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節
也不敢繼續向前進了,他和其他的三位隊員立即抱著槍蹲坐在了油桶的背后。 對面的槍聲剛剛停下,這邊卻立即有人“射殺”自己的隊員。無疑,他們是藍隊隊長在確認能夠“殲滅”一邊的紅隊隊員后,委派過來進行伏擊的。 確實,他在戰前戰略分析的時候,是沒有料想過藍隊的人會放著平房里的旗子不管,反而極其冒險的選擇全員反攻的。以至于他在定下策略的時候,對發生這種情況后的應對策略,連提都不曾提過。 二十幾人打八個人,本來就有人數上的劣勢,更何況那二十幾個人,又都是很有幾分能力的人。 何勇心情苦澀的同時,難免便對錦頤生出了些許的敬意—— 即便是他的對手,他也得承認,錦頤冒的這個險,是十分巧妙和值得的。 先快速解決一面,再解決另一面,將敵對逐一瓦解,哪怕是他身處防守隊的位置上,他也想不出更好的法子了。 錦頤領著剩下的隊員來和她安排著伏擊的兩位隊員集合,以十九人對四人的人數差距,開始毫無壓力的對紅隊的最后四人進行搜尋反擊。 最終的演習結果無疑,縱然何勇擁有如何多的作戰經驗,但最終,他還是輸了。 他渴望勝利,因為上到戰場上,失敗就意味著死亡??墒?,他卻不是輸不起的。在這一場演習之中,是他還有很多不足。 “砰!” 躲無可躲,最終藍隊的面粉子彈還是打在了何勇的一身軍服上。 “是我們輸了,恭喜你們?!焙斡乱恢皇謸卧诘厣?,一下便從地上跳了起來。他一手抱著槍,對著錦頤伸出另一只手,真心恭喜道。 “哦嗚~~~~~!” 贏得了第一場演習的勝利,隊員們用雙手高高舉起步槍,紛紛歡呼著。 錦頤望著身后的隊員們笑了笑,回過頭來,對著何勇燦爛一笑,同樣伸出了手,“謝謝!” 這一組對決之后,還有其他兩組進行了對戰演習,卻沒有一組再比錦頤這一小隊的表現更出彩。于是,李孟輝口中“優秀隊伍”的名號,自然而然便落在了錦頤這一小隊的身上。 錦頤和隊員們明明都已經十分勞累了,但當李孟輝對著整個步兵隊,宣布他們成為此次演習的“優秀小隊”的時候,他們神奇的感覺到滿足和輕松。 作者有話要說: 演習情節真的很無聊嗎【淚牛滿面.jpg】 好吧,沒關系啦,反正下一章就讓女主畢業啦~~~如果沒意外的話...... 另外,關于更新,因為作者君更文向來“裸奔”,學校又時不時要搞點不能抗拒的事情,所以才會說“盡力日更”噠~~~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一周至少五更~~~嗯,一定~~~~ 謝謝小天使們支持(づ ̄ 3 ̄)づ ☆、第三十章 從前,國民軍校的學員們畢業的時間從來便不穩定, 往往是民軍的軍隊里哪里出現了缺漏, 學員們便要立即從學校畢業, 填補上去。但因著訓練的時間過短, 在他們之間發生的傷亡情況,往往也更加嚴重。 作為國民軍校的第八期學員,錦頤他們無疑是幸運的。 從一九二八年七月入學開始,一直到一九三一年的七月,這整整三年里,華夏國內,雖然大小矛盾摩擦不斷, 卻始終沒有什么更大的戰役。 這是難得的“安穩”的時候。 由是, 趁著這段難得“安穩”的日子, 秦非正便做主決定,往后的每一期學員,都需要在學校里學滿三年,方才允以畢業, 務必要將基礎打實打牢, 要將理論戰術把握透徹。 三年不短了。在這戰火紛繁的年代,三年,已經是學校能給予他們的極限了。 他們在學校里“安逸”了整整三年。但就像秦非正所期望的那樣,他們這一期的學員,無論是炮兵、步兵、通信員,甚至是女生隊的女兵們, 大家的整體實力是要遠高于往屆的。 現在,他們畢業了,他們必是民軍中的一支精英! “今日,你們就要從國民軍校畢業了。從這里走出去以后,你們就是民軍里的一位軍官!