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節
書迷正在閱讀:望梅不止渴、直播算命群、錦魚歡、我兒子在她手上.、蜜芽的七十年代、奪夢、筆直、[綜英美]羅賓女孩兒波特、救救這個美學渣[快穿]、心甘情愿
她心中大驚,立時抬眼,看向唐玉藻。唐小郎輕聲道:“娘子走之前,阿母的腿腳,便不大利索了,時日一久,竟雙足潰爛,下不來地。但阿母說,因娘子在北邊打仗,不敢讓娘子分心,便攔著奴,讓奴瞞著娘子?!?/br> 徐榮桂被抬上了那小車,邊磕著瓜子兒,邊數落這個,絮叨那個,眉眼之間,滿是高興。徐三心中酸澀,邊按著她吩咐,推著她走,邊柔聲問道:“這個車,是誰給你做的???” 徐阿母立時抬頭,盯著她道:“你有個同僚,姓周,你曉不曉得?周官人,讓人送來了圖,唐小郎拿著圖,找京中最貴的木匠做的!這個周官人,是個大善人,徐老三,你在朝中,可得好好照拂人家。我讓唐小郎去送錢物,人家都不要的?!?/br> 姓周啊。 徐三輕笑著道:“好,我自會謝過他的?!?/br> 她推著徐阿母,緩緩行過小園香徑,只見滿庭落葉,金紅相疊,檐下擺著木架盆景,一一望去,有徐三的碗蓮、通泉草等,此外還有天香桂子,玉鳳凌霄,裊裊秋風之中,暗香浮動,令人身處其中,不由心緒安寧,便連聒噪如徐阿母,待了一小會兒,都耷拉著眼皮兒,困意上涌。 這小小院落,打理的極妙,每一處,每一景,都暗中用了心思。徐三乃是知花愛花之人,抬眼一掃,便知無論春夏秋冬,都有花草恰當其時,一年四季,這園子之中,皆有美景可賞。 少頃過后,徐三見徐阿母鼾聲漸起,已然睡沉,便令奴仆上前,將她小心抱回房中。待到其余人等,一并退下之后,她緩緩轉身,看向唐玉藻,柔聲笑道: “玉藻,我得你為仆,三生有幸?!?/br> 唐小郎輕笑著搖了搖頭,緩聲道:“得娘子為主,才是三生有幸?!?/br> 幾年未見,商海浮沉,徹底將他洗禮了。昔日那個卑微俗媚、囿于閨閣的小郎君,早已被光陰帶走,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個清俊的男人、一個儒雅的商人,更是一位冷靜持重的管家。 徐三若非知其身份,但看他這扮相,還要以為他是哪家的翩翩公子。 徐三緩緩一笑,沉聲道:“做買賣,誰先得著消息,誰就先得利。我出了何事,徐家出了何事,想來你也知道,便無須瞞你了。前些日子,我無所事事,便惦記起你來。你是有本事的,只是礙于身份,不能大有作為?!?/br> 唐玉藻聞言,卻是斂去笑容,皺眉看她。那一雙不語而笑的桃花眼,此時也暗沉沉的,便連徐三,都看不穿個中意味。 她稍稍一怔,接著含笑說道:“我花了兩千兩白銀,走了門路,給你買了平籍。從此之后,你再不是我的奴仆了。至于從前商鋪,我掏過本金的,便還厚著臉皮,賴你分成。我若不曾掏過,都是你用利錢,再從旁人手中買來的,那這些鋪面,便與我毫無干系,以后都是你的了?!?/br> 她是真心為了唐玉藻好,細說起來,也很是高興:“從前按著規矩,我不在京中,你便也不能出京。如今好了,你可以四處去做買賣,去我治下的北地州府,去吐蕃,去蒙古,甚至去羅宋島,去乘船出海,通商天下!” 