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節
那大娘嘆了口氣說:“皇上御筆親批的,今年開始加稅了。去年的稅,沿用的前朝的例,今年開始,這稅賦啊要上漲一大半呢!你說,這稅一加,農戶手里的糧食就少了,這糧價少不得要往上漲。糧價一漲,我們這些老百姓吃什么??!” 馮三娘一聽,尋思著這位大娘說的在理。天底下的土地能長出來的糧食就那么多,朝廷征去了一大半,剩下的,哪里夠吃?遇上好年景還好,若是遇上災年,估計又要餓死不少人了。 恰在這個時候一個年輕人的聲音打斷了馮三娘的思緒,對那擔憂沒糧食吃的大娘說:“這位嬸子,你怎地只看到那告示的前半部分,不看告示的后半部分呢?” “皇上要征稅不假,可是后面不是說了要開恩科嗎?明年開春,天下英才便能下場一試,告示上說的清楚,只要能從科場上脫穎而出,定會委以重任?!?/br> 秦妙一旁聽著,覺著這皇帝果然有手段,先說加稅,再說開恩科。在老百姓為了加稅叫苦不迭的時候,再給出一個機會。嫌稅重,不想繳稅,那你好好讀書,爭取考個功名出來不就免稅了嗎? 如此既防止了因為加稅而激發的民怨沸騰,有加強了百姓中的寒門學子投入到科場中的積極性。 如此一想,秦妙很快地就回想起來去年見著容譽容公子的時候,曾聽容公子提到過,為了天下長治久安,今上必定要重開恩科。只是沒想到這事來的這樣快。會不會是容公子進了京城做了宰相之后給皇帝進言了呢? 不管上面的統治階級是個怎樣的想法,反正對于秦妙來說,重開恩科是個大大的好事。這樣自家那樣的莊戶人家中的孩子就有了往上攀爬的機會。 這么一想,秦妙便又想起了去年容公子曾經給的那封信,引薦前朝大儒,朱老先生的信。 當初聽容公子說過,好像那朱老先生就住在唐縣的什么地方。 具體住哪里,當時秦妙沒有打聽,想著就算是重開恩科,應該也沒有那么快。不想今上在求才一事上如此看重,這就張貼了告示將重開恩科一事昭告天下了。 馮三娘那邊和過路的大娘就著那年輕人說的開恩科一事聊了一陣之后就散了,回了糧店照看生意。 不少的人因為看過了告示上面說要加稅,生怕糧食漲價,看完了告示這就趕來了糧店打算多買點糧食回去,吃不完屯著也好讓心里踏實一些。 如此馮三娘和李柏便忙了起來。秦少廉也加入了進來,幫著李柏搬糧食。 秦妙帶著馮秋在后院里面幫著將那堆在倉庫里面的糧食往一個個的糧袋里面裝。雖然年紀還小,可是能幫些忙也是好的。 秦妙一邊忙著手上的事情,一邊在心里想著,如果大家伙看到那告示之后,全都起了屯糧的念頭,那上回從空間移到那三進宅子里面的糧食可就不一定夠用了。能支撐一個月都險。 是今晚再去那宅子里面補足庫存呢,還是在糧店門外張貼個告示,承諾店里面的糧食不漲價? 想來想去,還是決定了,張貼個告示承諾糧食不漲價的好。糧食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就算漲價也漲不到哪里去,漲太高,官府少不得要出面壓價,與其那樣,還不如承諾不漲價的好,如此既收攏了人心,還能免去官府的責難。 于是秦妙放下手上的活兒,出了糧店,找了街上的賣字先生,給了幾個銅板,讓他幫著寫了個小告示,大意是本店承諾,以后不管遇上任何事,店里的糧食都不漲價,請大家理智購糧。如此,云云。 告示拿回來,往糧店外面的墻上一貼,頓時就起到了效果,前往糧店買糧的人少了一些。糧食一次性買太多,放在家里幾個月吃不完,要生蟲發霉,豈不可惜,既然人家糧店東家承諾了不漲價,那就不必屯糧。 第163章 被人盯上了 當然也有一些不相信糧店當真能做到不漲價的婦人,依舊是咬牙買了不少的糧食。手中有糧心不慌嘛。 可不管怎樣,那則小告示貼出來之后,太豐糧店的口碑更好了。整個鎮上的人,沒有人不稱贊太豐糧店的東家是個大大的善人云云。 其他的糧店,平日里被太豐糧店壓著,現在好不容易遇上了這樣的好時機,還計劃著借機漲一漲價好大賺一筆呢,誰知道太豐糧店居然貼出來那么一則告示。這下好了,賺錢的路子都被堵死了,可為了名聲和口碑,為了不被太豐糧店給擠死,也只能忍痛跟著貼告示,承諾不漲價。 