎自己的打算,天和帝似乎有意讓元嘉郡主進入朝堂,而元嘉郡主也十分有此意。他多多少少也能猜出天和帝和元嘉郡主打算以這次山東受災之事作為元嘉郡主進入朝堂的踏板,但若是開了軍倉,介時便是元嘉郡主立了再大的功勞,也無濟于事,反而還會收到群臣彈劾,最后很可能連原本的榮耀都保不住。 在大齊,天下糧倉共分六種,正倉、轉運倉、太倉、軍倉、常平倉、義倉。正倉即所謂的常年直接受納正租的官倉,軍倉、正倉供應兵餉;正倉、太倉供應官祿;常平倉負責平準糴糶;義倉負責賑貸救濟。所以,平日里地方官員能動用的只有義倉,常平倉的動用需要報省部審核,而太倉供應官祿,根本不是地方官可以觸碰的。至于轉運倉,是沿漕運設置的,是為了長途運輸糧食物資集中于京師而特設的糧倉,這樣的糧倉在大齊多是只起到中途轉運的作用,一般情況下并不會存儲多少糧食。至于正倉,存儲量巨大,是真正的官倉,也不是地方官員可以擅動的,動用官倉時,一般情況下,都也要報閣部和戶部審批,不過,歷史上也有不少地方官員在遇到緊急災情時,沒有經過閣部和戶部審批而動用官倉的,動用官倉者,朝中會根據其具體作用,而決定其是否降職還是如何,不過,動用官倉被嘉獎的官員也有不少。 但無論是哪種倉,都沒有軍倉來得重要和敏感。軍倉不僅是為了發放軍餉,也是以防大齊在突然進入戰爭時,有足夠的糧草供給士兵,可謂是重中之重。所以,還沒有哪個官員會去動用軍倉的,凡是挪用軍倉的,就沒有全身而退的,重者,將會誅三族。 但軍倉也不是哪個地方都有的,章縣之所以有軍倉,不過是占了其水運便利的條件,方便糧草的運輸和調給。 “公子,您可千萬不要打軍倉的主意啊?!卑祻┛粗蝠ú粸樗鶆拥臉幼?,著急難耐地急聲道:“郡主,這章縣也不止一個糧倉不是?” 提到章縣的糧倉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章縣的軍倉,可章縣的糧倉也不止一個? “章縣只是縣,不設官倉?!鄙蝠ㄋ坪踔皇窃陉愂鍪聦?。按照大齊的慣例,官倉一般設在郡中,縣中不設。 “還有義倉!公子,還有義倉!”暗彥急聲道。沒有官倉,還有義倉。 “公子,義倉才是賑災所用的糧倉啊?!绷x倉是地方官員可以隨便調用賑災的,朝中規定,若年谷不登,百姓饑饉,當所州縣,隨便取給。 聽到義倉兩個字,沈皎輕笑,搖頭道:“彥先生,義倉中不可能有存糧?!?/br> “怎么不可能?”暗彥反駁道:“自大齊建國起,朝廷便下令各州縣設立義倉,這些義倉中的糧食再少,應該也是能支撐到端王殿下來的?!倍送躐R上就會到達齊州府,介時賑災的糧草定會分發給各州縣,章縣又是受災最嚴重的縣之一,應是會成為最先被發放糧食的地方。 沈皎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暗彥所說的事情她明白,義倉本就是為備荒年而設置的糧倉,北齊時征義租,在州、縣設倉存儲,此為義倉的先河。前隋始設義倉?!端鍟らL孫平傳》:“奏令民間每秋家出粟麥一石以下,貧富差等,儲之里巷,以備兇年,名曰義倉?!鼻疤坪颓瓣悤r,義倉時廢時設,但是在大齊義倉一直是設立的。 在大齊,義倉由州縣設置,王公已下墾田,畝納二升。其粟麥粳稻之屬,各依土地。貯之州縣,以備兇年。當然,這個規定,依照每年各地的收成,有所增減。