徐三笑著抬眼看他:“玉藻,再沒有人能拘著你了,奴之一字,今后也不必說了!白銀千兩,換回平籍,這是我做過的……最值的買賣?!?/br> 第216章 曾是寂寥金燼暗(四) 曾是寂寥金燼暗(四) 徐三言罷之后,笑吟吟地看向唐小郎, 頗有幾分邀功之意。而唐玉藻淡淡瞥了她兩眼, 卻是忽地抬袖, 輕輕撫摸著她額前傷處, 對她低聲道:“娘子額前有傷,得趕緊搽藥才好?!?/br> 徐三見他對于平籍之事, 似乎并不高興, 心中很是不解。她拂去唐玉藻的手, 皺眉看他,低低說道:“小傷而已,連皮都沒破, 不必抹藥了,它自己會好的?!?/br> 她稍稍一頓,又有些忐忑地問道:“玉藻, 你怎么了?為何不高興?” 唐小郎垂下眸來, 睫羽微顫,緩緩笑道:“娘子不要奴了, 要將奴掃地出門, 緣盡還無, 何喜之有?” 徐三聞言, 無奈而笑, 哄他道:“怎么就是緣盡了?我還得求唐掌柜給我分成呢。我這點兒俸祿,可養不起一大家子。唐掌柜的買賣,日后定是越做越大, 茍富貴,可要莫相忘啊?!?/br> 她頓了頓,又戳了下他胳膊,笑道:“還有,莫要忘了改口。奴甚么奴?該說‘我’了?!?/br> 唐玉藻緩緩抬眼,凝望著她,接著柔聲說道:“好,我?!?/br> 徐三見他終于改口,心上一松,笑著點了點頭。唐玉藻抬起手來,分外自然地替她理著耳鬢碎發,口中則低語道: “娘子雖嫌棄我了,不想要我了,可我呢,生來是個賤皮子,偏偏還想伺候娘子,就想給娘子梳妝打扮,浣足濯衣。我求求娘子,娘子也行行好,便讓小的在你身邊跟著,里里外外,上上下下,再伺候你些日子罷?!?/br> 他頓了頓,又故意嘆氣道:“更何況,我若搬出這院子,阿母定會起疑,她要是知道你花了千兩白銀,給我買了平籍,定會大發脾氣,狠狠罵你一通。怒則氣上逆,氣逆則傷身,依我之見,還是莫要讓她知曉為好?!?/br> 唐玉藻所言,倒也有些道理。徐三雖不怕徐阿母知道此事,但如今徐阿母的身子,已然是一日不如一日,若是再將她氣著,病情恐會加重,實非徐三所樂見。 她想了想,瞥他一眼,含笑道:“不錯,不錯。以退為進,拿捏人心,曉之以情,喻之以理,唐掌柜說服人的本事,也算是學得了本官幾成?!?/br> 唐玉藻見她應下,勾起唇來,緩緩一笑。他正打算拉著徐三,進屋給她上藥,誰知便是此時,忽地聽得外間鬧哄哄的,似是有人吵鬧生事。 唐小郎眉頭緊皺,正要去前廳一探究竟,遽然之間,便見有一男子,挾著包裹,風風火火,闖入了園子中來。 那人散發披襟,衣裳不齊不整,分明是個陌生人,可唐玉藻一看他,便覺得分外眼熟,也不知是在何處見過。 唐玉藻憑著商海練就的眼力,皺眉一掃,便知此人透著殺意,絕非善茬,不好打發。他心上一沉,立時伸出手來,將徐三護到身后,哪知徐三卻是識得來人,挑眉用金文說道:“潘亥?你怎么找過來的?” 潘亥先前被周文棠的下屬帶走,也不知被帶往何處去了,徐三幾日未曾見他,幾乎將這人完全忘了。她只道,這少年從前不情不愿,好似無心為仆,如今來了開封府,正是他逃跑的好時機,定然不想再跟著她了,哪知他竟還找上門來了。 潘亥既然來了,便也不能不管。