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節
以后全國推廣實施綜合官學時, 可以由朝廷在全國張貼布告,鼓勵有錢人捐獻等。 就跟現代時那些社會愛心人士捐款蓋學校似的。 到時對于那些捐贈的愛心人士, 可以把他們的名字捐資等詳情, 雕刻在學校醒目的地方,比如可以在大門附近弄個榮譽墻啥的。 讓他們的名字隨著綜合官學, 在時間的長河里一起沉浮。 想到這里覺的這話應該能打動那些商賈鄉紳, 決定在宴請那天就說這番話。 嗯,在這里要提倡做好事留名的光榮傳統。 如果可以的話, 這名字凡是刻上去的,除非犯了謀逆之罪, 其他罪名均不會被抹去, 這樣的話想來會有更多人積極參與, 把這話跟著面前的兩人說了。 邵明修聞言眼中一亮,這主意好啊,世人哪個不想流芳百世, 現在有這么一個好事放到他們面前,他們會不心動嗎, 他敢說就是他們邵家人都心動。 像他們這樣的世家,追求的也不外就功名利祿家族世代延續。 這樣花點錢就能得到好名聲的事,還是朝廷要大力開展的事, 不管是出于何種目的,都會有很多有地位的人去做。 特別是孫保財還把這事弄成個愛心人士捐贈,想罷打算給祖父去信說明下情況。 劉承儒也覺的很好,就是對于那條除非犯了謀逆之罪, 否則不會被除名的話有些質疑。 那樣豈不是對那些為惡之人太好了,還會誤導學子嗎。 孫保財聽了笑道:“這個看怎么引導吧,人性本善即使被治罪之人,也有善良的時候?!?/br> 說完這句不在多說,之所以有這個想法,是古代這個刑法講究連坐,有很多跟著判刑的都是些無辜之人。 其實能做善事的人還是好人多,這個就是個想法,能不能被采納看皇上的意思吧,他就是提出來而已。 以后還要朝廷派人或者成立機構,對這些人捐助的款項進行監管。 必須每筆錢都要用來建設學校,做到??顚S觅~目清晰甚至透明,不能讓這些愛心人士的錢,被某些官員貪墨了。 等安縣綜合官學整體大框建好后,就把這些想法詳細整理出來給皇上上奏折。 至于到時皇上能不能從中做到舉一反三,他就不管了。 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他要是能把大景朝的義務教育給普及完善,也算是做了一件大善之事了。 幾人商量好正事,又說了會閑話,得知劉承儒沒帶女眷來,這讓三人更加放開了聊,有點天南地北胡侃的意思。 一直到掌燈時分才散去,孫保財回去洗漱后,寫了封家書說了下近況,表達了一番對錢七和孩子的思念。 剩下又寫了一張紙叮囑的話才算完,以后要長期在安縣呆著,兩人可以時常寫信聯系了。 等信紙上的墨跡干了,放在信封里用蠟封好,才去床上躺著開始睡覺。 第二天劉承儒開始派人送請帖,他們一共挑了三十二人發請帖。 嗯,都是在安縣有些家底的人,最少能拿出個幾百兩銀子不成問題的,還有□□個人家底豐厚,這些人是主要目標。 還有一個特殊的商戶他們沒有請,那就是陸路通貨運行。 這里的貨運行雖然也是加盟的,但是所有加盟的貨運行,大東家都是柳塵玉,背后的大股東有邵明修他娘和皇上。 他們倒不是有這顧慮沒請,而是留著萬一錢不夠的話,那就找柳塵玉募捐點吧,這個他表哥邵明修也非常支持。 好吧他們承認這個點,是差多少錢就找柳塵玉募捐多少。 請客當天先把圣旨亮了出來,成功把眾人震懾住,這些人雖然是安縣的富戶鄉紳,但是這輩子哪里見到過圣旨。 