但無論如何增減,時至今日,大齊義倉的規定至今都沒有被廢除,所以,按照常理來說,各縣和各州郡的義倉中都多多少少的應該有存糧才是。 不過,凡是都有例外不是? “彥先生,章縣的百姓多數以護河款為生,本就沒有多少人種田,更何況,章縣的這些漕戶多少年沒有領過全部的工錢了,你沒聽他們說,他們平日里靠那點少的可憐的工錢和種的一點地為生,哪里還有其余的糧食去填滿義倉。而章縣和其所屬的山陽郡皆知道其拿不出糧食,平日里的漕運還需要漕戶出力,所以也不至于逼得太狠,讓其出糧填滿義倉,所以這這章縣的義倉中應該不會有存糧了?!闭f到這,沈皎嘆了口氣。 “至于這社倉,估計是更不會有了?!贝簖R,二十五家為一社,好一點的地方,每一社會設立社倉,以備災年,但也只是好一點的地方,社倉的設立不是硬性的規定,全憑百姓自己。章縣的漕戶這么多年連平日里吃飯都困難,哪里還有余糧存在社倉中呢?本來這社倉,也只有江南的一些富縣才會有。 暗彥聽完沈皎的這些話,眉頭緊皺,他知道元嘉郡主分析的都是正確的,可便是再正確,他也不能任由元嘉郡主真的去打軍倉的主意啊。 沈皎看著暗彥還想再勸,便道:“彥先生,便是沒有我,也已經有人打上了軍倉的主意了?!彼腊祻┦菫榱怂?,所以點明道。 “郡主是說章縣的縣令?”暗彥聽到沈皎的話,想到之前村正所說的章縣正在貴的離譜的糧食,恍然道。 “周仁當真如此大膽?”一個縣令居然敢動軍倉,在他看來,不是大膽,而是不要命了。 “財帛動人心?!鄙蝠c了點頭,說到這眼中滿是寒意,“更何況這財帛動的可不止周仁一個人的心?!?/br> 說到這后,沈皎不再說周仁,而是對著暗彥安撫道:“彥先生放心,我動軍倉,不會直接動處在軍倉中的糧食的,朝中不會有我的把柄的?!?/br> 隨后,也不管暗彥明不明白,也不再說下去,而是對著安排好事宜,走過來的吳瓊道:“辛苦了?!?/br> “公子客氣了?!眳黔偦氐溃骸肮?,一應事宜都已準備妥當,只是不知這發糧的地方定在哪里?還有,現下天色也不早了,定然到不了附近的館驛了,不知今日宿在哪里?還請公子示下,良器也好早做準備?!?/br> “叫村正過來?!鄙蝠]有回答,而是吩咐道。 待村正上前,沈皎問道:“村正可知這附近的村子一共幾家,哪個村子在中間,離周圍的村子比較近?” “回公子,這也是巧了,我們附近一共三個村子,數我們柳樹村在三個村子的正中間,也是最大的一個?!贝逭s緊回道。 “那今日便下榻柳樹村吧?!鄙蝠▽χ鴧黔偡愿劳?,然后又對著村正道:“一會兒你帶著一些村民去旁邊的兩個村子去,告訴他們我會在柳樹村發糧,讓他們來領,男女分開,每人一升,孩童半升?!?/br> “公子真是大好人啊,公子的大恩大德我們沒齒難忘……”村正跪下,激動地說著。 沈皎嘆了口氣,讓人扶起村正。 “好了,現在去柳樹村吧?!鄙蝠ㄉ宪?。 隨后,在村民的領路下,一行人往柳樹村而去。 第148章 糧商 章縣縣城的城門前,一隊由七八十人左右護衛的車隊從城外駛來, 頗為引人注目。 守門的士兵看到前來的車隊對著身旁的一塊兒的士兵道:“呦, 這個天兒居然還有人往章縣里面跑, 估計又是不知道章縣情況的?!闭f話的是一個年紀大些的兵士。 說完后,其身旁的一個差不多年紀的, 立時贊同道:“咱這章縣又不是以前, 現在來咱這的,也就只有那些不知道章縣情況的, 等他們打聽清楚章縣的事情后, 肯定會立時就走的?!