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節
“人越多,代表著目標就越大?!卞\頤有些無奈,“王凡,不是我不信任你,我只是不想讓自己的計劃里有任何不定因素產生的可能性?!?/br> “打從你沉不住氣問我要不要打東北的時候起,王凡,我不認為以你的性子,到了沈陽以后,能夠忍耐得住?!?/br> 就事論事,錦頤沒有隱瞞,十分坦白地同王凡講開了。 沈陽的情況他們還未曾可知,但單從情報處傳回的消息來看,那也必然是說不上一聲“好”的??粗碜釉谧约旱募亦l作威作福,看著鬼子對自己的老鄉、甚至親人頤指氣使,王凡會怎樣? 錦頤不想去給自己添上這些麻煩。 王凡沒有回話,忽然兩人間,就變成了一片沉默。 顯然,就連王凡他自己也都不敢對自己的反應做出任何保證。 * 四月末的時候,錦頤同馬啟鴻、于科涵三人穿著一身被洗得有些泛白的長馬褂,喬裝成窮文人的模樣,連行李都沒敢收拾,就往沈陽去了。 因為華夏軍隊全面圍堵東北日軍的緣故,華夏國內一切的列車都不再駛向東北。錦頤三人還是在離遼寧極近的秦皇島下了火車,這才通過了鬼子的初次審訊,重新換乘了鬼子們專門用以運送“外來人”的無后箱式軍車抵達遼寧。 不似上海的城墻早早就被拆除了,這個時候的沈陽,仍舊保留著舊時的城墻和城門。 鬼子們被打得有些左右掣肘,行為處事里,囂張、卻又小心翼翼。 那用來運送“外來人”的司機,并沒有把車開到城里去,而是將將好抵達了城墻外,就把車給停了下來—— 從“外頭”來的人,在初入遼寧時,要經受一次盤問。等去到了真正要到的城市時,還要再經受一次更為嚴苛的盤問。 由此可知,鬼子們是決不想再把東北歸還給華夏的。 作者有話要說: 內戰當然會有,但關于女主會怎么樣,要保密哦~ 話說刪減大綱以后,可能字數就不會有原先預估的那么高了,東北這一戰也花不了多少字。 50w字左右應該能完結,總之,作者君就自己看著來了~ 謝謝308516扔了1個地雷 愛你們,么么噠(づ ̄ 3 ̄)づ ☆、第一百二十五章 “站??!全都在這把隊排好了!” 錦頤等人被運送到了地方后,下了車, 便聽見城門口有人用著華語大聲命令道。 聞言, 先錦頤和馬啟鴻一步下車站穩了身體的于科涵往聲音傳來的方向望了過去, 瞧見守在就城門的人, 乍一看身上穿的大致都是一樣的日本軍裝,只有仔細瞧清楚了,才會發現,那些人里,有的大檐帽帽徽是五色星,而有的,卻是金色五星。 “那是偽滿軍部的人?!庇诳坪D過頭來, 對著已經站定了的錦頤和馬啟鴻低聲說道。 鬼子用來送人的軍車, 聽得離城門不遠, 左不過十幾米而已。他看得很清楚,剛剛開口說話的那人,大檐帽上鑲著的帽徽是五色星。那是偽滿軍的軍裝。 “全都給我快點兒的!” 不待錦頤和馬啟鴻說些什么,那偽滿軍士兵的身邊, 有一個日本士兵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那偽滿士兵便又語氣不大好地連忙吆喝了一句。 “走,先跟著去排隊。有什么等進了城再說?!?/br> 因著東北徹底被圍堵,除了些有著特別原因,不得不進到東北的以外,國內鮮少再有人往返于東北。是以,這次被鬼子的軍車給載到沈陽就城門門口的人, 壓根也就沒有多少。 錦頤瞧著那稀稀拉拉地十來人,在那偽滿士兵的喝令下畏畏縮縮地就邁著步要去排起了隊,怕被落在了后頭,反而引起了注意,便叫著馬啟鴻和于科涵一起跟了上去。 他們插在進城隊伍的中央,因著偽滿和鬼子的士兵們審查得十分仔細的緣故,前頭的人輪了好一會兒,這才排查到他們的身上。 見排在前頭的幾個人已經進了城,錦頤三人便也往前走了一步,一字排開。 打頭的那個偽滿士兵一開始并沒有問話,只是伸了伸手,點出了三個士兵來,就著三人身上有可能藏下東西的袖口、腰間和褲口搜了搜,等到三個士兵確認三人身上并沒有攜帶槍、支等可疑物品后,這才正眼瞧向了錦頤三人。 因為假扮著落魄人的緣故,于科涵同錦頤和馬啟鴻身上的衣衫都是較為破舊的。甚至,就連他們的頭發,因為不曾有閑暇時間進行打理,此刻瞧來,也多是凌亂。 在普通老百姓的身上,這樣落魄的裝束和大半決計是不少見的,更甚者,也都多得是。