徐三只得跟唐小郎說,這小子能喂馬能掃地,給他在府中隨便尋個活計便是。唐小郎聞言,點了點頭,瞇眼看向那異族少年,心中不知為何,竟生出了不祥的預感來。 他緩緩走向潘亥,而那少年,抱臂站定,也在冷冷打量著他。 二人立于檐下,心思各異,對視許久,潘亥面色未變,只緩緩移開眼來。唐玉藻見狀,緩緩一笑,回身吩咐奴仆,讓人帶他到馬廄,仍當喂馬小廝。 潘亥一聽,也不推拒,直接就跟著那人,轉身朝馬廄走去。唐玉藻看著那少年的背影,只覺心上莫名不安,沒來由地焦躁起來。 而對于潘亥的出現,徐三倒是顧不得多慮。她如今賦閑京中,頭一等要緊事,就是為徐阿母花費重金,尋醫問藥。每日里都有不少大夫郎中,魚貫而來,出謀獻策,而無論哪個大夫,一看徐阿母的病癥,都說她得的乃是“消渴癥”,無法根治,只得緩解。 漸漸地,徐三也瞧出來了,這所謂“消渴癥”,即是糖尿病。難怪那婦人總是口干舌燥,飲茶常常一口飲盡,難怪她雙足潰爛,甚至流有膿水,原來這種種癥狀,都是由此病而起。 幸而這病雖不能根治,但只要控制血糖,也能多活許多年。徐三便給徐阿母立了規矩,讓她一不得動怒,二要少言少語,三要按時吃藥,至于她最喜歡的瓜子兒,更是不準吃了。 徐榮桂嘴上罵罵咧咧的,心里卻也明白,必須得按著規矩來了。她每日由徐三管著,很是乖順,徐三日日陪著她,緊繃了多年的心弦,漸漸也放松下來。安樂窩中,難得閑適。 在此期間,諸如秦嬌娥、吳青羽、羅硯等人,都來過府上,與徐三吃茶閑話。羅硯仍在開封府衙做事,秦嬌娥已然調至刑部,至于吳青羽,最是出息,小小年紀,已然當上了正四品的吏部侍郎。 只是她們來了之后,徐三卻也和她們定了規矩,說進了府門,莫談國事。既然不談國事,那幾人便只得說起了私事來。 徐三一聽,卻原來羅硯已然生下一子,秦嬌娥由家中安排,娶了個小官之子,便連年紀最小的吳青羽,都已經定了親事,年后便要擺酒成禮,只她一個,孑然一身,仍未婚娶。 旁人不知底細,哪壺不開提哪壺,偏偏又問起徐三的親事來。徐三一被問,自然是十分尷尬,連忙轉移話題,遮掩過去。待到眾人離去,她獨坐院中,憶及貍奴,卻是搖頭一嘆。 轉眼到了十一月初,冬至這日,亦是道教之中,元始天尊的壽辰日。徐三看著徐阿母飲盡湯藥之后,便早早出門,去赴蔣平釧的重陽觀之約。她穿著白綾小襖、青素裙兒,騎著白馬,行至途中,忽見小雪飄零,紛紛而下。 待到徐三上了重陽觀時,再立于檐下,凝眸一望,便見這纖纖小雪,不知何時,已然變成了漫天大雪。寒風之中,正有一滿月臉的女子緩步而上,冒雪而來,恰是徐三所等的蔣平釧。 二人含笑點頭,一并步入觀中,先去了殿內上香,之后再由道姑引領,去了靜室,坐下品茶吃齋。蔣平釧說起話來,溫柔而又和緩,便連家國天下之大事,由她講來,好似都不過尋常,徐三聽的輕松,也喜歡聽她說話。 齋飯吃到一半之時,蔣氏似是忽地有些猶疑,欲言又止,徐三瞥她一眼,自是瞧出端倪,便擱下竹筷,挑眉笑道:“平釧吾友,有話不妨直言?!?/br> 蔣平釧抿了抿唇,垂眸溫聲道:“這重陽觀中,有一位世外高人,道號棲真子,人稱曹姑。三娘該也曉得,便連官家來了這重陽觀中,都要與她閉門相談,這一談,便是幾個時辰。曹姑算命極準,若是三娘有意,我可以為你引見?!?