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節
“那讓三大娘做你的干娘好不好?你給三大娘做干兒子,這樣你就又有了家,有娘疼了?!鼻孛钤囍鴨?。 馮秋聽了,小臉上的笑容不見了,秦妙以為他不樂意,便說:“秋兒,我只是隨口問一問,你若是不愿意就算了,當我沒說過好了?!?/br> 馮秋搖頭:“不是的,我沒有不樂意,我只是想起了我爺爺?!?/br> “你爺爺怎么了?”秦妙想不明白馮秋的爺爺和馮秋認干娘這件事情有什么關系。 馮秋回答說:“我爺爺那天讓我來太豐糧店,并不是讓我來借銀子給他請大夫,而是讓我來投奔這個糧店里的大娘,爺爺說太豐糧店里面都是好人,說這里會收留我的,還說他特意打聽過了,這個店里賣糧的大娘是個孤人,若是能認她做干娘,日后我就有了依靠……” 第161章 掉色 秦妙這才明白過來,應該是馮秋的爺爺早早的就病了,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了。提早就幫著馮秋找后路。許是去年除夕的前一天的晚上在這家店得了免費的糧食,后來又看到這家店施粥半個月,這才動了讓馮秋來投奔的念頭。 可是來了做仆役的話,那爺爺心疼孫子,怕他吃苦。便在自己快要咽氣的時候叮囑馮秋來店里找三大娘,認下這個干娘,這樣那爺爺或許還能留著一口氣看到孫子找到了依靠好放心的去。 可誰知道馮秋這孩子是個有骨氣的,斷然做不到爺爺還在的時候自己丟下爺爺去認干娘,雖然招來了糧店,可絕口不提認干娘的事,只說借了銀子給爺爺治病。 到了后來,爺爺到底是沒撐住,去了??墒邱T秋被帶回到糧店之后,便不敢開這口去認干娘了。 到底是小孩子,剛沒了唯一的親人,又來到一個全新的環境,每天局促不已的努力適應著新環境已經讓他提心吊膽的了,哪里還敢提認干娘的事。萬一三大娘不同意呢,豈不是連留在這里蹭飯吃的機會都沒有了? 想到這里,秦妙笑著摸著馮秋的腦袋說:“別害怕,三大娘對你可是極滿意的。原本我還怕你不同意,現在有了你爺爺的意愿,這事啊妥妥的,跑不掉了。依我看,明天就把事情給辦了,這樣你也能早早的有自己家?!?/br> 馮秋點了點頭,卻是沒有說話。 秦妙知道,馮秋現在年紀太小了,剛剛沒了爺爺,現在雖然馮三娘出面認了他做干兒子,可是對于今后的生活,馮秋依舊感覺陌生而忐忑。于是寬慰他:“你不要擔心,三大娘會對你很好的,秋兒,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的,你只管用你勤勞的雙手迎接美好的未來就好?!?/br> 馮秋乖巧的回答:“妙妙姐,我記住了?!?/br> 秦妙帶了馮秋來到前面鋪子里,鋪子里面馮三娘剛剛送走了一個買糧的顧客。 “三大娘,秋兒他同意了?!鼻孛钚χf。 馮三娘一聽,高興壞了,幾步走到馮秋的面前一把將他抱了起來,開心無比的在馮秋的小臉上親了兩下:“好孩子,我就知道我們娘倆是有母子緣的,你看我姓馮你也姓馮,可不就是老天冥冥的安排么?!?/br> 馮秋被三大娘的熱情惹得有些不好意思,小臉紅紅的,不過還是一板一眼的開口說:“等我長大了,會孝敬三大娘?!?/br> 一句話將馮三娘說的心花怒放,好一個聽話懂事的孩子! 秦妙一旁看著,心里跟著開心,不由說:“依我看,明天就擺個香案走個儀式,然后我去八仙酒樓置辦一桌席面,大家一起吃頓飯慶祝一下,這事就算是成了?!?/br> 馮三娘忙說:“怎么能讓你破費,明天所有的開銷,都有我來出。這銀子不花在我兒子的身上還能花在哪里?” “這就叫兒子了。三大娘,你可不能有了兒子忘了我們這些人吶?!鼻孛畲蛉ふf。 馮三娘搖頭:“怎么會,你們都是我的恩人。等一下我就去點心鋪子里訂做喜餅,明天啊,你們都有份?!?/br> 幾個人在鋪子里面說笑了一陣,秦妙想起來還要去集市上替何花采辦生活必須品。于是就離開了鋪子。 馮三娘自去忙著招待顧客,秦少廉陪著馮秋在后院里玩耍。秦妙提了個裝糧食的布袋,計劃著東西采買完之后全都放布袋里提回來。