得知皇上派了兩位欽差大臣,來安縣建設啥綜合官學,心里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 他們安縣能被皇上這般惦記,這是莫大的光榮啊。 雖然后來得知建官學的錢想要他們掏,臉上的表情有那么一絲遲疑。 但是等聽到這事采取自愿,捐不捐錢隨大家的心意,這提著的心才放下。 孫保財看大家的表情就知什么意思,笑著繼續跟他們說,這次請他們來就是把皇恩跟他們宣講下… 最后說了凡是捐款的人,都會把他們的名字和捐款詳情雕刻在綜合官學大門處的榮譽墻上。 讓這些付出愛心之人的名字,隨著綜合官學在時間的長河里一起流芳百世。 這話一出看這些人眼睛都亮了不少,有那精明的聽后當場就表示要捐助,其他人想明白后,也紛紛表示感謝皇恩浩蕩,理應盡些綿薄之力。 這時劉承儒按照三人商量好的出面說道:“愿意捐款的一會帶著銀子去縣衙,縣衙會出具蓋大印的捐款文書,本官先在這里代表安縣的百姓謝過諸位?!?/br> 話落還說了有意捐款的捐多少隨意。 大家聽縣衙還給蓋大印的捐款文書,心里更是認同了這事,他們都是做生意的最注重名聲,好名聲能提升自家營生和鋪子的聲譽。 名聲差的話都沒人去光顧,營生也開不下去。 今天這事他們在心里算了幾回,怎么算都不虧本,捐點錢生意上早晚能找回來。 最主要的是給了縣令大人和兩位欽差大人的面子,不求這些官爺記著他們好,只要不給他們穿小鞋就行了。 他們心里清楚別看他們在安縣有點家底,但這些官老爺一句話,可能他們都得進牢房,那時他們何苦來呢。 至于隨后說的捐多少隨意,這個怎么也得看得過去吧,十兩八兩的刻在榮譽墻上,這臉也丟不起啊,畢竟家底在那擺著呢。 如果那樣行事,還不是照樣得罪這三人。 孫保財和邵明修可沒想到,這些商家差點把他們想成了土匪惡霸。 兩人相視一笑后開始吃飯,等飯局散了后,三人一起回了縣衙。 就這么坐在大堂上說著話等著,也沒等太久一刻鐘后就來了人,然后陸續人就沒斷過。 劉承儒負責給每個來捐款的人出具蓋大印的捐款文書。 邵明修帶來的人和縣衙的人負責入賬收錢。 他和邵明修負責謝謝這些前來捐款的人,給予這些人足夠的尊重,要是沒有這些人的支持,他們開辦綜合官學注定會非常艱難,甚至嚴重的可能要進行不下去,所以感謝這些人,他們是非常認真的。 大家雖然都捐了錢,但是都沒想到能被兩位欽差大人這般對待,被兩位身穿四品官服的大人真誠謝著,心里既忐忑又興奮。 雖然他們在這安縣里過著有錢人的生活,但是他們都是平民甚至是商籍。 就是那花了錢捐的員外郎,見到過的大官次數都少,平時見的多些的也就是縣衙里的官。 有些人心里還有些不自在,于是又追加了捐獻銀兩,這讓孫保財和邵明修莞爾。 這些人也蠻可愛的嘛,其實能理解他們為何這樣,哪個官見到百姓不是端著,他們這樣有些反其道而行吧。 腦子里突然出現為人民服務幾個字,不知道這里的官場什么時候能進化。 等人都走了后,幾人算了收到的款項,一共兩萬三千兩銀子,這些銀子是在一個下等縣籌集到的已經不少了。 今天請了鄉紳富戶一共才請了三十來人,凡是今天去的幾乎都來了,少則幾百兩多則上千兩銀子。 幾人商量了下明天開始實際去看地址,選址后發布公告招募泥瓦工人,還要讓人去做下預算等。 