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節
在碧山村里,張隊長就是整個生產隊的大家長,各家各戶無論貧富,對他,絕對是打從心眼里尊敬的。 黃牛車載著不少的收獲,繼續往村里頭下一戶人家走去。 *** 一提到吃飯的事兒,村人們搖晃著蒲扇,三三兩兩,唧唧呱呱商量討論起來。 既然家里頭的糧食與牲口,都收走了,那從今日中午起,村民們期待的大鍋飯食堂,就該開始了。只是最近修大食堂的人實在太多,泥瓦匠來沒來到這三個村子里。 碧山村碧水村碧土村,裁縫有,木匠有,剃頭匠有,彈棉花匠有……泥瓦匠卻是沒有的。 這年頭,憑手藝吃飯的泥瓦匠非常吃香。他們 過去掙的是大工分,家里的生活,就是比大多數的人強很多。 土屋也好,現在就行的水利工程也罷,還有隊里的倉庫,胡基等等,都離不開泥瓦匠。 泥瓦匠不是人人都可以當的,他們不僅用的是力氣,更用的是技術,還必須有一雙好眼力。就比如這壘墻,他們根本不用劃線,就能壘的直直的。 沒有食堂,這在哪吃,怎么吃,吃什么,就成為村人們的疑問。 只是隊長與干部都不在隊伍里頭,食堂負責人都不知道,他們該咋整呢? 鬧騰許久,聽著不靠譜的各種主意,摸魚逮蝦去倉庫拿,最后誰也不服氣誰。 老人們互視一眼,無奈搖頭。 坐在板凳上的白老爺子,摸摸大海寶的肚子,掂量一下,重重咳嗽一聲,環視周圍村人,建議道:“今天吃飯,恐怕不只是我們,還有監督員他們。但隊長他們不在,不如讓村里的幾個娃娃們,跑去問問咋準備,他們年紀小,也不妨礙什么事兒?!?/br> 白老爺子是三個村里最好的大夫,碧水村碧土村的大多數村民們,哪怕有個頭疼腦熱,也會偷偷摸摸,提著東西拿著點錢,往碧山村走,就是去拜訪白老爺子。 村人們只知道,老爺子開藥便宜得很,有時候只需要,廚房里頭有的東西。 還有,他開的藥通常藥量少,幾頓下去,藥到病除。節約錢不說,喝藥的苦可是人人討厭的,能少喝點多好! “老爺子說的對,六七歲的娃娃懂個屁事兒,也搬不動多少糧食,就讓他們問問去?!?/br> 因此德高望重他老人家的發言,直接受到村民們的同意。 娃娃們蹦蹦跳跳的同時,這耳朵可是豎起來的,一聽有任務,可以不困在這無聊之地,忙用一雙雙清澈的大眼睛,渴望看著大人們,里頭表達意思很明確,選我,選我! 這時候就該眼疾腳快。 甜妹兒扯著二姐三姐的手,蹭蹭蹭,跑到白老爺子面前,脆生生道:“白爺爺,讓我們去說!保證完成任務!” 旁邊的小二黑一看還了得,正想往這邊蹦,卻被他媽揪著耳朵,一邊罵,一邊往井口走去,準備幫這猴子洗洗。 白老爺看著葉家三姐妹,尤其在甜妹兒的短腿上瞟了好幾眼,她立馬蹦蹦跳跳來顯示自己的活力。 最后,他拍拍三個丫頭的腦袋,笑著同意: “咱甜妹兒年紀雖小,卻是個不怕事的,還懂得毛遂自薦。思丫頭也是個好的,娘還是婦女隊長,行,咱村里頭就你這仨丫頭了。路上小心點,知道不?” 去傳話的娃娃,不能是膽小怕生的,也不能是傳話不清楚的。 葉家這三丫頭,各有各的好,做這事兒,也倒是合適。 大海寶眼饞道: “我也要和軍師她們一起去!” 旁邊一老村民笑道:“那你們四個去唄!” 四個小豆丁花咧嘴傻笑,驕傲斜一眼小二黑他們,收牽著手,邁著不協調軍人的步伐,一起找張隊長去。 “一二一,一二一!” ** 碧山鎮是丘陵地帶,地勢呈斜坡狀,越往村里走,屋子大多都是屋后靠山,屋前平整出一塊小空地作為院子。 面積大,藏東西地兒多。 除去積極的王隊長,碧水村其他人家,并沒有把東西都收拾好,而是到處都有一點。 某些人家采取得策略是,把東西藏在非常明顯卻又極其容易忽略的地方,用一些當地老人的話講:“在你眼皮下,你就是看不見!” 就比如,王隊長院子里頭,一眼就能看穿的晾衣服兜。 不一會兒,易隊長考慮了一下時間,將監督隊一分為三,往不同的村子搜查。 碧山鎮婦女連長何首麗,瞟一眼張隊長后,主動上前表示:“易隊長,我想跟著你去碧山村轉轉,看一看他們村里頭的糧食產量咋會這么少?!?/br> 恐怕有蹊蹺吧? 張隊長笑容不變道:“歡迎何隊長!” 作假的可不是他們村。 任他們把村里翻個天翻地覆,也不能找到隊里頭多余的糧。只是,隊員們藏起來的糧,可得小心了。 碧山村的家家戶戶,都沒有像王隊長一樣,收拾廚房糧食,畢竟,他們不像隊長,可以提前得到‘大鍋飯’消息。 