闭驴h可不是之前那個繁華的漕運要塞,往來的商隊絡繹不絕, 就依照現在章縣的這個災情,里面遍地都是災民, 餓死者太多,連買糧食的錢都不夠, 哪里還能有錢買其他的東西。 “石大哥,雖然咱們章縣是災城,可正是如此,這賣糧食不才有利可圖嗎?這群商人,說不定就是一群看準了章縣的災情,來賣糧食的糧商, 想大發一筆呢?”一位年輕的軍士不明所以, 問著剛剛說話的人。在他看來, 章縣正是因為是災城, 才有利可圖不是?現在章縣的糧食已經高的離譜了,別說是那些貧苦的百姓,便是一些家底不豐厚的鄉下的鄉紳都負擔不起這個價格了。 “小弟不懂事,還要勞煩石大哥和黃大哥提點小弟一下,小弟感激不盡?!蹦贻p人發現自己話落后,旁邊剛剛說話的兩人嗤笑了一聲,眼中露出嘲意,便知道自己的話不對了,這其中有不少的關竅,立時求教道。他不想自己還以后踩著什么地方,要了自己的命。 “看在你小子還算不錯的份上,今天你石大哥就提醒提醒你,免得你日后丟了小名都不知道?!蹦莻€叫姓石的人對著年輕的軍士說道:“現在還在賣糧食的糧鋪的東家是誰,你知道嗎?” “知道,苗家糧鋪嗎?”年輕人立時答道:“現在滿章縣也只有苗家一家糧鋪在賣糧食了,其余的糧鋪都關門了,所以這糧價才這么高嗎?”這點,全章縣的人都知道。 “可你知道這苗家為什么能經營下去嗎?” “還能為什么,不就是因為其在這災年有糧食,而其余的糧鋪沒有糧食嗎?還能為什么?”年輕的士兵對這個問題有些不明所以。這個時候,糧食價格這么高,誰要是手里有多得吃不完的糧食還不都該拿出來賣,趁機大發一筆嗎?反正要是他手中有糧食,一定會拿出來賣的。不過這樣的事,也只是想一想而已,他們這些守城門的士兵雖然位卑,但終究也是有軍籍的,由朝廷供給糧食,他們的供糧不是有縣衙發的,而是由兵部發給地方提督,在發給他們,中間不經過縣衙,所以他們還有糧食,便是靠著他們這點俸糧,家中才不至于餓死。但手中多余的糧食也是沒有的,不然他真的想要趁機發一筆財的。 “你當真以為章縣的那些個鄉紳員外的糧鋪中沒有糧食?”姓石的士兵壓低聲音道:“這才離水災過去不到兩個月,河口決堤的地方也多是在周邊的鄉鎮,咱們縣城隨也被淹了,但也不至于所有富戶家中的存糧都被沖走了?!毕喾?,那些富戶有專門巨大的儲存糧食的地方,損失并不大,反而是那些平常百姓家中沒有好的儲量地方的人家,家中的糧食損失巨大。 “所以,那些糧商手中肯定有存糧?!蹦贻p的士兵聽到后,得出結論,但隨后又不明白的問道:“既然他們手中有糧,怎么不拿出來賣?” “說你傻你真的傻?!笔盏氖勘托Φ溃骸澳阒滥切彰缂疑啼伒臇|家是什么背景嗎?” 石姓士兵看著旁邊的人不知所以的樣子,低聲道:“那位可是咱們縣太爺的小舅子,不然為什么咱們縣城只有姓苗的一家糧鋪賣糧。還有,咱們縣城一開始受災時,不是沒有糧商來咱們這賣糧,可是最后呢?不都是全都離開了?!泵恳粋€受災的城市,都是那些糧商最喜歡光顧的地方,但是也不是每一個地方那些新來的糧商都能生存下來,章縣又只是縣城,來得也都是一些小糧商,沒有什么大的背景,再說這民不與官斗,商人更是如此。 “所以,這也是我和你黃大哥之前為什么說,等他們知道咱們章縣的情況后,就會走得。這情況可不只是指咱們章縣受災的事,也是只咱們章縣這糧商問題牽扯上的官場上的事?!笔盏氖勘粗贻p人還是不太明白,所以壓低聲音,靠近其耳邊將事情挑明道。 “好了,那隊人快來了,別聊了,有的忙了?!秉S姓的士兵看著到了眼前的車隊,對著身旁的人道。 黃姓的士兵話落后,石姓士兵和身旁的年輕人趕緊分開站好。 “請出示你們的路引?!秉S姓的士兵在車隊走來后,看到前方一輛馬車拉車用的雙匹高頭大馬,態度比之前恭敬很多。不說別得,單是那兩匹馬,雖然他相馬的本事不佳,但是他那兩匹馬實在是太顯眼了,只要是稍微了解馬的人,都知道這兩匹馬珍貴得很,至于到底價值幾何,他就不清楚了。更重要的是,拉馬車用的是雙匹馬,在大齊,只有官員和權貴子弟才能用雙匹馬,而且這些護衛穿戴相同,氣勢非凡,也不是平常人家可以培養的。 所以,無論從哪一個方面,都足以說明,眼前的這隊人馬都不是他們之前以為的普通商人,而且身份非比尋常。 “給?!鼻胺降膮黔倢⑹孪葴蕚浜玫穆芬龔男渲心贸?。 “請?!秉S姓士兵看過路引,將其歸還。 待一行人遠去,旁邊的石姓士兵和年輕的士兵才走了過來,好奇地問道:“這架勢看著可不像是商人,到底是什么人???” “不知道?!秉S姓士兵搖了搖頭。 “你不是看了路引了嗎?” “路引上只寫了是從京城來的,其余的就不清楚了。路引又不是身份文牒,將身份寫得一清二楚的?!彼麄冞@里又不是關卡,只是一個縣城,只有查看路引的權利,沒有查看身份文牒的權利。 “要是再遇到,恭敬些。京城那個地方,權貴多得到處都是,隨便一個在京中不起眼的官員,來到咱這,說不定都比縣太爺還大,小心些總無過錯?!秉S姓士兵對著身旁的兩人好心勸道。 見兩人都慎重地點了點頭,黃姓士兵才放下心來。 而被他們討論的沈皎一行人,自進門后,便在隨行的柳樹村村正的指路下,一路朝著苗家糧鋪而去。 等他們到時,苗家糧鋪前圍滿了不少人,但多是出于觀望的狀態,真正買的沒有幾人。旁邊的管事看著圍著糧鋪的人不買,很是不滿,喝令讓不買的人趕緊離開。 “多少錢一斗?”沈皎對身旁的暗彥問道。 “一……千文?!卑祻┛粗Z鋪旁邊的告示,有些不敢置信地將告示上的字讀了出來。 第149章 天價 一千文是什么概念,在大齊, 一千文便是一貫錢, 而一個三品大員的俸祿也不過是一月四百貫錢, 當然這是不包括其余的一些茶水費等其余費用的結果,所以這斗米千文的價格可謂是米珠薪桂了。 沈皎聽到這個價格, 眼中露出寒意。她記得《貞觀政要》中記載, 貞觀三年,斗米三錢, 《通典·食貨志》中記載開皇十三年, 斗米五錢,便是唐朝大中年間, 斗米也不過是五十錢。而斗米千文,這樣的價格只有在戰亂的年代才能出現, 比如前陳末年,那個時候群雄割據, 糧食才一度被吵到了斗米一千二百文的價格,不過那個時候,是戰亂,糧食緊缺,物價奇高是正常的??墒乾F在呢,正值太平盛世, 以前大齊每年不是沒有遇到過旱災和水災, 但物價最高也不過是二百錢一斗, 比之平時的米價亦是貴得離譜, 可現在的這個價格卻是連她都沒有接受的。 “彥先生,我若是沒有記錯的話,京城的糧價應是斗米七錢吧?!鄙蝠ò櫭紗柕?。 “回郡主,京城的糧價普遍偏高,糧價多是在五錢到七錢左右,但周圍各縣城的糧價差不多是斗米三錢,這在歷朝歷代算得上是十分低價的了?!奔Z食價格越低,說明百姓手中的存糧越多,也許在其余的方便不好,但糧食價格低,最起碼百姓能吃飽,如此,也算是上是太平盛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