不料李柏卻是跟著她一起出了鋪子。 “你不在柜上收銀子記賬嗎?”秦妙好奇的問李柏。 李柏將秦妙手中的布袋接了過來:“不妨事,三大娘會記在心里,等我回去了告訴我,到時候只需要在賬本上補上就行?!币郧八ツ亲永锩姘峒Z食的時候就是這么弄的。 秦妙知道三大娘是個磊落人,絕對不會貪墨銀子。于是便由了李柏,他跟著正好,有人幫她提東西了。 兩人沿著西大街往前走,先去了雜貨鋪子,采辦了油鹽醬醋,然后又去了布店,買了幾匹莊戶人家常穿的粗棉布。布店的掌柜看到秦妙之后,認出她來,笑著問:“小丫頭,又來買布了?” 秦妙點頭:“是啊,替村上的一個嬸子家采買的?!?/br> 布店的掌柜從貨柜后面拿出了幾匹輕盈單薄的料子來:“上次你來的時候問過夏天的料子,這不,貨已經到了,只是天氣還沒熱起來,沒有擺出來。要不一起采買了,回家也好提前將夏天的衣裳裁出來?!?/br> 秦妙捻起那夏天用的布料的一角在手里捻了捻,確實很輕透,可見是好料子,整個鎮上能用得起的人不算多。大約是覺得她每次來采買的東西多,付錢也大方,這才將這樣的好料子拿出來給她看。 只是……秦妙不由擔憂的問:“掌柜的,你這布料可會掉色?”萬一夏天穿上身被汗水一浸掉了色在身上,那豈不鬧笑話? 掌柜的立刻回答:“只要不長時間擱水里浸泡,就不會掉色。這是料子雖然輕透,可卻是棉線紡織的,棉線上色,本就不牢靠,天底下的棉布都是如此。若想一點顏色都不掉,那得是上好的錦緞,還得是彩色蠶絲織成的緞子,顏色天然生成,自然一點顏色都不掉,否則,就算是皇帝佬兒的衣裳,那也免不了要掉色?!?/br> 掌柜的是精明油滑的生意人,一席話說得,好像是再要求料子不掉色那就是蠻不講理了。 秦妙笑著回應說:“我一個小孩子,很多事情都不懂,多謝掌柜的指教了?!?/br> 掌柜的立刻和善無比的笑:“小神醫,你哪里是尋常的小孩子,實話給你說了吧,這些料子我門店可是很花了一些功夫進回來的,絕對是上好的貨色,不說別的,光是那細細的棉線都很需要一番功夫,然后還要織成這樣帶暗紋的薄棉布,光是工錢就不在少數。你若是誠心想買,我就只叫一個公道價。五兩銀子一匹,怎樣?” 第162章 皇帝的告示 大熙朝里面一匹布寬兩尺,大半米的樣子,長三十三尺,十來米的樣子,一匹布裁三四個人的衣衫是盡夠了。 秦妙選了三匹這樣輕透的料子,一起給了布店掌柜十二兩銀子。掌柜的一面收銀子一面夸秦妙這個小女娃太伶俐了,最后還說下回要買布還到他家布店來,絕對給她最實惠的價錢。 秦妙一一笑著應了下來。收好了布匹,交給李柏抱著,這便出了布店繼續往前走。 走了沒多遠,發現一條西大街差不多快要走到頭了,檢查了一下已經采買的東西,差不多盡夠了。原本還想買些五花rou的,想著明天馮三娘認干兒子要擺酒,少不得今天住在鎮上,過了明天后天才能回村,便打算回村的那天在采買五花rou好了。 正想告訴李柏,不逛了,回糧店去。忽聽見一陣熱鬧的鑼鼓聲響了起來,然后隱約聽到有人在喊什么:“貼告示了!都過來看!皇上親筆寫的告示!” 每次朝廷來人貼告示,對于老百姓們來說,都是一件稀奇事,不管認字還是不認字都少不得要湊上前去看一看。今天這告示,比之前的告示還要稀奇,居然是皇上親筆寫的,這還了得,頓時鎮上的百姓蜂擁出來,朝著那貼告示的地方跑去。 人都往前擠,秦妙想著自己一個孩子大約是擠不到最里面去了。便和李柏一起先回了糧店,將采買的東西都拿到二樓秦妙的那個小房間放好了之后這才下樓來,讓馮三娘去人群中打聽一下告示上面的內容。 因為大家都很是關注那張皇上親筆寫的告示,這么一會兒的時間,告示的內容就被傳了出來。 一個四五十歲的大娘看了馮三娘,不由玩笑說:“三娘,這個告示對于你來說絕對是好事??墒菍τ谖覀冞@些老百姓來說,就不那么好了?!?/br> 馮三娘忙說:“瞧大妹子你說的,我還不是個老百姓。那告示上到底說了什么,聽你這么一說我都有些糊涂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