告示貼出來了,心里面的恨意卻是燒了起來。斷人財路,不得好死。太豐糧店的東家,你等著,逮到機會我不弄死你! 其他糧店里面的糧食,都是店主人花了銀錢走了各種渠道收上來,進貨成本加上庫存維護成本,若是賣不出去,或者低價賣出去,根本就賺不到銀子。不像秦妙,糧店里面的糧食全都來自空間,質量好,貨源足,最重要的是不用花銀子。 所以秦妙這會兒并不知道自己被人給盯上了。 鎮子不大,賣糧食的糧店也就三家。除去太豐糧店,剩余兩個糧店的主人就這樣因為共同的敵人走到了一起。謀劃著怎么給太豐糧店一個大大的教訓。 正在太豐糧店后院倉庫里面忙著將糧食裝袋的秦妙不期然的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她揉了揉鼻子,繼續干活,絲毫不知道自己就這么無緣無故結下了仇家。 黃昏之后,天色暗了下來,送走最后一批顧客,秦妙將糧店的門合上,讓大家都坐下來好好的休息一會兒。 因為都很累,馮三娘提議去翠花包子鋪買包子吃,吃幾個包子再喝一碗豆汁,又好吃又方便。順便她去買包子的時候可以去點心鋪子里面訂做喜餅。雖然開門做聲音掙錢很重要,可是認干兒子更重要。訂了明天認干兒子就不能再改動。 秦少廉一聽吃翠花包子鋪的包子,頓時就饞了嘴。帶著馮秋和馮三娘一起買包子去了。 如此,糧店里面就剩下了秦妙和李柏兩個。 馮三娘和馮秋都是沒有親人的孤人,所以明天的認親儀式很是上心??墒抢畎貐s是有親人的,他有個奶奶。 于是問李柏:“李大哥,你奶奶最近可好?” 李柏回答說:“將養了這幾個月,身體好了不少,病也很少犯了,除了眼盲,大體來說身體已經大好了?!?/br> “老人家是怎么眼盲的?天生的,還是后天得了什么眼疾?”秦妙好奇,作為一個學醫的,本能的對一些病癥比較關心。 李柏這下沒有立即回答,猶豫了一會兒,這才開口說:“我奶奶的眼睛,不是天生的瞎,而是生生哭瞎的?!?/br> “???”秦妙大驚。以前總在小說里看到有人哭瞎了眼睛,不想今天居然遇到了現實版。 都是些心酸的往事,沉沉的壓在心底,李柏原本以為再不會翻出來示人,可是現在面對著秦妙一雙清秀靈動美麗無比的帶著nongnong好奇的眼睛,心底沒有由來的一軟,就這么實話告訴了她。 “我爹是行伍出身,早些年,舊朝的軍隊和新朝的軍隊打仗,我爹就這么沒了,當時國家都保不住了,誰還關心哪些士兵……我奶奶得到消息的時候,戰事早已經過去,她不知道我爹什么時候沒的,甚至連我爹的尸骨埋在哪都不知道,悲痛欲絕,整日以淚洗面,想起我爹一次,便狠命的哭一回,想起來一次,哭一回,就這么哭瞎了眼睛……” 秦妙聽著李柏的話,心里跟著有些沉重。平日里只見他清冷沉穩,卻不想他曾經歷過這樣的心酸過往。爹死的那樣凄慘就算了,奶奶還哭瞎了眼睛,娘…… “那你娘呢?”秦妙心里想著的時候嘴里就問了出來。 李柏臉色沉冷,一臉的凝重:“我娘是被餓死的,就在四處兵荒馬亂打仗的時候。她為了省下糧食來給我和我奶奶吃,自己卻活活餓死了……” 聽了這樣的話,秦妙的一個心簡直沒辦法用言語來形容。今天之前,聽到李柏的這些話之前,她根本不知道李柏的身上居然背負了那么多的辛酸往事。 接下來不知道說什么好了,只能沉默著,因為有些傷口,是不能用語言來寬慰的。李柏經歷的過往,和秦妙第一次見到他時那滿身的傷滿身的血一樣,凄慘,絕望??墒撬麉s那樣冷眼看著,自最凄慘絕望的環境中挺直脊梁,傲視一切,用更加強硬的態度蔑視那些磨難。 秦妙不喜歡看人吃苦受窮。所以只要能幫助人,她定會施以援手。 剛開始她家的家境也不好,所以她努力賺錢,現在家里人終于過上了吃喝不愁的小康生活,一家人和樂安穩。除了她家,其他的莊戶人家也如此,只要不愁吃穿,這日子就是好日子。 就算是馮三娘這樣的孤人,有了吃穿不夠,還得安一個安穩的家才好??蛇@些人的幸福都是比較容易達成的。對于李柏,秦妙卻是不知道怎樣才能讓他感覺到開心和幸福,吃穿甚至是大筆的錢財在他眼里,似乎并不能觸動他多少。 這樣的人,須得達成更高層次的境界才能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