/br> 徐三緩緩收起笑容,用帕子拭了拭嘴,接著輕聲道:“并非是我不敬,只是崔鈿當年和我說過,曹姑說她能活到八十歲,耄耋之年。后來如何,平釧你也是知道的?!?/br> 一提起亡故之人,蔣平釧也不由輕輕一嘆。她眉頭微蹙,坦然直言道:“實不相瞞,今日我約三娘來此,一是因我景仰三娘,有心要和你親近,二來,則是曹姑對我有托,希望我能引你來此。她說她時日無多,只想見你一回?!?/br> 蔣平釧稍稍一頓,又輕聲道:“她讓我跟你說,挽瀾、守貞,這兩個名字,都是她親自起的?!?/br> 一聽這話,徐三薄唇緊抿,心上陡然生疑。 她早些年間,便對此有所懷疑,那徐榮桂,大字不識幾個,守貞倒還罷了,似“挽瀾”這般的名兒,她又是如何起出來的?徐阿母說是找隔壁讀書人起的,還特地給人家送了一簍子糧食,可后來再提起,說法又不一樣了,說是送了一筐子姑娘果。 徐三對于這名字的來歷,雖一直有些疑惑,但卻也不曾在意。如今聽得蔣氏之言,她不由面色微變,猶疑半晌,沉聲說道:“那便勞煩平釧,為我引見曹姑?!?/br> 蔣氏點了點頭,喚來檐下道姑。少頃過后,便有人緩步而來,引著徐三,穿廊過道,朝著東殿行去。待到行至曹姑所居的靜室處后,徐三立于院中,凝望著那緊閉的門扇,心中不知為何,竟有一種強烈的預感—— 一旦她推開那兩扇門,她的人生,將會有翻天覆地的巨變。 挽瀾,挽瀾。此門一開,狂瀾將至。 徐三于大雪之中,佇立良久,終是深深呼吸,大步上前。她一手負于身后,另一手緩緩抬起,叩響了這朱紅色的,宿命之門。 作者有話要說: 上章修了個小bug~九月已經過了,蔣平釧不該約她過重陽節,改成冬至啦~ 明天回留言,開心! 第217章 世途常似夢中人(一) 世途常似夢中人(一) 就當徐三推開宿命之門時,徐府之中, 卻也出了大事。 當日徐三走后, 千霜萬雪, 紛紛而落。因如今徐三回來了, 唐玉藻每日都回來得極早,這日才不過晌午時分, 他便從外邊打道回府。 唐小郎踏雪而來, 回了府邸之后, 頭一等要緊事,可不是回自己的小院,而是抓了一把掃帚, 朝著徐三的居處緩緩走來。他唯恐雪天道滑,她不慎跌傷,又擔憂底下人做活, 不夠上心, 這才親自前來,為徐三掃雪。 然而當唐小郎來了徐三院中之后, 他手執長帚, 立于檐下, 忽地聽得書房之中, 有些古怪動靜。唐小郎心上一沉, 緩緩靠近窗楹,瞇著眼兒,隔著薄薄窗紙, 便見書房之中,有一人正不住地東翻西找,滿屋尋了個遍,翻找過后,又極其細心,一一歸放原樣。 唐玉藻見狀,知是有歹人闖入房中。他雙眉緊蹙,心上急切,只想要看清那人身形,遂忙不迭地抬起袖來,用指尖輕輕戳破窗紙。 那竹篾紙一破,唐小郎彎下腰來,瞇眼一望,起初黑沉沉的,甚么也瞧不真切,便連先前那人影都不知去向。他心上生疑,又傾身向前,哪知便在此時,一雙淺褐色的瞳孔,驟然出現在了窗紙那側。 他猝不及防,遽然之間,被那雙異色眼眸攫住了,便好似無處可逃的獵物,跌入了惡狼的陷阱。 一股深重的懼意,猛地襲上唐玉藻的心頭。 他呼吸一窒,掉頭就要逃走,張口就要喊人,哪知潘亥卻是速度飛快,從后方猛地撲倒唐玉藻,一手箍住了他的喉嚨,另一手則將他的嘴死死捂住。