是戰場上的一位戰士!你們保衛家國、保衛河山,你們的身上披覆著國家的榮光!” 作為國民軍校的名譽校長,作為南京政府的領導人,作為民軍唯一的特級上將,這還是秦非正第一次來給第八期的學員們進行演講——在他們即將畢業的時候。 同時,這也是繼他和于美涵的婚姻之后,錦頤第一次見到他。 他身材稍顯瘦弱,仍舊精神奕奕,仍舊神情嚴肅。他站在大禮堂的講臺上,說話的聲音從話筒里傳達出來以后,是極具穿透力,極其讓人信服的。 當然,如果不是已經從謝錦言的來信里,知曉了他在這三年里正全滅剿滅產黨和產軍,她相信,她也會被他這一番“義正言辭”的“吶喊”給說服的。 秦非正一番極具煽動性的演講完畢后,便是畢業的授銜儀式了。 為了彰顯南京政府的重視與關懷,他是要為每個專業的三位優秀學員,親自帶上徽章的。 在步兵的隊伍里,錦頤即為優秀學員之一。 從步兵隊的隊伍里走了出來,錦頤同其他的優秀學員們齊步上前,列作一排,等待秦非正為大家正式授銜。 第八期的學員主任孫海雙手端著一個筆記本,跟在秦非正的身后,每念完一位優秀學員的成績、應授軍銜和擔任軍務之后,方才由秦非正為其親手帶上徽章。 整個儀式十分嚴肅,并無一人敢笑鬧,甚至在所有人的心里,這都應當是極其神圣的。 縱然秦非正的那一番演講里,有太多的空話,但總有一句他沒有講錯—— 直到今天、直到現在,他們才真正擁有了一個被稱為“戰士”的資格。 即便單調的生活已經磨平了他們心里太多的激情,但“救國”兩個字,卻始終是他們心里不變的信念。至少這一刻,是沒有人能夠忍受住心潮澎湃的! 終于,秦非正攜著孫海和步兵隊的總教官李孟輝一起來到了錦頤的面前。 始終捧著手里的筆記本,孫海向來溫和的神情也難免嚴肅了幾分,他高揚著嗓音念道:“謝錦頤,步兵隊學員。年二十一,體能訓練——優、射擊訓練——極優、實訓演習——極優、政治思想——優、戰術作業——極優。整體測評——極優,選定為步兵隊優秀學員,授以中尉軍銜,委命為民軍第二十九軍紅七連連長?!?/br> 孫海話剛一落,便連錦頤自己都震驚了。 他說什么?中尉軍銜?委命為連長? 錦頤初一聽聞時,先是兩眼茫然,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及至后來,她卻又釋然了—— 舉凡是國民軍校出來的學員,清一色都是授以尉官軍銜,從班排連做起。但那大都是授以準尉和少尉,委命為班長和排長。普通的學員授予準尉軍銜,委命為班長、副排長,優秀學員授以少尉軍銜,委命為排長、副連長。 其中,能夠授以中尉軍銜,委命為連長的,僅是優秀學員中的少數兩三人。并且,那兩三人必然是成績極優,訓練學習極其刻苦之人。 就拿那個在錦頤之前,同樣被授予中尉軍銜、委命為連長的炮兵學員來說吧,哪怕是錦頤那樣,幾乎是要將所有的時間用在了訓練上的人,她也仍舊是聽聞過他刻苦和優異的聲名。 與之相比,她同樣的刻苦,同樣的優異,能夠被授中尉軍銜、委命為連長,似乎也就不是什么特別令人震驚的事情了。相反,那反倒是她應該得的。 一個人刻苦一天兩天算不得什么,多數人心血來潮,總能做到。但要像錦頤那樣三年如一日的堅持著,卻不是什么容易事了。 人生不是小說,也不是電視劇,她的每一分努力,每一滴汗水,都是真實存在的。所以,真切見證過這一點的第八期的學員們,不論是不是步兵隊的學員,沒有一個,是認為錦頤沒資格得到中尉軍銜—— 一個人的優秀和努力,是看得到的。她值得被所有人認同的。 秦非正從李孟輝的手里取過了早已準備好的徽章,替錦頤鄭重的別在雙肩上。 別完之后,他松開了手,對著錦頤說道:“從今天起,你是一個正式的軍人,你的肩雙上,不僅背負著這肩章,更背負著整個華夏民國!祖國的河山,就交給你了!” 無論是少尉還是中尉,一路走來,他對每一個優秀學員都這樣說著。 