那偽滿的士兵,大抵也瞧不出什么特別的,如果真要說些什么的話,無非便是這三個人氣質有些出眾,尤其中間那個短發女人和她左邊那個年輕的男人,除氣質外,容貌同樣十分出眾罷了。 這在鮮少有“外來”人出入城的沈陽來說,是十分稀奇的一件事。 “你們是誰?從哪來的?為什么要來沈陽?”那偽滿士兵把詫異擺在臉上,卻仍舊是認認真真地囑咐著身邊拿著紙和筆做記錄的士兵仔細聽好信息,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 “唉——” 當著這些偽滿兵、鬼子兵的面兒,馬啟鴻長長地嘆了一口氣,一下就把那多把眼神放在錦頤和于科涵身上的士兵們的注意力給搶了過去。 “我們原本都是開封的,這兩個是在下家里的弟妹,算是在下一手拉扯大的。這么多年把他們供養大了,讓他們上完了學,好不容易有些閑錢開了個書齋,哪想得到,一場大水,什么都給沖了個干凈!” “那么多書!那么多書!愣是一本也沒搶救出來!家里頭什么都沒了呀!” 馬啟鴻一副舊時老文人的模樣,一臉愛書如命的rou痛樣子。 到底是功夫深。這一番話里,別看他像是一句沒講到重點,瞧那偽滿兵臉上都有些不耐煩了。但事實上,他反而就是用著這三言兩語的,以任何人都沒有起疑的方式,把自己要說的話給說清楚了。甚至,話說到這,他還哀嚎一聲,愣是叫他擠出了幾滴眼淚。 然而,馬啟鴻哀嚎的聲音才剛剛想起了一秒,那偽滿兵又立馬不耐煩地甩了甩手,沖著于科涵抬了抬下巴道:“行了行了,喚你來說?!?/br> “這位軍爺抱歉,家兄心緒有些激動了,還請軍爺多多包涵?!?/br> 于科涵比之馬啟鴻也不遑多讓,知道面前的人,是前清的人,便故意作出了酸腐文人的模樣,沖著他彎腰弓背地道起了歉。 等到自覺道歉道得差不多了,他這才神情泛著澀意地勾了勾唇角,哭喪著臉道:“開封叫一場大水給沖了!咱們家什么都沒剩下來!原本,河水下去了,我們咬咬牙,舍點面子跟別人借些錢,也還是可以活下去的,可誰知大水過后還不是終點?!?/br> 語氣哽咽了些許,他又接著道:“一場大水沖走的不僅是我們全家的家產,更是咱們那塊兒地方的所有農作物。莊稼都死了,整個省都發了荒!要不是實在活不下去了,我們也沒想著要來投奔一個一年到頭都見不上一次的遠房親戚?!?/br> 說著,于科涵的眼眶就紅了一圈。 至于錦頤,她大概是自覺自己的功力比不上這二位,便主動扮演了一個性格怪異、沉默寡言的幼妹角色,時刻分著神注意著城門里頭的動靜。等到她瞧見一個熟悉的身影呼哧呼哧地一陣小跑著往城門這里靠了過來,這才重新把目光放在了眼前的偽滿士兵身上。 “到了?!睍r刻記著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她沒頭沒腦地這么沉著嗓子極短地說了一句。 “什么到了?”那偽滿士兵反射性地莫名其妙問道。 話音還沒落,便有一個跑得氣喘吁吁地男人彎著腰,一副小心討好地模樣湊了上來。 “軍、軍爺,這是小人的表哥和表弟、表妹們?!?/br> 說話的這人既然敢在那偽滿士兵問話的時候湊上來,顯然是在心里有著什么底氣的。 果然,他話剛說完,那偽滿士兵一轉過頭,剛對上了他那張滿臉堆著諂笑的臉,便立馬恍然道,“原來這是你小子的遠房親戚??!” 顯然,他們是相互熟識的。 那偽滿士兵熟稔地拍了拍他的肩,自覺該問的也問得差不多了,見這是熟人的親戚,就笑著擺了擺手,“行了,我這盤查的也都差不多了。既然這是你的親戚,那其他的走個過場就行了,你把人帶進去吧?!?/br> “哎呦,可真是謝謝軍爺了!” 那來接人的男人,立馬擺出了哥倆好的笑,往著那偽滿士兵和鬼子兵的手里挨個塞了些錢。前后忙活了好一陣,他這才轉過身領著錦頤幾人進到了城里去。 一進到城里,錦頤和馬啟鴻、于科涵面上仍舊保留著一副沉痛的神情,但眼睛,卻不約而同地開始打量起了這座城市。 那來接人的男人回頭一看,心頓時提了提,連忙往后湊了湊,呵著氣對三人哀聲道:“誒呦!你們可都注意些!別給別人發現你們的異樣了!這里可跟外頭不一樣,日本的士兵、滿洲國的士兵,那是隨時隨地都會出現的!或許你們一個抬頭,還會在這看見日軍和滿洲國的高層呢!要是被發現不對勁了,那可就全完了!” 這來接人的人是韋三。時隔這么久,他還是同以往一樣貪生怕死??