孫保財覺的兩萬三千兩差不多了,這錢看著可能連蓋個五進的院子都不夠,但是他們蓋的是學校又不是華屋。 蓋好后也不需要過多裝飾,而且地皮不用花錢啊,這樣就省了不少錢。 這也是當初給皇上看的章程里很重要的一步,蓋好的綜合官學是要交到朝廷手里管理的,朝廷肯定要出地皮才行。 第二天看了一小天地方,最后把地址選在了城北一塊屬于官府的空地上,這里再往北也沒有人家地方夠大。 孫保財讓劉承儒把這塊全部批給綜合官學,反正有圣旨也沒給了別人,算起來還是朝廷的,劉承儒大筆一揮大印一蓋成了。 孫保財就喜歡劉承儒這么配合的樣子,一點都不嘰嘰歪歪的,像個爺們干事的樣。 孫保財自然不知道劉承儒的想法是,大不了這縣令不干了回家窩著。 孫保財這邊事情進展的順利,選址完事由官府發布告招募工匠,還派衙役去各村宣講,讓大家明白綜合官學是怎么回事,還有重點宣傳了皇恩浩蕩,這里人都認這個。 雖然給的工錢只有短工的一半,但是供吃還可以讓家里的娃子,不花錢讀書還能學手藝,這好事哪里去找,一時報名的人特別多。 錢七這邊也在家里收到了孫保財的家書,看過后滿臉笑意,當即提筆給孫保財回信。 這人在信里交代以后每隔三日給他去封信報平安。 知道他在外面惦記她,她上次懷孕時,這人就緊張的不行。 現在不在她身邊,心里的不安她能理解。 所以她打算聽話,每隔三日給這人寫封信,不為別的就為了能讓他在外面時,心里不用總惦記她和孩子。 把家里的情況如實說了一遍,告訴他爹娘和祥子來了,爹娘身體都很好讓他放心,祥子她讓德全帶著,問了他對祥子有何安排。 寫完發現也寫了三張紙,等墨跡干了后裝入信封里,讓人送去驛站。 兩人就這么三天一寫信,驛站的人后來都習慣了,人家不差錢他們就送唄。 知道這家人是官身,他們都是按時發件的,一點都沒給拖延。 孫保財現在每日從早忙到晚上,這么忙也沒忘了錢七給他寫的信。 每當讀到家里的點滴細節時,仿佛就在身邊看著似的。 能得知老婆和家里人安好,安心的同時干事也更有勁。 孫保財這整日滿血狀態,讓邵明修和劉承儒看的不是滋味。 兩人互相看了眼,為什么同樣是孤身一人在外,他們倆就沒人理呢。 不說三日一封信了,就是一個月一封也沒有啊。 劉承儒來安縣都四個月了,家里也有幾個女人,沒見一人給他來封信。 雖然他對她們不好,和蕭淑君和離后,幾乎不怎么理會她們。 但是看著孫保財人家就一位夫人,能得到這番待遇,心里不免又被刺激到了。 邵明修和孫保財也來這兩個月,看看人家在看看自己,他哪點不比孫保財強啊,不說長相就是個頭都比他高。 孫保財寶貝他夫人,他對清月也很專一啊,這么多年頂著家里的壓力,沒兒子都沒想過納妾。 這般想著特別這么一對比,覺的他夫人對他簡直太不重視了。 當即寫了封信回家,信中把孫保財每隔三日,就能收到一封他夫人寫的信這事重點說了,言語中不免表達了不滿,還讓清月學學人家錢七。 寫完就讓人把信送出去了,過后冷靜下來又有些后悔,他這把自己弄成了個怨夫了,但此時信也追不回來了,心里這個不自在。 晚上時三人坐在劉承儒的書房喝茶聊天,邵明修看了眼劉承儒。 不由挑眉看著孫保財說道:“你看看因為你,把人家承儒給傷害的?!?/br> 現在他和承儒看孫保財特別不順眼,明明三人孤身在外,就他弄的跟他們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