顯而易見的,他認不出錦頤。 或者,三年前,錦頤在他的面前,實在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是記不得他曾邀請過錦頤參加過自己的婚禮的。哪怕錦頤那一篇為馬啟鴻洗清罪名的文章,打亂了他原有的計劃,她也仍舊只像是一只輕輕掠過的飛燕,沒能在他的心里留下半點印記。 輕舒了一口氣,錦頤對自己這一發現十分滿意,她是不愿意那件事給秦非正留下印象的。那樣的印象,必然是不好的,是會對她未來的規劃產生負面影響的。 有力的伸出手掌,錦頤對秦非正敬禮道:“是,元帥!” 錦頤放下了手,緊跟在秦非正左側的孫海忽然便緩和了略顯肅穆的面容,對錦頤笑道:“恭喜你成功從步兵隊畢業!” 孫海話里的含義,秦非正和李孟輝不懂,但錦頤卻是十分清楚的—— 她在報考國民軍校的時候,為她填寫信息的便是孫海。 他不信自己是真的要報步兵專業,但后來,自己給了他肯定的答案。他不信自己能夠成功通過步兵專業的入學測試,但后來,自己通過了。 他是個好老師,但縱然他希望每一期的學員里都能培養出許多優秀的將領,他卻仍舊是不相信自己能夠順利從步兵專業畢業的—— 一開始,每個人都是這樣想的。男生和女生的差距太大了,他知道她十分努力刻苦,所以他不強求,他在等著她堅持不住的那一天。甚至,他已經想著,在她撐不住的時候,便為她開個后門,不將她開除,他要給她調到女生隊里去。 但現在,她實實在在的從步兵隊畢業了,還成為了步兵隊的優秀學員。 他沒能等到她撐不住的時候,他不僅不遺憾,反倒十分為她感到驕傲。 孫海話已落下,李孟輝雖然并不清楚這句話里有什么含義,卻也同樣將眉眼柔和了稍許,在眼里透著欣賞和笑意,“恭喜你!你終于用你的實力告訴我,當初是我小瞧了你!” 笑了笑,錦頤面對著孫海和李孟輝沉聲道:“多謝長官!” “你不必叫我長官了?!崩蠲陷x說道。 頓了頓,見錦頤一下子沒反應過來,他又補充道:“同是中尉,同是連長,我是你什么長官?從今天起,我們就是戰友?!?/br> 說完,他也就沒等錦頤再回話了,同孫海一起跟在秦非正的身后,去為下一位步兵隊的優秀學員進行授銜。 整個授銜儀式用了四個小時方才結束。 得到了軍銜,委任了軍職,他們便不再是國民軍校的在校學員了,他們便要收拾東西離開學校,前往所在部隊接受任務了。 回到了寢室,寢室的室友們大多都沉浸在得到軍銜和畢業的喜悅里。在她們看來,雖然不能同錦頤相比,但她們也算是一位真正的女兵了。 同以往的女生隊一樣,她們被編作政治連,又分為宣傳隊和救護隊,隸屬于軍醫處和政治部。與錦頤同在第二十九軍,由葉懷生將軍指導,隨軍開往前線。 錦頤共她們一道收拾好了行李,想了想,最終還是坐在了書桌前,準備給謝錦言和袁幼卿寫一封信。 是的,袁幼卿。 兩年前,在她思考了數月以后,她還是來信給了錦頤一個答案—— 她說,她希望華夏繁榮昌盛,她希望華夏不再受制于人。所以,她愿意聽從錦頤的建議,做些她真正容易完成的,真正對華夏有利的事情。 她決定從商了。 彼時捧著她的那一封來信,錦頤幾乎欣喜若狂。 拿出信紙,錦頤將手中的鋼筆汲滿墨水。 實際上,她也沒準備寫其他的,不過就是囑咐了一句“我已從國民軍校畢業,勿再來信”和“勿念”。 作者有話要說: 嗯,畢業啦~~~~聽寶寶們的,我就按自己的節奏走啦~~~ 愛你們,么么噠(づ ̄ 3 ̄)づ ☆、第三十一章 紅七連在民軍的步兵連里是個很特殊的存在。 或者,換句話說, 整個二十九軍一一四團, 在民軍的部隊里, 都是比較特殊的—— 民軍陸軍共有步兵師一百八十三個, 獨立步兵旅五十八個,獨立步兵團四十三個。而錦頤被分到的紅七連,便是被轄于少數的獨立步兵團之一——民軍第二十九集團軍第一一四團。