善?,就是這樣一個貪生怕死的人,卻在她請求他來到東北繼續幫華夏做華夏耳目的時候,違背了自己生存的本能,選擇來到了沈陽。 說起來,這還是南京時候的事了。 她必須得承認,她同她一直厭惡的秦非正一樣,同樣是一個工于算計的人了—— 在從地雷引誘戰中蘇醒后,在她得知將自己帶回了營地的人是韋三后,她腦子里跳出的第一個想法,竟然不是感謝,而是認定了韋三是個“可用之人”,想要說服他為華夏做事。 事實上,韋三這個人,他想的僅僅是活下去。所以,他最應該做的,其實就是遠離華夏、遠離日華戰場。但偏偏是這樣一個人,在最該抽身的時候沒有抽身,而是選擇將她帶回了營地。 華夏,或者不乏去過日本留學、懂得日語的人。但既懂得日語、又能夠左右逢源、心懷華夏的人,卻絕對是少數中的少數。 于是,他被她牢牢地捏住了心里對家、對國、對同胞的最后一處柔軟,生生把自己這半輩子的安寧給搭了上去。 或者是因著心里些許的微妙,錦頤真就隨了韋三的話,收回了自己打量的目光。一路瞧著韋三見著鬼子兵、偽滿兵、鬼子偽軍打著招呼過來,一直到了城市一角、韋三在沈陽略顯偏僻的住處的時候,也沒有放松警惕。 韋三在沈陽住的地方,是十幾戶人家合租在一起的大院。周遭住的,也多是生活在沈陽中下層的人們。 “呦,三子呀,你這是帶了朋友回來???” 跨進大院門檻的時候,恰好瞧著一個婦人手里跨著個竹籃要出門。 韋三倒也不急著往里走,停了下來,笑嘻嘻地同那婦人說了一句,“這是我家親戚來投奔我來了?!?/br> “也沒聽你說你在這片兒還有別的親戚???” 那婦人是以為錦頤幾人也是東北人了。自從東北被圍堵以后,多的是人想要從里頭出去,就沒見過有幾個是會從外頭進來的。 韋三含糊著糊弄了兩句,也沒細說錦頤幾人的來處,就同那婦人道了別,領著幾人往院子里最深處的一間房子走了進去。 房子是院子里最大的房子,有三個房間,一個小客廳。 韋三先打開了門,等錦頤三人也跟著走了進去,連忙就把門給關上。之后,又悄摸摸地把小客廳里的窗戶都給掩上了。 “房間我都收拾好了,您三位都住房間,我拿著被子住客廳就行?!?/br> 擔心了一路,韋三抹了抹額上并不明顯的虛汗,瞧了瞧錦頤和馬啟鴻、于科涵,這樣說道。 他在國民政府里擔過職,于科涵這個被秦非正重用的小舅子他是知道的。于是,能跟著謝司令和于科涵來的人身份還能低到哪里去,他想想就能知道了。 “傳遞情報的紙條里也說不清楚,我說謝司令,您究竟是為什么要來沈陽???” 同三人說好了住宿的安排之后,韋三終于忍不住苦著臉問道。 東北如今守得緊,進出都有人搜身盤查。進出的人能帶著的情報紙條,一般都是極小的一張,壓根就寫不了幾個字。就他拿到的那張小紙條,那寥寥的幾個字,除了有說“大表哥、小表弟、小表妹將來投奔”以外,壓根便沒了其他的內容。 “來打探情況?!?/br> 錦頤相信韋三,即沒有隱瞞。但韋三自己都不敢確定自己是不是個“硬骨頭”,自己都不知道如果有一天自己被鬼子抓起來拷打、會不會泄露消息,于是聽到這,便自覺的沒有再問下去。 如果他一開始就不知道那所謂的“情報”的話,他也就不會有泄露機密的可能。 “哎,你們有沒有想過進來了要怎么出去?如果沒想過的話,那可就慘了?!表f三嘆了一口氣,立馬轉開了話題,“現在的東北,是進也難、出也難。如果真要說的話,那可能還是進來比出去容易?!?/br> 他同幾人說起了東北現在的狀況,“要出城的話,尚且還可以取些巧,但要是想出東北,那就需要有鬼子頒發的‘通行證’了。而這通行證,卻并不好拿。前前后后一大堆審核查詢下來,程序也是十分繁瑣了?!?/br> 韋三說完,錦頤三人卻仍舊十分沉穩,并沒有急迫的意思。 “那你有法子幫我們弄來通行證嗎?”錦頤不疾不徐地問道。 然而這一次,就算韋三的確是憑著自己圓融的性格和流利的日語同鬼子們打好了交道,也不敢滿口應承下來。 “現在的鬼子可不像以前那么好糊弄了,所以,我也只能說盡力試試?!?/br> 作者有話要說: 韋三是南京那個等到天亮,把錦頤帶回了營地的鬼子翻譯官,后來棄暗投明的那個~ 更新get,愛你們,么么噠(づ ̄ 3 ̄)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