因此,你們找到肯定上繳,那些藏得深的被翻出來,也不是針對監督員,他們就愛這么儲存糧食。 以易隊長為首的一波搜查隊,來到碧山村的大戶——坐北朝南白老爺子家。 “汪汪汪!” 被拴在樹上的土黃狗一見有陌生人,立馬起身,盡責大叫。 作者有話要說: 葉子:尿壺里藏糧食是現實中有的事兒,聽爺爺奶奶講過,他們那邊糧食關實在苦,啥不靠譜的事都有。 想變得長長的葉子,繼續碼字去,祈禱明天換榜的好運,嘿嘿哈嘿~ ** 葉子家里頭沒有養過狗,現在都是貓。 后來親人生病了,住院手術還有后續治療……很長一段時間,獨生女葉子也就辭職,今年才開始寫文_#。 說的不是這個,而是我家的貓貓們。 從小到大,除去現在,家里頭都有養貓貓,各只性子都不一樣。葉子家太后,是貓奴與花奴。 現在的兩小只因為家人生病,送到大堂姐家了,離得比較遠,比較少見到,好想念它們,好想擼毛親親握握爪子——哭兮兮。 兩小只大名字葉子取的——貓貓,咪咪,是不是很好聽? 第73章 殺豬與鍋飯 白家正廳里頭, 三個外村高中生, 正在對爐子建在哪, 進行激烈討論。 聽到院子里的動靜, 想到今天是公社里來人, 他們忙放下手里的高爐圖紙,趕緊走出來瞅瞅。 腳還沒有踏出屋子, 他們就聽到何首麗的抱怨話語。 “這房子修的不錯, 這屋檐竟然是龍頭鳳尾式, 倒像是以前大地主家的, 院里雞鴨有,土狗惡,看來張隊長村民們,還是挺富有的!” 在先頭,張隊長以及其他幾家幾戶里頭,何首麗果然沒看到多少東西, 跟碧水村那幾家比起來,真的是少多,似乎這村子確實窮。 如今找到能夠懟人的借口, 她也就氣急敗壞念叨出聲。 聽這抱怨,易隊長第一次皺眉, 他可是親自拜訪過白老爺子家的。 不等易隊長他們反駁,屋里頭已經出來一清亮年輕的女聲諷刺道: “這位大嬸是誰呢!咋說話的呢,這小地主的帽子可不是胡亂往人身上扣的,我看你這手上的銀戒面兒首飾, 這地主家的人,還指不定是誰呢!” 之前,李嬌紅實在是住不慣張隊長家,哪怕有張隊長倆口子和稀泥,她仍舊時不時就跟白奶奶鬧點兒小矛盾。 于是,前幾日,她腆著面子,收拾東西,跟受傷的崔玉濤一起,住到白老爺子家里,住處與伙食都上了一個檔次。 對著白老爺子夫婦,她心里頭也著實很感激,自然看不慣有人,在這里大放惡言,且她還是個憋不住話的青年人。 張隊長扶額長嘆。 得,又一姑奶奶出來了! 不過,她這次的話,倒是唯一一次誰說到人心窩窩里頭。 只要是碧山村的人都覺得大快人心。 何首麗氣的火冒三丈,還找不到合適話來反駁,她打算一回去,就把這些事‘清清楚楚’告訴大隊長。 比如,‘高中生技術人員,碧山村,碧水村,碧土村’的事兒。 易隊長瞥她一眼,便知她心里頭想法,心里一番計較,然后嚴肅批評道: “這位青年女同志說的對,這地主的帽子可不是隨意往人身上扣的?!?/br> “白老爺子可是當過兵的老戰士,他還是救死扶傷的好大夫,很多軍人都的虧他精湛的醫術,容不得別人半點誣陷。何同志,你應該道歉,不然,我會向公社反應此事?!?/br> 何首麗臉色漲的通紅,心里頭不是滋味,但道歉話語從牙齒里頭擠出來。 崔玉濤跟李勇峰互視一眼,忙帶著笑意,禮貌地跟他們打招呼。 兩波人簡單招呼一下,高中生們繼續討論,監督員們開始干正事。 白家后院子有一個小菜園子,面積不大,但里面密密麻麻的種滿許多常見的蔬菜,碧綠的青菜、憨態的冬瓜、圓圓的大頭菜、還有蘿卜、小蔥、小白菜等。 墻邊還有用木頭搭的簡易架子,上面爬滿了綠油油的青藤,掛著蕓豆、缸豆、絲瓜等。 張隊長笑著對易隊長講: “咱們村里的大食堂要是建立了,白老太太是食堂炊事員負責人,等這些菜成熟了,直接送到食堂就好?!?/br> 畢竟,沒成熟的蔬菜,他們要是拔了,豈不是浪費糧食嗎? 葉家院子里的半塊菜地:……只有苗苗們,不會被拔了吧? 有了之前的當眾挨批,何首麗只能把到嘴的反駁,咽下去,憋屈的難受。 一行人把屋里頭的糧食牲口們,統統都弄出去,張隊長偷偷松了口氣。 白家的大房子,建國前,還真是小地主家某個下人的。老倆口年紀大了,那些糧食都是張隊長倆口子,半夜三更來白家,偷偷摸摸幫忙藏起來的。 剛走出門口。 “張隊長好,二嬸好,叔叔們好,嬸嬸們好!” 四個小屁娃,在三個村頭村尾,都快速轉了一圈后,最后終于,在正確的時間里,來到白老爺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