唐小郎拼死掙扎,額前汗水細密,口中不住發出嗚嗚聲響。 他死盯著院門處,滿心盼望著,盼望有人能在此時來院中。 他還不能死! 還有很多話,他還來不及親口告訴三娘,若是未能說出,必是今生大憾! 也不知打哪兒來了股力氣,他硬是將潘亥捂著自己嘴的胳膊,猛地扯到了一旁。潘亥見狀,忙又去捂,唐小郎卻是驟然張嘴,朝著潘亥腕處,狠狠咬了一口,直咬得鮮血飛濺,積雪之上,殷紅點點。 可便連唐小郎都未曾想到,潘亥被咬傷之后,噴涌而出的不止是鮮血,更有密密麻麻的細小rou蟲,白得可怖,擠擠挨挨,一股腦兒齊齊鉆進了唐小郎的嘴中。唐小郎甚至還來不及反應,倏忽之間,那群rou蟲便已消失不見——全都化入他的骨髓與血rou中去了! 唐玉藻憋紅著臉,喘著粗氣,瞪大雙眼,不敢置信地看向面前的少年。 而那少年,似是也未曾料到如此情形,一時之間,心神大亂。他喘息不定,陡然跌坐于雪中,緩緩搖頭,兩頰通紅,用蹩腳的漢話,朝著唐玉藻咬牙說道:“是你,是你自己咬過來的……我不想殺你的……” 言罷之后,他猛然抬手,匆匆拭去眼角溢出的淚水,接著從雪地中站了起來。茫茫風雪之中,他望著唐小郎,一步步后退,遽然之間,心上一橫,背過身去,朝著院外急步行去。 他深深知道,如今出了這樣的事,徐三那邊,定然是瞞不過去了。他本以為,身份敗露的這一日,他會以非常平靜的態度,來面對朝夕相處的身邊人,然而他萬萬不曾想到,他還是會慌,會怕,會不知該以何顏面,面對那個女人。 潘亥逆著風雪,神色恍惚,漫無目的地四處亂走,說是要逃,卻又不知該逃往何處。他想要忍住淚水,可淚水卻不聽他使喚,接連不斷,奪眶而出,北風拂過,面上更是如刀割一般,疼痛難忍。 跌跌撞撞間,潘亥也不知走到何處。忽地,他聽見有人問他道:“誒,北邊來的那個,你怎么哭了?怎么胳膊上都是血?” 說話間,幾人湊了過來,又是不解,又是好笑。潘亥定了定神,抬眼一望,卻見自己竟闖入了那擺滿盆景的小園里來,徐阿母正坐在木車中,由幾個小娘子推著,賞花吃茶。 眼下已近臘月,園中一片蕭條,先前還開著的凌霄、桂子,早已凋謝了去,化作滿地殘泥。潘亥拿眼一掃,立時便瞧見了那碗蓮與通泉草,遽然之間,一陣強烈的恨意涌上心間。 那人對他說過這花的來歷,潘亥也知道自己長得與何人相似。他生于北地,十幾年來,從未想過自己會與千里之外的賣花郎有如此淵源,而這七成相似,也讓他恨上了那素未謀面的晁四郎。 都怨他!若不是他,自己如何會遭這樣的罪? 也怨自己,偏偏長了這副相貌! 他知道,碗蓮是晁四送給她的,通泉草,則是那男人最后的遺物。但他不知道,自己這樣恨晁四郎,其中是否有一絲不甘,抑或是,永遠無法吐露的愛慕之心。 潘亥眼中滿是淚水。他驟然上前,抬臂一掃,便將那擺在架子上的花草盆景,全部都推翻在地,只聞得哐啷幾聲巨響,那翠葉柔枝,傾碎一地,混著污雪碎瓷,令人目不忍睹。 旁人見了,都大為駭異,徐阿母更是氣得叫罵起來。潘亥看見有人來拉扯自己,還聽見有人在說自己瘋了,瘋了,他是瘋了。他憋著口氣,冷笑著看向面前的婦人,夾雜著漢話與金文,猛地朝她怒吼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